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拒绝私了-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拉丽丝〃对方提醒他。

“对。克拉丽丝。未必她就是一只沉默的羔羊?但她并不沉默呀〃

李一凡兴奋地打断他的话:“我来回答你。这几天,我专门研究,反复看了同名小说《沉默的羔羊》。那里面有一段是写羔羊的,是写克拉丽丝小时候的回忆,人们要残酷地杀害无助的沉默的羔羊。这是她心里的一个情结……”

仲秋不想听她评论下去了:“就干这事?”

“当然还有别的,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她对着话筒说,“过过神仙的日子。”

“这种日子我过过,一天两天还神仙,四天五天就不神仙了。年纪轻轻的,一个高学历的知识女性,闲在屋里干什么?难道就等那案子的结果?得工作。工作着是美丽的呀!边工作边等待不是更好么?”仲秋像个兄长般在电话那头说着。

裹在李一凡心上的外壳被一点一点地剥去了,眼里有泪花闪烁,她何尝不想工作啊!但是,现在……一时又到哪里去找?她一时不知怎样回答:“我……”

“我给你联系了个工作,还不错……”

没想到素昧平生的仲记者还这样上心,她眼睛从天花板移到窗外,看着那在微风中摇动的桉树叶,莞尔一笑:“什么好工作?”

“不比金石的差。”

“卖什么关子?”

“秘书。”

她心里一怔,秘书?亏他想得出来!早几年差不多。这几年秘书的形象和小姐这个词一样,已经大不如前了,一个字:臭!社会似乎已经约定俗成,女秘书成了女情人的代名词。若干年后,新编或新修订的辞书中,秘书或女秘书这两个词条下面,肯定要增加其引申义。如今,人们已经习惯把某某的小秘书常常称为“小蜜书”,简称“小蜜” è纸、杂志、电视,乃至戏剧、电影、曲艺小品中,很少有某某的小秘书不是情人的。机关的女秘书、首长的女秘书,特别是那些各类公司的女秘书,大都身兼二任。难怪中央明文规定,党政机关的可以配秘书的首长们的秘书,一定要和该首长性别一致!

“在哪里?”她问。

“一个公司。”

她心里又一怔:“在办公室?”

“当然。”

“经理?”

仲秋知道她的意思,在电话那头答道:“男的。”

真是预料之中。她立即说:“谢谢你。我干不下来。”

“中文系女硕士,你是怕大材小用?”

“我没搞过。”

“学嘛。你不要有其他想法。这个经理是我的大学同学,穷苦出生。当过知青、工人,然后上大学,进工厂,进政府机关,下海……”

李一凡听着,没有吭气。

“你答应了。”

“我没有。”

“我知道你想的什么。但他不是那种人。”

“现在社会上普遍都是这样了……”她在大脑里搜索着恰当的词汇,“大家还是要把你一锅煮的。”

“你这是因噎废食。”

“没有法呀——”李一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

“一凡,你这样呆着,不是办法。”仲秋关切地劝道,“就是处理公司的文件,整整材料。啊,我忘了告诉你,是鲲鹏公司,在市里还小有名气。我给老总说了,他说欢迎你去。”

“哦。”

“你去看看,权当散心。不如意,就离开。好不好?”

“好——嘛,我又走出厨房嘛。”李一凡动了一下身子,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好像放下了千钧重担,“谢谢你〃

飞短流长

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里,市妇联主任关敏正在滔滔不绝地发言:“现在什么年代了?不能用过去那一套来管学生。你如果不准耍朋友,不准谈恋爱,不准结婚,那么,有两个问题怎么解决?一,《婚姻法》规定,年满二十二周岁的男青年和年满二十周岁的女青年可以结婚,校规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呀。我们普法不是一再强调小法服从大法,部门法服从国家法吗?真有大学生要提出结婚,你以什么理由拒绝?二,现在考大学已经没有了年龄限制,二三十、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人都可以考进去学习。毫无疑义,这些大龄的人大部分都是接了婚的,有的即使没有结婚,可能都是耍起朋友,同起居,马上就要结婚的。他们结了婚可以上大学,也可以在大学结婚,也可以一边同居一边上学,为什么从高中考进大学的不能耍朋友,不能同居,不能结婚?过去的规章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就要改,要与时俱进……”

这是市社科院牵头举办的一个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否结婚的一个研讨会。可以容纳一百五十人的新装修出来的报告厅里坐了一百余人,里面百分之七十是女同志,而且大都是教育口的诸如教育行政官员,大专院校从事学生思想工作的党委、团委的有关人员,青年思想教育工作者,另外的就是从事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法学以及生殖健康方面研究的专家学者。

刘枚作为市里有影响的女经理,也被特邀参加了研讨会。说是特邀,实际上是因为社科院找她赞助了三万元的会议费,因此被王院长点名请来了。她本来不想与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部门有什么来往,但想到社会科学院涵盖的领域太多,专家学者不少,市场经济来势凶猛,今后说不定有用得着他们的时候。而且,王院长还表示,在研讨会门前的宣传牌上要特别注明友情支持单位:金石公司。这也算一个广告。用王院长的话来说,这是企业支持科研、涉足科研的第一步。她本来不想来,扯这些问题,不是企业家的事,是那些政治家、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事,但转念一想,不说王院长一再邀请,又是电话,又是派人送请柬的,不能太拨他的面子,就是自己的儿子转眼就要上大学了,也该来,听听这些研讨也许有好处。安排好工作后,就赶来了。

