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也怪,这帮GC党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听口音,没几个湖北人,更不要说有哪个是红安的了!动作这么快,一夜之间整个红安就换了天地,连跑都跑不掉!难道他们是从天上冒出来的?
  吴毓庆忽然有了明悟,或许他们真的就是上天派下来的,就是未来的霸主吧!不然,自己派了三个可靠的庄丁去报信,三个不同的时间,走三条不同的道路,为什么都会被……人是不能与天争的!
  想到这里,吴毓庆终于接受了现实,开始仔细听听哪个所谓的法官给自己宣读罪状。可是,此时罪状已经到了尾声,法官很快就宣读完了,开始问他,以上罪状是否属实。
  吴毓庆笑了一笑,道:“是否属实,这还不是由着你们说了算!我能够说什么,明白告诉你,我刚才根本就没有听到。不过,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我认了!”
  那名法官道:“既然你没有听到,那么,我就再宣读一遍。你仔细听好了,如果你认为有问题,可以当即提出。不过,待会就每一条罪名,我们还要进行辩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情况,可以提出你的意见。”
  于是,法官再次宣读了他的罪状,问他,有什么意见。吴毓庆心中那颗不安分的心激烈的跳了一跳。这些罪状,不是太重了,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太轻了!如果就是这些罪状,按照以前的惯例,自己破些财,挨上几十棍,恐怕就过去了,说不定命能够保得下来。
  吴毓庆赶紧连声说道:“没有意见!没有意见!我认罪!我认罪!”同时,吴毓庆在心中想到,自己保住这条命,一定立即就搬到武汉去!这辈子打死也不会红安来了,红安的地产房子,就找个信得过的管家照顾,那些穷鬼欠的租,目前就不管了,等以后国民政府光复回来,就连本带利全部讨回来!
  但是,法官却没有立即给予他答复,反而向下面问道:“刚才宣布吴毓庆的罪状,下面有谁认为有问题的,可以现在提出。认为罪状过多,有那些不符的,可以提出;认为罪状还没有全,那些罪状有遗漏的或者他还有别的罪行的,也可以提出来。”
  下面立即沉静了下来,本来在高音喇叭高达数百的分贝面前,还能发出嗡嗡响声的人群,立即就静了下来。良久,才有一个带着哭腔的老人在下面大声的说道:“有!有!这个杀千刀的去年强迫了我的女儿,害得我闺女上吊自尽了!我老汉光棍一条,这条命豁出去了!”
  吴毓庆已经跪得发麻的身体立即软了下去,他知道,如果真有人出头,剩下的就会一个个跳出来,自己这几年来欺男霸女、鱼肉乡里的那些事,恐怕会一点不露的全部被揭发出来。很快,老人就被维持秩序的战士带上了台,老人带着哭声,控诉了吴毓庆的罪状,而法官旁边的书记员则详细做了记录。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人被带了下去,法官拿着书记员记录的罪状再次问道还有什么罪状遗漏时,台下沸腾了!当场有数十人叫嚷着要控诉吴毓庆的罪状,最终光记录罪状就化了半天的功夫。
  然后,就是一条条罪状的进行辩论,由吴毓庆以及吴毓庆家里的人对罪状进行辩护,一名所谓的公诉人进行举证,不时还有一些群众站起来,登记了名字作证人证明确有其事。也有一些罪状由于实在没有人出来作证,证据不足,那名法官就当场宣布证据不足,此项罪状不成立。此时,就是下面一片沉静的时候。
  最后,光吴毓庆就审了一天。期间所有公审人员都是在现场简单吃了东西,没做休息就接着继续公审;参加公审的几个乡绅也无奈的,跟着一起吃了点他们平时当作猪食,根本就不会吃的东西;下面的群众则是按照宣传,在家中带了干粮来,现场吃了就继续观看公审,没有一个人想到退出,也没有一个人会大声喧哗干扰公审……
  最后,在下午四时许,罪状一一审理完毕,法官宣布了吴毓庆的各条罪状的处理结果,综合后,得出死刑结论,宣布这个乡所有土豪劣绅审理完毕后,如果还有死刑就一并杀头。同时,法官还宣布公审将明天继续,同时宣布了明天公审的犯罪嫌疑人名单,希望群众今晚就到法院列举他们的罪状,明天好开始审理。
  于是,整个县都开始奔走相告,公审的情况一传十,十传百迅速的就传遍了整个红安。吴毓庆所在的乡甚至不少人敲锣打鼓,一派喜庆。不但红安,麻城也是如此,两个县有些是亲戚的,都从自己的亲戚哪里了解到了隔壁县的情况,不约而同的,都一并开始庆祝。
  第二天,由于程序熟悉了,加上罪状大多数在前一天晚上就一一汇总到了法院,公审的进度要快了许多。当天余下的两人都公审完毕,结果都无一例外:财产充公,犯罪嫌疑人罪名成立,死刑立即执行。于是,下午五时不到,在偏西的阳光中,已经软成一滩烂泥般的吴毓庆与另外两人,一起看完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抹夕阳,随着手起刀落,三颗人头在地上滚了两滚就被悬挂到了城门上。
  实际上,吴毓庆等三人的结局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因为,李锦江订出来的反革命罪,就是死刑。这点上,张卫开始有些不怎么赞同,但最后还是被李锦江说服了,毕竟乱世治刑必须要用重典来形成震慑!不然,象2012年那时,一个经济上去了,贪污标准应该提高的理由,一个财产来源不明罪,就保护了难以计数的贪官,最终也就使得贪官们更为横行不法。这就是李锦江得以说服张卫的理由。
  的确,这点对于很多的富绅、富商们都形成了震慑。
  通过公审,富绅、地主、商人们有了个模糊的印象:只要平时不太过分,尤其不要里通外“国”,GC党的当局不会给自己翻旧账。即使有人告了,只要不是大罪,一般都是破财消灾。这样,在部队没有从根本上威胁到他们的生命时,只要红安、麻城GC党还能够当权,这些人根本就不会考虑与GM党联系的事宜。毕竟,命还是要紧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杀头是大快人心的,反正不是自己的人头落地,有得热闹看毕竟都是好的。更何况,现在杀的可是那些为富不仁,欺压百姓,横行乡里的土豪、恶霸。这种人,杀得越多越好!
