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校园风-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轼当官的时候,正好王安石搞变法。他不赞成,因此就被贬到黄州当了个很小的官。关于这段经历,明朝文人冯梦龙写了个《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很有趣。他说,苏轼到王安石那里去拜访,王安石故意不见,睡大觉。苏轼在书房里等,见桌子上有未写完的诗句,拿起来看,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这个西字代表秋天。他感觉不对,这个季节怎么能有黄花落地呢?就提笔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他又看书架,见上面落满了灰尘,就以为王安石很久不读书了。王安石起来,会见他的时候,一眼就瞥见毛笔动过,而且书架也动过。他就说,你随便取下一本书来,翻开一页。苏东坡就从最顶上取下一本,打开来,上面有这么一句:如意君安否?王安石让他解释。苏东坡没见过,可不认输,就胡乱解释,说拂尘在哪里。王安石大怒,说读书不可不懂装懂,那是说的一群女妖怪把一个书生抓在山洞里,大妖怪回来问小妖怪,如意君安否?就是他们的玩物,那个书生怎么样了。苏东坡无言以对。后来王安石就把他贬到黄州。中秋节,朋友请他到后花园赏月,一阵西凤吹来,只见满地黄花。苏东坡才服气了,就写信认错了。王安石把他召回京都,并回信嘱咐他,在船到长江中游的时候,打一坛子水回来。结果苏东坡光顾赏风景,把这事情忘记了,到了下峡,才想起来。他问船工,上下游的水一样不。船工说,一样。他就叫打上一坛子下峡的水。到了京都,先去拜见王安石,把谁献上。王安石命人烧开,冲了茶水,一喝,就火了,说他欺骗老夫。苏东坡一看不好,承认错了,问老师怎么知道是下峡的水。王安石说,上峡的水缓,冲茶慢,下峡水急,冲茶太快,中峡正好。当然这是虚构的。而且也太有点贬低苏东坡,抬高王安石了。不可以作为依据。只有苏轼被贬到过黄州是真。就是在那里,朋友提供他一块地,他自己种地,才取名为东坡居士的。

  苏轼当官的道路很不平坦,多次被贬,到过山东的蓬莱,浙江的杭州,其他如通州,密州,惠州等地都有他的足迹。最不幸的是因为自己的诗被一个姓李的当作攻击朝廷,害得蹲了大狱。那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那次,差一点被杀头。据说,当时苏轼入狱的时候跟弟弟约定,如果来送饭,千万别送鱼。一旦有了坏消息,就送鱼等于报信。有一天,苏辙有别的事情,没有去送饭。家里人偏偏做了鱼,送去。苏轼一看,不好,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于是,就写了很多伤感的文字。后来,皇帝去世,皇太后说情,新皇帝赦免了苏轼。当时的陆游,曾经负责审查乌台诗案的材料,看到苏轼写的很伤感的文字,报告给皇帝。皇帝一看,也很伤感,就安排他到杭州当太守。其实,那就是吃鱼的缘故。(笑声)在杭州,他行修了一个水利工程,至今还保存下来,叫苏堤。杭州人很喜欢苏轼,他们把苏轼就当作杭州人。苏轼二次复出,也不幸运。他因为对保守派司马光他们极力打击改革派的做法很不满,因此上书给皇帝,结果又遭贬。这样,他成了一个两派都不喜欢的人物。他几乎一直都在被贬的日子里度过。曾经最远到过广东和海南。六十六岁那年,从海南被招回途中,在常州得病而去世。就是这样一个几乎被流放一生的诗人,词人,创造了豪放派词风,留下了许多千古流传的诗词,散文。他的文学成就之巨大在历史上是罕见。

  我们想一想,就该明白,屈原被流放行吟泽畔,为人们留下了美丽的《离骚》,司马迁受宫刑写下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李后主当了亡国君,吟出了”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被赐金放还吟出了“黄河之水天上来”,苏东坡在无数波折中坚持生存,能够创造出“大江东去”的豪放词风,原因在哪里呢?

  “忍——”有同学说出来。

  真人点头,大家都笑了。

  “看他在《留侯论》中是如何说的。”真人点了一下鼠标,大屏幕上出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他以独特的,似乎是模仿苏东坡的口吻,读了出来。

  “听出来了没有?‘古来的英雄,必定有超过常人的节操,有常人不能忍受的气度。’这不完全是苏东坡个人的心里话吗?试想一想,如果不是这样,苏东坡不早就死在大狱中吗?‘世界上有堪称大勇的人,当突然面临意外时不惊慌失措,当无故受到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的抱负很大,而他们的志向又很远啊!’完完全全是发自个人的心声,对吧?”真人长长地出了口气,继续说,“同学们再好好读一下苏轼的原文,该明白他为什么要选择张良来论了吧?”

