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 ; “珣玉谢皇阿玛褒赞。”我不好意思地一笑。
皇宫中盛行绿茶,皇帝尤偏爱碧螺春和龙井,但是,绿茶性寒凉,不适合在冬天饮用,而且皇帝风寒未愈,双足浮肿,胃口不佳,绿茶喝多了伤胃。而红茶性温,又有护胃暖胃的功效,配合发汗驱寒的姜汁,对皇帝的身体有益。
见皇帝似乎开了胃,又拈起一块糕点品尝,我又说道:“‘富贵荣华’以茯苓、桂圆、莲蓉、金银花四种食材为主,但莲子和金银花皆是性偏寒的食材,适宜在夏日食用。如今正值隆冬,宜温补。臣媳听闻皇阿玛近来有晕眩之症,双足肿痛,因而选取了红豆、桂圆和红枣这三种温补的食材做了这道糕点。桂圆开胃益脾,红枣补气养血,红豆利水消肿,与姜汁红茶配在一起食用相得益彰。至于为什么起名字叫‘国泰民安’……”
我起身跪下,说道:“皇阿玛龙体欠安,臣媳心忧万分,然人微力薄,恨不能替皇阿玛分难解忧。今儿皇阿玛召珣玉进宫,珣玉竭尽所能做了这道茶点敬呈皇阿玛,期望能对皇阿玛龙体康复有所益助。国泰则民安,皇阿玛龙体康健是我大清国安泰之本,牵系天下苍生,珣玉大言不惭,斗胆替这道茶点取名‘国泰民安’,还请皇阿玛恕罪。”我伏下身,朝皇帝深深叩拜。
“你有这份细心和体贴,朕又怎么会责怪你。”皇帝摘下眼镜,叹息一声。“起来说话,朕又不是吃人的老虎,用不着那么战战兢兢的,过来坐。”皇帝指了指炕桌对面的位子。
“是。”我从地上爬起来,脱了鞋子,隔着炕桌,小心翼翼地跪坐到皇帝对面。
这是我第一次离我的皇帝公公那么近,瘦长的脸,颧骨微突,鼻梁挺直,两边脸颊上有淡淡的斑点,想来是小时候出痘时留下的。皇帝头发花白,眼角和额头都折起了皱纹,但一双黑色的眸子却是炯炯有神,若不是正病着,略显疲态,估计平时看人的目光还要锐利。
嘴角不觉露出笑意,近看才越发觉得十四真的长得和他爹很像,等将来十四到了皇帝这个年纪,差不多应该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 ; ; 暖阁里传来细微的窸窣声,像是纸张翻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魏珠从里面走了出来。
“皇上请福晋进去。”魏珠对我说道。
一进暖阁,龙涎香的香味更浓了,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屋子里的炭烧的太热,我的额头渗出了一层薄汗。
梁九功将茶点奉上御案,皇帝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指示,我不敢抬头,决定先磕头再说。
“臣媳珣玉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屋子里静了一阵儿,皇帝略带沙哑的嗓音才从我头顶上方传了下来。
“来了啊,起来吧。”
我依言起身,就听皇帝又说道:“不必拘束,坐吧。”
魏珠搬来圆凳,和梁九功退到了一边。我在凳子上坐下,这才敢偷偷打量皇帝。
皇帝盘坐在暖炕上,身穿驼色的团龙常服,鼻梁上挂着老花镜,正在看书。他的脸色偏暗,精神看上去不太好,左手的拳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捶着自己的腿。
皇帝瞥了一眼炕桌上的茶点,问道:“今儿给朕做什么好吃的了?”
