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攻略 2-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姨娘,姨娘,滨菊来了!” 
文姨娘听着精神一振,让冬红赏了几个铜板给小丫鬟,然后喃喃地道:“先是琥珀有了身孕,现在滨菊又来给夫人问安……夫人的心情应该很好吧!”她说着,眉宇间过一丝毅色,“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就今天吧!”然后起身,“冬红,你从我镜奁里找支赤金的簪子。我们去夫人那里。” 
冬红应声而去。 
文姨娘到正屋的时候,十一娘和滨菊一个坐在炕上,一个恢炕边,正逗着谨哥儿玩。 
“哎呀!”文姨娘笑道,“今天可真巧!没想到遇到了万大显家的。我们有些日子没见了,你还好吧?”又望着坐在十一娘身边的长安,“这是长安吧?没想到长这么大了!”说着,上前携了孩子的手,“我看看,这都长得像谁?”认真地打量了一眼,笑着对滨菊说,“我瞧着怎么像你啊!” 
“文姨娘!”滨菊忙上前行了礼,笑道,“说都长得像我!” 
“儿子像娘有饭吃。”文姨娘话一出口就知道自己失言了——谨哥儿就长得像徐令宜。 
她忙转移了话题:“今天来的急,没想到你在场。”说着,插下头上的赤金簪子,“这还在正月里,这个赏你。” 
滨菊很是意外,看了十一娘一眼。 
自从初一那天徐令宜单独和文姨娘说过话以后,徐令宜虽然再也没有单独见过文姨娘,可文姨娘的不安却一日赛一日,十一娘一直关注着事情的发展。还特意让人去打听初一那天,二夫人去黄家做什么。回来的说,二夫人奉太夫人之命,送了些吃食给黄太夫人。 
现在并不是问安的时换,文姨娘却突然来访,她心里隐隐觉得文姨娘的到来与初一的事有很大的关系。 
十一娘微微颔首。 
滨菊笑着接了,曲膝行礼道了谢。 
十一娘吩咐小丫鬟端了锦杌进来:“坐下来说话吧!” 
文姨娘笑着坐了下来,端了小丫鬟奉上的茶,笑道:“我们谨哥儿越长越精神了!” 
她说话的时候,谨哥儿一直盯着她瞧。 
十一娘笑着亲了亲谨哥儿的面颊,把谨哥儿交给了顾妈妈:“今天没有风,你带着谨哥儿到院子里走走——时间坐长了,他又该哭闹了。” 
顾妈妈笑着应是,抱着谨哥儿退了下去,又有秋雨过来把长安哄了出去,屋子里只有十一娘、文姨娘和滨菊,骤然冷清了许多。 
十一娘道:“文姨娘可是有什么事?” 
文姨娘看了滨菊一眼,起身就跪在了十一娘的面前:“夫人,求您救救我!” 
十一娘心中暗惊,忙去携了文姨娘:“到底出了什么事?有什么不能好好说的,非要这样不可!” 
滨菊看着悄然起身退了出去,帮她们关了槅扇。 
文姨娘知道十一娘不太喜欢别人跪她,顺势站了起来,眼泪却簌簌地落了下来。 
“侯爷让我在正月二十四之前把所有的生意都盘了。不然,他就亲自动手帮我把生意盘出去。”她掏出帕子擦着眼角,“我手底下还有三十几个伙计都是跟着我从文家出来的。这生意要盘出去这些人谁养活?以后他们又如何营生?我怎么对得起这些跟了我一场的人?”她越说越伤心,“当初我入股文家的生意,侯爷可是一句话也没有说。后来皇上登基侯爷说徐府成了外戚,再这样与民夺利,与名声不好,让我和文家的人拆伙。我二括没说立刻同意了。可我毕竟是文家的女儿,哪能说断就断,一断就断得干干净净。况且从前和文家做生意的时候,全靠着这些伙计和文家的管事较真每年的红利才能算得清清楚楚。拆伙了,文家又怎么会再用这些人。我只好想办法开了间铺子养活他们。可如今,侯爷要把把铺子也盘了……夫人您问我跟侯爷说说吧!铺子我不开了。盘给秋红他爹。这样,那些伙计还可以像从前一样在铺子里讨生活!” 
