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菲迎一怔,脑海里随之浮现一个白衣黑裤的身影,还有那副不管什么时候总是很冷淡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她问:“为什么?”
余清璇一板一眼地解释:“他们两个人高三不用上课却占了1班的两个名额,我估计2班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恨死他们了。如果没有他们两个,2班的前两名就可以进1班了。”
姬菲迎噗嗤一笑出来,心底的怔忡随之消失无踪,点头赞同:“嗯,是有道理。”
余清璇笑着说道:“刚才阮承浩跟我说的,他说的时候更搞笑,表情超好玩。”
姬菲迎回想起过去一年跟阮承浩相处的情景,有时他说话确实挺有意思的。
虽然分了班,不过最起码他跟余清璇还在同一个班读书。
她微微一笑,看了余清璇一眼,“阮承浩呢?”
余清璇摇摇头:“不知道,刚才我们出来的时候我看到他在跟于之月聊天。”
高三就这样开始了。
高三1班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原来的高二9班和高二10班,彼此之间都比较熟稔,倒不需要什么时间去适应,也有十几个学生是从普通班考进来的。
颜少聪也在1班就读。开学那天姬菲迎特意观察了他几眼。颜少聪乍看之下是一个比较沉默的男生,但是跟原来高二10班的男生关系颇好,跟他们在一起时说话也比较多。
补课的那三个星期,学生们跟着老师学习了高三教材中作为高考考点的内容。
全国数理化竞赛9月份就要进行比赛,各科的赛前培训是愈发紧张了。下午的自习课高三1班的教室经常会空出十几个座位,任课的各个老师对这种情形已经司空见惯,对此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只是交代学生比赛后要补回落下的作业。
程释和江胜闻虽然是高三1班的学生,但开学后两人就从来没有在学校出现,而是随着省队进行集训。顾正宇把他们两个人的座位安排在教室的角落里,后来两张桌子就成了其他学生堆放参考书的专属地方。
姬菲迎每天按部就班地跟着高三的老师进行复习,完了再做数学竞赛的试题,生活和学习极有规律。妈妈也向外交部提出了调职申请,希望调回Z市的政府某部门工作。
进入高三,每个星期上六天课,学生只有星期天一天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原本宽裕的时间一下子被极大限度压缩。最明显的莫过于周云琦,她被分在了政治重点班,每天的生活就是在教室、宿舍和食堂之间换地点,标准的三点一线。
对姬菲迎而言,高三跟高一高二最大的不同,就是她再也不能到阅览室看报纸和杂志了,同时也意味着她跟周云琦不能像以前那样经常到学校外面吃米线了。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在9月份相继落下了帷幕。
有些学生在比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可以保送全国比较有名的大学,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满足于保送的大学返回学校准备高考。在竞赛中拿到的好名次让他们可以在高考中获得20分的加分,相比普通同学算是多了一层保障。
1班参加物理竞赛的学生基本都回来了——当然入选国家队的程释和江胜闻除外。
而姬菲迎和顾正宇等人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月考。
这天的语文课评讲月考的语文试卷,这次文言文阅读一共有四道选择题,姬菲迎惨烈地错了三道题,下课后拿着一本古文词典查字义。
她正在看词典的解释,忽然听到刚从洗手间回来的许婷婷说:“姬菲迎,有一位贵客找你。”
“哦,谢谢。”
姬菲迎放下笔和词典,走到教室门口,这一看讶异不已:“黎墨?”
还真被许婷婷说对了,这绝对是一位贵客。
第 26 章
“就是我。”黎墨扬起眉梢,一双黑白分明的桃花眼透过镜片看着她,眼角有暖暖的笑意逸出来。
他半侧着身站在走廊上,白色T恤和深蓝色的运动裤看上去非常清爽,修长俊挺的身影定在走廊上,左手搭在栏杆上,右手上提着一个像语文课本一样大的牛皮纸袋,日光从云层缝隙倾泻而下,在他身后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姬菲迎走向他,脸上露出一个明媚舒坦的笑容,“我很意外。”
“为什么?”黎墨挑起俊眉。
“没有想到是你。”姬菲迎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是脸上的笑容明显加深了。
升上高三时间真的会骤然缩短。
其实两个班也就是楼上楼下的距离,只隔了一层楼,不过姬菲迎是走读生,不用上晚自习,加上高三没什么活动,所以她基本一放学就回家,除了1班的学生外接触的人不多。
数学竞赛每个星期还有培训班,只不过黎墨主要是忙化学竞赛,开学后物理竞赛和化学竞赛的培训比较紧张,姬菲迎就基本没在数学培训班看到他的身影。
倒是有几次在楼道里碰到他,有时中午吃饭还会在食堂里看到他。
黎墨牵了牵嘴角,露出一抹和煦的笑容,“是啊,开学之后一直在准备化学竞赛。现在比赛完了,才总算有时间喘口气。”
姬菲迎对这种彻底将一项准备了两年的比赛忙完的心情深有体会,“你们比赛怎么样?”
“省区一等奖,保送不了B大,高考加20分。”
化学竞赛远没有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受重视,即使拿了全国一等奖也未必能去B大,这种结果也早在黎墨的预料之中。
姬菲迎点点头,对他说:“没关系,你高考的时候好好表现就行了。”她相信他的实力。
黎墨漆黑的眼眸对上她的,笑容清浅舒畅:“你不跟我说这些话的话,我都不知道你这么看得起我。”以前都不知道她对自己竟然这么有信心。
这次姬菲迎没有回答,只是在心里感叹他的风度。
有一种人,笑容永远是和煦温润的,像溪水一样汩汩地浸润周围的人,跟人说话时会让对方觉得十分惬意,就连谦虚的时候,都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眼前的这个人无疑将这种风度诠释得恰到好处。
黎墨将一直提在手中的袋子递给她:“送给你的。”
“咦?送给我?”姬菲迎吃了一惊,没有立刻伸手接袋子,“为什么?”
