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域密码·失落的文明-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这座千年故城,你的心会沉静下来,你只想默默地欣赏它,细细地体会它身上那种深邃的美,却不愿多说一句话。
  ●
中央子午大道
  ●
交河故城居住区遗址
  ●交河故城遗址局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1)
从高昌故城出来,往北行大约十几公里,就到了大名鼎鼎的火焰山。
  关于火焰山最早的记载应该是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书中有“炎火之山”的记录。在《西游记》中,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由太上老君炉里面掉出来的几块火砖,落到人间化生而成。火焰山并没有火,山上寸草不生,赤红色的山峰呈现出条条火焰般的纹路,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红光闪耀,云蒸霞蔚,远远看上去酷似熊熊燃烧的大火,边塞诗人岑参“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的诗句极为形象生动。就是在这恍如仙境般的火焰山中,坐落着曾经繁盛一时的高昌王国的皇家寺院——柏孜克里克石窟寺。
  那是8月,我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来到了天如下火,燥热高温的柏孜克里克。我以无比虔诚沉重的心情,默默地注视着断崖上那一个个肃穆的洞窟之门。
  ●
赤红的火焰山是石窟特有的自然标记
  ●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外景
  当我置身在石窟群中,这里曾经供奉着姿态万千的佛像,绘刻着色彩明丽的壁画。但是,我只能凭借图片和讲解来认识了解它的辉煌。因为在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历经磨难,满目疮痍,尤其是20世纪初遭到纷至沓来的外国探险家的残酷宰割和掠夺,无异于一场灭顶之灾。石窟内佛像和壁画毁坏的程度让人难以置信,惨不忍睹,几乎成了一座座的空洞。
  我曾经为敦煌而愤怒,而伤痛,至少在敦煌,我还会感慨,还会愤怒,还会思考,因为此前我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在柏孜克里克我的震撼却是突如其来的,它让我猝不及防。大规模盗窃、切割、破坏的痕迹,使任何一个热爱人类文明的人都不能不为之震怒。面对空落落的洞穴,我只觉得思绪也是一片空白,连思考的力气也没有了。
  柏孜克里克,维吾尔语的意思是“山腰”,突厥语为“装饰绘画”之意。石窟寺位于火焰山旁木头沟西岸的悬崖绝壁上,下临静静流淌的木头沟水,蓝天下是红色的山峦,信徒们虔心礼佛。走过漫漫的戈壁沙漠,经过炽热炎炎的火焰山,走进清凉寂静的木头沟,身心顿时会清净下来,一路上的烦恼疲劳,都会被这清净之地的溪流绿荫所消解,这里果真是一处远离尘世,适宜佛门修行的好去处。
  悬于山腰而开凿的佛窟气势轩昂,集结成群,现存洞窟 83个,其中有壁画的洞窟40多个,壁画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柏孜克里克石窟的建筑和壁画,不仅是认识高昌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实证材料,更是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艺术品。
  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又叫宁戎窟寺,由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学者们认为,最早在这里修建石窟的年代应为高昌国时期,大约在公元460-640年间,初时规模尚小。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唐《西州图经》残卷中有文字记载,现引录全文如下:
  宁戎窟寺一所□□□右在前庭县界,山北二十里,宁戎谷中。峭巘三成,临危而结极;曾蛮四绝,架回而开轩。既庇之以崇岩,亦猥之以清濑。云蒸霞郁,草木蒙茏。见有僧祗,久著名额。
  回鹘高昌时期是石窟群最繁盛的时候,柏孜克里克石窟寺在当时是重要的佛教中心,寺内僧人众多,久负盛名。玄奘西行取经路过高昌时,这里佛教的繁荣状况令他吃惊。
  寺中的33号窟里是回鹘高昌国时期最优秀的壁画艺术群。洞窟后壁上绘的一幅《佛涅盘经变》壁画堪称杰作。画面上绘有枝叶繁茂的沙罗双树,左侧是悲伤的菩萨与天龙八部,右侧是举哀的16国王子,这些王子不仅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民族、形象、服装、肤色均不相同,还有嚎啕痛哭的弟子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人、神、佛会聚的哀恸群像。非常有意思的是,与《佛涅盘经变》壁画中教徒们极度哀伤的场景截然相反,在洞窟东壁绘有一幅欢天喜地的《众人奏乐图》壁画。反对佛教的外教徒们正以欢乐的音乐表达出内心难以抑止的喜悦。他们吹奏着各种乐器,眉宇间充溢着兴奋,嘴角边挂着欢笑,毫不掩饰内心的快乐。我喜欢极了这组大喜大悲的壁画,因为很少会看到佛教绘画中将这样强烈对比的内容放到一起,正是这种包容性和多元文化的并存,让我们认识了回鹘人豁达的生死智慧,艺术地表达了他们客观而辩证的生活态度。然而,这些我都是凭借着手中刚刚买到的彩图介绍和讲解员的解说来领悟的,洞窟内的壁画已经残毁无存。
  

3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寺(2)
