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悦农门-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氏犹豫了。

    她明白了公爹刚才在翻什么,也明白了他为啥要这婚书。因此,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但是,她不愿意伤老人家的心。

    于是就走到箱笼前,从一个小包袱里摸了摸,掏出了一撂婚书,递给张老爷子。

    “我给你们收着吧。”张老爷子把婚书紧紧攥在手里,脸上的愁云顿时消散了不少。

    这段日子以来,老三两口子闹得不成样子。他虽极力撮合,但两人仍旧不温不火的。他心里急啊。

    尽管那天在河滩地上,宋氏向他做了保证,不会合离。可他仍然不相信,尤其是在老三动手打了宋氏之后,他的心里就更不踏实。他总害怕有一天,他们真的闹翻了,三房散了。那样,定会招乡亲们耻笑,再者,他也会失去宋氏这样的好儿媳妇,失去宋氏娘这样一个好亲家。

    他不敢想象,如果到了那一天,该是过着一种什么样的日子,也不敢想象那样的该会是怎样的一个家,或者还能叫一个家吗。

    合离,那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做出来的事呀!每当他闲下来,胡思乱想时,就会想到这个问题。搅得寝食不安,食不知味。

    他不会让老三休妻,同时也不能答应宋氏提出合离!

    “爹,我知道你老担心什么。”宋氏仔细看了看张老爷子,他那瘦削的脸,脸上那深深的皱纹,都使她产生了许多的怜悯之情。

    当老人的,也不容易呀!公爹辛苦了一辈子,应该让他少操点心,让他享受几天福,不能总叫他这样的提心吊胆的。

    她想到这一层,就强忍着内心的酸楚,柔声细语地安慰他:“爹呀,你就放心吧!我,我跟孩子他爹……不会合离的,我真的……不提合离了!”

    “好!”张老爷子眼睛一亮,连声道好。这时,他的脸上才浮现出一点笑模样。他又在屋子里站了一会儿,向宋氏说了好些安慰的话,又替三儿子下了好多保证,然后就攥着婚书,心满意足地走了。

    宋氏独自一人站在屋子里,慢慢地走到油灯前,吹熄了灯。

    这时,夜色更加朦胧了。月光淡淡的,从窗口泻进来,使她的脸色显得更加苍白。她茫然地望着窗外,满心忧愁,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呢?

    院子里很静,大房的人都还没有回来,只有风吹树叶沙沙地响。

    c
第四十九章 馋嘴
    第二天一大早,张四娘就被一阵呜呜地哭泣声给惊醒了。<;冰火#中文。她立刻想到二娘,一骨碌就从下了炕,穿戴好就点着马杆儿去主屋了。

    二娘跪在张老爷子面前,痛哭流泣,说下次再也不敢了。

    四娘只当她在说放风筝的事情,却听张老爷子问道,“你们两人就一直在那里待了一晚上?”

    二娘点头,“灵子娘给的钱不够,两文钱才买一勺。贺老伯就说,留在那里帮着做活儿,就可以一人得一小杯。我和灵子姐就一直在那里。”

    张老爷子气得青筋直跳,颤着手指着二娘骂道:“你这个馋嘴的丫头,家里是少了你吃还是少了你喝。”见四娘进来,又指向四娘,“你看你妹妹,眼虽盲,却从来不耍懒。家里活儿也没少帮着干,还帮着你大哥赚盖房子钱。你再看看你自己……唉,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二娘抽噎,“爷,我下回再也不敢了!”

    张老爷子对她的这种保证已经不耐烦了,挥挥手,让她走,不想见她。

    二娘如释重负,麻利儿从地上爬起来,回东屋去了。

    一直沉默的何氏与张义忠,凑上前想说什么,也被张老爷子制止了,“你们不用多说了。我不气,你们好好管教二娘。这孩子……唉,实不行,就赶紧给她张罗个人家吧。”

    大房两口子对视了一眼,大郎元娘的婚事都还没着落呢,怎么也轮不到二娘。老爷子可是真气糊涂了。

    人家管教孩子,四娘自然插不了言,悄悄地退了出去,往东屋里去,听了屋子元娘与二娘的对话,不由得让她停下了脚步。

    “……你去的时候,三叔就在那儿?”

