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清-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好赶上刘兴华来漠北视察,他们便被刘兴华命令带到这里来。而这样做的理由,是希望告诉杜劳可夫还有其它俘虏兵,他们想活着甚至回到沙俄。就必须忠诚于安民军。

    望着一家人泣声重逢的样子,刘兴华也笑着道:“杜劳可夫,马上就是我们华夏人最重视,举家团圆的春节。希望我的这份礼物,你会喜欢!”

    已经听儿子说过来黑省经历的杜劳可夫也清楚,他活着的时候。帝国需要用他标榜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宣传。告诉沙俄其它平民出身的官兵,只要努力一样能当将军。

    可随着他对外战死的消息,他也失去了利用的价值。而当年欣赏他的贵族将领,同样已经离世。在军中没了靠山的杜劳可夫,本就是别人的眼中钉。

    正是如此。他才会派到黑省来参与围剿安民军的行动。现在那些军中的同僚得知他战死,自然更加肆无忌惮的打压他在军中提拔的部下。这事在沙俄军队里很常见!

    同样心情激动却也感慨万千的杜劳可夫,第一次真心诚意的行礼道:“将军,谢谢!忠心感谢你对把我家人给接来这里,也许当个普通人,对我们而言更好。”

    面对杜劳可夫的感谢,刘兴华也继续笑着道:“杜劳可夫,先前我说过。这一年多你的付出我同样看到了。也许我做不到一视同仁,可宽恕一下人却是可以的。

    从今天开始,你跟你的家人。都将拥有由我签发的通行证。这意味着,你跟你的家人,将来可以自由出入这座劳改营。这意味着,你重获自由了。

    如果你的家人,不喜欢住在这里,我可以让人给你们建造一幢房子。让你们一家人在新家生活。只要你们遵守这里的规矩,我相信你们会明白。我的民族包容心很强。

    我也希望,从你开始能有越来越多。勤劳善良的沙俄人,成为我根据地的百姓。那怕我们的肤色不一样,但我相信,至少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和平。你觉得呢?”

    那怕清楚这是‘千金买马骨式’的收买,可接二连三对帝国的失望,让杜劳可夫对帝国的忠诚心,也渐渐消散的差不多。相反,他喜欢上在这里生活。

    尽管在这里当俘虏,他不可避免承受百姓异样的眼神。可他清楚,相比沙俄对大清人的迫害。这里的百姓,对于他们却从不做出打杀的举动来。

    甚至有时替百姓维修公路时,杜劳可夫也能看到,百姓自发给他们端来清水跟食物。这种百姓自发的感谢,也让充当苦力的沙俄士兵很感动。

    想到这里,杜劳可夫朝妻子还有几个孩子道:“劳娜,我们怕是回不去帝国了。将来,我们就要在这里生活了。你们愿意吗?”

    杜劳可夫的妻子很快道:“只要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生活,在那里我都愿意。我实在无法承受,失去你的日子。得知你还活着,我就知道上帝没有抛弃我们!”

    见妻儿们都同意,杜劳可夫想了想道:“将军,谢谢!从今天开来,我想改个名字。这样,也许我会显得跟这个地方更亲切。往后,你就叫我杜可夫吧!”

    这个提议,让刘兴华稍稍一愣,却笑着道:“好,我也希望,未来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会有越来越多爱好和平的人居住在这里,同我们一起共创美丽家园。”

    望着刘兴华伸出来的手,杜劳可夫愣了一下,也伸手感动般道:“谢谢!”

    在刘兴华与杜劳可夫交谈之时,正在休息的俘虏营官兵,同样有不少看到杜劳可夫家人的出现。虽然他们听不到,那里在交谈什么,却很羡慕杜劳可夫能与家人团聚。

    等到营地又响起刺耳的集合之声,刘兴华很快带着杜劳可夫,走到平时检阅俘虏的高台上。而管理营地的驻军指挥官,很适时的道:“肃静,接下来欢迎安民军军长讲话!”

    一听这话,台下很快便集结完毕的沙俄俘虏,愣了一下之后,却很听话的拼命鼓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些沙俄人,都是刘兴华的部下呢!

    同样没离开的杜劳可夫家人,也享受到陪同站上高台的待遇。而这时,走到话筒前的刘兴华一脸微笑上前道:“你们当中,也许有人认识我,也有人是初次见我。

    不过你们认不认识我,接下来我的话,都希望你们能够记牢,这关系到你们能否得到自由。而今天我宣布的第一个好消息,便是你们曾经的少将杜劳可夫,已经重获自由了。

    相信你们也看到,此刻站在他身边的人,都是杜劳可夫朝思暮想的亲人。而我相信,你们当中同样有人,会思念身在远方的亲人。对吗?”

