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锦衣卫-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十多年来的第二次北伐,让全国百姓都充满了积极性,捐款捐物劳军,大宋慈善总会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但将民间零星的力量组织起来,还利用自身的号召力,从民间招募大批郎中充当军医。

金国人的反应也很迅速,从去年秋末朝长江防线增兵八万之后,完颜璟亲自下令,将北线女真大军调动到南线准备作战,超过十万人的大军完成了从北到南的千里迁徙。双方不断进行着小规模的摩擦和试探。在淮南,在长江,在四川,在陕西,小股部队的接触层出不穷,胜负已经和大局无关。两个庞大的国家在准备着一场决战,就像两个高明的拳击手似的,在拳台上试探着出拳,待到有可乘之机的时候,再重重的挥出自己的主力拳。

锦衣卫在江北地区不断活动,鸽组的暗探们不知道联络了多少江湖豪杰,能人异士。江北大地已经有些渐渐平息的反抗再度风起云涌。这样的场面,当然是让金国人头疼,而让宋人十分开心。

在锦衣卫衙门紧张办公的韩风,接过一封标明了是‘加急’的信件,三下两下把信件拆开,看着看着,脸色就渐渐露出了喜色。

身边的简怀诛诧异的问道:“大人看到了什么如此开心?”

“蒙古兵西征了。”韩风放下信件,一溜烟朝门外跑去,一边跑还一边喊着:“给我备马,去枢密院,快,快!”

简怀诛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蒙古兵西征了韩风就这么高兴?按照习惯性的理论来说,不是应该蒙古兵和汉人前后夹击金国,这才是最有效和最省力的方法吗?让女真人腹背受敌,战果绝对要比大宋一家去打要高得多了。

这些原因,韩风却不能跟他们说的太清楚。宋和蒙古如今是结盟的状态,但是腹背攻打金国,那蒙古人占领的土地要怎么办?没有人会把到手的土地白白让出来。况且,蒙古人现在还在草原,等他们进入中原,见识到中原的繁华,他们还舍得走吗?

事实上,蒙古人的贪婪在历史上早已有了明证,他们攻打金国之后,就开始和汉人的战争,历经三位大汗,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对江南的征服。不能和蒙古人一起攻打金国,要灭金,就要凭自己的实力,蒙古人只是牵制而已。

一口气跑去了枢密院的韩风,一冲进内院里便开始大呼小叫起来:“是时候北伐了……”

叫声嘎然而止,这些日子来,韩侂胄一直在枢密院里办公。所以韩风也就无所谓在枢密院还端着架势了。没想到,今天一冲进枢密院,率先就看到了几位官员和韩侂胄坐在一起,不知道在商议什么,韩风这副不顾仪容的样子,落在几位官员的眼中,显得很不得体。

不过,韩风的脸皮之厚,在大宋朝廷里也颇为罕有。停下叫声,放满了脚步,韩风脸上堆起一副天真无邪的笑容,斯文有礼的说道:“诸位大人,在下也是因为听到了天大的好消息,才这么不顾仪态的冲了进来,请诸位包涵,包涵……”

不包涵又能怎么样?韩侂胄板着脸喝道:“过来见过叶大人、魏留守!”

说起来,这两位也是熟人,叶琛,主管沿江防务,也是韩风手下叶东的大伯。手握实权,虽然和韩侂胄有些不睦,但那时政治上的分歧,与私交无关。而魏留守就是魏子兴,建康留守,掌管长江东线防务,整个东线驻屯军的留守司都在魏子兴的控制之下。

韩风恭恭敬敬的走上前去与两位大人见礼。

魏子兴微笑道:“韩指挥使怎么一进来就说北伐的时机到了呢?”

韩风从怀里取出信笺,双手递给韩侂胄,一边解释道:“蒙古军西征了。”

看到叶琛和魏子兴迷惑不解的模样,韩侂胄给韩风使了个眼色,要他详细解释一番。韩风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蒙古和西域大国花剌子模交恶,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辱杀蒙古使者。蒙古大汗铁木真倾巢出动,以赤老温为先锋,率十个万人队西征花剌子模。同时,留下得力干将木华黎主管草原防务……并且,木华黎已经率领五个万人队进入西夏国土了!”

