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个时候,刘兴华似乎没看到他的表情一样,拿过一支笔画了一个大圈道:“这里对于你们八旗子弟而言,应该都比较熟悉吗?说起来,这里也算你们八旗的龙兴之地。
只可惜,随着你们八旗入关,这片地方反倒慢慢荒凉了下来。加上前段时间,沙俄跟岛国的战争,这块地方比以前更显荒凉了许多。
但这里临近半岛,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如果岛**队攻下这里。往左可以攻进吉省腹地,往右可攻入黑省。所以,我打算派一得力干将,做镇此地统领军政防务。
接下来,我会派遣至少两个师的主力部队。另外迁移十万户百姓屯边。另外扶持资金上,我也会做出一些倾斜,以求尽快将这里打造成富饶之地。
以你们三位的战略眼光,不难看出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我军的战略前沿。目前岛国占领的半岛,我虽然没兴趣。但未来就不一定了!
让半岛这样的战略要地。始终处于岛国这样狼子野心的人手里,还不如寻机会将它全部拿下。而想完成这个目标,晋昌的责任就非常重大。
你不想跟朝廷的军队兵戎相见,那开彊扩土你总有兴趣吧?如今你年不过五旬,只要给我五年发展时间。我就有能力跟岛国倾力一战。
而你在五年之内,必须将这块地方发展起来。无论是军队还是民事,都必须做到稳定发展。我也会命令,驻扎边境的部队,协助你管控地方。
这么若大一块地盘交给你负责,想必你想过点清闲日子是不太可能。而且我能给你的支持,说穿了也不多。更多需要你赴任之后,多想办法改善当地民生。”
一番话让晋昌很欣喜若狂般道:“大帅如此信任晋昌。晋昌岂敢不用命!”
正如刘兴华猜测的那样,跟朝廷兵戎相见他是没兴趣。可若是能收复半岛,真正将其纳入华夏版图。那便是流芳百世的功绩,晋昌又岂能不激动呢!
那怕站在旁边的依兴阿跟寿长,突然有些羡慕般看着晋昌。毕竟,这样的权利,相比他们未来独掌一军,只怕也不多让。这简直就是一方诸侯的权力啊!
镇守国门。守护龙兴之地,这样的职责对晋昌而言。无疑是再好不过的任命。而对刘兴华而言,晋昌去管理这个地方。同样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这个后世被划为自治州的边境地区,百姓种族分布很广。而刘兴华要做的,就是让晋昌去当这个州长。其权力,自然不比其它的市长低,也算配的上他现在的军衔。
担任这个专区专员,兼任地方军事主官,挂着中将虚衔。这样的权力集一身,就算说出去别人也不能说刘兴华卸磨杀驴,相反会觉得刘兴华很仁义。
在各方关注着东北局势的时候,通电联合的三支东北反抗军,似乎没进行太多变动。忠勇军主力部队,依然负责整个盛京的防务。
而义勇军主力部队,主要负责半岛边境的防务。对内的防卫工作,大多都由安民军接管。可事实上,挺进吉省跟盛京的安民军主力,乘座火车开始进驻海城。
而海城面对的主要敌人,就是占据旅顺的岛国海陆军。在金州地界,安民军跟岛国的防御陆军,正式形成了对峙。但双方都很克制般,暂时还没发现交火的事件。
可伴随安民军主力,不断通过铁路运输到海城,岛国的陆军也感受到压力。他们明白,以刘兴华的行事作风,只怕不会让他们的海军占领旅顺。
如果安民军真的展开军事行动,仅凭他们布置的陆军,只怕难以抵挡安民军的进驻。而事实上,他们也知道,安民军就算拿下旅顺,只怕也保不住这个地方。
在形成对峙之后,担任防御的岛国陆军,自然不敢做任何挑衅的事情。而安民军,似乎也显得很安静,同样不会进入岛国陆军的控制区域。
而岛国派遣进东北,打算跟刘兴华联络的使者,根本就见不到刘兴华。面对这种情况,岛国方面果断派出使团,跟清廷再次签定旅顺军港的租用协议。
