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折1927-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工作面上还有七八个人。
  抢救小组下到矿井下面后,发现在一个工作面上的所有矿工已经全部死亡,而另外一个工作面的道路已经塌掉,无法测知里面的情况。抢救小组只好将死亡的民工搬了出来,一一清点人数以确认是哪一个工作面上工作的人员。
  结果令人振奋!
  经过民工的辨认,这个工作面上死亡的六人里面,有三人就是他那带灯进入矿井的同伴。这就意味着,爆炸是从这个工作面产生的,而与之几乎平行的另外一个工作面由于通道被爆炸震塌了,那么瓦斯的燃烧、爆炸就有可能在塌陷处即告终止,另一个工作面上的八名矿工,或许还会活着!
  曾刚对矿难向张卫进行了分析。
  A工作面发生了爆炸,那就意味着A工作面上的氧气由于爆炸,已经耗尽或将近耗尽。这样,A工作面上的人即使没有当场死亡,但由于缺氧,经过很短的时间后,他们也会因为窒息而导致死亡。A矿面与B矿面是相邻接近平行的,由于A矿面的爆炸震塌了通往B矿面的通道,极有可能在爆炸燃烧面未进入B矿面,即被通道挡在了B矿面之外。
  那样,B矿面或许就没有产生燃烧或者爆炸,也就是说B矿面的氧气还没有参与燃烧,极有可能还有充足的氧气。只要有氧气,那即使B矿面通道被震塌,矿工们被困在了那个暗无天日的地方,但他们并不会马上窒息,还有抢救的机会!
  这令张卫乃至所有在场的人感到振奋!众人开始手忙脚乱的忙碌起来。
  在几台鼓风机的大力鼓动下,大量的风送了进洞中去,洞口进去已经有一大段位置的氧气含量恢复了正常。经过严格的测定,确认在塌方处至洞口一段的氧气含量确实正常后,经张卫同意,在战士的安排下,挑选了精壮的矿工分成几批,让他们轮流进入洞中,固定各自的位置,一个接一个的把土石从里面传送出来。一批累了之后,就立即换上另外一批。
  知道了里面的矿工还有生还的可能,一众的矿工与民工都兴奋起来。被挑选上的,第一批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第二第三批就按张卫的要求,在旁边休息;没被挑选上的也到鼓风机那里去帮忙,轮流换下操作鼓风机的人员;还有一些则去打下手,准备工具、帮忙搬运土石等。
  现场经过张青海与曾刚的努力,顿时变得井井有条起来。张青海的转变是看得到的,张卫也就默认了张青海的工作,让他也参与到现场的指挥中去,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如果没有问题,张卫打算在对张青海进行处分后,就让他官复原职。
  毕竟,张青海的能力摆在那里。如果没有张青海的从旁协助,按照曾刚的经验,这么一个抢险的局面就会出现好几个问题。而张青海在旁协助后,就立即把可能存在的问题弥补了上去。这点,即使是曾刚,也是心中有数的。
  曾刚实际上已经将手头上组织民工的工作,全都交给了张青海来进行,他则全力进行抢救现场地 勘测、评估以及B工作面情况的预测。就曾刚认为,将来自己肯定会走上领导的工作岗位,负起自己那一部分人的各种事务,但在走上相应的岗位之前他还有许多路要走。否则,现在的自己,负责某个矿区或许可以应付,但要自己负责起整个方面的工作,只怕力有未逮。
  作为一名矿工的子女,又是一名一毕业就来到部队当兵的人,曾刚和第九数字化师当中大多数的战士一样,没有经历过社会这个大染缸,没有在那些机关人事上消磨掉青年人的热情。而部队本身就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包括曾刚在内的众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都保持了自己的那份淳朴,保留了对国家、社会的理想。
  这些人,如果放到2012年去,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当得上中华国任何一个小官,更不可能让他们具体的负责任何一个方面。待到他们能够具体的负责了,他们的热情也在机关的人事中逐渐冷却,再也不复有那股为国为民干一番事业的激情。
  而且,在2012年那种复杂的地方政府单位中,往往会使这些青年人学会那种虚伪与推卸责任,学会争抢功劳和争风吃醋,学会彼此间的拆台与钩心斗角。最终他们将没有可能真正为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而此刻,由于他们因为一个无法知道的理由,来到了1927年,没有再经历那些复杂,没有消磨理想的机会。保证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能维持自己的理想,为了中华国的崛起,为了中华族的民族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在这里,此后曾刚就没有为自己又从能源部长的宝座上跌下来,而觉得不平,反而真正在短短的几天工作中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意识的加强了自己,从而保证了他在今后负责一个方面时,能够很好的把工作干好来。
  此时,在张青海的协助下,凌晨的时候,众人终于挖开了通向B工作面的通道。由于黑暗中的紧张及氧气的缺乏,B工作面上的八人都已经晕迷了过去,但幸运的,虽然有人被倒下来的石块砸到,却仅受了轻伤,没有任何人重伤或死亡。
  八人被立即送往太行根据地总医院进行抢救。总医院就是第九数字化师的医疗队改编而成的,可以说这八人的性命这回是保住了。这下张卫这才能够放下心来,回去休息。
