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掀起国学盖头来-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认真研究这些轮回案例之后,光当不禁对钟博士有些愤愤然了:我们都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可钟博士至少曾经也是个中国人,却大讲特讲外国人的轮回,无视中国的轮回。其母赵良玉居士竟然予以默认,完全忘记了祖宗根基。

  轮回说果然是洋鬼子的专利吗?

  否矣哉!

  轮回之说佛家古已有之,而且早就深入人心了。戏文有曰:“人生百岁谁无死,不如早死早托生”。老辈人传说猫有九条命,而且是享福的命,人要九辈子行善才得以托生成猫。俗话有云:“下辈子变牛变马也要报答您(某人)”。可见国人不仅知道生死轮回,而且知道变牛变马远不及托生成猫。另外,还有“十八层地狱”的说法更是家喻户晓。所以光当以为,中国的轮回学说绝不比洋人差,而且早就弄清了“无尽轮回中的生命形态”不“仅仅以人身的形态”,还“存在其它生命体的轮回”。并且,中国人至少和猫、牛、马共同参与了互动轮回。况且,洋人“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不得不靠什么仪器和催眠术,而中国早就懂得释迦牟尼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的揭示了。您瞧,中国的传统那一点比不上洋人?钟博士即便不是“反儒、反传统文化者”,至少也是个民族虚无主义的崇洋派!

  仔细想来,中国暂缓推行轮回制度也挺好。请君看看那个凯瑟琳。她总共在地球上轮回86次,而且在其它星球上也有轮回。有一次,“她”还曾经是个金发男郎,在一次水战时被一个敌人用刀刺入喉咙,临死认清那个敌人正是后来这一生的未婚夫斯托特。细一琢磨,竟害怕起来:万一哪个不长眼的看上光当,企图在某世作恋人,就象斯托特那样先把我给杀了,以便将来“不是冤家不聚头”,光当此生岂不是太惨了点?而且,如果我上老几辈皆行善之人,连着托生都是猫,一直不能与仇人相见、相恋,那俺这辈子不是白死了?

  光当吓出一身冷汗,想到干儿子他妈懂些传统,忙去请教。她说,轮回之事确实是真的。她的往世就当过男的,曾经教过孔子识字,是孔子的师父,跟孔子的父亲情同手足。她儿子还曾经是孔子的曾祖父呢。照她这说法,辈分岂不都乱套了,哪里还有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对她这说法,光当当然不信,可又没有证据能够推翻。您想,她的逻辑和洋人一样,洋人使得,国人为何使不得?不过她又嘱咐我:“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这话似乎比鲁迅所言“说不清楚”要高明许多,既能不负责任,又能把可信度自自然然提高几分。她还告诉我,中国是不兴恶人随意托生的。杀人放火者和江洋大盗等坏家伙都要下地狱,哪有机会托生谈恋爱?

  想不到一个农村来的妇道人家,竟把快修练成知识分子的光当开导得似懂非懂了。但听了她这番言论,毕竟让我对自身安全放心了许多。只是这些老百姓对孔圣人实在是大不敬焉,未免让光当替三纲五常捏了不大不小一把汗,对中国儒家学说的前景愈发恻隐起来。

  如何既能用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做到实事求是,又能用科学的态度和真理的标准来挽救儒道释学说,也做到实事求是?

  噫嘻!光当只怕是“说不清楚”了。诸位救我!

  正是:

  民风急切切,宦雨慢腾腾。

  要知有谁来救光当,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回  诚惶诚恐
第五回  诚惶诚恐

  上回说到,看了钟博士的演讲,发现诸多矛盾无法自圆,光当大惑不解,故大声呼救。

  第二天,还是水库青湾先生跑了来。

  人总是喜欢奉承,这差不多就是真理了。

  按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是真理,但是“忠言逆耳讨人厌”,则好像是更加现实的真理呢。

  您瞧,光当对于轮回的真实感受,不合青湾心意了,所以他这回跑了来,并不是为了欢呼,也不是听到光当呼救赶来相助的,而是扳起了面孔,居高临下地训人了。他阁下好像只感到光当缺少恭维的话“讨人厌”,并未觉得“利于行”;只知道“逆耳”,并未看作“忠言”吧。不过,对于青湾的教训,光当还是一如既往,要感谢的。

  青湾训斥道:

  “光当先生还当深入研读经典,不可执着一位妇人之言以为究竟,这样也太贻笑大方了”。

  光当答复说:

  多谢教诲!水库青湾一定是看出光当的肤浅了。光当秃笔如柴,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水,的确不敢妄谈水平。

  据说鸿儒很有些特点:生怕丢面子,死怕下地狱。好在光当鸿也不鸿,儒也未儒,没有鸿儒之忧,故请先生及各位大方尽情见笑便是。不留神笑掉大牙者,医疗、食宿、交通等诸项费用还请阁下自理。勿谓光当言之不预也!

  但有相关事宜尚需请教:如何一眼甚至不到一眼就能看出类似光当般的老朽“还当深入研读经典”的肤浅来呢?倘若老朽稍显不服,是否还得再加一句:“敢说你满腹经纶,博览群书,饱读天下圣贤经典而万无一漏乎?”

  另外,在“太”“贻笑大方”之余,光当还想对大方之家的诗作“深入研读”一二:

  光当曾有“澄清狡诈驱鬼火,笃信诚实映红光”的词句,引起青湾反感。于是,青湾回应诗作一首:

  修身亲民君子行,

  怎可污谤说欺民?

  先生尤自在迷途,

  谁真狡诈岂澄清?

