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笑了。张嫣却挂不住,脸红一片,低头含笑不语。

  却听一直微笑的容珠开口道,“五弟,人终究要长大。你总不至于在皇兄的庇佑下过一辈子。人生很长,虽说兄弟情深似海,长兄如父,可是,年少时代的一点儿事儿,转眼就过去了,还要感怀一辈子不成?总要向前看。你也总该试着去习惯另一个人,另一个环境,另一种生活。知道的,会以为是皇上重情重义,不肯放你出宫,不知道的,还以为帝后想不起五弟,对五弟的终身不闻不问呢!”

  此话说完,皇上甚觉中肯。张嫣看看容珠,余光扫着由检,看到了由检的脸庞有瞬间的抽搐。很快的,满面笑容,向容珠所坐的方向躬身,“方才容皇嫂的话,真是说到了由检的心坎儿里。由检在此感激万分!”又转而对帝后道,“其实,由检早有娶妻之念,只是,孝服在身,多有不便。今日,承蒙帝后提及此事,由检便大方的呈请皇兄、皇嫂,为臣弟择一门好亲事。”

  “好!”皇上开怀大笑,当下鼓掌,“五弟今日的性子仿佛开朗了不少!做人嘛,就要真性情!像皇兄一样!”便又转向张嫣,“五弟既已这么说,接下来的事儿,可就真的有劳你这个长嫂了!”张嫣笑着点头。

  由检笑道,“臣弟敬皇兄、皇嫂三杯!”便举杯狂饮。接连灌下去三大杯酒后,笑着坐定。却突然,感觉胃里翻江倒海的剧痛,便有东西向上涌。由检赶忙以袖子遮住脸,咳嗽两声,感觉有浓痰在口。悄悄拿来盂罐,却吐出一大口鲜红的血液。由检没有做声,将一大杯酒倒在盂罐中。

  这日后,张嫣派出百名太监,至民间遍访十二岁至十五岁的良家女孩,赐以金币,召其入京参加信王妃的大选。

  至天启五年新春到来之前,五千名秀女悉数入京,等待选拔。

  太监将所有的少女聚集于皇城外一处皇家猎场,将每百人一列排成行,选出过于高矮胖瘦者予以淘汰。

  第二日,太监采用前日的列队方式,将余下的秀女排列,仔细查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色,仪态,但凡一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第三日,太监将余下两千人召集至皇城的行宫,仔细查量秀女们的手足,考量其步态与丰韵,不合格者予以淘汰。此番下来,仅余千人。于第四日进入紫禁城,等待接下来的选拔。

  进宫后,宫娥们将秀女分别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但凡有一点不合格者,便予淘汰。此番下来,余下三百人。

  此后,这三百人住进选侍宫的一处偏殿,由小竹和王之坤负责观察她们一个月,考验她们的性情是否温柔敦厚。待天启五年的正月,小竹呈递给张嫣一份名单,上面罗列着五十名秀女的名姓。小竹道,“余者皆已赐其金币,遣返家园。这五十名乃是最终入选者。”张嫣点头道,“好吧。明日召集她们来坤宁宫,由本宫来确定最终的人选。”

第七回 岁月苍茫(10)
次日,小竹带领五十名秀女来到坤宁宫正殿,向皇后行跪拜大礼。礼毕,十人一列,站成五排。张嫣走下丹墀,来到秀女中间,端详着她们青春洋溢天真无邪的脸庞,一时间,有种时空凌乱的感觉。仿佛,多年前,自己就站在她们中间,庄太妃从五十人中,将自己单独叫出,问了几个问题,点头微笑。而今天,当自己带着母仪天下的光环站在她们面前,她不知道,她将带给她们的,是一世的富贵荣耀,锦瑟和谐,还是,不堪负累的苦楚,泥足深陷的悲凉。嫁入帝王之家,古来便是多少女孩子可欲而不可求的一个梦,深宫似海,埋葬了多少芳魂!