  “是的。”不少同学频频点头说。

  “所以,作者是在讲述一个人在磨难与挫折面前,应该如何对待,要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和痛苦。这是一个巨大的人生体验,没有过巨大的挫折体验而且战胜了挫折的人是体会不到的。文章里还举了几个例子,都是用来证明这个道理的,大家能看出来吧?”真人说。

  “能。”

  “一个是郑伯的故事,一个是高祖的故事。”有同学回答了。

  “不错,这是一个宝贵的人生经验,在今天也是很有用处的。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根据作者的经历,去体验作者的情怀。”真人说着,走下了讲台。

  “大家默读课文。逐字逐句地读。”

  学生们听话地读了,神情也显得很凝重。

  真人在教室里来回巡视着,他仔细看着每个学生的面孔。他能够从学生的面孔上读出他们是否在思索,他们是否已经投入,他们是否进入到书中。有的同学,在真人走到跟前的时候,用微笑和目光,相互交流。其中的含义都是双方能够理解的。

  于丽娜又跟魏英在纸上笔谈,二人推来推去地写着,看着。

  她们分别在纸上这样写的:

  他的安排是我们想像不到的

  他完全不按照平常的程序进行

  是的,真人非常讨厌总结主题和写作特点

  你怎么知道?

  我听他对别人说过

  他怎么说?

  他说,一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从来不考虑什么主题和写作特点的

  是的,他懂得作者的心理。可我从来不去这样想,所以,教课就死板

  谁说不是呢?看来我们的最大失误就是依样画葫芦,我们的葫芦就是我们的初高中老师

  不错,我们还要叫自己的学生变成葫芦,哈哈

  只有真人不是葫芦

  那是什么

  是一把刀,庖丁解牛的刀

  她们正写到这里,真人踱到跟前。她们并没有发现。真人伸手把纸拿起来,看着。

  两个姑娘很不好意思地捂脸,搂在一起。她们想,这可真把真人得罪了。

  真人看完,无声地笑了笑,在纸上填了一句话:

  难道无论什么课文都分析主题和写作方法,能教好学生吗?真人以为,所以大多数学生不会写文章,恰恰是被这些东西束缚住了。

  她们接过来,看着,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们不敢认同,也不完全反对。于丽娜又在纸上写了:

  真人老师,课后跟您认真讨教,好吗?

  真人没有接过,直接点头,悄声说:“Let ‘s  learn  each  other。(让我们互相学习)”

  过了一会儿,真人回到讲台,他指了指第一排的同学说,从那里开始往后排,一人读一句翻译一句。同学们都笑了,显然是因为没有指着别的行而感到庆幸。他不看书,可学生的每一句翻译,有一点儿错误,他都能马上听出来,当场予以纠正,讲解。这一行到头了,他又从另一行的开头,让同学接续下去,直到全部课文翻译结束。然后,他又走到教桌前,在大屏幕上显示了作业布置:写一篇史论,题目,字数都不限制,只要求以一个历史人物为话题,不可以重复别人或自己的观点。

  “怎么叫不重复别人或自己的观点呢?那就是自己创新。不要模仿或参考别人的文章,也不要写自己过去曾经有过的观点。”真人解释说。

  “老师,什么时间交呢?”有同学问。

  “三个周以后的今天。”真人说。

  “啊,这么长?”有同学惊讶了。

  “可能大家还不理解,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呢?因为过去你大都在课堂完成了,但是每次都没有下功夫。一次次重复过去的敷衍了事,写多少遍都是无用的。我要求你三周。是第一周,必须思考,确定写谁,怎么写,甚至要查看一些资料,进行比较。第二周酝酿如何写,必须确定好主旨和标题,并且开始动笔。主旨和主题是不同的。主旨,就是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目的,完全出自作者个人的意思。而主题呢,往往肯被误解成为了寻找某个思想或观点去写作。前者没有框框,后者容易有框框。所以,我主张自己确定主旨,而不是去寻找什么主题。第三周完成并且修改好。进行这样一次长时间的写作练习。记住,你拿出来的东西,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就别交!”真人说。

  有同学长长叹了口气,好像感觉到难度了。

  真人微笑了笑,说:“剩下的时间,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问。”

  “老师,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唐宋八大家各家的特点?”张君良举手,真人点头后,他站起来说。

  “Very;very good ;indeed。(实在太好了) 你不愧为张良的一家子。”真人拍了拍手说,“这是我第一次遇到同学这样提问。为这一点,我先为你鼓掌!”

  他话没说完,大家就高兴地鼓掌了。

  魏英悄悄对于丽娜说:“我终于明白真人的课堂上为什么动不动有掌声了。他太会鼓励学生,太理解学生了。”

  “是啊,这样的课谁不愿意上呢?”于丽娜说。

  “我们为什么要说‘做学问’呢?怎么不说‘做知识’呢?要学,就要问。问了才能学到,就是在不断地学与问中长进。所以,我最喜欢学生提问。”真人说,“听我给大家介绍。为朱右的《唐宋文衡》写序的那个人,大家还记得吗?”

  “记得,叫贝琼。”有同学骄傲地喊出来。

  “不错,就是他在序里,这样说过,韩之奇,柳之峻,欧阳之粹,曾之严,王之洁,苏之博。”真人走到电脑前,一面敲打键盘,一面说出来。

  学生又如获至宝似地记录起来。真人看他们记得认真,故意不再说什么,等感觉他们记得差不多了,又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韩愈的散文奇特,柳宗元的散文高出于一般,欧阳修的散文纯粹,曾巩的散文严谨,王安石的散文洁净,三苏的散文博大。”

  这次是说完了,才在电脑上一一打出。

  于丽娜和魏英也情不自禁地记录了。于丽娜一面记录,还一面说:“我们脱了鞋,也撵不上真人啊!”

  魏英笑说:“但我们紧靠住真人,就有幸站到巨人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