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美人-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康大公主还想矜持,这会子听云罗一说,竟是能成一般,忙道:“别说是平妻位,要是吕家能应,我许以嫡妻位,皇上那边还请云罗侄女儿帮我说说好话,你也是瞧见的,凌雨裳能做嫡妻么?她在郊外与人做夫妻的事……”

她安康的儿子怎能娶一个失节的女子为妇,安康坚持一再地推延婚期多是因为这事儿,心头一百个的不乐意,偏又有昌隆帝赐婚,不娶都不行,好在男子三妻四妾原是常事,就让谢畴再娶一个得体的,能压住凌雨裳一头也好,这样得体的贵家小姐为嫡妻,凌雨裳为平妻,凌雨裳也是妻室,不算抗了昌隆帝旨意,但在宫里还得有人帮忙转圜,免得担上抗旨不遵的罪名。

云罗含着笑,并不接话。

安康忙道:“若玉成此事,我定有重谢。”

云罗吃吃笑道:“听闻安康姑母自嫁出宫中,还要照顾谢家数百人的生活。”

原是要另赐公主府的,在她下嫁谢家之时,谢丞相就提出建议在要在谢府单挑一处另建公主府,安康大公主府与谢丞相府原是只隔了一道苑墙,两府的大高墙还是一样的,面上瞧着是另有府邸,可这二十多年,谢家人早就把安康大公主的嫁妆折腾得差不多。因着她生母随先帝殉葬身亡,再是辽王成为昌隆帝的眼中钉,这些年她的日子也过得不好。

安康尴尬一笑,这些年因为此事少不得和驸马吵闹,她身为公主凭甚要照顾庶出兄弟姐妹,便是娶亲、嫁人,都要让她出血拿银钱,如今直拖累得她要给儿子娶亲,也难置备出像样的聘礼来。

道:“听说豫王世子心疼禧公主,特意请旨另建公主府,皇上恩赐从昔日王丞相府划出六亩地来,再由豫王府出钱敕造公主府。”

云罗昔日只在慕容祯面前这么一说,慕容祯没两日就请下了圣旨,他只得慕容禧一个同胞妹妹,自是心疼的。

如能单住,安康大公主一家便能过得更好。

谢丞相年轻时也是一个风流种,娶了十一房侍妾,庶出的儿女便有近二十个,且不说还有嫡出的子女,而今安康大驸马的儿女大了,可见这些庶子生的庶孙又得多少,早前是家大业大,可子孙多了,花销更大,谢府入不敷出,安康大驸马少不得逼安康大公主拿了自己的东西来贴补家用。

南安见云罗与谢家并无仇恨,还出主意让安康大公主向吕家提亲,更提出了两个合适的人选,心下欢喜,伸手轻扯安康大公主,眨着眼睛。

安康大公主也想置府另住,至少这样也省心许多,只管守着自己的儿女过活,如今是谢畴的婚事置不出聘礼,回头若再有南安出阁,这嫁妆可怎么置备,虽说公主府是有东西,但谢府把她的公主府也给拖累了,安康大驸马是个最讲孝义的,管谢家老太太和谢丞相便罢,连他庶出的弟弟也得管,偏这些弟弟多是没有官职,游手好闲的,又不能赚银子,每月公中还得给拨付出银钱来。

云罗道:“钱原是豫王世子凑备的,瞧这进度,只怕端午佳节前,禧公主就要入住新府。”

安康大公主面露羡慕。

南安自小就烦透了那些个庶出的叔父们,不是一两个,而是有九个叔父,除了一个与她父亲同胞的叔父,还另有八个庶出的,个个一遇事就找长兄、她的父亲帮忙,她家若有困难个个都是一脸无能为力的模样。

南安气得连扯安康大公主,安康大公主轻喝一声:“有事快说,云罗是你表姐,你还有甚不好说的?”

