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世花1-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食言了,”他依旧笑着说,“倘若你想让我完成你的条件,同时帮你保守秘密的话,就允许我食这一回言吧。” 

    我无语地看着他,最后却只能和他一起笑起来。        

两世花 卷四 朝露 二 譬如朝露 

章节字数:4729 更新时间:07…03…31 23:27 

    等到我终于得到曹操的召见,已是桃花谢掉的时候了。 

    在洛阳的行宫中我见到他。那一天他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我进去见他时,他坐在床边上。第一眼他就认出我来,大笑着说: 

    “之前孤就猜是你,果然是你。赤壁那一次,你害得孤好惨。” 

    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看着他,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地笑着。我便也淡淡一笑。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参加赤壁之战的人亦大都不在了。那些恩怨情愁,早已成了过眼云烟。 

    我们渐渐谈了一些天下的事,谈到和东吴的关系时,他摆摆手说: 

    “这些都不是孤能决定的了。” 

    “为什么不能决定呢?”我惊讶地问他。 

    “倘若孤都决定了,未来的魏王做什么呢?这些事,还是留给后辈去选择吧。” 

    我低下头,沉默不语。我本来是想在他这里争取到一个和平的承诺。然而尽管没有争取到,也并没有什么特别遗憾的。至少据我所知,未来的魏王给了东吴一个喘息的机会。 

    “至少孤能承诺你一件事:无论未来和吴的关系如何,你在魏境的安全能够保障。你几时要走,我们都会送你回江东。”他看着我,诚恳地说道。 

    我起身致谢。这时宫人端来了熬好的药要他喝,他厌恶地皱起眉头。 

    “又是这种喝了让人昏睡的药。你们为何不能给孤准备一些让孤清醒的药?” 

    “这是太医撰的方子,奴婢只是照着做罢了。”那宫人委屈小声地说。 

    曹操摆了摆手,让她退下。又将那药喝了。我便站起身来告别。然而他阻止我。 

    “孤还想和你说话。孤很久没有这么痛快地和人说过话了。孤只睡一两个时辰便好,你能否等孤醒来?” 

    我点点头。然后走出外厅等待。 

    我在厅中安静地等待。也许是知道自己将死,反而放松年轻时所有警惕与戒备的缘故,到了用饭时分,那些宫女便纷纷走去用饭了,亦不觉得将我一人留在这里有什么不妥。然而我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安静地坐着。 

    外面华灯初上,厅内却是一片昏暗。我就在一片昏暗中安静地等待。暮春微暖的空气温柔地包围我,月影穿过窗格在大理石的地面上摇曳,我安静地看着这一切,忽然觉得一切恍若梦中。无论是年少时,还是在江东时,几曾想过会一个人坐在曹操的房间外,等他醒来陪他说话?倘若我还能活上很久,几时年后当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会否记起现在的面容?又或者会不会在一个有阳光的早晨睁开眼睛,发现床头的一碗粥仍泛着微微的温度? 

    这样胡乱想着的时候,屋里传来脚步声。我站起来,看见曹操走出来。睡眠洗去了他所有的凌厉和老谋深算,现在他的表情十分惺忪而自然,只是一个刚刚小睡过醒来的老人而已。 

    他走了出来。我没有行礼,没有说寒暄的话,只是很自然地平视他。他似乎也很享受这种自然亲切的气氛,看着我渐渐微笑起来。 

    然后他用力吸了吸鼻子,若有所思地说:“好香啊。” 

    我也仔细闻了闻,是窗外南风送进来的香气。却不是香料的气息,亦不是饭菜的香味,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花果的香。 

    “是无花果的香气,”他像个孩子一样展开期盼的笑颜,说道,“记得以前在洛阳居住时,便觉得这里的无花果特别香甜。没想到,又是无花果结实的季节了。” 

    “您想吃么?我叫人去摘了给您送来。” 

    我想要转身去叫人,然后他拉住了我。他很鬼祟地贴近我,在耳边轻声说: 

    “不要叫他们。我们自己去偷。” 

    我惊讶地看着他。他竟在挤眉弄眼地朝我做怪表情。我便忍不住笑起来。 

    这太不合常理。然而这一刻的他却亲切无比。 

    他拉了我的手,鬼鬼祟祟地穿过长廊,如惊弓之鸟般下了楼潜入院中。来到那棵无花果树旁,他想要爬上去。然而试了几次,终究是不能成功。末了他颓唐地直接坐在了泥地上,叹道: 

    “年少时与本初长于此道,没想到现在却终究是老了。” 

    “您坐着替我望风,我上去。”我笑道。也顾不上什么仪态了。一边笨拙地往树上爬,一边将果实摘下扔到他怀中。他仿佛是得到了什么奇珍美味般,匆匆用袖子擦了擦,便往口中塞。 

    打仗也没有这么刺激,作贼也没有这么惊险。魏王大人,未来的魏武帝竟在一个夜里伙同了未来的吴大帝的夫人在洛阳宫中爬树偷无花果吃。倘若这消息让别人知道,估计会轰动天下。即使是陆议,若见到这一幕,那总是平静温和的脸上也会露出惊诧的表情罢。倘若吕蒙知道了,非晕过去不可。 

    心往下一沉,手搭在树枝上停止了动作。明明是我想要丢掉的回忆,可为何还是一再想起? 

    “快一点,我怕她们吃完饭回去找我。”曹操在树下嚷道。 

    我拿长袖又兜了几个果子,然后滑下树。曹操已吃得满脸狼籍,却仍迫不及待地从我手中边拿果子边吃。 

    我也拿了一个来咬。吃到口中,却是涩的。酸楚的感觉骤然泛起,我不禁开始悲伤。 

    “为什么不开心?” 