    不多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沙俄士兵,便有人点头流泪。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听从帝国的召唤,来到这里参战,却没想到会沦为俘虏。

    虽然还活着,可何时能回归家乡,就不是他们所能知道的。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渴望听到刘兴华恢复他们自由的话。只是想重获自由,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

    望着表情激动的俘虏,刘兴华又继续道:“虽然我理解你们思念亲人的心情,可我必须告诉你们。在你们被俘虏的那天起,你们忠诚的帝国,已经将你们给抛弃了。

    前次我与沙俄进行和谈的时候,给了两万个俘虏以示诚意的名额。可负责谈判的沙俄使者,最终选择用士兵俘虏,兑换比你们身份更高级的战俘军官。

    说这些话,不是想让你们仇视你们的帝国,而是告诉你们,我给过你们机会,可你们的帝国没有抓住。那就不要怨我,继续将你们关押在这座战俘营。

    其实我现在很庆幸,你们帝国兑换走军官,没将你们兑换走。因为,不久之后,在吉省边境又会有一场战争。如果你们被释放,结果是投入另外一场战争中。

    虽然你们帝国即将面对的,是我同样痛恨的岛国人。可你们在这里的工作跟付出,让我很庆幸没放你们离开。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安心在这里生活,至少在这里你们能活着。

    只要活着,早晚会有机会返回你们的家乡,见到你们的家人。而从明年开始,每个月我会给你们一百个与家人通信的名额。你们写的信,我会派人送到你们家人的手中。

    所以,想获得通信的资格,甚至跟杜劳可夫一样自由的名额,那就以你们的工作跟忠诚告诉我。只要你们好好表现,我同样不会亏待你们的。”

    ‘呜拉!将军万岁!’

    突然之间,下面的沙俄俘虏中,就有士兵情不自禁喊出这些话。见刘兴华没生气反倒笑了,下面那些俘虏兵叫的越发开心了。

    讲完这些话,刘兴华又宣布俘虏营,今天晚上加餐。甚至给俘虏们一顿,听上去很奢侈的红烧肉。下面那些沙俄俘虏,就越发的激动了!

    初次经历这种场面的杜劳可夫家人,也觉得心酸之余,替这些俘虏士兵庆幸。至少他们活的不错,没承受太多不人道的待遇。甚至还能吃上肉!

    可在刘兴华看来,这些慢慢被驯服的俘虏,想让他们甘心情愿的为根据地做贡献,多少还是要给点甜头。要想马儿跑,总要喂点草嘛!

    更何况,这个俘虏营对刘兴华而言,不单单是一个劳改营那么简单。这还关系到,一个将来能否重新收回那些割让之地的大计划!(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洗与年会
    视察完漠北的刘兴华,将已经定婚的钱杏芳给带到身边。原本想将钱杏芳的父母,一起接到哈城居住。可两位老人,最终还是选择在猎户村生活,觉得更自在一些。

    那怕袁寿山的遗孀,同样选择待在这里生活。随着邻里之间熟悉,袁寿山的两个夫人,都喜欢上这种休闲恬静的生活。每天照看儿子,便是她们最幸福的事情。

    加上战争结束,便重新回到猎豹突击团的袁庆恩,就在漠北没离开。如果她们搬到哈城去居住,平时想见个面一起吃顿饭,反倒是件麻烦事。

    最终选择跟刘兴华离开的,只有越发具有女人气息的钱杏芳。做为安民军通信团的中校团长,钱杏芳在外人面前,无疑是个很有军官气质的女中校。

    可在刘兴华身边,她就是一个可人的温柔小女人。这次刘兴华将她带到身边,准备一起去哈城过年,钱杏芳自然也是高兴的,却也有些舍不得在猎户村的父母。

    对于安民军不少老人而言,他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刘兴华能有个子嗣。可两人定亲到现在,一直相隔甚远,偶尔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多也是匆匆温存一晚便离开。

    难得现在事情比以前少了许多,钱杏芳将通信团的工作,交给副团长代为处理之后。便跟着刘兴华,从漠北返回哈城,并陪他沿途视察部队跟工作甚至于城镇。

    从来不搞什么提前通知的刘兴华,着实让各地的民政官员,还有各部队的主官,都很担心刘兴华会不请自来。但谁都清楚。这是刘兴华的习惯,也能看到更真的一些事情。

    陪同刘兴华视察的钱杏芳,对于这个男人的认真跟亲民,在这次陪同视察中,也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她眼里。这个平时严肃的男人,对待百姓却如沐春风一样。

    很多百姓甚至只有等到刘兴华一行离开,才知道那个带兵在村里住的中尉,其实就是安民军的最高指挥官。可这种大人物,丝毫不嫌弃农家饭,甚至还给他们修整房屋。

    伴随刘兴华的足迹。在黑省各城传开,很多百姓也真正知道。刘兴华是个真正在意百姓生活的统治者,离他们很近,不象以往的官员那样高高在上。

    对于一些城防军的官兵而言,他们也感受到刘兴华的亲切。有幸能跟其一起共餐的官兵。更是打心眼崇拜上这个最高指挥官。他们也真正感受,安民军跟清军的不同。

    年关将近,通过沙俄的铁路,刘兴华一样没忘记,给忠勇军还有义勇军的官兵,送去大批过年的礼物。看着那些整车拉来的冻肉,依兴阿跟马双枪同样感动。

    虽然刘兴华说过,吉省跟盛京暂时以稳为主。等到黑省的形势稳定下来。他会根据两省的态势开始进军收复。这意味着,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久。

    而他们两支军队要做的,就是尽量训练部队扩充兵员。只有这样。将来漠北军南下,他们才能配合主力的行动,以最快的速度接收两省,完全三省的收复。

    相比义勇军一部,只驻防通化一地,不会出现太多问题。依兴阿管理的锦州跟阜新两地。整个冬天同样有些不太平,那些朝廷派遣的秘探也是来往密切。

    针对这种情况。依兴阿最终给各部下达通电。从即日起,任何军官都不允许接见朝廷派来的人。谁敢接见。谁就解除职务,或者调离现在的驻地跟岗位。

    一纸令下之后,那些还心存幻想的原清军武官们,也真正明白。留给他们的选择不多,要么跟着忠勇军干,要么就跟着朝廷干。可真正选择后者的不多!

    有些清军武官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