南安这才支支吾吾地道:“娘,要是你也能和禧表姐那样另置公主府就好了,如今谢府的人越来越多,着实太挤了。”

安康每每想到这事心里就烦,她喜欢宴席,多是因为烦心事太多,不由得微微蹙眉,“当年先帝便提过另置府邸,是你祖父辞了,在府里另挑了几亩地建公主府,而今……”过了二十多年,安康大公主哪里好再提。

现在原是随意说说的事,就变成了两桩,一桩是谢畴想另娶体面贵门女为妻的事,一桩便是安康想置府另住。

正文 307 是否成你仇家

ps:

书友亲,写一章的时候,自己都想笑,这一章情节,来缘糊涂的自己,有一次发现有个朋友不搭理我了,突然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人得罪了,一问之下才知是自己多虑,原来是朋友自己有心事。哈哈……,故事里的人也是这样吧。

南安欠身道:“还请云罗表姐帮帮忙才好,如今我们谢府人丁太多,真是住得太拥挤了。”

云罗微微敛眉,“帮吉祥候娶吕小姐为妻,或是设法帮安康姑母一家出府另住,这二件,我只能帮其一。”

安康大公主立马想到,第一桩是云罗出了主意的,让南安去求豫王府四公子帮忙说项,四公子也是昌隆帝跟前的红人,又在金吾卫当值,能常见昌隆帝。对她来说,最难的便是第二桩,道:“云罗侄女儿真能帮我劝说皇上赐府另住?”

云罗勾唇,微微点头。

安康大公主心下大喜:“如此就多谢侄女儿了。”

闲聊了一阵,安康大公主不再怀疑,云罗的言行足可以让安康打消疑惑,要是与谢府有仇,云罗定不会说那些话,若娶吕家小姐为妇,可不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事。

云罗又去了护国公夫人的雅间里。

李筠竹陪着母亲已经等候多时,见云罗到了,起身相迎。

云罗道:“听说这两日,李夫人派人问过多回?”

李筠竹听闻云罗与慕容祎早前有过婚约,但后来不知何故二人和退婚事,许是好奇,又或是她想见见这百乐门门主的气质风度,模样虽如她预料的那样美丽大方,却算不得如何的绝色倾城,但云罗身上有一种寻常女子难及的气质,那是自信,更是大方磊落。骄傲得如同九天的凤凰,一袭得体的衣袍罩在身上,更显尊贵。

李筠竹轻声答道:“许是李府与公主殿下有些误会,今儿请公主来就是闲话家常。”

云罗暗想。定是与安康找她的缘由相同,安康大公主是满腹心事而来,却是满心欢喜而归,“是说我报仇的事么?”她也不兜圈子,直切主题,“怎的京城权贵都以为他们会是我的仇人?”落音,她兀自笑了,“又或者说,但凡是权贵,这仇敌便有无数。竟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早前结过多少仇家?”

李筠竹母女微愣,李夫人不晓如何接话,李筠竹道:“公主……误会了。”

“误会?你们请我来,不就是听嘉勇伯说,我是为报仇方回的京城。而护国公府首当其冲要做我云罗的仇家?”

李筠竹一时语塞。

哪有抢着与人做仇家的道理,只是那天萧众望来李家说了之后,护国公便坐立难安,叫了两个稍长的儿子一起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了云罗这样的仇家后人来报复。

李夫人陪着笑脸,道:“公主,真不是这意思。我们得到消息后。国公爷想了几个晚上,实在忆不起害过什么人,他是带兵打仗的武将,除了杀贼灭敌也不曾结过私怨,贱妾是不忍看他愁眉不展,这才冒味要约公主一见。也好问过明白。”

云罗勾唇一笑,“护国公可有姓云的仇家?”

李夫人摇头,是有几个仇家,可里面就没姓云的。

云罗道:“若护国公府是我仇家,以我云罗行事必不会否认。若没有旁的事。本宫告辞,这其间许是有人以讹传讹也不一定。”落音,她转身离去。

李夫人面容煞白,问李筠竹道:“你瞧她说的话,与我李家是仇人呢,还是不是仇人?”