“西夏……”叶琛和魏子兴对视了一眼。老成的魏子兴由不得问道:“蒙古人未免太狂妄了吧,十万人西征花剌子模,虽然我们大宋没有和花剌子模打过交道,但是也曾听闻人说过,花剌子模在西域是大国,国土面积甚至要超过大宋鼎盛时期,军队带甲数十万之多。区区十万蒙古兵就敢西征?”

十万算什么?韩风叹了口气,数十年后,拔都三万蒙古军就敢一路打上欧洲,大半个欧洲都颤抖在蒙古铁蹄之下。

这些未来的事儿,没法对他们说,韩风只得解释道:“蒙古兵出征几乎不用多少后勤支援,他们原地掠夺,以战养战。所以很少担心补给线的问题。而且,蒙古兵来去如风,他们只在意歼灭了多少敌人,至于城池……他们要来也没有用。如果开城野战的话,花剌子模的军队绝对不是蒙古军的对手。去年十万金兵进草原,只回来了三万人,便是明证。”

叶琛忍不住问道:“那何不等铁木真班师归来,约他前后夹击金国呢?”

韩风想了想,还是把自己的担心说出了口:“当年我们大宋约女真人一起攻辽的时候,可曾想到女真人会顺势南下?蒙古兵凶悍更胜女真人,所到之处以屠城为乐。假若我们不作为敌手也就罢了,要是成为敌人,岂不是引虎驱狼?”

想到当年女真人灭辽之后便南下的往事,叶琛和魏子兴都变了脸色,尤其是魏子兴,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南渡之时,他还是个少年,对那一番耻辱记得十分清晰。

过了半晌,魏子兴才缓缓开口道:“韩风贤侄所说也的确有道理。我们汉人是礼仪之邦,讲究信诺,但那些草原人,会不会重然诺?我们都没有把握。再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是要靠实力的来衡量的!”

魏子兴没有多说,但是每个人心里都很明白,强汉盛唐之时,外族只求汉军唐军不要打过来就心满意足了,哪里敢随便来侵犯边境。但是当国家消弱的时候,依靠一纸合约来保障国家的和平,这不是笑话吗?女真人多少次撕毁合约进犯宋人?

“打仗的事,我身为右相,不能给予太多意见。从战略上说……”韩侂胄缓缓说道:“东线和西线并进是十分稳妥的举动。我们大宋的水师占据了水面上的绝对优势,按照兵部和枢密院制定的作战计划,水陆两路并进,水路没有任何问题。陆路就交给前方将领自行判断局势。”

叶琛和魏子兴一起点头,韩侂胄这个态度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大宋建国以来,外行最喜欢指挥内行,譬如赵光义那个魂淡就曾经给部下画阵图,要求部下一定要按照阵图去打。结果被李继隆变更了作战计划,取得了大胜。既然打赢了,赵光义也就没有追究李继隆的责任!

可想而知,要是李继隆坚定不移的执行赵光义在千里之外制定的作战计划,会被辽国人打得多惨。

将领在前方面对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可以说每一个决定都直接决定着千万将士的性命。后方的枢密院和兵部给予一个大略的战略指示,比方说务必攻克某些重镇,又要在大约什么时候和友军汇合。这样的指示对于将领并没有太多干扰,同时也给予他们顺机应变的权力。

“前锋用哪一路兵马?”魏子兴问道。

前锋事关大军士气,通常用的都是最精锐的兵马,最勇敢善战的将领,方能一往直前,打出军队的士气,为后来的战斗提高信心。所以,前锋军责任重大,叶琛和魏子兴都有心目中的人选。

韩风接口道:“前锋……官家和我说过,这次北伐,御营兵马也赶赴前线。先锋军就由荆小乙都指挥使率领铁甲军担任。除他本部铁甲军之外,另外从御营选拔两万骑兵,全部交付给荆小乙都指挥使。”

叶琛和魏子兴一听居然是鼎鼎大名的荆小乙担任先锋军,那自己的人选就不用拿出来跟他比较了。铁甲军贵为大宋第一强军,在拥有充分实战经验的荆小乙手中,自然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威力,给予金人以沉重打击。

“既然如此,我们就各自返回前线备战了。”叶琛说道。

韩侂胄微微一笑:“预祝胜利!”