如果是这样,的确是徐令宜的不对。 
不过,徐令宜行事会这样简单、粗糙吗? 
而且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徐令宜怎么突然容不得文姨娘做生意了呢?还急赶急的大年初一说这事! 
十一娘觉得奇怪。 
她想了想,和文姨娘并肩坐了:“这些话,你都侯爷说了吗?” 
文姨娘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低声道:“侯爷板着个脸,我当时也没敢多说。事后越想越得不妥当。又怕侯爷生气,所以特意来求夫人……”声音显得有些飘忽。 
十一娘微微一笑,柔声道:“侯爷也不是那不讲道理的人。这些顾忌,文姨娘完全可以跟侯爷说说。不过,文姨娘既然求到我这里来,我有几句想问问,还请文姨娘为我解惑才是!”说完,她也不侍文姨娘点头,径直道:“你说,你当初入股文家的生意,你一个女人家,怎么就想到和文家做生意了?” 
文姨娘听着一怔,道:“是我生了贞姐儿以后。父亲说,我是妾室,没有陪嫁.不如入股和文家一起做生意。生意的红利由我父亲帮着保管。以后有什么事,有钱傍身,胆子也大一些。” 
十一娘听了又问:“不知道文姨娘拿了多少股金出来?” 
文姨娘有些窘迫地道:“当时我也没有多少钱,只记了个本金。后来文家的生意越做越好,当年分红利的时候,我把本金的钱给还上了。” 
“那当年姨娘又赚了多少钱呢?” 
文姨娘默然。 
十一娘也不催她,静静地坐在那里喝茶。 
过了好一会,文姨娘才小声地道:“赚了一百万两银子!” 
“赚了这么多银子!”十一娘道,“侯爷知道吗?后来姨娘又把这些银子怎样处置了?是存在了钱庄呢?还是做了本钱,继续和文家做生意。” 
文姨娘的表情有些阴晴不定起来。 
十一娘就轻声地道:“姨娘,这些话不说清楚,到时候我怎么帮你在侯爷面前说话。” 
文姨娘听了,露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样子。沉声道:“侯爷是知道的。而且当初一百万两银子,除了我入股的一万两本金,侯爷拿了九十七万两走了。” 
一万两空头的本金,嫌了一百万两的银子。 
文姨娘是不是钱冲昏了头脑! 
“这样的生意,不知道做了几年?”十一娘的表情有些凝重起来,“侯爷又一共拿走了多少银子?” 
原来是顾着侯爷的体面,可事到如今,侯爷却一点也不顾忌她的体面。而且话已出了口,让夫人知道当年发生了些什么事也好! 
想到这里,文姨娘道:“生意做了六年,侯爷前前后后拿了近七百万两银子走了。” 
U憂書擝 uuTxt。cOm 铨蚊子坂越渎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 齐聚(下) 字数:5061 
六年,七百万两银乎,徐令宜的外院还缺钱,危险之时二夫人甚至卖了自己压箱的产业。只是不知道二夫人卖产业是做生意之前还是之后? 
十一娘思忖着,徐徐地道:“听你的口气.皇上登基后.侯爷主动断了生意。那你父亲没有说什么吗? 
文姨娘眼底闪过一丝困惑,回忆道:“我父亲当年还想和侯爷做两年生意,可侯爷意向已定.又去了苗疆打仗,这件事我父亲也就没有强求。” 
每年一百万两银子,说要就不要了… 
从前的一些猜测渐渐浮出水面。 
“是不是从那以后,文家就挛到了江南织造的生意?”她望着文姨娘。 
文姨娘没有立刻回答。她脸色微变.沉款良久,低声就了句“是”。 
十一娘帮着她抽丝剥茧:“从静文家只是个普涌的商案.侯爷每年都能获利百万。可侯爷和文家的生意拆伙以后,文家竟然能得到江南积造的生意。 
我在想,也不知道是侯爷的运气不好呢?还是文家的运气太好了?要是侯爷和文家的生意继续做下去,每年恐怕不止获利百万吧? 
