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解放-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人侵马来亚的兵力,运用了各种海陆空军现代化装备,对抗祗有不及华人抗日军半数即约7500人的解放军。这场耗费巨大,旷日持久的战争不知何时才结束。起先英国不打算很快给予马来亚独立,故非到不得已是不会给予马来亚民主权利。但到了1952年的马来亚,对英国殖民者来说是已到了非不得已的时候了。早在1949年底英国为了避免到了非不得已的时候而措手不及,便已开始出面鼓励支持一些亲英份子组织政党,许多官方委任的立法和行政议会的成员就成了这类政党的骨干。1951年又开始在联合邦内实行阁员制度,把一些次要部门如农林和土地、矿产与交通、教育与生活等部门的职权从英人转到英国人认为可靠的上述以马来人为主的政党领导人手里。至于财政、律政、防务、警政等要害部门仍控制在英人手中。

  非马来人的公民权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在蓝皮书里英国人以牺牲非马来人的公民权来争取马来人支持其殖民统治,所以在马来亚联合邦成立后,祗有五份一华人取得公民权,英国人知道长期不给华人公民权是不行的,不给华人公民权便不能将大多数华人拉到政府这边来,于是便设法取得马来人上层的谅解,将原来的在马来亚居住十五年才有资格申请公民权的期限缩短为十年,公民权解决后便可为未来的全国议会选举准备了必要条件。

  1952年二月吉隆坡市议会选举是有指针意义的一次,由拿督”奥恩。加尔法尔”领导的独立党(先前他组织巫统成为主席,后因主张吸纳非马来人成员而被罢免,至今巫统仍为纯马来人组织),有政府的支持又是由马、华、印三族所组成,阵容强大。但不敌”巫统”和”马华”结成的联盟,十二个议席中,联盟得9席,独立党得2席,独立人士得一席。英殖民政府开放选举的目的是以”民主政治”的假象吸引群众,孤立解放军,并不是真的要让马来亚很快获得自治。但既然允许选举就无法完全回避联盟提出的要求往中央一级的选举发展,经过多方争执的结果,最后决定举行部份中央一级的立法议会选举,此次选举联盟提出的口号是获选后在任内和马共和谈结速战争,选举结果是在开放选举的52个立法议会席位中,联盟获得51席,选后英国便让马来人的巫统主席担任首席部长。

  联盟为了履行竞选诺言便与马共谈判,马共在以马来亚民族解放军的名义主动建议和英国政府,就实现马来亚和平、民主与独立问题举行谈判,也愿与马华印联盟和其它主张以谈判方式结速战争的政党会商和平问题,东姑鸭都拉赫曼Tengku

  Abdul Rahman和陈祯禄Tan Cheng

  Lock等人便在北部一个小镇”华玲”与马共的”陈平”举行谈判,但这次谈判在英人的操纵和破坏下于月底破裂,未能达成协议。

  后英国殖民者改变主意给予马来亚自治,,东姑鸭都拉赫曼率马来亚联合邦代表团与英政府举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同意马来亚联合邦于在英联邦内完全自治与独立,双方同意谈判结束后由英方指派李德宪制调查团Rendel

  mission就联合邦未来宪制问题拟出报告书,独立后马来亚联合邦仍承认英国有充份权利在联合邦保持”为履行英联邦义务和国际义务所必需的武装力量”,随后马来亚联合邦又同英国签订”外部防御和互助协议。

  东姑鸭都拉赫曼在马来亚联合邦独立后,便计划将沙劳越、沙巴和新加坡纳人组成马来西亚,英国也支持以此对抗印度尼西亚,这个野心在1963年得到实现。李光耀起初也很热心此计划,并在1962年在新加坡举行表决,结果大多数赞成加入马来西亚,但后来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对马来西亚的马来人拥有特权的作法难以接受,故在1965年又退出马来西亚。

  综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独立过程,英人一直在打压华人,偏袒马来人,其深层的顾虑是不愿马来半岛出现一个华人国家,那怕是华人祗拥有一半的国会席位和掌握一半的国家权力,故便将以华人为主的新加坡分割出去,以减低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比例,又限制华人成为公民的资格以减少华人的选民数量,最后做成一个马来人拥有特权的马来西亚,至今华人不能担任重要的部长职位,武装部队和警察的中高级指挥官必定是马来人,马来语定为官方语言,华语、印度之泰米尔语或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并非官方语言(注:加拿大英语、法语同为官方语言,新加坡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之泰米尔语为官方语言),又立法让马来人子弟入大学有优先权,导至很多华人子弟被迫到台湾或海外上大学,在1969年马来西亚发生马华种族暴动后,更制定对马来人的经济优惠政策,保障马来回教徒在公立大学及政府的工作机会,马来回教徒贷款及争取政府合约也有优待,包括受教育机会和企业股份拥有比例等。至此华人和印巴人已沦为二等公民。

  一个国家的税款是由全体人民贡献的,华人较勤奋和经营生意,实际交税较多,但政府开支却严重倾斜到马来族群身上是平等吗?举例来说各族群学生一同考大学入学试,马来人如成绩比不上华人或印巴人,却可以凭借马来人保障名额进入大学,考取公务员的职位时亦然,你认为合理吗?如果这样在加拿大优待英裔,法裔魁北克会马上独立,如果这样优待法裔,全加拿大非法裔都会暴动抗议。

