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在爆炸中受轻伤的法兰西皇后欧仁妮的要求,在爆炸中受伤的市民和皇帝护卫大部分已经被送往巴黎温莎医院。温莎医院通过bbc向巴黎市民发出献血的请求,根据温莎医院的研究与临床实验,200毫升至400毫升的献血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问题,反而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请巴黎市民放心。

    据了解,奥尔西尼在逃离犯罪现场之后不久被逮捕,他是一名激进的意大利统一主义者,意大利烧炭党的领导人。烧炭党是一个致力于在意大利建立统一的君主立宪制或者共和制的秘密团体,他们的名字源于新成员入会仪式当中实行实名制的木炭交易,并且他们最初的成员当中有很多的烧炭工人。据悉,拿破仑三世年轻时曾加入烧炭党,也许因为现在的烧炭党人对拿破仑三世的政策表示失望故而采取了极端手段。

    烧炭党对法国的仇视还可能源于拿破仑大帝时期,被拿破仑大帝征服的意大利半岛大量财富被搜刮用于拿破仑征服欧洲的战争,在对俄战争中,共三万名意大利士兵加入了远征军,最后拿破仑大帝的五十万大军被俄国的严冬打败,这三万名意大利士兵仅有300人生还。1815年拿破仑战败之后,意大利被分解为8个邦国,其中有的邦国直接被奥地利和西班牙控制,实行**统治。烧炭党人对此相当不满,他们的成员在入会时就做好了准备用刺杀和武装革命的方式实现政治目标的打算。”

    这是典型的电讯报和bbc的播报风格,只点出事实和基本史实,不对道德或者政治进行批判。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法国人民的情绪,bbc这一次的播报中还隐去了一个重量级的信息——烧炭党人的活动大本营是英国,主要是伯明翰。

    现在作地的法兰西皇帝既然继承了拿破仑大帝的部分威望,自然也就继承了部分仇恨,这怪不了谁。烧炭党的领导人之一奥尔西尼与拿破仑三世通信数次,在得到法国皇帝的支持无望的情况下使出了刺杀技。

    bbc等英国媒体没有报导烧炭党人在英国进行刺杀策划的事情,法国媒体可没有这么好相与,它们挖出了近年以来数起针对法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大多出自英国。这些说法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法国政府的认可,法国人民群情激奋,一定要英国给一个说法。英国首相巴麦尊的外交处境顿时有如火烧眉毛的感觉。

    因为打赢了克里米亚战争,法国人洗刷了自拿破仑大帝在俄国战败的耻辱,所以拿破仑三世还是挺有威望的,法国人民的皇帝在爆炸中受了严重的伤,使法国人从官员到军方到百姓都相当地愤怒,法**队甚至开始动员,有可能发动对英国的战争。英国人赶紧招募志愿军,法国人疯了。

    泰晤士报最喜欢给唐宁添堵,他们竟挖出了一个“有趣”的小道消息,奥尔西尼用来行凶的炸药正是来自伯明翰一名叫威廉斯的化学家,而这名化学家供职于唐宁旗下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工程爆破部。在爆炸事件时,拿破仑三世与皇后乘坐的是牛津汽车厂赠送给各国元首的mini,凡是赠给各国元首的汽车,其玻璃经过钢化处理,有一定的防弹能力,所以法兰西皇帝和皇后夫妇没有被威力巨大的炸药结束生命。也就是说,法国皇帝和皇后被唐宁发明的炸药攻击,却被唐宁发明的防弹汽车救了一命,最后又被送进了温莎医院。堂堂法国皇帝,好像被唐宁的发明玩得********。

    至于唐宁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是光彩还是不光彩的角色,自有后人评说,反正巴麦尊这一回是麻烦大了,在巨大的外交压力下,他可以考虑辞职了,并且有可能受到法院的起诉,因为他的内阁对于多次在英国策划的针对法国的阴谋无所作为,给英法关系造成有可能战争的局面。

    电讯报既没说阴谋是在英国策划的,又没说爆炸的炸药是源自苏伊士运河公司,真不好玩。相反,泰晤士报则肆无忌惮地大肆炒作,搞得它们的报纸销量大涨,要看“好看的”新闻还是要看泰晤士报啊!

    这个时期的英国信奉的是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市场主义,巴麦尊本人在苏格兰上大学时正是亚当?斯密的学生,亲学生!古典市场主义是完全的自由主义,连对于外国人入境都没有什么限制,所有的外国商人包括罪犯都可以自由地出入英国,这就是为什么雨果啊、马克思、恩格斯、烧炭党等等大量的被本国驱逐的人纷至沓来都到英国来避难。而且也没有对罪犯的引渡条例,只要对方不在英国犯法,外国人就可以安全地呆在英国。

    因为没有引渡条例,当法国政府派遣官员到伦敦要求限制罪犯权利时,英国人视此为粗暴干涉英国内政,加剧了两国紧张的政治关系。

    法国的老百姓爱戴皇帝,想为了皇帝而战,但皇帝本人头脑还是清醒的,法国可以在非俄国本土打败俄国人,但要入侵英国,那是绝不可能的,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那是天下无敌的,当年拿破仑大帝都没可能入侵英国本土,他这个伪拿破仑又有何德何能可以超过当年伯父的威势呢?不仅如此,他对于皇后最近借着卢森堡大公关心皇后的伤势而频繁互通电报也睁一眼闭一只眼。

    算一算,唐宁跟这位法兰西皇帝的恩怨已经过去了五、六个年头,当年为了共和派、欧仁妮而较劲也早已是老黄历了。起先,唐宁只是问一问“老朋友”夫妇伤得怎么样,最后跟欧仁妮聊得越来越多,欧仁妮跟他谈起了很多她们夫妇在法国执政的悲喜,最后,相当有诚意地邀请卢森堡大公访问巴黎。

    说起来,唐宁还没有到过这座世界名城呢。要不要真的去一趟呢?

