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解放-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万春收了收思绪,认真地说道:“司令,我以为,控制住新军,以现在最为适合,也最有把握,过了这个村,可就没那个店了。第一,抗战胜利,新军已经没有保存的理由,如果我们没有妥善的安置,重庆方面一定不会给番号,只会勒令解散,哪怕美国人帮腔也不行;第二,延安方面也高度重视新军,我们不下手,他们就要先下手为强了,说句心里话,共产党的政治工作很厉害,我们不是对手,晚了,可能抢不过人家;第三,刘云为了组建新军,出了很大的力气,也有很高的威信,但是他现在受伤住院,是我们的好机会,等到他伤愈出院后再想动作可能太晚;第四,新军刚刚在哈尔滨和老毛子干了一架,对于共产党那一套并不信服,对于苏联人也不认可,但是如果时间长了被洗脑的话,恐怕……因此,我主张尽快,宜早不宜迟。自然,某些已经赤化的分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要,他们愿意干共产党就去吧,免得埋伏在我们当中做定时炸弹,当然,为了安抚共产党,给他们一些甜头也是必要的,可以考虑把某些装备留给他们。反正没有了美国人的接济,这些装备过段时间没有补充和修缮就只能是一堆废铁……”

  傅作义点点头,刘万春的“政治觉悟”终于上来了,这些条条,分析得还是非常符合事实和逻辑的,他笑着问道,“看来你是早就打定主意了,我自有主张。说说你对刘云的看法。”

  “刘云么……”这刘万春可不敢随便回答,考虑好一阵子才组织起自己认为比较妥当的话语,“我觉得,他虽然是共产党,但是和一般的共产党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

  “这么说吧,从我和刘云接触的过程来看,此人一开始越看越像共产党,但是到后来,越来越不像共产党,哈尔滨一战以后,我倒是觉得他几乎就不是共产党了。”

  “有这么玄妙?”傅作义眉头一扬,“万春,这些年你的功力倒是大为见长啊。”

  听了两句表扬,刘万春嘿嘿地笑了:“首先,共产党对于打鬼子还是很坚决地,什么游而不击,那是汉奸捏造的言论,刘云从来就是打鬼子的好手,这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我说他像共产党。我们和共产党有矛盾不假,但那也是因为如何打鬼子而产生的矛盾,不像有些人打鬼子不行,打友军倒是好手。但是后来,我觉得他与一般的共产党有明显的不同……司令,咱们这么说吧,不管是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是咱们中国人,也是黑头发黄皮肤,关键区别在于党义和主张。抛开共产共妻之类的鬼话,共产党的要害有两点:第一,共产党要带领穷人造富人的反;第二,共产党的利益、共产主义的利益高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第一条就是共产党所谓的打土豪分田地,我不太赞同,可是也不是很反对,毕竟苦的人太多,他们要是活不下去了,还能不造反?第二条我坚决反对,你首先得做个中国人,其次才是共产党或者国民党,咱们管投降日本人、为鬼子卖命的叫汉奸,那难道投靠苏联人,为苏联鬼子卖命就不叫汉奸了?苏联再好,也不是咱们的国家。共产党若是把自己的立场放在苏联那里,我一万个不答应。偏偏这次苏军进攻哈尔滨就有咱们中国人,而且还是共产党组织的抗日联军,司令,我当时那个气啊,恨不得一个个都毙了。”

  傅作义点点头,这番言论还是比较朴实的。

  “后来的事情大家反正也知道了,共产党把这些被苏联主子抛弃的人保护了下来,若不是顾全大局再加上他们曾经打过鬼子,这事情说什么也不能完。”刘万春的情绪有些激动,这事情对他的触动还是比较大的,“鬼子有伪军,咱们见识过,那反正是敌人,打了就打了。可苏联人不一样,苏联怎么说和我们也是盟国,哪有敌人还没有打倒,盟国就自己掐架的?这和日本走狗有什么区别?按理说苏联主子要这个地盘,共产党就应该让出。但是刘云不一样,和一般的共产党不一样,他不仅打了,而且狠狠地打了,狠到情愿同归于尽,最后地盘还是保留了下来……我不知道刘云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刘万春是佩服的,如果发生在国民党身上,美国人要那块地盘,我们是不是有勇气抗争到底,还是个疑问……”

  这末一句话在傅作义听来,未免有些刺耳,但他也不想深究,只是问:“我问你究竟对刘云怎么办?”

  “怎么办?司令不是已经拿定了主意么,怎么还问我怎么办?”刘万春诡秘的一笑,“今天一开会,我就问司令‘您为什么要这么做?’,司令不是也反问我‘你认为我应该怎么做?’”

  “好你个刘万春,居然敢开涮我!”傅作义佯装发怒,实则暗喜,部下对他的苦心还是心领神会的,“重庆方面,我们固然不得不虚与委蛇,延安方面,同样不能忽视……我的举动,对两方都可以交待了,算是无愧于心吧。”

  “司令想走第三条道路?”

  “现在还不是说这个时候,到时候再说吧。”傅作义告诫刘万春,“我和你方才谈论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新军的事情,我自有主张,你不要操之过急。”

  “是!”

  连绵不断的电报,也将北平城里发生的变故迅速传到了延安。

  “主席,刘云遇刺,所幸伤势不重,目前在住院治疗,他发来电报,请示下一步怎么办?”