  笃信诚实须博学,

  慎思明辨重笃行。

  时人寡闻眼不明,

  香花毒草每不分。

  光当深入研读之后,提出一孔之见如下:

  一.韵脚“行”、“清”属“中东”辙,“民”、“分”属“人辰”辙。合辙押韵是骈文的基本要求,格律诗词要求尤为严格。先生韵辙乱了,可否改进?

  二.“明”字合了中东辙,但尾联的上联不是韵脚,不宜用韵。敬请斟酌。

  三.“先生尤自在迷途”,“尤”乃“更”“甚”之意,换成“犹”字是否更准确些?

  四.七律四联仅五十六个字,就有两个“民”字、两个“行”字、两个“笃”字、两个“明”字和两个“不”字相重。而且两个“行”字还重在韵上。可否把重字替换掉,或者尽可能少重些?

  五.能否讲点平仄?如首联:

  平平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平平平。

  六.对仗,用典……

  总之,除了言志、明理、抒情,中国传统诗词还多少需要讲究些格律。恳望博学的阁下闲暇之时,不妨顺便浏览(无须“深入研读”)一些诗词常识(如“诗词格律十讲”等等)。

  阁下谆谆教导:“笃信诚实须博学”。至理名言如雷贯耳,令光当茅塞顿开。老朽一定谨记在心。

  然而,就在谨记的过程之中,忽觉阁下类似偈语的教导好像有点问题:“笃信诚实须博学”,那咱这不够博学的绝大多数平头百姓岂不连诚实的资格都没了?丧失诚实资格,岂不只配狡诈了?被儒家亲民宗义“亲”了千百年,并欲继续“亲”下去的“民”,岂不大都成了狡诈无赖的刁民了?常闻作了大官的鸿儒往往惊堂木一拍:“大胆刁民,竟敢犯上,给我大刑伺候”!伺候者,服务也。这是不是“亲民”的方式之一呢?面对如此众多的刁“民”,阁下们还有决心、有信心、有诚心继续“亲”下去么?

  从逻辑上看,诚实和博学究竟有多少必然联系?为什么诚实必须博学,不博学就无法诚实呢?反过来,是不是诚实就必然博学?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天真诚实,是不是可以由此断定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博学呢?再者说了,博学的量化标准是什么?是不是能作出象阁下那样的诗才有博学的资格呢?博学的美称是否有必要让“刁民”也承认?是否应该由儒家或儒者端起“博学”的乌纱或桂冠朝自己的头上戴或扣呢?

  尽管疑问多多,阁下的教导我还是要谨记在心,而且已经牢牢记下了。在下说到做到,绝不食言。光当虽不博学,诚实之心倒是敢剖给世人过目的。

  在下才疏学浅,谨小慎微惯了,偶尔抖胆质疑一回,怕也难免狂妄之嫌。但光当绝非技痒卖弄,实在是没有能够忍得住。兴许光当的肚量、修养、忍术等等,也都在“还当深入”的改进之列吧。

  坦言阁下不足,不啻班门弄斧。光当无奈,只得再次“太”或“太太”贻笑于大方之家了。唐突冒昧之处,还望先生海涵!

  诚惶诚恐的肤浅光当

  颤巍巍扑通通地拜呈字上

  见到以上文字,青湾很快回应,态度颇为诚恳:

  “光当先生您好。感谢您在写古诗方面给予的指导。鄙人对于律诗,对于平仄,到目前为止还属于外行,而信手所写的几行,也不能算作诗,是属于顺口溜一类的东西吧,惭愧。”

  于是,光当同样以诚相待。回复如下:

  您好,水库青湾先生:

  对于诗词,光当也不是专家。一孔之见,不必认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光当赞赏您的诚恳态度,并就此向您致敬!至少在这一点上,先生比南老先生强多了。光当绝不反对中国传统。对的,有益的大胆继承;错的,有害的坚决批判;是非莫辨的,暂且放下,慢慢研究。有时为了说清问题,辩论者难免讽刺揶揄,甚至挖苦攻击,这并不奇怪,“嬉笑怒骂皆文章”嘛。我主张彻底的言论自由,即使有人愿意漫骂光当,光当也不会计较。骂得有理,欣然接受;骂得无理,听听无妨;骂得很不象话的,不予理睬便是。一般说来,骂人者还是希望讲清道理的。虽有并不讲理而专以骂人为乐者,却往往是被骂者无损,骂人者反倒丢人而已。总之:人人都是平等的,尊重他人人格是没有大错的。

  格律诗的探讨告一段落,可是“为什么诚实必须博学”,“是不是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博学”的疑问仍未解决。青湾先生没有回答,也未见高人前来指教。

  时隔多日,光当意外发现了净空法师一番高论:

  “人之初,性本善”,“这个善不是善恶的善,是纯善、纯净。这个善就是圣,就是圣人。”

  天哪!人生下来就是圣人。这和“刚刚出生的婴儿最博学”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也。

  法师说:“中国自古以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成圣、成贤。”

  这个净空法师真是净说空话!

  别给“圣贤”婴儿喂奶,别让孩子们长大,或者一生下来就都送到庙里,叫他们与世隔绝,永葆圣胎本质,问题不就解决了?何必等娃儿们食了人间烟火,变成俗人、庸人甚至坏人之后,再去教育他们“读书志在圣贤”呢?

  俗话说:“经是好的,都叫歪嘴和尚念歪了。”光当愚钝,分不清到底是嘴歪还是经不正。可是净空法师的高论,却生把光当的嘴给笑歪了。据说法师者,大肚活佛也,应不计较俗人俗语才是。不知以法师之功德,能将光当之歪嘴矫正否?

  正是:

  凡人少圣贤,贤圣多烦人。

  欲知光当笑歪了嘴,还有没有希望矫正过来,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

第六回  初会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