文姨娘心里乱糟糟的。 
她一直以为父亲是因为已经拿到了江南织造生意,而侯爷又要拆伙,为了保住家族更大的利益.借骇下坡.趁机和侯爷拆伙的.要不能,又怎么会…… 
想到这里,文姨娘目露惊恐! 
或者,自己根本就想错了。 
她抬脸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的目光平静而淡定,有种泰山蘸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强大.她不由抓住了十一娘的手:“我在娘家的时候.父亲念念不忘的就是江南织造的生意。他十一月份和侯爷拆的伙,第二年二月就拿到了江南织造的生意。别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一年别说一百万两.就是赚个二、三百万两也不在话下。父亲是个精明人.和侯爷拆伙后.曾派人来与侯爷说项,侯爷当时也只说了句.我再不适合做生意,的话.父亲就放弃了.与父亲行事做派大相径庭。后来我知道父亲得了江南织造的生意,还以为父亲是为了独霸这门生意。觉得父亲这样做风险大太……要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一个县令就能让我们倾家荡产,父亲有侯爷这棵大树不靠,竟然会和侯爷拆伙。为这件事,我还曾提醒过父亲。父亲当时笑着说.不会亏将侯爷的。到了六月份.就差人送了二十万两的银票来……” 
听到这句话.十一娘才色变。她反握了文姨娘的手:“侯爷收了没有? 
文姨娘怯生生地望着十一娘,呐呐地道:“没.没收。我,我收了。 
十一娘语凝。 
过了好一会才低声斥道:“你怎么这样糊涂! 
“我也是为侯爷抱不平。”文姨娘低声辩了一句.到底心虚,又喃喃地道.“不过.也没有收多少,,每年二十万两而己。相比当年,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己…… 
事已至少,多说无益。十一娘关心的是其他的事。 
“你收钱的事.侯爷知道吗?” 
“头几年不在家的时候不知道。”文姨娘小声道.“后来知道就对我说.要是实在喜欢做生意,不如自己开个铺子。这样拿干股,文家要是有什么事求到他面前.他未必事事能做到。我,我就自己开了个铺子…… 
十一娘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先前徐令宜也说,皇上要收拾杨家了。接着就要进宫不虞不事.二夫人代表太夫人私下拜访永昌侯之事,徐令宜单独见文姨娘要求她把生意全部结束的事……文姨娘做了这么多年生意.对燕京这些公卿之家私下都怎么赚钱的应该很清楚吧? 
她问文姨娘:“永昌侯黄家.在做什么生意? 
文姨娘不知道此时十一娘问这有什么用意.不解道:“他们家有个采石场,和工部做生意。一年也能个五十来万两的样子。 
十一娘有些意外。她原以为冀家是做军中的生意。 
“不是说工部的生意多是杨家包揽了.那黄家怎么会?” 
说起自己擅长的事.文姨娘脸上有了几份神采:“杨家也就是左手进右手出.凭着自己的名头.一面从别家赊货.一面又接工部的生意,实际上是一分本钱也不用的。而且还可以把工部拔的款项暂且不给那些供货的商家结算、拿在手里先用些日子。他们家因此还放印子钱,而且是燕京口碑最好、生意最大的一一不仅利钱低.而且不管你要借多少都拿得出来。黄老侯爷这几年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了世子爷,可黄拿毕竟只有个空名在那里了。世子爷开头几年轻营的也很艰难.还曾向候爷借蚌良子转周。可不知怎地.突然和杨家搭上了.开始给杨家供应石料,这几年日子才宽裕起来。 
十一娘听着沉思了片刻,索性和文姨娘把话挑明了:“大年初一,侯爷从宫里出来后.太夫人立刻差了二夫人去给黄家送吃食,然后侯爷又把你听去说话。文姨娘是聪明人.也帮我想想.这件事会不会有什么联系?我听人说.这几年文家在和杨家争内务府的生意。只是不知道进展如何了……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