  马来西亚独立后更大量批准同为马来人种的印尼人移民马来西亚以增加马来人数量,而新加坡的分离又降低了华人的数量,以至华人比例大幅减少,以下为1976年的马来西亚各族人口数量:

  马来半岛

  马来人 5423057

  华人 3556771

  印度巴基斯坦人 1058771

  其它 76855

  沙捞越

  马来人 212038

  华人 347327

  海达雅克人 347551

  陆达雅克人 95696

  米兰诺人 53908

  其它 62111

  沙巴

  卡达山人 217506

  穆鲁特人 36173

  巴查乌人 95484

  马来人 44962

  华人 160836

  其它土人 156749

  其它包括印尼人 125809

  以下为1980年的新加坡各族人口数量:

  马来人 359700

  华人 1819600

  印度巴基斯坦人 162800

  其它 71800

  以下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相加的三个主要民族的人口数量,你们可看出各族人口实际的消长:

  马来人 6039757

  华人 5884534

  印度巴基斯坦人 1221571 

  第六章 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

  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与“外交协会” (上) 

  “在华盛顿,真正的统治者是看不见的,他们从幕后来行使权力。” ''

  费利克斯。佛兰克特 美国最高法院###官

  豪斯上校名叫爱德华。豪斯(Edward House),上校的称号是德克萨斯州州长对 他在德州地方选举方面所作贡献的表彰。豪斯生在德克萨斯州的一个富裕的银行家的家庭,豪斯的父亲,托马斯在美国内战期间是欧洲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代理人。豪斯早年在英国读书,和很多20世纪初的美国银行家一样,豪斯更愿意视英国为祖国,并与英国的银行圈子保持着密切关系。

  1912年;豪斯发表了一本后来引起史学家强烈兴趣的匿名小说《菲利浦。杜:管理者》(Philip Dru: Administrator),在小说中,他构思了一个仁慈的独裁者掌握了美 国两党的权力,成立了中央银行,实施了联邦累进收入所得税,废除了保护性关税,建立了社会安全体系,组成了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等。 他在书中所 “预测”的未来世界与后来美国所发生的一切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其“预见力”直追凯恩斯。

  其实,豪斯上校和凯恩斯所写的与其说是未来的预言书,不如说是未来政策实施的计划书来得更加准确。

  豪斯上校的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美国上流社会的瞩目,书中对美国未来的预测与国际银行家所期望的高度吻合。豪斯上校很快成为精英圈子中的“精神教父”。为1912年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提名问题,民主党的大佬们专门安排豪斯上校“面试”候选人之一的威尔逊。当威尔逊来到豪斯在约纽的宾馆,两人详谈了一个小时,彼此深感相见恨晚,用威尔逊自己的话说就是:“豪斯先生是我的第二秉性。他是我自己的另一个独立存在。他的想法和我的难以分别。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做他建议的一切事情。”''

  豪斯在政治家和银行家之间起着沟通与协调的作用,威尔逊当选之前,在华尔街银行家举行的宴会上,豪斯向金融大佬们保证“民主党这头驴由威尔逊骑着,决不会在路上尥蹶子的 … 谢夫、沃伯格、洛克菲勒、摩根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豪斯身 上。”'' 谢夫把豪斯比作摩西,而自己和其他银行家就是亚伦。

  1912年11月的总统大选之后,当选总统的威尔逊来到百慕大度假,在此期间,他仔细阅读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从1913年到1914年,威尔逊的政策和立法,几乎就是在翻版豪斯的小说。

  当1913年12月23日《美联储法案》通过后,华尔街的银行家谢夫在写给豪斯的信中说:“我想对你在这次货币法案通过的过程中所做的默默而卓有成效的贡献道一声感谢。”''

  当完成建立私有的美国中央银行这一重任之后,豪斯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国际事务。在欧美有着广泛人脉关系的豪斯很快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量级人物。“他(豪斯)和纽约的国际银行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他的影响力遍及很多金融机构和银行家,他们包括:保罗。沃伯格和菲利克斯。沃伯格兄弟、奥图。坎,路易斯。马保,亨利。麦金萨,雅各布和莫提墨。谢夫兄弟以及赫伯特。李曼。豪斯在欧洲有着同样强大的银行家和政治家圈子。” ''

  1917年威尔逊委托豪斯组织了名叫“调查”(The Inquiry)的班子来负责未来 和平协议的制定问题。1919年5月30日,爱德蒙。罗斯切尔德男爵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宾馆召集了一个会议,参加者包括“调查”小组成员和英国圆桌会议(The Round Table)的成员,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整合英国和美国的精英分子的力 量。6月5日,这些人再次开会,最后决定还是组织形式分离,统一协调行动比较有利。6月17日,豪斯作为召集人在纽约发起成立了“国际事务协会”(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21年7月21日,豪斯将“国际事务协 会”改组为 “ 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Affairs),“调查”的成 员、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和参与建立美联储的270名政界和银行界精英加入了该协会,华尔街的银行家慷慨解囊,一个致力于控制美国社会和世界政治的组织由此诞生了。

  1。 “精神教父”豪斯上校与“外交协会”(下) 

  当罗斯福还是威尔逊手下的海军部助理部长的时候,就拜读了豪斯的《菲利浦。杜:管理者》,并且深受启发。书中所描述的“温和的独裁者”恰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