    “嗯呐,见着我,就说来豆腐房拉磨的。”

    “除了三叔之外呢,还有别人没?”

    “有,还有王叔、李叔。他们都在那里帮工呢。”

    ……

    “咋了?姐,有啥不对的?”

    元娘皱紧了眉头,摇了摇头,忽地,神色变得严厉起来,“你看见三叔的事情,千万别和四娘提。听到没有?你再不听话,我就收拾你!”

    张四娘听到这心中一紧,瞒着她?她知道这高崖村里只有一家豆腐房,就是刘灵儿家的。张义光去拉磨盘的事情,她不是不知道,为了挣了那几酒钱,他倒是愿意干这活儿,这碍不着她的事,可为什么要瞒着她?

    莫非那豆腐房里还有别的事儿?

    她这样想着,又仔细听了听姐妹两人的对话,都是些元娘教训二娘的,原来二娘和刘灵儿两人去了蜂浆贺家。嘴馋,这回都瞄上了价格昂贵的蜂浆。那浆两文钱只能买到一小勺。二娘咋有就这么厚的脸皮,为了吃,竟是啥都豁出去了。宁愿在别人家做一晚的苦力,也不愿意在家里干活,还仅仅是为了一饱口腹之欲。难道,她在得到一小杯浆时,就没有想过别人是怎么看她的吗?

    张四娘摇摇头,这人真是没得救了。懒得再去东屋,直接出了上房唤院子里的大郎准备去东山岭摘青梅。

    梁子赶牛车来的时候,元娘与大郎跟着去了。

    四娘则留在家里指挥二娘洗晾青梅果。二娘这次得了教训,倒是听话,四娘说啥,她都照做,而且还做得挺好。

    中午轮到赵氏做饭的时候,听她抱怨陈蒜都开始烂了的时候,张四娘又想到了一个能赚钱的法子。“二婶,你吃过糖蒜没?”

    赵氏炒菜的手一顿,扭头问:“用糖腌的蒜?”

    四娘摇头,“腊八时,你没吃过腊八蒜?”

    “我只知道有腊八粥,还真没听过腊八蒜。”赵氏直起了腰,打量着张四娘。不知道她是不是又有了什么赚钱的点子。

    她换了脸色,笑着哄道:“四娘,你说的腊八蒜,就是那个糖蒜是咋做的?你说说看,许是叫法不一样呢?”

    张四娘哎呀一声,“我差点忘记了件事,我得去找二娘说说,可不能让苍蝇盯上青梅果,要不然喝了还不得拉肚子啊。”

    说着,点着马杆儿溜掉了。

    赵氏沉了脸,骂道:“装神弄鬼的臭瞎子!”

    手下不停,动作迅速地炒了菜,单独盛了一小碟,加上一个苞米面的馒头先给窝在西厢房里苦练绣花的三娘送去了。

    张四娘装着没听见赵氏的骂声,哼着小曲儿回了屋子里。这糖蒜与腊八蒜是两种不同的做法,她方才去问赵氏,不过是想确定有没有人做过。又怕她起了别的心思,就刻意混淆了两者之间的概念,让赵氏以为是一种东西。

    再过十几天就立秋了,到时新蒜下来,正好可以做糖蒜。腊八蒜不如糖蒜好吃,到了腊月再做腊八蒜吃也不迟。

    不过,现在还是要找一些蒜头来试着做一下,看看家里人对这糖蒜的反应如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别再有什么不合胃口的,那就得放弃这个打算,另想法子了。