她一进会场,就看见关敏。关敏正在和一个老头子说话,她也看见了刘枚,但装做没有看见,很快把眼光移开,专注地放在老头儿脸上,边听他讲,边想:这种会,关你刘枚啥事,也来凑热闹?讨论这些前瞻性的问题,未必你还搞得懂?仗着有几个臭钱……

刘枚不知道关敏的心思。她想,李一凡这件事没有如关敏的愿,她心里肯定不了然。否则,她不会在最后关头把她从赴香港、澳门、新加坡考察学习的名单上拿下。尽管当时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但刘枚毕竟是刘枚,搞企业这么多年,吃过的苦头,见过的世面,多的是,已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你关敏这搞法明显的小儿科,不大气!报复也来得太快,太明显了。港澳都去过两三次了。这次要不是妇联组织人事处的处长动员,她还不愿报名哩。收费就比市里其他部门组织的收得高,这是明显的赚一笔或者抬几个人一道出去。她答应的一个原因,是想借此机会,给妇联做点贡献。另一个原因是作为市里的妇女组织的一个团出去,也可能得到一些收获,获得一些信息。结果不让去了,不去就不去。有啥子了不得?她很快就调整了心态。没想到在这里碰见了她 ㄏ竟是妇联的头儿,自己还是她的一个兵。刘枚高高兴兴地走过去,伸出手,说:“关主任,你好〃

关敏瞟了她一眼,像没有看见刘枚伸出的手似的,也没有响应,只是爱理不理地应道:“唔……我正在和雷老谈话。”

刘枚受到了冷遇,但没有马上反映,装做不知道的样子,向着雷老莞尔一笑,还是那种口气对关敏说:“关主任,你忙。”转身走了,找了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几个专家学者的发言,刘枚有时听得似懂非懂,云里雾里的,有时又觉得说的是大话、套话,好像是从报刊上的社论里抄来的,只好闭目养神,考虑自己的工作。她旁边坐的是晚报记者仲秋,研讨会一开始,他就在本子上不停地记着。关敏发言了,他才舒缓了一下,但还是不时地记录着。刘枚想,工作人员也太辛苦了,搞个录音机就行了噻。想到这里,就侧过身子说了出来:“你们怎么不弄个录音机呀?”

仲秋对她微笑了一下,说:“录了,还得整理。”

“你这样记不全,又费力。录下来,完完整整的。”

“我不要全,我只要主要的观点。”仲秋解释道,“前面几个是专家学者,他们的发言很独到,我就记得多些……”

他是谁?这不明显地说关主任的发言不独到?你一个工作人员不一碗水端平?好奇心驱使刘枚又开腔了:“你……”

“我是晚报的,姓仲。”

刘枚脑子里风车般转着,晚报的,姓仲。这是个不多见的姓。那个专门写社会问题方面的文章的仲秋仲大记者会不会是他?她小声地说:“你们晚报有一个叫仲秋的写的社会生活问题方面的文章,我最爱读了。”

“谢谢!我就是。”说着,他从挎包里摸出名片盒,取了一张名片给刘枚,“请问,你是……”

刘枚也回应了自己的名片。仲秋一看,说:“啊,金石公司,刘总,久仰久仰。我们早在电话上认识了。”

台上,关敏还在念着讲稿:“有的人在一起同居,又心虚,怕别人知道了。如果被别人发现了,就倒打一耙,反诬别人侮辱她,强奸她”关敏提高了点声调,“这种做法很恶劣!所以我主张大学生可以结婚……”

同居和倒打一耙有什么关系?如果同居可以倒打一耙,那么,结婚还不是可以。她为什么要这样讲?这是明显的逻辑错误。谁给她写的讲稿?仲秋沉思着,但找不到她这样讲的理由。对了,是不是她有所指,有弦外之音?刘枚见仲秋突然不说话了,以为他要记下关主任的重要内容,但没有看见他动笔,只是木木地咬着笔头发神。她用手肘轻轻地碰了他一下,问:“你和李一凡熟?”

“不……”他突然问了一句,“那晚,她是不是在加班吗?”

“对。那天,负责搞这个材料的办公室主任赵平生病了,就临时抓她的差。”刘枚抬眼看了看在发言的一个四十多岁的满口专县口音的女人,说,“本来,我要她就是想让她在办公室。你想,一个文学硕士,在办公室搞材料是再好不过的了。结果,她不愿干办公室那些婆婆妈妈的活儿。小两口都是外地人,老公又是个老师,收入也不高。她可能是想到业务部门收入要好些,让小家庭日子好过一点。”

“这个人怎么样?”

“相当不错。工作积极肯干,不多言不多语,人际关系很好,是公司的女工委员,正在培养她入党呢。”刘枚叹了一口气,“这么好的一个同志,就遭毁了。都怪我。”

“要怪只能怪坏人。她不撞上,就是另外的女同志撞上。只有打击坏人,才能还一方平安,才可以路不拾遗〃

正在发言的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的党总支书记贾玉珠,尽管她尽量用普通话,但这四不像的普通话怎么也掩盖不了她的家乡口音:“大学是改造人的工场,是培养知识分子的地方吔。如果可以结婚,那么,肯定会有很多学生都来要求结婚吔。那时,一个校园不晓得会出现好多好多小家庭吔,还会出现好多好多小母亲吔。那呀!学校就不成为学校,学校成为了一个社区吔-…”

仲秋听了听,说:“夸大其辞的理论〃

“有点。”刘枚附和道,“即使要结婚,也不是全部,而是个别。”

“你听这些发言,很有意思。这些年来,我总结了一个经验,不管任何问题,部门、系统的专家学者们,当然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