  而且,杀完一个土豪、恶霸后,首先,他们的土地都会拿一部分出来,分给一些没有地的农民、佃农;其次,一些家中贫苦的人家也会得到一些救济,虽然不多,但是眼看着就能够给家中不多的存粮加上一点。城里的,可以顶得一段时间,找到事干前不怕饿肚子,农民的,眼见就能撑得过5、6月青黄不接这段粮荒时节;
  那些土豪、恶霸的青砖瓦房、深宅大院,除了几间留给那些土豪、恶霸###,余下的会全部分给那些家里没有片瓦,辛劳一辈子却三代住在潮湿低矮的茅草屋的穷苦人家。不少年轻人都开始盘算,可以娶房媳妇了。老人则开始幻想,多久多久之后,自己就可以抱上孙子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锦江一开动宣传机器,那些政工干部们就把人们的革命热情全部鼓动了起来,根据地的青壮年们踊跃报名,老人小孩也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来为革命站岗放哨,此后在全国解放之前,没有哪一个军阀的密探、特务能够从红安、麻城两地了解到,李锦江的工农红军第十七军的任何一点情报。甚至,那些夸大的、已经美化甚至神化的形象,让后世的历史学家,无法真正的了解到1927年、1928年李锦江这支部队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得灵异一般的真相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根据后世的历史学家的分析,这场清洗,最终令李锦江在红安和麻城站稳了脚跟。不但部队的兵源得到了保证,而且从那些土豪、劣绅那里夺取了足够的资金,加上李锦江从武汉抢出来的设备,最终,李锦江和张卫那些从GM党当局手上“抢”来的德国坦克、飞机,终于有了用武之地,领先的武器设备,是李锦江和张卫夺取国内胜利的资本。
  同时,也是李锦江和张卫的高瞻远瞩,对科技和工业非常重视,在根据地尚未完全巩固,各方面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分别在山西和湖北两地成立研究院,拨给了足够的资金,又从外面“请”来了足够的人才。终于,在武器装备上,领先了GM党当局十几年,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后来,随着李锦江和张卫进一步在科技上的投入,GC党的科技领先优势逐步扩大,最终为今后称霸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切,都源于“红麻清洗”!历史学家如是说。
  

十七
在徐炳权和李炳开始公审宣传的时候,红安的地下党组织及游击队就想到了,这是一个最好的辨别这支队伍的机会,于是,党组织迅速布置了徐怀平对这次所谓的公审进行考查。接受了党组织交待的任务,徐怀平详细的观察了这支队伍的整个公审活动,直到第二天,这个乡的3个土豪、劣绅全都被一一砍了头后,徐怀平详细的写了一份调查报告转交黄麻特委,并由黄麻特委转呈游击队。
  在报告中,徐怀平详细描述了这支队伍组织的公审情况,同时,在报告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黄麻特委与鄂东工农革命军参考,看法部分大意如下:
  从GC主义章程的角度出发,这支队伍对资产阶级及地主阶级存在一定的妥协,但这种妥协是一种有条件而不失原则的妥协,它既没有丢失为了劳苦大众谋取幸福的权益,同时也对一些中立的地主、小资产阶级提供了一定的保护,极大的缓和了地主、小资产阶级与革命的矛盾,更加有利于革命工作开展。
  ……
  对于根据地立法,他们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仿照西方资产阶级的司法模式,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贫苦大众进行了保护(胜诉者不需要交纳诉讼费用,这样广大的贫苦大众就有可能打得起官司)。与西方资产阶级法律保护资产阶级利益不同的,他们制订的法律条文,多数都对贫苦大众有利。
  例如,他们在《根据地刑法》中,就明确规定,工资必须如期给付,否则,一旦告到法院,将处以工资总额三倍的罚款,同时强制给付工资并支付拖欠期间的利息。
  ……
  在某些方面,这支队伍与上级的方针是相违背的,但是,以他们所宣传的情况来看,他们这些违背的地方具有一定的道理,似乎更为适合当前的革命工作。首先,他们认为攻打武汉等大型城市我们还不具备这个实力,这与现阶段我党的军事实力是相符的;其次,……
  这篇报告很快的就摆在了黄麻特委的会议桌上,一起摆放着的还有麻城以及红安、麻城周边村镇基层组织的报告。“当然,这里面最为详细的还是徐怀平的报告。”主持会议的戴刻民拿起徐怀平的报告说道,“大家刚才都看过了这些报告,现在可以详细说说自己的看法。”
  鄂东工农革命军总指挥潘中儒没有作声,从戴刻民手中拿过徐怀平的报告,再次翻看了起来,他前段时间到省委去了解情况去了,省委的答复是没有派出队伍到这边开展工作,现已派人与党中央联系。由于这几天都不在这边,他对这支部队的情况不甚了解,不好发言。
  局面一时有些冷,刘广列看了看大家,打破了沉静:“我认为,这支部队极有可能是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