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还有前提,徐子陵急忙问道:“您说!”
“为了安全,这次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必须的找个人和你一起过去。你凯明哥和成哥这阵子都没有出任务,我的意思就是找他们跟你一起去,你们哥几个一起去,这样我也放心。你同意了,我马上打电话叫他们回来就是。你考虑一下吧。”
徐子陵还以为是什么为难的前提,一听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要杨凯明和李成陪自己去。想想这也不算是什么条件,马上就答应了下来:“行。有三个人去正好,我一个人还愁着会寂寞呢。这样也好,就算是东西没弄到,我就当我们哥三出国去旅行了一回。”
杨海生听徐子陵这么说,也笑了笑,“有这样的心态就是好的,反正你记住,实在弄不到,就不要去强求,再去想其它的办法好了,最主要的就是要注意安全,听到了没?”
杨海生的话,到了后面语气就变得严厉。徐子陵知道他这也是对自己的关心,诺诺的应承了下来,最后答应晚上回军区一趟才结束了通话。
新式雷达的项目还没有完成,徐子陵又要出远门了,当然要和学校里面打个招呼的。李立田和黄建成对徐子陵前几天还在埋头研究新式雷达,今天突然说又要出远门感到奇怪。徐子陵不得以又解释了自己要去美国一趟,看能不能弄到一些新技术理由。
两老人提听了徐子陵的解释,知道徐子陵还有其他的一层身份,也就没有多问了,表示他们同意了,并且会上报学校,徐子陵就回了宿舍准备东西。
比计划中多了两个随行人员,行动计划也随之改变,回了宿舍,又和狮子把行动计划的一些地方修改了一遍,模拟了各种突发事情以作出应对方案,以求做到万无一失。
杨凯明和李成要回来,还是需要时间的,徐子陵只能回军区等他们。相关身份证件都是需要杨海生来帮忙搞定,况且杨海生还有事情要交代他。下午,去实验室和夏雪宜交代了自己要出趟门,可能要四五天才能回来,让她打理一下实验室的事情,就回了省军区。
正文 第九十章 老校长(下)
更新时间:2012…10…04
李庚执掌国科大多年,同时又作为天朝建国以来最早的一批计算机方面的专家,发掘,培养的人才不计其数。
第一次听到徐子陵的名字是从科大现任校长谢爱国那里听到的。当时正好是徐子陵暑假期间,杨海生跟谢爱国打招呼借用材料实验室的时候。两个人通电话时,李庚正好被谢爱国请去商量关于新生的一些事情。两人对杨海生会开口为一个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业内人借用实验室,有些奇怪,就随手查了一下徐子陵的身份。
查到的结果却是让他们大吃一惊,徐子陵居然还是一个刚参加完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杨海生不是鲁莽的人,既然他开口了,自然有他的理由。他们虽然想知道这个徐子陵到底有什么能耐,能让杨海生开口借用实验室。要知道,科大的材料实验室是天朝最重要的科研实验室之一,能进去的人,不管有多么的博学多才,哪个不是祖宗十八代都调查得清清楚楚才会被允许进去?
但是他们也没有再去深入调查徐子陵了,只是打算将继续关注他,看看他到底在什么地方值得杨海生的亲耐。毕竟几代军人世家的杨海生,绝对是要比他们更熟悉保密条例,一般的人是绝对不可能让他开这个口的。
九五枪族新成员所需的新材料的出现,让两人知道了杨海生为什么会如此看重他,在这期间,得知徐子陵报考的就是科大,他们当时就拍板,无论别的学校提出多么好的条件来吸引徐子陵去,科大都会提出更好的条件,不惜一切代价要把徐子陵拉到科大来。
让人意外的是,科大的招生人员还没有开始去做工作,就从杨海生那里传来消息:徐子陵早已决定就读过科大!同时杨海生又把徐子陵父亲、爷爷两代一些早已尘封的资料传给了学校,这些资料很多是从杨海生父亲口述出来的,在档案里面根本就没有记录。这才让李庚和谢爱国知道徐子陵一家的光辉事迹。
进了学校,却没有上过一次教室。却是一头就扎进了实验室。刚和李立田一起完成航母钢材的项目,转眼间,自己又弄起来狙击枪。期间没有进行过任何正式的军事训练的他,居然会一枪击毙国家a级通缉犯,而且还是在将近800米的距离内。要知道这个成绩,在天朝的军队里面也算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了。
和所有人一样,越是了解他,两个人心里就越迷茫。徐子陵说要弄狙击枪,当时他们都是抱着鼓励的心态来看待的,交代李立田和黄建成他们无论是在经费和人力上面,都可以给他无限的支持。毕竟这方面是天朝长期以来的短缺,重新设计研发一种大口径的狙击枪,并不是和九五式枪械一样,难度要大得太多了。他们对此也不抱太多的希望,只是觉得徐子陵绝对是这方面的天才,让他实验一下,增加经验也是好的,毕竟天才是难得的,不能像对普通学员那样来对待。
有了俩尊大神的关注,徐子陵的每一个实验步骤,自然都会有人报告给他们。李庚上次在这里见到徐子陵的时候,就认出他来了。大事坚守原则,小事狂放不羁,李庚第一次面对真人,就对他进行了一番试探,就给了徐子陵这样的评价。
问他在做什么事,他会警惕的遵守着保密规则来回答;内心和小细节行动上尊敬自己这副表面一个普通的老人,言语上却又是如老朋友一般的交流,散烟、丝毫不介意地下的泥土而坐在地上。期间特意聊起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却是反而让自己有些难以应对。种种些事,让李庚对徐子陵越来越满意,和徐子陵分开,他也径直去了谢爱国那里,直言不讳的断言:“这个孩子,将来必定大放光彩,现在还只是开始而已。”
在相见之后的一个多月后,两把狙击枪华丽的登场了。当李庚得到确定的消息之后,惊得是目瞪口呆。举国之力,发展了多少年,无数的老一辈的武器研发人员耗费了多少心血没有干成的事,居然被一个刚上大学的小青年,耗时不过二个月的时间就弄了出来。是意外?是幸运?还是实力?