在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从复制的高昌回鹘国王、王后供养礼佛的图像中可以看出,画面色泽鲜丽,气韵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第45号窟中的回鹘王礼佛像堪称代表作。画面上的回鹘王头戴莲瓣形王冠,身着丝绸长袍,左手持一束花,纤眉细目,虽然满腮胡须,不失儒雅气质。在20号洞窟中的回鹘王和王妃的合像,高贵的气派,华贵的衣饰,艳丽的色彩,充分体现出高昌回鹘王国佛教势力的强盛。20号洞窟曾经有满壁精美绝伦的彩绘,是柏孜克里克最富丽堂皇的殿堂。如今已经是一座空窟,四下里空无一物,只有徒壁空墙。它们整片整片地被割剥,整箱整袋地被偷运到柏林。更为可悲的是,那些保存在柏林博物馆中的精美壁画,其中最大最好的28幅,已经毁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之下,人类永远失去了这批宝贵的艺术珍品。
  德国人勒柯克看到20号洞窟时惊叹:“像变魔术一样,我看见在我左右两边的墙壁上,显露出光彩夺目的绘画,各种颜色是那么新鲜,好像是画家刚刚画完似的。”勒柯克及其助手巴图斯,用当时先进的工具狐尾锯,残酷地将一幅一幅壁画切割下来,运回柏林,搬不走的便故意加以损坏。
  勒柯克走后,斯坦因进入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使用同样的狐尾锯切割这里的壁画,他盗窃走的壁画,足足装满一百多箱。此后日本人、俄国人相继到此行窃,石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从狐尾锯切割壁画的那一刻开始,这里的洞窟便如失去生命的灵魂一般没有了往日的光彩。裸露的黄泥土墙,伤痕累累的壁画,残缺不全的佛像,空荡荡的洞穴,都在无声地控诉着强盗们的罪恶,展示着历史的创伤。
  值得庆幸的是,1980年11月,偶然发现了两个洞窟,被编为82、83号窟。这竟是在中原佛寺中常见的“地宫”和“影窟”,是专给高僧大德建的纪念窟。
  在82号窟前室正壁上的壁画生动传神,表现的是明媚春光里射物攘灾的场面。画中有一弧形山丘,山丘边有两个袒身武士正在弯弓射箭,山上树木葱郁,山下鲜花盛开。一幅遨游于寺院的风土人情画,为我们留下了11世纪时高昌人的民俗生活场景。
  神圣的石窟,灿烂的丹青,残破的壁画,毁坏的佛像,柏孜克里克石窟寺以它的残缺见证着文明,见证着历史。
  在柏孜克里克石窟寺,我极想拍几张留下切割痕迹的壁画的照片,因为目前我看到的,有关石窟壁画介绍的所有图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完整精美的复原图。这让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出版物就不能有一张反映石窟寺真实情景的照片呢?无与伦比的壁画一半在国外,一半在它的故乡柏孜克里克石窟,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不可抹杀的历史遗迹,为什么我们要无视现实的存在,非要让它完美无缺?而这真实是对文明的无情践踏,是深刻的历史教训,应当永远保留下来,让后人警醒觉悟的。石窟寺有明文规定,绝对不允许拍照,我最终不能把这样的图片奉献给我的读者,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4把红色张扬到极致的天山大峡谷(1)
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库车往北,过著名的苏巴什佛寺遗址,再继续北行,就到了天山神秘大峡谷。此前我对这个大峡谷一无所知。经过了六十多公里的颠簸,终于听导游说天山大峡谷到了。
  我晕晕乎乎地跟着众人下了车,还没回过神来,就看见两座巨大的山峰以令人惊叹的通体红色,威严地耸立在面前。这两座山红得纯净艳丽,红得热烈厚重,在蓝天的映照下,格外鲜艳醒目,仿佛两位威风凛凛的天神镇守在谷口,其世所罕见的恢宏气势和艳丽色彩,展示着大自然带给人们的双重震撼。如此豪放不羁的在天地间大胆地运用红色,创造出瑰丽的自然奇观,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
阿艾石窟壁画观世音菩萨及圣众,选自《文明》
  ●
天山神秘大峡谷谷口两峰对峙
  ●
峡谷内红色的巨型山峰
  ●
天山神秘大峡谷
  天山大峡谷的发现具有传奇色彩。这是发生在库车县维吾尔族农民阿不来提?买买提身上的一个故事。1999年3月的一天,他在远离县城的一个峡谷中采药,突然遭遇暴雨。他躲进岩壁上的一座石窟,惊奇地发现窟内有残存的壁画和文字,后经考证,石窟是唐代遗迹,壁画上的文字竟然是汉字。这座石窟后来被命名为阿艾石窟,而它所在的大峡谷也从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当地的维吾尔族兄弟称大峡谷为“克孜利亚”,即“红色的山崖”之意。确实,大峡谷内所有的奇峰巨石都是深浅不同的红色,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大红、深红、紫红、玫瑰红等一系列浓重的红色调。巨大的山体群,几乎没有任何植被,裸露的岩石统统是清一色的红,这红色不仅没有使人感到单调枯燥,相反,充斥在天地之间绮丽无比的红色,有着不可一世的气概和神韵万端的变幻。层峦叠嶂的峡谷,把红色张扬到了极致,这种视觉冲击的巨大力量,从色彩气势上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是任何人为的艺术品都无法达到的。
  没有比红色更热烈的颜色,没有比红色更耀眼的色彩,当这种热烈、这种耀眼占据你所有的视线时,那该是一种何等的感受?能够欣赏到如此狂放洒脱地运用红色创造出的天地奇观,不是在尺幅之间的画布上,而是立于宇宙、处身自然,感受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性,该是何等的幸事!
  天山大峡谷全长约5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海拔2048米。峡谷中庞大的红色山体群形成于距今24亿年前后,在天山强烈上升的过程中,经岁月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造山运动,这些红色岩层发生了各式各样的褶皱弯曲,造成奇峰异石,蜿蜒曲折的大峡谷。
  步入峡谷中,人还没有从“山门”的震惊中走出来,更多的奇景巨象扑面而至。周围的山岩地貌呈现出越来越浓郁的红色,山体的褶皱也越来越清晰和奇特,处处都让人感受到变幻的魅力。
  从谷底仰望天空,两侧的奇峰异石有的巍然耸立,气势磅礴;有的向谷内倾倒,似乎随时都会压将下来,使人不由得加快了脚步。峡谷内时而宽阔,时而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