忌讳的不是云罗的公主身份,而是云罗天下首富的身份,她手握巨财,若用钱财买人陷害,定能让李家万劫不复。

李筠竹道:“应该不是,如果真是,她会让我们觉得是,可她的话分明就是否认。”

只要不是李家便好。

李夫人不由要想,云罗的仇家到底是谁?无论哪家招惹上这么一个女子,只怕难以安宁。

云罗出了大茶楼,回到公差房便令水仙请了花无双来。

饮了几口茶,云罗道:“花姨帮我做件事。”

“甚事?”

“去京城各地当铺,把安康大公主府典当的给赎回来,总数不得超过纹银二万两。”

花无双自来明白,云罗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道理。

云罗略顿一下,“还照之前的法子,花姨设法把去岁至今的房契整理一下,再过些日子,许有大用。”

正说话,虎妞从外面进来,“公主,大理寺谢捕头求见。”

谢玉本!

云罗很久没见他,谢玉本是作为名捕被大理寺卿调到京城当差的。

花无双出了公差房,谢玉本一身得体的捕头锦袍从外面进来,抱了抱拳,唤声“门主大人”,云罗含笑,示意他坐下。

谢玉本端身正坐,神色里掠过几分忧色。

云罗沏了茶水,笑道:“大表哥这是怎了,在我面前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谢玉本轻叹一声,“你与萧家断绝情分了?”

“是。”云罗很肯定地应答一声。

谢玉本眼眸微垂,“你不是萧家亲生女的消息已传遍京城,神宁府的人定会生疑。”

云罗只所以不再遮掩,是因为知道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她也许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周旋,她想要更多的知道,她非萧初云,她是云罗,是一个孤女,甚至迫切地想替母亲讨回公道。

谢玉本垂首,再抬头时,正色道:“父亲听闻你的事,已动了要举家迁来京城的念头。”

“舅舅……”云罗不由心头一紧,她看重谢如茂一家,在她年幼的记忆里,每次谢如茵带她去舅舅,舅母总是会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即便是在那年的大旱荒年,也是把家里所有的能吃的、好吃的都摆上了菜,让她和母亲美美地填饱了肚子,临走的时候,舅母和舅舅还另备有带走的干粮。

那天,小小的云罗从屋子里溜出去,便见谢玉本拉着谢玉基、谢玉柱两人训话“姑母家日子艰难,不许在姑母面前装嘴馋样。”

那是的谢玉柱最小,约莫只得四五岁模样,用稚嫩的声音道:“为什么?我们都吃不饱饭,可爹娘见姑母和表妹来,就做了那么多好吃的,还不许我们上桌。”

“不许再顶嘴!我们没吃,爹娘也没吃,都省着给姑母和表妹吃了。”

谢如茂年幼失母,他是长兄,而当年杨氏嫁到谢家,谢如茵不过是*岁的小姑娘,长嫂如母,杨氏是拿谢如茵当女儿一般看待,见谢如茵母女饿肚子,也陪着落泪,自家一家舍不得吃,都省下来给谢如茵母女,看她们吃饱了,临时的时候还让她带些回婆家。

云罗那时虽小,却感谢于谢家人对自己和谢如茵的好,牢牢地记着这件事,在患难之中,有人无情,有人却注重亲情,而谢家人的情却一直成为她心头的温暖。

云罗道:“大表哥怎能把这事告诉他们?舅舅、舅妈在白龙县过得好,我也安心。”

“父亲担心我与你相认亲厚,不愿告诉他太多,写信让三弟留意你的事,三弟原不知这事,把打听到的事都详尽地写信告知父亲,为了讨父母欢心,三弟还花了高价让信鸽传书,昨晚收到回信,说父亲和母亲一商量要举家迁来京城。”

如果谢如茂来,万一凌德恺再和当年一样行事,不是要平白连累了谢家人。

云罗道:“你劝劝舅舅,就说我过得很好,叫他别来,半年后再议。”

早前谢家因凌德恺买通梓州知州,处处刁难,谢如茂原考中当地举人,也被说成是弄成了人,原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考中,因谢玉基在蜀地更是连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