看了详细的实验记录,才敢相信这却是是人家的真本事。这样的速度,这样的能力,让那些从事武器研发的人,又情以何堪?难怪当初徐子陵进学校的时候,杨海生就说明了徐子陵的身份需要绝对的保密,在学校里面只留下了他普通的档案,其它则是被他用自己的权限,设置了他能设置的最高等级机密。当时李庚还觉得有点不以为然,认为杨海生太小心了。狙击枪一出,他就知道杨海生看徐子陵比他看的更准,也佩服他的未雨绸缪。
如此妖孽的天才,要是身份被泄露,被一些势力知道的话,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拉拢他这个人,如果拉拢不了,本着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别想得到的想法,也一定会想尽办法把他给毁掉。如果真要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就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了,可以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天朝又怎么能损失得起?
枪一好,徐子陵就被中央军委给借调过去了,李庚也是退休以来向谢爱国第一次开口提要求:务必要保证好徐子陵的身份不被泄露,所有知道徐子陵存在的人都必须签下保密合同。为此,他还亲自和李立田、黄建成谈了要保护好徐子陵身份的问题。
据此不足月余时间,徐子陵一回学校,就提出了武装直升机的构想。完整的发动机图纸,让一群航天系的老专家自叹不如,都坦言这个构想一旦实现,天朝的低空领域里,将会不再惧怕任何威胁。这样的评价,足以让李庚再度震惊。当时就想:这样的人才,也能算得上千年一遇吧,应该庆幸的是,他出生在天朝。又想起从别人口里转述徐子陵说过的话:“国力强盛了,国民也有底气,我还想着什么时候到了西方或者岛国那些国家,会因为我没赶上火车而为我误点。”也许真有那么一天,他这个心愿会实现吧。
看着眼前的青年,时而张扬,像锋利的刀芒;时而内敛,像孜孜不倦的学者;时而懒散,就像一个最为普通不过的邻家少年。越看越像是一团的迷雾,使人怎么也看不清楚。
李庚笑笑:“我听过你说的话:国力强盛了,国民也有底气。这句话确实没错,不但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强盛起来,才能算真正的强盛,这样我们的人民无论走到哪里才有更强的底气。现在国家经济发展很快,军事方面确实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我们老了,只能希望你们能做出比我们这一代更好的成绩。”
某些方面来说,徐子陵就是一个愤青。从小关注军事方面有关的新闻和资料,自然知道天朝现在在国际上的情形。“是啊。大家要做的还很多。我也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已。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够趾高气扬的踏上岛国那样的国家,才能算做出了一点成绩。不过您老也不能妄自菲薄,我看着你老还是老当益壮嘛。我们这些小辈还不是得需要您的教诲吗?就像我这样,能听您老的一番话,那是受益匪浅啊。”
再怎么样妖孽的天才,人生的阅历总是短板。和李庚聊了这么多,徐子陵确实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对人、对事、对人生的认知。老人在聊天中,不经意的就说了出来,让徐子陵更加明白了要怎么样来做人、做事。
李庚现在就是一很平常的老人,要不是一身的军装,徐子陵在哪个乡下的小池塘边碰到他,绝对会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的退休老头,完全没有曾经身居高位的威严。听了徐子陵对他的评价,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你小伙子也会拍马屁,老了到底是老了。有时候想做事也是无能为力了喽。”说完,看着徐子陵似乎要反驳他的话,笑着摆了摆手:“不说这个了,倒是说说你的那个项目进展得怎么样了?
徐子陵说那些话确实是他的心里话,但是见老人不想说起这个话题,也就停止了下来。见他询问自己项目的进度,就如实说了:“在科研人员的加班加点下,材料全部研发成功了。从明天开始,就开始向各个企业下订单了。其他的一些准备工作,航天系也正在做,就剩下我那个新式雷达所需要的材料还没有弄出来,不过在今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相信也不要很久就可以成功了。总的来说,一切都很顺利。您老就等着我们到时候去报喜吧。”
“哦?这么快?这几天倒是没有关注你们,没想到材料就到弄好了。”李庚因为有其他的事情,几天没有关注实验室这边。听徐子陵说材料都弄出来了,对他们的速度感到非常的惊讶。
徐子陵笑了笑:“嗯。这多亏了一帮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啊,这几天好些人夜里都是睡在实验室的。一个个都是使足劲的苦干,硬是把预定时间提前了好几天。”
正文 第八十九章 老校长(上)
更新时间:2012…10…03
实验室里面的人员,看着徐子陵这么玩命,一个个也是很吃惊,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