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与小姐出府也是坐着这样的马车,也是这个年龄吧……
简忻见绣娘表情有些不对,眉头颦起:“绣姐,绣姐……”
绣娘回过神,歉意的笑了笑:“我们这就上路吧。”说着又回头对着着林子喊道:“顺民,该走了。”
王云儿看到绣娘,神情一愣,眼中精光一闪儿过。
听到绣娘的声音,顺民手儿举的高高的从林间某个角落钻出,满脸兴奋:“娘,你看我抓到了什么?”仔细的看顺民的手才发现他手里抓着一只知了。
“好了,别玩了,该走了,再不走,天就晚了,上不了香了。”绣娘对着顺民严声道。
“你们也是去镇上吗?不如和我们一起吧,坐马车到镇上也快些。”王云儿一旁热情的说道。
顺民这才发现眼前的马车,眼前的马车很精致,比村里最有富有的,李老爷家的马车都要漂亮,想到自己坐过这样的马车,回家和小三小虎子炫耀的情景,顺民小小的心中不禁生出渴望:“娘,这马车真漂亮,我们就和这个姐姐一起去镇上好不好?”
绣娘眉头皱起,心中举棋不定,看了一眼王云儿,又看向简忻,想到简忻身体不好,走太多的路怕是伤她身子,心中才轻轻一叹:“那就打扰姑娘了。”
正文 第四章 青山寺(上)修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8:41:25 本章字数:2596
平安镇不大,却处在交通要道上,南来北往的商贾老客们习惯在这打个尖,集市繁华,比寻常村镇热闹的多。
“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喽……”
“上好田山玉喽,公子姑娘快来看看啊……”
“……”
刚进平安镇,小贩们一阵阵的吆喝声便扑面而来,简忻不禁新奇的挽起帘子向外探望,只见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云儿姑娘,我们便在这里下了。”绣娘一到镇上便对王云儿说道。
“你们不是去寺庙上香吗?”
云儿微带讶异的问到,随之又像是想通般微微笑起:“不必担心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也正准备去清山寺呢,正好顺路。还是一起走吧,那样也方便些。”
“谢谢王姑娘好意。简忻还没来过集市,在这儿下,正好让她好好逛逛。”绣娘笑着拒绝道。
云儿见绣娘坚持,秀眉微微一皱,又马上抚平,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既然你们坚持,那我便不留你们,阿享,停下马车让简姑娘她们在这里下车。”
直到绣娘一行人走远,王云儿才脸色一变,转头对着阿享急声道:“快回客栈,我们得赶紧告诉二叔,绣姨就在平安镇,他找了那么多年,知道有绣姨的消息一定很开心。”
……
“小姐,您真有眼光,这可是我这最好的胭脂了,据说宫女们用的就是这种胭脂。”小贩见简忻好奇的翻着胭脂不停的推销。简忻看了小贩一眼,微微一笑向别的小摊随意逛去。想不到古代小贩卖东西也是这样的,难怪后世的推销那么千奇百怪。想着,突然有种回到现代的感觉,郁结的情绪也变的好转。
简忻在小摊中不停的穿越,左瞧瞧,右看看,偶尔看到喜欢的更是目不转睛的盯上好一会,只是也仅仅是看看,偷偷的惊叹小饰物不同与现代风情的美丽,然后带着不舍看向其它。
“简忻,喜欢什么就挑一个吧,你也是个大姑娘了,也该佩带一些属于自己的饰物了。”绣娘站在一旁看着简忻说道。
简忻身上穿的全是绣娘过去的衣服,头发仅用一条红色丝带束着,几缕青丝落下随风起舞,说不出的娇美,淳朴中夹杂着点点英气,那是不同与这个时代的特殊的气质。
“不用了,反正我也用不上。再说以后搬到镇上多的是花消,我又不会挣钱,只会给绣姐贴负担,还是能省就省的好。”简忻不再看这些让自己爱不释手的小饰物,抬头认真的对绣娘说道。