  张嫣沉思间,听见外面通传,“容贵妃驾到!”张嫣笑着坐在凤椅上,看容珠在梨儿、杏儿的搀扶下,挺着大肚子缓缓的走来。张嫣笑道,“瞧,身子都这样了,还过来凑这个热闹?”便指指旁边的一张椅子,“还不快坐下来。”容珠不好意思的笑笑,努力的坐下去,抱歉的说,“今天突然觉得闷,就过来看看,刚好赶上了这件大事。”张嫣释然一笑,指指秀女诸人,道,“我看着她们呀,个个都想留下,可惜,五弟消受不起。”容珠把目光转向她们,静静的看着。

  小竹在旁说,“要不,就让她们一个个的走过来,给皇后、贵妃瞧瞧?”张嫣点头,“也好。”

  小竹便指挥秀女五个一组,走到张嫣、容珠的面前。张嫣问些简单的问题,诸如,“读过什么书?”秀女们有的抢着回答,有的摇头说没有读过,有的说,只读过《女训》。张嫣点头,叫下一组。容珠问道,“你们可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可喜欢种花养草,打理园林?”五个女孩暗自想了想,一个接着一个的回答。有的说,只会画画,有的说能背诵很多诗歌。有的说,打理园子是下人们做的事儿,她不会去做。最后一个女孩却说,“启禀皇后娘娘,贵妃娘娘,民女自幼喜欢吹箫管,喜欢古诗,也爱种花弄草,我家的花园每年就是我来打理的。”容珠眼前一亮,追问道,“那你可否背一首诗歌给我听?”那女孩点头道,“好!奴婢背诵一首南唐后主李煜的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张嫣打断她,“好了!亡国之曲,不必再说了。”便叫下一组。容珠却阻止道,“姐姐且慢!待小妹再多问她几句。”又转向那女孩,“你叫个什么?芳龄几何?家乡何处?”女孩道,“民女周氏,年方十四。苏州人士,现随父居于京畿。”容珠点头,“倒是与五弟很是相当。”张嫣道,“怎么,小妹已经属意于她?”容珠笑着点头,“小妹对此女颇有好感。若姐姐无其他特别中意的人选,小妹愿意举荐她。”张嫣笑道,“既然你如此说了,我又怎能不依?只是,她看起来过于柔弱,恐怕不经风雨啊!”容珠摇头道,“姐姐,当日我不也是这样年纪?不也是弱不禁风的样子?如今,不也长大了?”声音却有些许哽咽。张嫣点头,“罢了,就是她吧!”遂冲小竹道,“传本宫懿旨,信王妃已定。听候皇上传召,为信王择定婚期。”小竹领命笑着对周氏女孩躬身施礼,“奴婢恭喜信王妃了!”张嫣摆手道,“瞧把你嘴甜的!不过,王妃可没有什么打赏你的!他日,向信王跟前讨去。”容珠、小竹、周氏女孩都笑了。

  此后,皇上召见周氏,对其十分满意,命其先行在宫中居住数日,待婚期拟定后,再派有司以宫中大礼送其归府。再由信王亲自前往府上迎娶,皇上将在紫禁城外的信王府邸,为信王主持大婚。众人闻听,俱是欢喜,张嫣遂令小竹安排周氏住进一处侧殿,好生照顾。

  不久,圣旨下达,皇上初定,信王于五月初五日大婚。容珠掐算着日子,也就快了。便问梨儿,“周氏何时归府?”梨儿道,“也就是这一两天。昨儿,听见小竹姐姐说,已经给她安排了车驾。”容珠点头,道,“本宫不方便去送她,你快去侧宫,将周氏带来成逸殿,让本宫与她话个别。”梨儿点头道,“娘娘待人真是好!我都替她感激您了!”便笑着赶去侧宫。

  不久,梨儿将周氏带到。容珠屏退诸人,令周氏坐在自己身边。周氏十分不习惯,害羞的低头。容珠拉起她的手,抬起她的脸蛋,打量了半晌,点头,“相信我没选错人。”周氏脸红,“民女多谢娘娘抬爱。”容珠笑了笑,褪下手腕上的镯子,戴在周氏的手上。周氏惊道,“娘娘?您这是?民女不敢。”容珠摇头,叹息,“这是本宫入宫之前,娘亲留给我的。今天,我送给你,代表我的一份心。”周氏受宠若惊了。