  毛泽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点上一根烟,在袅袅的青烟中,他开口了:“恩来啊,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局面很复杂么,平津地下工作的同志也随后发来消息,说是有确切的证据是重庆方面所为。我倒是认为,在目前平津自治政府成立的关键时刻,在联合政府谈判即将展开的时刻,发生这样的事情,本身就说明了性质的不同寻常。有人见不得国内的安定局势,千方百计要把水搅浑。”

  “这件事情看来是要讨论一下,我们的蒋委员长又开始给我们出难题了。等会等老总(朱德)、少奇来了,我们一起研究研究。”毛泽东用力地吸了一口烟,“弼时同志过世后,他的工作还没有安排妥当,顺便也一起研究。”

  “好的,那给北平方面怎么回电?”

  “告诉刘云,安心养病,等身体复原了再来延安汇报工作。”毛泽东想了想,“另外让地方上妥善安排,派出人员照顾他的生活,同样的事情可不能发生第二次……”

  “我看是不是再附加几句,平津方面乃至于全国各地负责地下工作的同志,都要注意身分,决不可轻易暴露,哪怕成立了联合政府,我们也要保持对国民党充分的警惕性。”

  毛泽东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些:“我们的同志一定要继续保持统一战线的精神,既要联合又要斗争。”

  北平的讨论完了,延安的讨论却刚刚开始……

第四节 党内决策
现在更新第四节,好不容易才写完,累死了……

  今日更新的字数已经突破5000,请大家继续支持!!也欢迎到我的书评区踊跃讨论!!

  窑洞里烟雾腾腾,书记处的书记们正在开会,只不过原本一贯是五大书记集聚的场面,现在只剩下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和周恩来四个,第五个书记,也就是任弼时,在哈尔滨一战中原本是去谈判的,结果对方压根没给什么机会反而被苏军的炮火击中,虽然进行了全力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

  从大体的形势上看,延安似乎很不错,艰苦卓绝进行了8年之久的抗战胜利了,联合政府的方案也提了出来并且得到了美国人的支持,并且已经在平津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城市里开始了试点,八路军、新四军、各地方部队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势,队伍在壮大,装备在改善,控制的地盘在扩大,别的不说,光是东北四省的获得就已经足以让党内高层乐得合不拢嘴了。是的,蒋介石挑动了局部内战,但无论是阎老西这样的###摩擦高手,还是东南伪军这样的“曲线救国”分子,甚至国民党苦心经营的美械部队,都在日益强大起来的中共武装前碰得头破血流……一句话,人民的力量、革命者的力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大过,但是,还有隐患,甚至是很大的隐患。

  任弼时的死就是这些隐患的外部表现。哈尔滨之战,由于对手是苏联老大哥的“红军”,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中共中央进行了严密的消息封锁,不要说延安方面所控制的地盘基本听不到这些消息,就连一般的党内干部也是不得而知,甚至可以将消息灵通与否作为一个人党内地位的判断依据:一点都不知道,大部分基层党员和干部属于此类,知道一点消息,但不知道全局和规模,属于中层干部,知道中苏两党的部队交战,而且还知道规模很大的,属于高级干部(比如像刘云这种职位),知道任弼时是被派遣出去谈判的,起码要有中央委员(包括候补委员)的身分,而知道任弼时其实不是病死而是让苏联炮火击中要害身亡的,那只限于政治局一级了。

  但是,消息再重要,内容再敏感,人死了却不可能封锁消息,封锁时间越长所造成的被动就越大,书记处经过反复讨论,认为还是要尽快给党内一个交待,否则不足以安定民心、军心。也因为如此,借着战胜蒋介石所发起的各地###战役的胜利,中共中央公布了任弼时去世的消息,延安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悼词出自毛泽东之手,高度评价了弼时同志的革命贡献,深刻缅怀弼时同志的点点滴滴,号召全党继承弼时同志的遗志,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主席,弼时同志下葬已经10天了,从各方面的反应情况来看,声势已经渐渐地小了下去,对于中央的压力也小了,因此,我认为时机已经差不多已经成熟了。”说话的是刘少奇,他所谓的声势,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内“共产国际”派对于中央的压力,对于哈尔滨战事的不满,对于中苏两个“共产主义”者之间的冲突不满,按照他们的理解,既然苏联老大哥要这个地方,那就交给人家,反正过两天红军撤回去后地方还是会还给中共的,中国革命正进行到关键时刻,不能因此破坏中苏两党间的关系,更不能因此给广大党员造成思想混乱,以王明等人的表现最为突出;二是党内“本土”派对于中央的压力,他们同样对于哈尔滨战事不满,特别像彭德怀这样执掌军权的人看来,苏联的行为再一次地表现了他们的蛮横,表现了他们的沙文主义,中国革命历史上吃“瞎指挥”、“乱指挥”的苦,吃共产国际的亏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中共中央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没有一种旗帜鲜明的民族立场,是注定要付出代价的,其结果只能是带来广大人民对于共产主义的疑惑,造成普通党员对于中央的误解,既然要实事求是,那就不要藏着盖着……

  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领袖,其心情是复杂的,他们在理性上倾向于前者,认为:若是没有苏联的帮助,没有苏共的支持,中国革命要走很多弯路,中国革命胜利的时刻也会推迟很久,即使革命成功了,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要想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建立起稳固的国家政权也是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