“不能送你吗?”他挑眉问道。
“不是不是!”姬菲迎连忙摇摇手,只好从他手中接过袋子,“呃,就是有点意外,白白收到礼物……”
袋子很轻,牛皮纸袋里还有一个方正的乳白色硬皮纸盒。
“昨天不是你过生日吗?”他的唇边噙着淡淡的笑,“虽然迟了一天,还是祝你生日快乐。”
“诶,我都忘了!你怎么知道?”姬菲迎恍然大悟,一时有点受宠若惊,“谢谢!”心里有点激动,接过袋子郑重地向他鞠了一躬。
今天他来找自己已经让她意外,收到他的礼物更加意外。
“不用客气。昨天听阮承浩提起来我才知道的。”
姬菲迎有点不好意思地问他:“你什么时候生日?可不可以告诉我?等你过生日的时候,我也送你一份礼物。”
黎墨眼里的笑意渐深,说道:“你想送我礼物?不用了。”
“不行!不然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黎墨心里快速地想了一下,觉得能收到她的礼物也很好,于是答道:“我的生日是4月17号。”
“4月17号。”姬菲迎重复了一遍,抬起头,“好,我记住了!要是到时我忘记了,你提醒一下我。”
他微微一笑,靠到栏杆上,姿态闲适,“那我先在这里谢过你了。”
姬菲迎也没看袋子里装了什么东西,继续站在走廊上跟他聊天,“你们体育课是不是经常去打篮球?”
“你怎么知道?你有看我们打球?”他似乎有点意外。
姬菲迎比划了一下,“有一次放学经过体育馆看到你们还在那里打球。”
高三1班至9班的体育课都安排在同一节课,有时她打完羽毛球出来还能看到他和阮承浩几个男生一起打球,有几次还在男生堆里看到1班的男生。
“是啊,一起打球放松一下。”
他想了一下,突然说:“我听顾正宇说你羽毛球打得很好,下次有空我们一起打球。”
“好啊!”
姬菲迎看到数学老师从走廊拐角那边走过来,向他比划了一下,“我们要上课了,我先进去了。”
“嗯。”黎墨也点头,“我也下去了。”
姬菲迎回到教室后上课铃就响了,在她心里,能收到礼物已经很高兴了,里面是什么东西并不重要。
姬菲迎将袋子放在抽屉里便开始听课。
数学课的内容对姬菲迎而言一向比较简单,上了高三后,数学老师便特许姬菲迎上数学课时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要跟学习有关,姬菲迎一般是拿出习题册做习题,有时也会停下来听老师讲课。
这节数学课继续评讲上个星期数学测验的卷子。姬菲迎考了148分,是年级最高的分数,数学老师评讲最后一道题时,夸了一下她的方法和步骤缜密。
也许是刚才跟黎墨聊天的缘故,姬菲迎看着卷子上那个让数学老师乐开花的分数,突然想起高二在数学竞赛培训班的日子,回忆起他们几个学生在报告厅里讨论题目的情景,无比怀念以前有人跟她并驾齐驱的日子。
下午回到家姬菲迎才打开硬纸盒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纸盒很结实也很精美,里面的塑料盒里躺着一部长条形的乳白色MP3,是Ipod今年最新推出的微型MP3,512M,市价接近一千块钱。
第一次从同学那里收到这么贵重的礼物,姬菲迎拿着那部白色的MP3开始想事情。
妈妈从厨房出来,见姬菲迎坐在沙发上对着一个纸盒发呆,问道:“小迎,怎么了?看什么东西?”
“没什么,同学送了一份礼物给我。”
“那你到时也送一件礼物给同学,礼尚往来。”
“哦。”
姬家所有人和妈妈都很注重质量,而对价格这种东西毫不在意,看上一件东西时不管它是什么价格都照买不误,姬菲迎也完全得到了这种遗传。
高三几乎每天都有考试。
考试就像一把无形的剑,每天都伴随着学生:年级每个星期有一次数学测验、一次英语测试、一次综合考试。物理老师每复习完一章的内容也会在课堂上进行随堂测验。除此以外,每个月还有一次完全遵照高考的考试模式而进行的月考。
本年度的高中生数学竞赛也于11月中旬的一个细雨霏霏的星期天落下了帷幕,姬菲迎和顾正宇等学生参加完比赛回来,高三第三次月考的结果也出来了。
姬菲迎这次月考的作文考了42分,这个分数放到整个年级还算是中上游的,但是放到1班就属于下游了。
下课后语文老师把几个作文分数游不到上游的学生叫到走廊上进行谈话,姬菲迎、许婷婷和颜少聪都在其列。
语文老师拿过他们几个学生的卷子翻了一下作文的部分,客观地进行了一番评价,并分析了每个人的问题。
姬菲迎上了高三后并没有太紧张,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复习,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作业量比高一高二时多了。虽然她的语文成绩一向比不上数学成绩,作文分数跟正弦曲线一样有波峰也有波谷,但是她并不怎么担心。
所以当她站在走廊上时,虽然拿着试卷听语文老师分析作文,心情却比较放松,没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