皇帝和颜悦色,询问的口气就像邻家大爷拉家常一样和蔼可亲,我稍微放松了些,答道:“回皇阿玛的话,臣媳给这道点心取了一个名字,叫‘国泰民安’。”
皇帝微笑。“国泰民安?”他从盘中拈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小口。“嗯,这馅里有红豆、枣泥、桂圆,调得软糯细润,甜而不腻。可是,珣玉,‘富贵荣华’有茯苓、桂圆、莲蓉、金银花扣题,这红豆、枣泥、桂圆和‘国泰民安’可扯不上半点关系啊。”
“皇阿玛圣明,珣玉还准备了茶,请皇阿玛尝一尝,再听珣玉解释。”料到皇帝会这么问,我故意卖个关子。
魏珠上前为皇帝斟茶,深红色的茶汤倾入茶碗,白雾缭绕。皇帝执起茶碗,缓缓地品了一口,眉宇舒展。“红茶暖胃养胃,生姜散风寒,促发汗,这茶泡得很用心啊。”
 ;。。。 ; ; 换了正式的宫装,考虑到要下厨,我没有戴累赘的珠宝首饰,只是让巧月重新帮我梳了头发,略施点缀,便坐进宫里来的软轿,随梁九功进宫了。
到了皇宫,梁九功领我进御膳房,各种食材已经准备好,摆放在灶台和两旁的备料桌上,御膳房的厨子们排成一行站在一边,一副随时等候我差遣的样子。想来皇帝因病胃口差,御厨们也如临大敌,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变花样,效果却是不大。
说真的,让一帮大清国的顶尖厨师给我打下手,还要看我脸色,任我指使,这感觉真是爽。可是,给皇帝做个点心,排场弄得那么大,虽然很能满足虚荣心,但是那么多人盯着我,我会紧张呀。
“既然福晋来了,各位师傅忙了一上午,就请回去歇息吧。”不用我开口,梁九功就主动帮我清了场,而且临走前不忘留两个小太监守在门外,随时听候我的吩咐。
我不得不承认,这梁九功确实能察言观色,难怪混了几十年,皇帝还是对他宠信有加。
兜上围裙,拉上袖套,我开始挑选食材,动手和面。
约莫一个时辰后,热乎乎的糕点新鲜出炉。
我端着茶点,小太监在前领路,将我引至乾清宫。
皇宫里到处白雪皑皑,地面上和屋檐上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天空中雪花飘扬,远远的,就看见梁九功已经在乾清宫外等着了。
“辛苦福晋了。”梁九功接过我手里的托盘,恭声道。
我微一颔首,跟随在他身后,跨进乾清宫的大门。
宫殿里燃着龙涎香,香味淡淡的,暖润甘甜。
皇宫的家宴大多设在乾清宫,我每年都会来好几次,这不是我第一次来乾清宫,却是第一次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做了十多年的皇室媳妇,单独面圣今天是头一遭。
梁九功将茶点交给试膳太监试过毒,然后将我领到东暖阁前。
“启禀皇上,十四福晋来了。”梁九功在暖阁外通报。
 ;。。。 ; ; 梁九功和魏珠都是皇帝的身边的亲信,皇帝病了,梁九功不在御前侍候着,到我这皇子府来做什么?
“都是怎么伺候的,让梁公公干站着,连杯茶水也没有。”我笑着迎上前,示意丫鬟奉茶。
梁九功一见我出现,忙快步走来,一弯腰,恭敬地朝我打千儿行礼。“奴才请福晋安,福晋吉祥。”
“梁公公,快快请起。”太监是奴才,但皇帝的太监不是一般的奴才,多客气点是没错的。“府里的下人没规矩,怠慢了,梁公公别见怪才是。”
“福晋真是折煞奴才了。”梁九功慌忙摆手,一张老脸诚惶诚恐。
梁九功幼侍御前,时至今日几十年,尽管后来魏珠得宠,皇帝对他的信任却仍然丝毫不减。
我想梁九功能在皇帝身边待那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当奴才的固然要机灵勤奋,懂主子的心思,但更重要的是不骄不躁,最忌讳的就是得了宠之后,人就轻飘飘,不知道自己有几两重了。
“梁公公今儿从宫里来是……”皇帝身体不适,他和魏珠应该很忙才对。如果是来找十四,十四这几天可都在皇宫里。
“回福晋的话。”梁九功道,“奴才是奉皇上的口谕,来请福晋进宫的。”
皇帝宣我进宫?我心中暗讶。皇帝宣我进宫做什么?