绣娘拉起简忻的手:“别这么说,你不也帮了我很多忙,我可是知道你讲了许多故事给顺民听,那些故事很好。”说到这里,绣娘的眼中透出探索,对与简忻是什么人,为何会身着古怪服饰晕倒在小林间她一直是存着疑问的,而简忻又能讲出这许多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使得绣娘的疑问更大,只是简忻不愿说她便不问罢了。
“我只会采点野菜动动嘴皮子,若是没有绣姐怕早饿死街头了。”简忻微带感激的微笑,随意将话题带开,她的身世毕竟太匪夷所思,而她又不愿欺骗绣娘,唯一的选择只有隐瞒。
“娘,忻姐,你们快点啊,虎子他们还等着忻姐回去继续讲之前的故事呢。”这时顺民的声音急急的从前面传来。
绣娘简忻相视一笑,一同上前。
清山寺虽然只是平安镇上一个不算出名的小寺庙,却因一个传说一直香火兴盛。
传说平安镇本不叫平安镇,原名合山镇。在几百年前镇上出了个有名的善人,名为甄平安。据说当时这个小镇天灾人祸不断,而每有大灾大难这甄平安总会倾尽家产帮助落难百姓。说也奇怪这甄平安总能在家财散尽后,又凭着一身本事重聚产业。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得了一种怪病,这种病无法见光,只要一见阳光他就会全身疼痛难奈,为此他请了无数名医却都束手无策。
直到后来从外地来了一位游方僧人,僧人法号清山。他一见甄平安便大为惊讶,说佛怎会化身这样一个商人出现在这里,为此他特意留在平安镇研究了一年,才猜出一些原因。
他告诉甄平安他乃佛的千万化身之一,生在此地乃是为了积善,可因起了红尘之心才会受到惩罚得这样的怪病。要想病好,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盾入空门一心向佛以求功德圆满,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二是修一尊金佛请得道高僧颂经千夜埋入地下替代,只是这第二种方法乃偷天换日之法,会损伤寿元,只怕身体好了也活不了太久。
甄平安最终还是放不下红尘而选了这第二种方法,结果想来都能猜到了。这清山和尚果真有些道行,解了甄平安的苦,甄平安为感谢清山和尚修了这清山寺。
甄平安也果如清山和尚所说命不长久,不几年便去世了,说也奇怪,清山和尚在其去世后向甄家提出两个要求后也跟着坐化了。而这两个要求最后也成了不解之谜。
再后来清山寺便就很奇怪的只供两个佛像,一个清山和尚,一个甄平安。
最奇怪的还是它的规矩,三不能求:不能求官,不能求财,不能求子孙后代。而求其它却只要相信就灵,特别是风条雨顺。
清山寺最出名的要数祭奠死去的人和远游的人,这一现象很是让游人惊奇,远游之人如何能与死人相等?只是传说清山和尚曾说两者皆是不在身旁之人,对亲朋好友都甚是重要,只是牵挂的情绪不同罢了,在他的心中都是相同的。所以两者皆可祭,祭的是平安,只要用心便可保两者在不同的世界平平安安。很玄的说法,但被祭祀过的远游之人人都能平安回来倒是真有其事。这也使得这不大的寺庙信徒越来越多。
自从清山寺建起,小镇改名,平安镇就开始繁荣,直到如今。这不得不说是一件不可思意的事,自然人们不理解的东西,也只能归为神明显灵了。
今天虽然不是特殊的日子,可清山寺依旧香火袅袅,来上香的人很多,大部分都是过往商人游人来求平安。
拿出准备好的香点上,薄薄的烟扬起晕开。
绣娘虔诚的跪在佛前,嘴里念念有词,却听不清说的什么。简忻站在一旁看着佛像有些出神,想到父母心变的沉重。
“忻姐为什么不拜佛?”顺民走到简忻跟前仰起头好奇的问。
“顺民又为什么不叫我忻姨而要叫忻姐呢?”简忻微笑着反问。
“因为忻姐比娘年轻,我喜欢这么叫。”顺民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
“那和你娘比起来,你会不会觉得忻姐差一些?”
