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悦农门-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准备东西了。

    刘成对自己的亲事并不很上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山的伤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而四娘的眼睛仍不见起色,这比刘成原先预想的要偏差很多。怎么说也不应该一点效果都没有。

    四娘最近常说眼睛会痛,他就止了汤药,从穴位按摩着手。待到了晚上常翻看医书到午夜,都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这让他很是苦恼。究竟是哪里不对,如果师父还在身边就好了,想到那个德高望众,学风严谨的恩师,刘成唏嘘不已。

    待到了第二天一早,宋氏带着张四娘套上前不久刚买的驴车,去镇上了。

    赶车的是大山,他的皮肉伤早就好了,只是腿走路时,稍稍有点跛。按刘成的说法,大山的身体底子好,现在虽然有点跛,那是还没怎么养好的缘故,如果再过一段时间,肯定能和正常人一样。

    王家是西山村的猎户。春天了,山上的猎物不多。大多时间还是空闲的。宋氏找大山帮忙赶车,也是变相地给他点钱,走这一趟车,就可以得到二十文钱。

    宋氏找上大山的时候,大山压根就没把这钱当回事儿,只说帮她的忙,不提钱。可大山娘不乐意,当下与宋氏说好了工钱,直接数了钱给大山娘,之后才放大山去跟宋氏走。

    大山坐在驴车外面赶着车,宋氏娘俩坐在车里面说着话。

    “……大山哥人不错,将来我这养鸡场建起来的时候,我想招他做工。”张四娘道。

    张四娘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大山救了她的缘故。人情归人情,能力归能力。张四娘从打与大山交往开始到现在,她虽眼睛看不见,可她有感觉,也好多事情上判断出大山的办事能力。虽说也有思虑不足的地方,但他才十五岁,还年轻,经过一些磨练后必会有作为。

    所谓年轻就是资本。

    “嗯,行。你这事儿可得好好与周掌柜的思量好。”宋氏一想到养鸡场,身上就打怵。粗粗算下来,至少要五百两银子。别说家里没有这笔银子,就算是有,也不可能投进去做这个。

    之前,张四娘做的酸梅汤,糖蒜,辣白菜,她都能接受,毕竟投入并不是很大。但这个养鸡场已经大大超乎了她的能力范围,她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她让四娘与周掌柜的思量这事儿,其实也存了让周掌柜的给她摆明利害关系,做生意并不是异想天开的事情。虽说张四娘做一件成一件,但黄河九曲十八弯,哪有永远顺风顺水的事情呢。

    今天去镇上,主要是为张玉凤与刘成置办东西。所以,三人进了镇上后,便先进了镇上最大的杂货铺子。

    掌柜的听说是置办结婚彩礼用的,很热心的给两人介绍起来。

    张四娘听宋氏总是问些尺头什么的,就说不如送瓷瓶摆件。虽说过日子要实际一些,但婚姻大事也不能马虎随便了。屋子里总得一些能看出喜庆的物件才是。

    “哟,这小姑娘说的对。我这昨天正来了几对瓷瓶。两位过来瞧瞧?”掌柜的殷勤地招呼伙计搬出瓷瓶。

    “娘。你捡着喜庆,又不太招摇的挑就行。”

    张四娘见宋氏半天没吱声,知她挑得花眼了。

    宋氏笑道。“这还用你说。我给你小姑母选了一对鸳鸯戏水。”

    鸳鸯戏水的瓷瓶?

    张四娘听说过枕套,被面儿。瓷瓶上有这个图案倒是少见。

    “娘,你让我来摸摸。”张四娘伸出手,宋氏小心翼翼地将瓷瓶放在她的手里,嘱咐她小心拿好。

    张四娘摸着凸起的纹络,没摸出来是什么。只觉得瓶身细腻光滑,手感非常好。

    若能亲眼看一看该多好啊。

    最后,宋氏选了这对瓷瓶。一面铜镜,一套捧盒、托盘、食盒、攒盒都是朱漆雕花,花样寓意也好,十分富贵。喜庆。

    张四娘还想让宋氏帮着买一套妆匣,宋氏沉吟了一会儿,“那个就不必了。那年你小姑母找顺子打了一个。从来都没舍得用过。”

    哦。

    张四娘哦了一声,谁还能比得上顺子叔打的东西呢。这样一看,这妆匣确实是不必为她添置了。

    大山帮忙把买的物件放在驴车上。宋氏与四娘在与掌柜的结了帐后,准备去首饰铺子再给张玉凤添几件首饰。

    此时,正值晌午,阳光充足,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

    张四娘站在驴车旁。伸了一个懒腰,忽觉得眼睛被什么东西晃得刺痛,哎呀一声,忙用手去挡。

    “四娘,你怎么了?眼睛又痛了?”宋氏低头去看四娘的眼睛,但她的眼泪不停地流下来,嘴里喊叫着痛。

    大山跑了过来,慌乱道:“四娘,你怎么了?是不是我刚才放铜镜时,不小心晃到你眼睛上了?”

    张四娘一边抹着眼泪,边问道:“我方才就觉得有什么晃了我的眼睛,你说是铜镜吗?”

