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水到蓝水的过渡-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件里也是,不过这个我已经习惯这个了,很上口而且顾名思义,但至今为止还是有很多的例外,让我与大家保持距离:例如最让我震撼的是老兵喜欢用同一个脸盆先洗脸再洗脚,让我很汗,虽然从医学角度,脚比手干净,可我真的无法接受,海上缺水又不缺盆子,而且像我这样的懒人一冲就完事了,当然我只能私下里表达这种惊异,不然老兵会反过来说我怪癖。信号甲板的工艺也不怎么好,到处坑洼,这让我很不解,几乎是全舰最差,要是使劲踩一下都可以听到铁皮凹陷又鼓起的声响,工艺不至于差到这种地步吧,这样的情况我知道的舰上还有两处,一个是飞行甲板,还有一处是右后副炮转运间旁边的过道,下雨或者出海回来大清洁的时候,这里积水一片,根本没法过人,一次迫于徐大炮压力硬着头皮着过了一次,结果鞋都湿了,现在想起来都直恨。

  汽笛的拉索从老李头顶上扳手穿过甲板贴着信号平台一直蜿蜒爬到53平台,然后伸长了脖子,摆出气灌丹田的模样——好强悍,这么简单的机械玩意却可以这么管用,就是很少用!刚上舰的时候我问这是什么东东,一帮人射门也不说,就怂恿我试试,拉一下试试,我当然不敢了。不过这汽笛可是个经典的符号,象征着海军,象征着大海,我就是在这样的想象中度过了新兵连。新训基地就在浦江的口子边上,站在二楼就可看到远处的江面,而汽笛声更是不绝于耳,想起来讲究足以让人振奋,第一个夜晚就是这样放心甜蜜地入睡了,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记得一天码头上了忽然靠了一条民船,短艏楼、尾楼、两吊杆,居然还挂着满旗,稳当当地靠在海军码头上,当时就纳闷,想不通,民船还有这待遇!?最近才有了答案,原来是秘鲁的训练舰,也真够寒碜的。

  浓雾还是没有散去,波澜不惊的海面随着航行浪缓缓起伏,不断压向远处,又缓缓的重新回归大海,依稀还能看到北锚地的大船,舷侧写着巨大的字母,似乎还在沉睡。真的很享受这种感觉,凉凉的,早晨特有的清新,完全原生态的,有的时候真想赖在海上不回去,当然除了晕船,那个时候我会推翻所有的结论,连价值观都动摇了!班长还被包围着,这种感觉也不错,不完全是不信任,谁让这个战位这么重要呢!要是我们的家伙出情况会怎么样,这很有可能,还有分显,要都坏了,尤其在这种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怎么办,是个问题。不过这不是我的事,我讨厌这样漫无边际毫无实际意义的乱想,什么时候我能干点实事,免得这样白白地浪费能量。真想停止这只会让我大脑永远兴奋的无聊活动。

  现在了解的情况是这些鞭状天线主要是航海设备的耳目,有两根最好辨认,上端特细下面又粗,连接处的胶质标签还能辨认:GPS/罗兰C组合接受天线,与之相对应的显示器有好多个,固定在海图桌对面,航海长就是这样观察报告舰位然后操舰副长下达相应的舵令车令的,不过我看不懂这玩意,土黄的屏幕看起来很费劲,在海上值导航更的时候,一同值更的值更官每隔一小时都要纪录一下舰位,就是靠这玩意,此外舰上还有GOLLNASS,老毛子的,国产的也有,听说是中修时加装的,我看小数点后面有好几位,有四位吧,反正到了海图室,你会觉得想要迷航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信号平台中间还有个传统导航设备——平台罗经,像是练武用的木人,独自兀立着,不过对这些玩意并不了解,反正是条船都有,这是导航系统的基础设施,听说下面的陀螺仪价值不是一般的昂贵,在水面以下,好东西当然要藏的深一些。

  信号平台上还有个十分精巧的光学瞄准仪,此刻被盖个严严实实。不过这个东东比照片上看起来要大的多,最早是在544舰上出现的,但是这样的非主战装备常被忽略,我是个例外,还有那些常出没在基地附近的军辅船同样是我兴趣所在,这就是做学问的地方,探究别人的盲区,而且这些幕后英雄也常被忽略。之前来参观的时候,也被这个精致的玩意所打动,而这次出海之后,几乎是敬仰了,名不经传只是表象,它和这条舰一样,都是高性价比的光辉代表,又在诠释一个很老的指导思想:够用原则。光学指挥仪的整体结构很紧凑,很容易让人想到超市外面吸引孩子的小车车,而操作手就坐在狭小的椅子上,对应着一个摇杆,作用应该和摄像头的摇杆一样,上下左右都行,目镜上写着很密的刻划,完全不懂了!前面的小窗口是观察口,脚底很平整,两侧各有一个小踏板,不过这既不是刹车也不是油门,是击发开关,为了引起重视,还打成了红色,日积月累正面已经磨的反光了。正面的铭牌内容是:H/JM-90双37炮计算仪,信息产业部第202研究所。不过这只是副炮的备用火控通道,主通道是341,但舰上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说341不好用,平时都用JM-90,而支队的四条改型舰恰好相反,他们都是用主通道,也常打下拖靶,我只能把这个当作掌故听了,毕竟这只是个光学瞄准仪,复杂气象条件下就不管用了,而且这玩意没有稳定平台,消灭浮雷的时候,一个都没打掉,那些红坛子在海面上晃晃悠悠的场面想想就令人骨头发痒,虽然我对这项训练科目的前提与实际意义感到怀疑,但打掉总比没打掉好,还有个问题是射界,信号甲板四周全是各式棍棒和各种支架底座,不知道有没有影响。还发现一个细节,在三人台的键盘上,与之对应的按键是JM-83,小柯都没有发现,技师也是吧,但不知何故,他们也没有答案。