“当然不会,忻姐你会讲那么多好听的故事,和娘一样厉害。”
简忻看着顺民仰头可爱的模样,眼中点点笑意晕出,整个人变的轻快起来:“道理一样,我把佛装在心中,一样是拜佛,所以不用表面去拜。”
“那娘为什么要拜?”
“因为你娘的愿望比忻姐大,心自然要用的比忻姐虔诚,她要用全身心去信仰,去祈祷我们平安健康!”简忻看着绣娘,你可知道,比起佛我更愿感谢你。
“姑娘的解释真有意思。”突然一个男子的声音突兀的传来。
正文 第五章 青山寺(下)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0…10…12 8:41:25 本章字数:2583
简忻回过头,只见身后站着一位年轻公子和一个小书童。说话的便是那年轻公子。淡淡的打量了对方几眼,不习惯和陌生人打交道,便领着顺民走近绣娘,不去搭理对方。
“少爷真差劲,人家都不理你。”小书童在一旁幸灾乐祸道。
范仲楠扬起手中的扇子轻敲书童的额头:“不要乱说话,刚才的确是你家公子我唐突了人家姑娘。”
“范仲楠?”王云儿带着不乐的声音正在此时响起,只见她领着阿享和一个中年男子走进。
说是中年男子其实对方的年龄也不算大,大约二十七八,在现代可说是正当青年。
男子长的很是好看,这种好看可称之为美,无分性别的美。
他长的同王云儿有三分相像,眉间多了几分儒气,脸上有着男子成熟独特的痕迹,沧桑中带着几分忧郁,若是生在现代定会迷倒一帮少女。
只见他一进来便目不转睛的望着绣娘,眼中有疼惜有着愧疚。
多少年不曾相见了?八年还是十年?这些年过的好吗?那一场大火是怎么起的?她是怎么逃出来的,受了多少苦,有多么伤,多么恨……
王远钦就这么痴痴的望着那心缠梦绕的背影,眼中微微湿润。
“没想到云儿姑娘也信佛,能在这偏远的地方相遇还真是有缘。”范仲楠微笑道。
“谁能和你范大少有缘?有缘也是孽缘。”王云儿呛声道,一双美目中尽是憎恶。若不是眼前之人,姐姐怎么会成为东京的笑柄,怎么会日日忧伤,爹也就不会气的生病在家。
范仲楠看着王云儿的态度有些无奈的摇头,默默的叹了口气,并不应答。
书童木诚却是见不得自家少爷吃亏,不禁讥讽倒:“少爷,有句圣人的话说的真对‘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还好你没取王家大小姐,看人家二小姐都这样凶悍了,那大小姐还得了。”
“木诚,不得胡言乱语。”范仲楠双眉皱起。
“果然是什么样的主子养什么样的奴才,范仲楠,你们今天的话我王云儿会永远记着的。”王云儿说完看了眼发楞的阿享道:“我们走。”说完也不管阿享的反应独自离去。
阿享看看王钦远,又看看小姐离去的背影,最终还是追了出去。
“木诚,以后见到王二小姐不得无理,毕竟是我们有错在先。”范仲楠脸上尽是苦笑,望着王云儿离去的背影眼神说不出的复杂。
“可是少爷。。。。。。”
“没有可是,我们走吧!”说完范仲楠也向外走去。
“少爷,等等我。。。。。。”
-------
“绣娘。。。。。。”王远钦望着绣娘的背影轻声呼唤。
绣娘的身体一僵,拜佛的动作也随之一顿。
“绣娘。”王钦远再次喊道。
绣娘像是没听到呼唤,将身子轻轻拜下,站起身自顾的拿出香点起。
王钦远走近绣娘:“你还是不肯原谅我吗?”还是怪我当年不曾坚决阻止明月的婚事吗?
拿香的手微微颤抖,绣娘轻轻敛下眼睑;不让情绪透出:“这位老爷,您认错人了。”原谅?她有什么资格原谅别人,她都原谅不了自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