    待元娘等人回来后,四娘将她的想法告诉了元娘、大郎。两人都对这个糖蒜有点不看好,蒜用糖腌了能好吃吗?四娘气结,当初说做酸梅汤的时候,你们也这样说,结果还是不大卖了。好不好吃的,先弄蒜来做一做不就知道了嘛。

    大郎憨厚,嘿嘿地笑着去找大蒜。元娘去找醋,糖,盐。

    不大一会儿,两人都找了食材回来。四娘回想起从前奶奶做糖蒜的过程,细细地讲与两人听。蒜去皮,掰成小瓣,放入醋,加糖,且记不可加水,没过蒜,少加许盐,封了碗口,放入菜窖一个月再拿出来。糖蒜做得好的话,口感酸甜,解腻去腥,是十分开胃健脾的酱菜之王。而且还有治疗小儿久咳的功效。当然,对蒜也是有要求的,要新蒜,最好的是紫皮儿的。

    三个人折腾了一下午做了糖蒜,洗了青梅,都累坏了各自回房休息。只留了二娘去菜园子干活。

    待到临近黄昏时分,赵氏先回来烧饭。她见四下里无人,就走到海棠树下,伸手去摘树上的果子。这海棠树,是张老爷子成亲时种下来的。别人只当是为了讨他媳妇的欢心,却不曾想过,那树上的果子是任谁都不准碰一下的,张老太太与他刚成亲的那会儿,没少因为这事吵闹。后来,接连有了孩子出世,都再也没有因为这件事闹过。可在张老太太的心里,却始终是一个解不开的迷,剔不掉的刺儿。

    可赵氏呢,却从来不听张老爷子的这一套。她总是背着人的时候去摘那树上的果子吃。她觉得那果子也不是神仙果,不让这个吃也不让那个吃,是张老爷子太矫形了。

    她正往下摘果子呢,突然,张老爷子扛着锄头从外面回来了。他一见,脸色立刻阴沉了下来。

    c
第五十章 孕事
    赵氏也颇为尴尬,不过,也就眨眼的功夫,她又变得极为平静。<;冰火#中文。

    她象一点也不避讳似的,又当着他的面,大大方方地摘了一大把。摘完了,又当着他的面吃上了。

    张老爷子瞧着她的所为,心里好生气闷。

    “爹!”赵氏一边吃,一边笑眉笑眼地说,“不知咋回事儿,这几天,我特别馋酸的。”

    “啥?”张老爷的眼睛立时睁大了,“馋酸的?……哎呀,这好啊!酸儿辣女,好,好……你,是不是又有了?”

    “谁知道呢?”赵氏莞尔一笑。

    张老爷子却是高兴得眼睛直冒火花儿,“准是呢!”

    他那张嘴再也合不拢了,急忙用手一指海棠树,十分慷慨地说:“你爱吃,就吃啊!这么多,还不够你吃的?还想吃啥,你就说,一定给想法子买!”

    他那副样子,就跟已经把大胖孙子抱到了怀里似的。

    没有人嫌子孙多,老张家已经有了两个男丁,可张老爷子一直觉得家里的子嗣单薄,催着三个儿媳妇继续生。可自打大房、二房两个孙子出世后,就再也没个动静。三房的更不用说了,一个孙子的影儿都还没摸着呢。

    赵氏的怀孕,使张老爷子的心情彻底的好了起来。添丁进口的,人旺,家才旺。着实是个好兆头。

    这个好兆头一定要重点保护不能有一点的闪失。

    于是,当晚,张老爷子乐呵呵地宣布了一个决定:从今儿开始,赵氏不用下地干活儿了,在家里待着养胎。至于说家里的活计,自然也用不着她。

    山上的青梅也采得差不多了,再次把大郎调回地里干活儿。

    别人不知道,可张义勇知道赵氏是不可能怀孕的。因为她的小日子刚走没几天。当晚上,两人进了被窝里,张义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