  第二天,清早,张卫先带人到医院看望了八名矿工。八人都已经醒了过来,见到张卫过来看望无不大惊,同时也给八人带来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30年代,他们的生命可以说是贱如稗草一般,如果发生矿难,死了就死了,矿主赔点钱或者理都不理都会不了了之,哪里有人会为他们组织什么抢救,更不会花上大价钱把他们送到医院来救治了。
  这些人一醒过来就觉得异常的不安,因为,看到这样的医院,它的治疗费用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而后,经过医务人员详细的解释,他们总算知道,在这里花的是政府的钱,不用他们花费,可以完全放心。
  待他们知道一切之后,他们已经激动得几乎要五体投地了,而天明张卫亲自过来看望他们,就更使得他们感激涕零。张卫是谁,他们不知道,起初他们就知道张卫是一名大官,而后,通过询问医护人员,知道了张卫的身份后,深受感动之下,几乎都在心中立下了此生拥护中华共产党,为中华共产党奋斗终身的誓言。
  看望过这些受伤的矿工,随后,张卫马不停蹄的参观了各个矿井,一一进去看过里面的各种情况,了解今后改进的方向,矿井产量提高的方法。
  张卫首先选择的第一站,就是发生矿难的矿井。
  可以看出,早先矿井的建设是很好的,按照曾刚与莫家增教的,各方面都有条不紊,做得很结实,耐住了爆炸的冲击。一面向里走,张卫一面点头。
  但再往后看,张卫就发现了矿井开始与前面的不一样了,尤其在曾刚和莫家增所述的矿井安全结构上,都已经有了些许的不同。张卫停下脚步,向着旁边的曾刚和莫家增看了过去。
  借着灯光,可以看出曾刚和莫家增的脸色都不自然起来。原来B矿面倒塌段倒塌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矿井在建设的时候,结构上有了偷懒的情况,导致留下了缺陷。
  这个在结构建设上偷懒的现象,可以明显看出,是在十天前的事,已经与张青海所为无关。而矿井的建设指导、安全指导工作,是由曾刚和莫家增负责的。
  曾刚和莫家增都有些委屈,同时也有些自责,因为需要的煤炭工人越来越多,两人把注意转到了培训上,结果就忽略了矿井的安全指导工作,现在两人已经有二十多天没有下矿井了,这些问题,很明显就是矿工们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做的偷工减料。
  两人硬着头皮向张卫汇报了情况,同时作了检讨。张卫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他知道,经过此事,两人今后一定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但关键是,问题不是单单出在他们身上,更重要的,问题是出在矿井对安全的重视上!出在安全监督及安全管理的体制上!
  在随后的检查中,面对几乎都存在为图赶快而偷工的矿井,张卫就提出了他的问题,让张青海和曾刚、莫家增好好思索这个问题,同时所有矿井都进行停工整顿,在没有制订出一个有效的安全监督及安全管理的体制前,不允许再进行开采作业。
  这样一来,根据地的工业生产化进度就大受影响,资金的问题越发的显得突出了!
  张卫在房间里不断的转着圈。三天过去了,昨晚他审议了张青海和曾刚、莫家增等人合著的《矿山安全管理法》,今天上午矿山已经正式复工了。但这次矿难事故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远远不止三天停工耽误的时间损失。很多东西,一旦开始了是没没办法停的,强行停止造成的损耗简直难以估量。
  这样以来,资金的缺口也就更大了!
  原来张卫是打算在资金消耗完的前一个月内,把生产初步建设出一个规模起来,尤其是水泥、钢铁等产品,一旦生产出来了就可以进行销售,换取根据地目前急需得资金。
  现在,经过这三天的耽误,煤炭的产量是全部停了下来,各个工厂、工地也只能陆陆续续的停下工来。尤其是砖的生产,不但全部陷于停顿,而且由于煤供应的中断,产生了大量的损耗。
  太行根据地的煤炭生产是由太行根据地政府全资控制,其他企业则是在威逼利诱之后,由太行根据地占百分之五十一,其他地方乡绅、地主占百分之四十九成立股份公司,由地方乡绅进行实际经营。
  生意场上的事情,张卫一直按照李锦江的建议,就按生意场上的规律来办。这样,对于这些企业的损失,虽然政府在这些企业中占了大股,但根据煤炭供应合同,政府一样要做出赔偿。这么一来,付出了这笔不大不小的赔偿金后,太行根据地的资金已经只有不到二十天,而且还要扣除两天后的春节休假。
  矿井这边即便今天复工,也还要花上一段时间进行安全设施的安装与调试,要达到过去的产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是在过去,矿井的产量也不能满足需求,现在的状况下,就是矿井已经达到了过去的产量,也是远远不足的。要矿井生产的原煤能够真正保证各方面的发展,还需要等到根据地将矿井需要的机械给生产出来。
  那这样是不可能指望根据地自我完成资金的准备了。那又该怎么办?
  张卫思考了许久,都没能想到一个稳妥的办法。最后,他干脆想,能不能象李锦江那样,也去找个地方抢上一把,劫点资金过来,以解燃眉之急。
  想到这里,张卫摇摇头,努力把这个想法摇出自己的脑袋之外。这个念头太疯狂了!身为一名共产党人,却去做出这种事来,简直就是违背了共产主义精神,违背了党格人格!
  但是话说到这里,还能有什么办法?现在太行根据地可是连1900年的机械设备都没有,就连采矿都要靠原始的手工来进行挖掘,造成了奇慢无比的煤炭生产速度,在能源上卡着一个狭小的瓶颈。
  而这个瓶颈,却限制了其他工业建设的进度。可是,煤炭工人是不能增多的,如果在生产繁忙的时候,不顾长远拚命增加煤炭工人,一旦设备到位后,就会立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