  靠右的一根棍子的白盘子是我们班的装备,大名773,小名渔用雷达——备用导航雷达。钱佳说价值两万,日本产,靠!非要客观的讲,这玩意真的很紧凑,一天线,一电源,一显示器,都在这了,收发机和天线集成到一块,都在盘子里,显示器是液晶的,功能也很花,说连上GPS,还能直接显示其他舰船的经纬度,航海变成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有的棍棍是空架着,应该是备用天线,机库上的好几根鞭状天线都是这样,还有两根相对矮粗的棍棍不知是什么用途,对称安装,不锈钢材质,没有涂漆,下面的立方形底座上有一圆形观察窗:里面是白色的圆珠状干燥剂,底座与天线之间还有个紫红色的扁形陶瓷联结部,可能是通讯干扰机的天线!出海前值传令更的时候,看见观通报装备完好率,提到这个东东,思前想后,看来它的嫌疑最大,052B的前导弹平台也有一个这样的东西,孤零零的立在那。

  

4
4

  机械检拭还没结束,海上检拭时间是一小时,比往常延长了半小时,班长说是海上湿度大,长时间通电检查有利于提高机器寿命。不过这么长时间也没看360转一下,阿富又偷懒了,天线都不开,机库上的517倒没闲着,李连鹏班长现在也缺人,和赵班一样都是孤家寡人,部门里大多战位缺编,除了一个班长,通常还有一个人除了充当第二更外,干的最多的活就是戴电话,保持战位与部门指挥所的联系,这老是让我觉的在浪费资源,我也是干这样的活——接钱佳的班。517是个特别的雷达,连052C都装备了这样历史可以追溯到苏然时代的家伙,最新的消息是可以探测隐身飞机,好像是能产生什么谐振效应——靠,西安交大的教材太难了,同样的《雷达原理》看起来特费劲,这是打破隐身神话的一种。我也这么认为,可是在部门里从未听过这样的说法,包括李班,他的答案是来什么就抓什么。

  复杂的鱼骨状天线,是个让人头都大的问题,李班热情解释了半天也没整明白,馈源在哪,也没个抛物面可以反射一下,我接受的光学知识已经解答不了这个基本问题,结果是就记住了几个名词:长的是反射体,短的是引向体,扁U型的是有源振子,内导体是什么玩意的,连个波导管都没有,不知道电磁波怎么就出去了,头都大了,想不通,但愿它真能和网上传说的那样,可以让隐身飞机无藏身之地。而刚结束的加改装中,不仅换了天线,里面也全换了,换上来看全固态发射机,以为的水准现在无法理解,只是外观上非常简洁,就像个大冰箱,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工作室。显示器和360一样也换了,不同的是517采用的是标准化的加固显示器,外观与编队指挥系统的人机界面一样,非常大气。

  同517复杂的鱼骨天线相似,下面的机库也好不到哪去,要是细观一下,这段上层建筑同样令人窒息,线形复杂的连我这样喜欢画画写写的人都难以想象,太乱了。如果以事后诸葛亮的思维看它,简直没有任何合理性,只能说其改进型的设计恰到好处,把副炮往上一升,所有问题迎刃而解:通道顺畅、射界增大、机库容积提高,除了可以忽略的重心的提高,实在想不出为什么会有当初这设计,也是难以想象,请原谅我的不敬,这是我的真实想法,而我是一直强调只有一个标准且只说真话的人。我真是个诚实的人,连这样一个人在这空想,还如此地注重礼貌,慎独的典范。啊,真受不了,这个机库真是太复杂了!还想起一件事,舰上没有鱼雷库,不知道改型是什么情况!机库里面的情形也没好到哪去,顶部是复杂的喷淋管系,还舾装了一层隔热层,在教练室学习的时候说这种材料可隔背面温度不超过139°C,点温度不超过180°C——舰上的工作舱室和隔墙、弦墙大多舾装了这种材料,与之相反的是,餐厅和驾驶室使用了大量美观的白色塑料板和木质压缩板!机库的四壁同样挂的林林种种,配电箱、通风管路、系留索、夹翼器,一排好几个气瓶,我讨厌这些想炸弹一样的家伙,左前的位置是燃油加注车和清洗车,我常看到的是他们用这玩意冲洗甲板,算是废物利用吧。中间高度三面有一圈回道,中间的正对面位置是绞车机组,其余的地方一样很乱,红色的是地毯。

  也许钱佳是正确的,航空真没什么事,也是不受欢迎的曾金的理想之所,飞控和油料两个班的确整天就是用吸尘器吸干系留孔里面的积水,然后就是保养晃来晃去的栏杆——没有防护网的护栏,现在我不惧怕了,晚上点名的时候,也不用老是提防会因为一个浪而被摇到海里去。现在看过去,都可以看到右舷的栏杆各自为战,摇头晃脑,这玩意是用三根横栓固定的,但不牢靠,这次简单方法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也许唯一的好处就是让航空有活干。鱼雷的问题还是让我无法释怀,我们要一架没有鱼雷的反潜直升机干什么用,这和骡子有啥两样。不是,不是,我怎么说出这么恶俗的话,也许我应该承认一个现实:我的她是过渡期中的需求产物的过渡产物!我疯了,这是个极其悲观的结论,该死的失败主义,就会想这些不好的方面,用灰色的眼睛看世界,这个世界当然是灰色的。也许我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我的她是在积极防御的思想指导下,在有限的经费和苛刻的主尺度限制下,完全可在中国的海区内胜任任何任务的主战舰艇,虽然它只有2000出头。

  前面真的一下子豁然开朗,真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连平日里浑浊的海水还透着蓝与绿,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