  容珠又道,“我把五弟交给你,从此后,你的一生,都是为他而活。你将是他在世唯一的亲人,朋友,知己,伙伴。你因他的快乐而快乐,因他的痛苦而痛苦。你要包容他的多疑,他的自负,他的怪癖恶习,甚至,他对你的不温不火,他对你的冷嘲热讽,他对你的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无论将来,遇到任何的事,你都要同他一起面对,同生共死。”容珠似乎还有好多话,可是她哽咽了,实在说不出来。周氏似懂非懂的点头,心中涌起莫名的情愫,对未来,油然而生一种恐慌,而非憧憬。

第七回 岁月苍茫(11)
天启五年四月,纯贵妃范氏生皇次子慈煜,昭告天下,举国同庆。五月,信王由检大婚。当日,皇上携皇后张嫣,并满朝文武大臣来到信王府邸,为由检主持大礼。纯贵妃因刚刚产子月余,不便行动,故而留下来照顾婴儿。容珠因产期将至,也没能亲往。此前,容珠一夜无眠。晨起,草草喝了些粥,便赶到坤宁宫同张嫣告别。张嫣嘱托她好生照顾自己,并交代小竹小荷姐妹留在宫中打理一切。容珠送走了张嫣,来侧殿探视了成君和慈煜,便告辞退出。

  这时候,她仿佛已经能够想象远在宫外的信王府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热闹场景。她长叹一口气,竟然鬼使神差的走向了容阁的方向。却在分叉的路口停下,向筱园走去。梨儿、杏儿护着她,不时的提醒,“娘娘,外面风大,咱们还是回宫去吧!”“是啊,娘娘,太医说了,您产期将近,不能多走动的。”容珠不理会,直直的向筱园里头走。

  这里的花儿依旧灿烂。只可惜,物是人非。多年以后,这里是否仍旧花开不败?人世间的离合总有定数,就像这花期,不是人为足以更改。许多陈年过往一时间浮现眼前,容珠抹一把泪水,慨叹,“你终于自由了!终于逃出去了!就像一只困在笼中的鸟儿,回归了你的海阔天空。只留下我,要用一生的岁月来埋葬往事斑斑。你还会一如既往的恨我吗?还是会因为我迫使你大婚这件事,更加的恨我?我希望你是恨我的。这样,起码,你还依旧想着我,依旧记挂着,曾经,你在宫中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再见了,小五!再见了,我的青葱岁月,此生最美的华年!”容珠猛然的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帕,撕成两半,又继续撕下去,仿佛每一下,都是在撕扯着自己原本已经千疮百孔的心!终于,她的手心盛满了碎屑,敞开在天空下,花海中。一阵风吹来,碎屑翩翩起舞,零落花间,滋润着这一片土地,从此,这里将拥有世间最纯真的情感,孕育永开不败的花朵。那花朵盛开在人心,超越四季的轮回,生命的局限。

  梨儿、杏儿诧异的打量着容珠,看着她仿佛灵魂出窍的样子,着实害怕。忙拥上去,不偏不倚的,容珠晕倒在她们的怀中。梨儿杏儿慌忙的大喊,“来人那!容贵妃晕倒了!快来人那!”这时候,梨儿发现,容珠的下身渗出了血液。

  ……

  天启五年五月初五日,信王大婚当日,皇三子诞生。帝后归来时,听见消息,惊喜非常,没有来得及休息便径直赶往成逸殿探望容珠和皇子。次日,皇上为皇三子定名“慈炅”,昭告天下。

  一个月后,皇上与群臣商议册立太子。内阁首辅韩爌提请立皇次子慈煜为太子。不过,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极力主张册立皇三子慈炅为太子。皇上心中也摇摆不定。回到后宫,与张嫣商议此事。张嫣道,“长幼有序。我朝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慈煜既然以我为母后,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