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些,能够派出几艘从战列舰改装过来的航母,小有规模也有120架战机,可以一战。
荷兰人发现自己把西班牙人坑了一把,实在不好意思,得好好帮一帮兄弟。三艘半吊子航母驶入马尼拉军港,增强马尼拉的防御力。
菲律宾拥有几千个岛屿,没有了制海权的一方就相当于被割裂了各军政单位之间的交通联系,败亡可期,因此,马尼拉海战对交战双方至关重要。
闽台有日本人虎视眈眈,菲律宾远离西班牙本土,双方都不愿打持久战,要么胜要么败,大家决意要在马尼拉一决胜负。兴许清军都不用在菲律宾登陆就可得到战果。
李鸿章的钱文斐不想要,但他跟罗斯柴尔德家族关系密切,这个可以利用。因为表面上罗氏还是东印度公司的比较大的股东,如果能够拉到罗氏的投资,相当于取得了东印度公司股东的非正式支持。
文斐觉得能否真正取得菲律宾就在于外交上的博弈。所以,最终他向李鸿章表明心志,希望能拿到罗氏财团的贷款。
李鸿章赶紧飞回欧洲去向罗氏财团说项。莱昂内尔当然一切唯温莎军阀的态度为核心制定跟战争有关的投资,向唐宁询问他的态度,是否支持太平洋舰队占领菲律宾。
唐宁一直没有回信,莱昂内尔也就一直没有回复李鸿章,见面只是聊岁月,时我不我待的李鸿章从来不死心眼儿,表示只要借用罗氏的名义,所有的钱都是我李鸿章出,盈利的一半归罗氏,亏了算我自己的。
哇,居然有这种好事?反正温莎帝也没说一定不支持太平洋舰队,莱昂内尔在如此优厚的投资合作方案下就同意了。
现在还没到用钱的时候,且看马尼拉大海战的战况如何。
文斐还是非常重视荷兰人的,对方加起来共有200架战机的空中力量,已经略超太平洋舰队,文将军准备从台湾再向前线派两个航母战斗群,共100架战机,当决战时将再次以250架战机的数量占优。
荷兰人比西班牙人靠谱多了,乘太平洋舰队的援军未达之际主动向敌人主动发起攻击,企图在自己拥有兵力优势的情势下占点便宜。
荷兰人的战机技术出自法国,清军的战机技术出自美国,都是g6国家援助的,相煎何太急。
太平洋舰队不想在军力不及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立即抛弃巴拉望的简陋海军基地,三个航母战斗群驶往深海,往雅加达扑去。兰芳共和国正好被荷兰人打得满头是疱,太平洋舰队这一招即可能是攻击雅加达,也可能是援助兰芳,深合虚实之道,令人摸不着头脑。
印菲联军疯狂追击对手的航母战斗群,这个时候就看出谁的机动能力强大了。文斐通过老同学的关系从新加坡进口了最先进的蒸汽涡轮引擎,悄然更换了所有的航母之引擎,使它能够始终保持与敌人的理想距离,还让对方看不出来。
实际上,台湾出发的航母正以对方想象之外的速度赶到战场,将在文将军算计好的某一个时刻完成对敌舰的合围,上演文将军出道以来最漂亮的海战。
其实,温莎的卫星对这一切都进行了密切地关注,眼看着太平洋舰队在自己选择的战场和时间点与印菲联军决战,不由得对文将军的出色表现另眼相看。
如今的马来亚有约40%的华人,虽然他们属于温莎帝国治下,但对大清故国自然是充满了期许,只要不跟我马来亚作战,他们还是希望清军赢的。这种心态也是文斐得到老同学的暗中帮助之原因。
第342章 恐鸟
**王身在布达拉宫,心系北京,那里的气候不好,常受到西北沙漠吹来的沙尘影响,防沙长城似乎有一点用,但不知道确切情况,只是防沙长城周围变出了12万亩良田这是真的。
雅鲁藏布江边的农垦才刚刚拉开序幕,而防沙长城这12万亩良田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果。
为了进一步试验长城的效果,唐宁决定继续砌长城,把整个800公里以西的沙漠都给围起来,并把这800公里长城向西推进1公里,试验一下在两堵长城之间是否能形成优质的草原。
也就是说,再造3200公里的长城,那800公里蓄水长城造出来的12万亩新田的收益全部投入新长城的建造,对整个内蒙古的沙漠形成合围,至少能够起到防止沙漠扩大的功能。
同理,新疆有更大的沙漠,面积为内蒙的两倍,**王的大手笔,准备把新疆的沙漠也围起来,这是6400公里长的长城。这两个项目加起来,所蓄的水量可造144万亩新田,并一劳永逸地解决两大沙漠地带的扩大化问题。
对付沙漠,植树是不行的,恶劣的风沙会杀死树与草,可是要吹倒长城,没有几万年不可能。800公里的长城仅花了两年的光阴,新的项目的工期竟也被设定为两年,因为**王要增加10倍以上的工人与机械。
800公里蓄水防沙长城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记者与观光者,他们想去见识一下超级工程的奇迹。在这里,西边是黄沙漫天,东边却是风吹麦浪,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真是美呆了。
**王对bbc表示:“希望合围沙漠的工程能够一直进行下去,围了一圈又一圈儿,最后用农田、草场把所有的沙漠都变成绿地。在地球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很可能曾经出现过全球都是绿色的场景。我们可以用大工程把这一美丽的景观重现。”
极端环境保护主义者表示:“如果把沙漠都变成了绿地,那么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会不会因此而灭绝?”