    曹操突然这样问道。原来他并没有完全沉醉于吃。我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心里。 

    我低下头,轻道:“也没什么。” 

    他自顾自地说:“那一年孤和本初在这里爬墙偷果子吃,后来本初因孤而死;又有一年果实刚结,孤便教人挑了最好的送与文若,但后来文若也因孤而死。即使孤那时能够预见后面发生的事情,那个时候仍会一样的开心。人生譬如朝露,本就该及时行乐。” 

    我深深看他,然后点头道:“明白了。” 

    还剩最后一个果子,我拿出来给他。送到他手上却愣住了:那一枝上,结的是两个还未成熟的果子。两个果子一般大小,并蒂而生。 

    “教孤挑哪一个好呢?”他掂着那果实,笑道。 

    我心中一动,忍不住对他说:“听说聪明的果农,总会在并蒂果刚长成时掐掉一个下来。因为一个枝头本应只结一个果。” 

    他深深看我一眼,然后说:“那你掐的时候,如何知道哪一个会长得更大呢?” 

    “不管哪一个,留下来那一个肯定会大的。” 

    “最聪明的果农却不会因自己的判断而抹杀那个可能更大的果实。最聪明的果农会任他们自己长下去。然后总有一个会先行枯萎掉。物竞天择,通过自身奋斗而留下来的果子才是最大的。” 

    我深吸一口气,回头看他。他脸上那种惺忪而自然的表情已消去,取而代之的仍是我所熟悉的那种凌厉而老谋深算的光。我看了他很久,然后轻轻说: 

    “可是会有流血。” 

    “总是会有流血的。若忌惮于流血,便不是孤的儿子。” 

    他是如此说。 

    他死于七天后。死的那一天,洛阳下起暴雨。与他的死讯传开的同时,带甲的军士已出现在洛阳主广场的街口。从驿馆的楼上往下看,可以看见他们握着的刀戟在雨中散发出明晃晃的光。 

    人越来越多,尽管穿着一样的衣服,却能看出他们是分为两派的。一派臂上扎着白布条,另一派扎着黑布条。他们在街口对峙。然后开始互相厮杀。 

    也许是这样的厮杀并非正大光明之举罢,他们很有默契地一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在雨中默默地将刀戟刺入敌人的身体。血在积水的路面流淌开来,泛起鲜艳的红花。除了无尽的雨声,整个过程就像是一部无声电影。曹操说得没错,这一天始终是要来的。即使他作出了选择,结果或许仍是一样的。 

    旧时天子脚下的市民果然是与众不同的,当士兵们在厮杀时,他们也没有走避,只是饶有兴趣地站在一边看,不时还交头接耳地发出一番议论。当我走到他们中间时,听见他们说: 

    “临菑侯似乎略占上风啊。” 

    我回头看,是白布条的军队略占了上风。他们一直向洛阳的行宫逼进,将黑军杀得节节败退。有一刻我产生了错觉,觉得他们已经赢了。然而这个时候,从城外奔过来一支黑衣的军队,从白军的后方直接杀去。他们像割麦子一般,大片大片地杀死曹植的军队。战局在他们加入那一刻,便决定了结果。 

    黑衣军的主帅正是司马懿,他站在马车上笑嘻嘻地看着这大片的杀戮。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 

    “那一日,我真的小看你了。” 

    “你小看我什么了?”他仍是笑着,陶醉般看着眼前一片血光,这样说。 

    “你不是怕押错宝。你押谁都是一样的。那时候你迟迟不出手,是一直在思考选择谁才能更有利于你自己的野心吧。” 

    “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他笑道。 

    “可是我仍有一事不明。” 

    “什么事?” 

    “为什么你最终选择了曹丕?” 

    他转过头来看着我,正要说话,前面传来轰隆一声。我们一同看过去,看见最后一个白军倒在了地上,而宫殿大门已被黑军撞开。他便不再说话,挥一挥手,整支军队便开进了宫墙。 

    新的魏王嗣位那一天,我被邀往观礼。在庆礼上,我又一次见到司马懿。他站在一个并不是很起眼的地方,不停地摆弄着自己身上的琉璃挂件。 

    我走到他身边,对他说:“那一天我问你的话,你还未回答我。” 

    “我为什么要回答你?”他笑嘻嘻地问道。 

    “你告诉我吧。我也告诉你一件事。” 

    “那也得看看你说的事情我是否感兴趣。” 

    “你一定会感兴趣的。”我笑道。 

    “那你说说看。” 

    我靠近他,轻声说:“那一日你说东吴完了,其实不然。” 

    “为什么?” 

    “因为——孙权手中,还有一张一直未亮出来的底牌。” 

    他惊讶地看着我,然后急急问道:“那是谁?” 

    “你先告诉我我想知道的事。” 

    他迟疑了一下,然后叹口气,指着上方说:“是为他。”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上去,看见曹丕身边的一个女人。那女人身着礼服,面上覆着的珠帘间偶尔露出一丝幽怨的目光。只是一丝目光,可流露出美丽仍能让人屏住呼吸。 

    “是为她?甄妃?”我不解地问他。 

    “不是,不是,”他笑着摇头,“你看清楚些,我说的是她身边那小子。” 

    我再一次看过去,看见甄妃身边站着一个少年。那应该就是她的儿子曹睿了。仿佛是不习惯这样隆重而热闹的场面,他一直不安地捏着衣角,一双眼睛怯怯地看着他的母亲。 

    “是为他?为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他笑起来:“你看看他的眼睛。” 

    我便看他的眼睛,离得很远,但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