    不过,想一想之后,唐宁又没有什么理由去一个自以为是的皇帝统治的法国,还是算了,反而邀请法兰西皇帝皇后身体无恙之后访问伦敦。

    英法的外交关系越发紧张,双方的军队也在不断地为可能到来的冲突而做准备,巴麦尊首相终于在2月19日辞职了,他所创立并领导的自由党群龙失首,保守党的德比组成弱势政府。

    突发事件并没有影响英国王室的喜事——维多利亚长公主要出嫁到喽。以女王为首的王室认为日益嚣张的无神论大亨温莎大公并不适合参与长公主的婚礼,不过,长公主以大公的好学生自居,强烈要求邀请大公参加她的大婚礼,女儿长大了呀,也得到了父亲的支持,所以大公仍然接到了王室的邀请。

    于1月25日举行的婚礼定于圣詹姆斯广场举行,正好东印度公司的大楼就在圣詹姆斯广场的边上,来参加婚礼的大公和“未婚夫人”先在东印度公司大楼落脚,大公甚至在婚礼开始之前还能在大楼的会议厅里主持一个关于如何提高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执政效率的会议。董事长已经给他的“印度控制委员会”定下了自由贸易的基调,具体地执行方法还要让熟悉印度的政治精英们来讨论。他的委员会成员有一本来自原来大英帝国内阁的控制委员会,委员会的议题从原来习以为常的如何在印度捞取好处与最大程度地盈利变成了如何改善印度的经济与民生。

    温莎大公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不管是他主张的无神论还是铁腕处理雇佣兵叛乱事件,在民间都有相当大的负面反响,不过,仅仅是他召开这样目的的印度治国会议就足以赢得委员们的尊敬。

    在大公定下的基调下,委员会里出现了印度文化保护主义者,指控东印度公司的官员在去年平息叛乱过程中对印度北部著名的莫卧尔王朝建筑泰姬陵的破坏。泰姬陵的墙壁上的宝石和青金石被这些破坏分子窃取,糟蹋得一塌糊涂。东印度公司干这样的好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过,从此以后就要遭到惩罚,这些士兵和官员从泰姬陵搞到的宝石限期内必须上交给由这位文化保护主义者负责的“文化部”,并由公司拨给一定的经费,开始对印度著名的建筑进行登记,制定保护法律。

    东印度公司从英国接掌行政权之后,财政并不宽裕,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划出相当的预算来执行文化保护,足见新政权对发展印度的诚意。对于唐宁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将来还要靠泰姬陵这样的宝贝来发展旅游业呢。
第111章 不善而善
    在大公的引导下,容易受影响且对大公无比敬畏的孩子们基本上达成了一个共识:人人为己,并尊重别人的选择,不管别人是为己向还是为他向。事实上,大公倡导的是契约社会,从基本法律到法律细则,一切由公民达成的共识为基点,建立普适契约,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为了让这些大大小小、重要或者琐碎的契约得到良好的贯彻和保障。

    由此为出发点,则当下大清国那种把条约当饭吃,食言而肥的契约观点是绝对不相容的。大公开始引导孩子们讨论如何把大清及其附属藩邦转变成契约即法制社会上面。

    靠英法联军把大清暴揍一顿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只有让大清国人从上到下更厌恶欧洲人,不揍那更不行,大清仍然自以为天朝上国呢。

    有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做英国人,提出由外**队全力攻占大清,建立一个由英国人控制的新国家,反正被外族统治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现在不就是满洲贵族统治吗?

    这个建议遭到了很多孩子的反对,认为满族人长得跟汉族人长得差不多,换了欧洲人来肯定不行,而且满族人入关之后拼了老命汉化,已经跟汉族人几乎差不多了,所以没有文化冲突,而欧洲文化与儒家文化格格不入,要让欧洲人在中国建立起贵族统治实在难度太高了。

    有个日本孩子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你看我们日本正在进行高效地改革,不如让长相差不多的日本人来做中国的贵族吧,这个孩子被反对的更多,甚至被当成笑话。

    在各种声音之中,小林酱完善了自己的梦想,根本不会用毛笔的她用水性笔写了几个字,这个无敌美少女写的字那叫一个难看,简直惨不忍堵,很多孩子第一次看到她写字,都笑出声来,好像看了一幅漫画。

    唐宁听到笑声,过来一睹小美人的书法,然后他的反应跟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他不笑,他虎躯一震。那几个字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唐宁请孩子们吃个晚饭,只是为了排解忧郁心情,顺便了解一下孩子们现在的想法,他做梦都没想到有人能想到这个点子,而且还是林菲尔。

    大公的声音变得异常温柔,问她:“小林,这句话你从哪儿看来的?”

    林菲尔:“在新加坡的时候那个书法家老爷爷有一个很大的书房,我进去找书来看,其中有一本《三国演义》很有意思,后来老爷爷把它送给我了。这句话就是在三国演义里的。你可以学曹操,把皇帝控制起来,一步步地把大清国改革成一个契约社会。”

    唐宁不露声色,说:“这是个很有趣的想法,不过呢,汉献帝是在自己没有自保能力的情况下制造曹操的,跟你主动去控制皇帝的想法可大不一样。英法联军也正打着把咸丰帝抓起来的念头呢。”

    没错,英法联军要抓大清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