第45章 传檄

雄壮的鼓声如密集的雨点在校场,骤然间,鼓声停歇,三声号炮。如雷般随着鼓声踏入校场的万千脚步,顷刻间静止下来。

数万名御营官兵整整齐齐的排列在校场上,旌旗飞扬,盔甲明亮,刀枪如林,士气如虹。近万战马安静的背负着主人,感受着大战将来的气息。三记炮声之后,校场外忽然又是一声炮响。

在校场北面的官兵就像被战舰劈开的潮水般两边退开,迅速又充满了军人的秩序。顺着御营官兵空出的通道,百骑飞驰而过。

为首骑士一身黄金战甲,金光耀眼的头盔上飘动着如血红缨,冷峻的国字脸不怒而威,合体的战甲将他那不算健硕的身材勾勒的英武不凡,而脚上那双绣着九爪金龙的黑色战靴,更是将皇室的华贵和军队的庄严表露无遗。

甲胄在身的官兵无须多礼,数万兵刃高高举起,步卒拄枪躬身,骑兵屈臂致敬。数万人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巨大的声音就像天空中阵阵滚雷,震动四野!

赵扩的身后是上百名官员,大宋的皇帝在韩风的建议下,破天荒的以战将姿态现身。极少目睹龙颜的官兵顿时士气大振。

赵扩纵马直到点将台前,纵身下马,手扶腰间长剑,阔步走上点将台,看着眼前黑压压一片威武官军,大宋官家也不禁露出一丝笑意。跟在他身后的官员们纷纷走上点将台,站在赵扩的身后。

满场官军立刻安静下来,就连马儿也不敢刨动蹄子。

赵扩微微转身,看着站在他身后一身甲胄的韩风,轻声说道:“接下来该你去做动员了。”

韩风那粗鄙无文的动员令,在习惯了华丽文藻的赵扩看来自然无法自己说出口,但是对于普遍没有多少文化的官兵来说,赵扩的动员令说了也是白说。于是,这一份重担就落在了韩风的身上。

作为锦衣卫都指挥使,这次也要亲自赶赴前线的韩风,当然义不容辞。走上前几步,站在点将台前,威严的看着台下御营兵马,韩风厉声喝道:“弟兄们,女真人最喜欢说什么?他们说汉人没有尚武精神,汉人在富庶繁荣的生活中早已忘记了血腥的气味,忘记了刀剑的用处。他们说,汉人是一群羊,一群任人宰割的羊。我说,这些统统都是放屁。我们汉人从来不畏战争,不惧流血。真正的华夏子孙从不缺乏斗志,真正的华夏儿女最喜欢的便是战场上的刀光剑影。

你们今天在大军校场,有三个原因。一,你们来这,是为了洗刷大宋的耻辱,收复我们的失地,解救我们的同胞;二,你们来这,是为了荣誉,因为你此时不想在其他任何地方;三,你们来这,是因为你们是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男子汉都喜欢打仗。

御营的官兵都是朝廷的精锐,年纪最大的也不会超过三十岁。在你们还年幼的时候,或许有的人是出生在南方,听父母说起数十年前那次耻辱的战争,或许有的人是父母抱在怀里带着他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每个孩子都崇拜英雄,汉人历史上从不缺乏英雄。每个战士都希望成为卫青、霍去病、李靖、岳武穆……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尊重英雄,我们鄙视懦夫。我们会不惜一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