    大山急得满头大汗,不停地向四娘赔礼。

    张四娘摇头,说不关他的事情。说让他赶紧赶车去镇上的医馆瞧瞧眼睛。

    张四娘向来都很有主意,若不是非见郎中的话,她不会说这样的话。宋氏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抱起了四娘上了驴车,往镇上的医馆上来。

    短短的一段路,待张四娘下了驴车时,竟不敢再下驴车。只觉得外面还有刺眼的东西在晃她。她让宋氏拿了一块包布折得厚厚地蒙在了她的眼睛上,这才下了车。

    大山也想跟着进去,但驴车上的东西就没有照看了。他只能等在外面。

    宋氏背着四娘进了医馆,老郎中略问了情况。

    并不着急拿下她眼上的蒙布,诊了她的脉象,“身子有点虚弱外,倒无别的大碍。现在看来,还是眼疾所致。”

    张四娘将刘成怎么医治的经过详细地老郎中说了一遍,他点头道:“处方全程无错,诊治得也精妙。老夫觉得,你遇强光而眼痛,应该是好转的迹象。你不要急,随我到后厅。”

    宋氏扶张四娘进了医馆的后厅。

    进了后厅之后,宋氏才明白老郎中的用意。这后厅被小童拉上窗帘,光线偏暗,为了是不刺激到四娘的眼睛。

    老郎中拆下四娘眼睛上的蒙布,让小童取出针灸盒,在张四娘的眼部穴位上扎上银针。过了一会儿,又让四娘脱掉鞋子,开始给她按摩足底,后背,后脑。

    如此周尔复始的做下来,做了五六次之多,才让四娘慢慢地睁开眼睛。

    “怎么样?你看到了什么?”老郎中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关切地问道。

    张四娘摇头,她眼前还是很黑。

    老郎中招呼小童过来,让他将窗帘掀起一条缝隙。

    “现在呢?”

    张四娘环顾了下四周,突然眼睛定在了一处,她使劲揉了揉眼睛,“娘,那里是不是有道光?”

    宋氏激动得流下眼睛,“是,是啊。四娘,那里是有道光……四娘……”

    她将张四娘紧紧地拥在怀里,低低地哭泣起来。

    老郎中松了一口气。让小童重新将窗帘拉上,并取一层敷了药的药布条将四娘的眼睛重新蒙了起来了。

    “能看到是好事。但现在还不能让她立刻视物。待明天一早,你们再过来。”老郎中叮嘱道。

    “好,好。明天一早,我们准过来。”宋氏喜道。

    宋氏牵着张四娘的手随着老郎中到医馆的正厅,准备结了药钱。

    就听有人唤了一声四娘,母女两人认出是周掌柜的。

    “您这也是过来瞧病?”宋氏道。

    周正笑着摇头,“方才我们酒楼的伙计瞧见四娘进了医馆。我不放心,就赶过来瞧瞧。”

    宋氏喜道,“多谢掌柜的挂心。原说到镇上来给她小姑母办嫁妆的,然后再去您那儿。可谁曾想四娘的眼睛不适。就到医馆来瞧。多亏了这位郎中医术了得,咱们四娘能看到了。”

    周正听了也很高兴,“那可真是大喜了。马郎中的医术还是很有名的。你们信他的准没错。”

    “呵呵,周掌柜的如今也捧起老夫了。你不是最不耐烦看郎中的嘛。”马郎中抚须笑道,“其实这位小姑娘的眼疾。并非我一人之功。若不是之前那郎中的倾力医治,我也不会对她的眼睛有太大的把握。不过,是捡了一个便宜罢了。”

    马郎中说得十分谦逊。

    周正又与他客套了一会儿,听说明天一早还要过来医眼睛。他便提出让她们母女两人住进酒楼。

    “后院还有两间闲置的客房,你们就过来住。明天一早过来瞧病也方便。就不要回村子里了。若是不放心家里头。我打发人回去帮你们带个话儿。”

    宋氏不想麻烦周掌柜的,无奈周掌柜的万般邀请,只要应了下来。

    宋氏让大山赶着驴车先回家,一来把车上的东西带回去,二来也跟宋王氏交待一声,省得她着急。

    大山一开始以为自己闯了祸,后来听宋氏说四娘能视物了,非常高兴。说好第二天再到镇上接宋氏母女回去。

    宋氏是第一次来得月楼,无论人与环境都比较生疏。但因着是四娘的娘亲,得到了酒楼上下的热情接待。

    周正亲自将两人安排到后院的客房里,叫了一个秀儿的小姑娘去伺候。

    待安排妥当才去前面忙酒楼里的事情。

    秀儿去给两人打水的功夫,宋氏将四娘再次搂在怀里。

    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四娘这个苦命的孩子,老天终于眷顾她了。

    她不会说此动听的话,只晓得搂着她哭。

    哭得四娘心里也跟着难受,“娘,不是好事嘛,你还难过什么啊?别哭了,等会儿周掌柜摆了席面,你到时该吃不下去了。”

    宋氏被她的孩子气逗笑了,“你这丫头!唉,这回又让周掌柜的破费了。”

    张四娘点头,她感觉周正好像比她还高兴。

    他回来的时候就吩咐了陈掌事晚饭时在二楼留一个上好的席面,为了就是给四娘庆祝的。

    得月楼上下都认识张四娘,与她的关系也颇为融洽,在得知张四娘的眼睛就要复明了。都发自内心的高兴,这样一个聪明、懂事的小姑娘。真是得了好报了。

    秀儿打了水,母女两简单的梳洗了一番。陈掌事就亲自过来请两人去二楼。

    时值下午,酒楼里用餐的人也不多。周掌柜的,陈掌事都在这席面上。

    宋氏见席面的菜色比自家过年时吃的都好,就有些不安,“这太让您破费了。孩子小,只怕经不起这么深的福泽。”

    陈掌事笑道:“宋娘子说这话就太见外了。周掌柜的今天能摆这席面,那可是没把四娘当外人呐。再者说,四娘对于咱们得月楼可是聚财的宝贝,我们平时想捧着还没机会呢,今天也是赶上了。咱们得月楼能不尽地主之宜嘛。”

    “你瞧四娘听这话都笑了。我老陈说话粗,没啥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