不待我问,梁九功接着说道:“皇上这几日龙体欠安,胃口也不好,今儿用午膳的时候提起福晋,说福晋的手艺过人,于是吩咐奴才请福晋进宫一趟。福晋一双巧手,您的‘富贵荣华’皇上可是赞不绝口呢。”
皇帝要我进宫做点心给他吃?我越想越觉得这里头有文章。我的手艺是不错,但比起高手如云的御膳房,我这点本事根本不值一提。御膳房的膳食皇帝吃不下,我做的点心皇帝就能吃得下?我哪儿有那么厉害。
“请梁公公稍等,我去换件衣裳就随您进宫。”但是,皇帝有旨,就是龙潭虎穴也得去。
 ;。。。 ; ; 弘明从镜子里看着我,冲我一笑。“我说是阿玛教的!”
“嗯,弘明答得很好。”我赞许地一点头。假如说是我教的,万一皇帝追问下去,那只会增加麻烦。
弘明转过身,仰头望着我,嘴角的两个小酒窝像是弯弯的月牙儿。“额娘说过,阿玛是一家之主,咱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凡是有什么功劳,往阿玛身上推就是了。”
我笑着将弘明拥进怀里,他小时候睡在摇篮里吮脚趾头吮得津津有味的憨傻模样我仍记忆犹新,转眼间,我的弘明已经长成了英俊挺拔的少年,真是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呀。
十四不在家,一个人的床大得让人觉得孤单,没有人依偎取暖,再温暖的被窝也不那么令人留恋。
第二天,我起了一个大早,与弘明、弘暟一起用了早膳,送他们出门。如意让如嫣领着在房里跟嬷嬷学绣工,我则是一个人待在书房。
大后天是十二月初八,既是腊八节也是弘暟的生日。每年腊八熬粥施粥、敬神供佛都是一项大工程,而那天又恰逢弘暟的生日,一年一次,总要为他庆祝一下,这些都必须提前安排。
“大米四百斤,小米四百斤,糯米四百斤,红枣一百斤,花生一百斤,莲子一百斤,松仁一百斤……”我把今年腊八在皇子府门前施粥所需的米粮数量和人手配置都写下来,让管家即刻去准备。接着,开始列腊八弘暟生日那天晚膳的菜单。
“弘暟说想吃鸿兴楼的烤羊棒和瑶柱贵妃鸡……花菇鸭掌也不错,胤祯喜欢。嗯,干脆跟九嫂借个人情,把鸿兴楼的厨子借来府里一天……过生日当然一定要有长寿面,长生做的龙须面堪称一绝,不能给忘了……”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用过了午膳,正打算回房小睡一会儿,仆人禀报说宫里来了人要见我。
我前往前厅一看,那来人竟是乾清宫的近侍太监梁九功。
 ;。。。 ; ; “额娘您说这个做什么呀?”弘明绽开笑。“您说的这些我一直都明白,弟弟和妹妹还小,额娘要多照顾他们,这是理所应当的。我是哥哥,年纪比弟弟和妹妹大,说起来,额娘爱着我的时间要比弟弟和妹妹都长,他们无论如何都赶不上呢。”
弘明如此明理懂事,爱护弟妹,怎不叫我感到欣慰,我还有什么好苛求的。
我起身,从橱柜里取出睡衣,一边为弘明换上,一边听他兴高采烈地说道:“额娘,昨儿下午皇玛法到书房来检查咱们的功课,给咱们出了一道题,弘曦他们都答不出来,只有我答出来了,皇玛法夸我聪明呢。”
“皇玛法问你们什么了?”弘曦是诚亲王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