法王笑道:“有可能。但这不是我们这一代人关心的事情。绿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真到了那一天,可以停止绿化工程,甚至可以把绿色城墙给炸了嘛,反正破坏容易,绿化花掉100年,可能炸掉只需要10天。”
听法王殿下这么一讲,人人感到某极端环保者的荒谬绝伦。
还有唱反调的人士表示法王殿下这是在图谋内蒙和新疆的统治权,因为这显然是国家行为,法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嘿嘿,好像被说到点子上了,即使现在地头上的军阀对这项目没意见,难保将来没意见。现在是大片的沙漠,将来就是114万亩良田,说不定会争得打破头。
所以呢,新疆、内蒙是下一个目标,而大清的版图目前已经把哈萨克那270多万平方公里全占了,又所以,先拿下哈萨克人的大地盘才是王道,法王剑指甘陕总督石达开的势力。
同时,石达开增援藏军好几千,使我大尼泊尔远征军损失了38名勇士,新帐老帐一起算。要不是石达开,也许藏军第一时间就投降了。
苏联红军对入侵哈萨克兴致勃勃,但法王认为不能让苏联坐大,现在的苏联已经在马克思总书记的带领下称步走向列强之列,可以提前防范了。
苏联到底到了什么地步?可以说已经到了很恐怖的地步,全国gdp已经高达13亿英镑,距离英国的16亿英镑也是相差无几。因为苏联人口更多,达4400万,虽然人均跟英国差一倍,却在总体上追了上去。
而俄语地区的沙皇俄国则江河日下,原本人口占俄语区的三分之二,现在却仅剩下4000万,大多跑到苏联去发财或者享福了。俄国人穷,人均gdp仅12英镑,比苏联的30英镑差远了,总体经济更是差了一倍不止。
可以说现在苏联的地位已经超过了俄国,大量的俄语精英开始往东流去,被马克思视为共铲主义的胜利。总书记当然是自吹自擂,苏联国内很买帐,不过,国外都认为是温莎财团援助的结果。
马克思的所谓共铲主义根本就不可能如他设想的纯粹,因为他上头是大资本家。两相一妥协,反而使苏联的经济暗合某福利社会经济学家的最佳税率:50%。超过50%的税率会对国家经济产生负面作用,因为这是资本的心理底线,超过50%,你政府赚的比我辛辛苦苦工作、投资得到的更多,太丧失了。
而高福利、高平均主义,让苏联人民的幸福感备增,对国家的认同感暴增,现在,他们都有资本鄙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佬了。人均比你差不多有钱三倍,换谁都会产生巨大的优越感。
如此强的国家认同感,法王哪里还敢让苏联继续壮大。历史上的哈萨克正是除俄罗斯之外最强的加盟国,决不会再让大苏联再染指。这可是270万平方公里的产粮区啊。
产粮区就是不同凡响,石达开在此部署了3万人的军队规模,此处离俄国近,更是全副俄制k1突击步枪,实力颇为不弱。更重要的是清军部署了坑道工事,要攻陷是否又得再来一个“龙之吻”?
不知道是不是听说过了天津坑道大屠杀传闻,石达开在哈萨克部署的军队居然是半坑道的,也就是随时可以回到地面的透气更好的暗堡暗哨,进攻难度更大。想把天津的龙之吻再上演一遍,似乎不可能。
到了这个时候,温莎大帝才碰上了真正的要塞。
大帝一时也没什么碾压的办法,他决定偷偷溜到哈萨克的荒原去一探究竟,不是去要塞找不自在,只是在荒原找找乐子,找找灵感。当然,这个地区得放两颗卫星,随时观察对方的动静,论野战,清军不要说3万,来300万大唐军都不怕。
俄国人长期占领哈萨克的大部分(小玉兹和中玉兹,比大玉兹面积大得多),所以在苏联能够找到很好的精通哈萨克语的向导,唐宁跟他们一起去哈萨克猎奇。
唐宁发明的打猎大型野生草食动物的人造猎鹰的原型原来就在哈萨克,在玉兹和新疆的哈萨克人有很多驯鹰的高手。这些神奇猎人最出色的猎鹰甚至可以直接抓起体重是自己十倍的大型猎物,如狼、羊、鹿等,似乎比唐氏人造鹰还强大。
当然,猎鹰的训练也非常艰难,最好的鹰得从小开始训练,在室内让它习惯抓取地上的肉,再放到室外试练,秘密就在于绑住鹰尾的16根羽毛,让它们不能高飞,长期这样之后,猎鹰就以为自己根本飞不高了,只会在小范围内活动。
到了最后,把16根羽毛解开,仍然在它脚上绑一条长绳,一旦发现它们有远走高飞的迹象就立即冲上去抓住长绳的下部。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三四年时光无法完成。
一把武士刀要打上一年,一只猎鹰竟要花费四年,可见它得有多贵,最后,跟武士刀的试刀类似,猎鹰还得看看它们能不能在野外抓到猎物,也许它们被驯久了失去了灵性,结果四年时间白瞎了。
唐宁去拜访的一个猎鹰世家最近养了一只不咋地的猎鹰,捉兔子的成功率低,准备放走了,爷俩很不开心。
搂草打兔子还不容易?唐宁发明的精准投石机可以派上用场,以前是用来打老鼠的,连老鼠那么敏捷的动物都避之不及,可见投石机的速度有多快。以前的射程被电击机构的线限制在了20米,这对打兔子是不利的,能让你接近到20米,那还叫野兔吗?它那长长的耳朵是多么滴灵敏。
唐氏狩猎投石机将设计到200米准确射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