就在协议发出当天,东北军大帅刘兴华,正式发表通电道:“鉴于清廷做出如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东北军决定,年前正式发起收复旅顺军港的战斗。
就算东北军没有海军,宁愿将旅顺军港夷为平地,也绝不容许任何敌**舰进驻。自通电发布之日起,扼令岛国海军一周内撤出。如若不撤,战火必起。
汉青不好战,却不怕战。只是一旦开战,东北全境禁止任何岛国百姓商人进入。战斗一日不结束,东北永不接纳岛国人。做为报复,东北军保留进军半岛之权利。”
这条通电一出,很多人都知道,刘兴华怒了。而清廷方面,为了减少一些对岛国的战争赔付,就选择跟岛国签定租赁协议,同样让国民对其充满了失望。
清朝会沦落成现在这个样子,岛国需要承担绝大多数的责任。若非岛国偷袭,将北洋水师精锐尽毁,只怕清廷也不至变成有海而无关的尴尬境地。
相比清廷面对东北军的通电,还有国民的愤怒都装做无视。岛国方面,一边严令半岛边境的部队,进入战略状态,提防东北军发动的突然袭击。
一边继续往旅顺方面调派兵力,希望能让东北军明白,相比沙俄的软弱,他们岛国的陆军则不畏战。对岛国而言,旅顺军港是他们发动战争,唯一为数不多的战利品。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好不容易夺回旅顺军港,他们岂会如此痛快让出旅顺军港呢?东北军新立,想必同样虚弱。真要战的话,同样是两败俱伤的下场。
偏偏他们低估了刘兴华的狠劲,宁愿拼着两败俱伤,他也不会看着岛国,真的占据旅顺军港。一句话,他得不到的东西,那就彻底的毁掉,谁也别想得到。
通电第七日,整个东北各城的守军,第一时间查封所有岛国籍的商铺。所有岛国籍的平民跟商人,一律全部带走。财产全部充分,而人员的话,绝大多数都遣送回半岛边境。
这样的举动,让岛国同样气愤不已。可更令岛国想不到的是,原本支持他们的英美两国。在这件事情上,似乎选择了中立,不再象前次那样支持岛国。
明白前次六国视察黑省,只怕跟刘兴华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岛国的商人退出东三省,其它六国的洋商们,却开始陆续进入东北的商业市场。
更令岛国惊惧的是,刘兴华在开战前,跟英国签属了两条轻型巡洋舰的合同。除此之外,还跟英、美、法、德、俄、奥六国,签定一系商业协议,其中包括奉天到长春的铁路。
这样海量的商业订单抛出,跟沙俄一边的德、奥两国,自然丝毫不客气的站在刘兴华一方。至于英、美、法看在这么多利益上,他们自然要选择闭嘴了。
而这也意味着,岛国跟东北军即将爆发的战争,各国都不会站在岛国一方。这样的形势,让清廷同样惊惧。不明白,洋人为何如此重视跟东北军的合作呢?
第八天,集结在金州的安民军主力,凌晨突然展开猛烈的炮击行动。战争一开始,整个岛国的防御阵地,倾刻间都化为火海。
更令岛国守卫部队胆寒的是,他们用水泥修建的坚固工事。在那种大口径的重炮炮击下,同样难以抵抗这样凶猛的炮击。甚至不少炸弹,钻进工事之后才产生爆炸。
而岛国不知道的是,在这七天时间里,刘兴华派遣的雪狼特战队,已经将他们前线的防御工事全部给摸清。重点的工事,当然是炮兵重点照顾的目标。
为了彻底瓦解小鬼子打持久战的想法,刘兴华将仓储器里,为数不多的钻地弹给取了出来。结果这种各国都从未见过的炸弹,直接让小鬼子防御部队,彻底打消依托坚固工事阻击的期望。这支安民军,他们只怕难以抵挡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筹建海军
很多关注旅顺战事的人都觉得,他们猜到了战争的开始,却没能猜到战争的结局。短短两天时间,新联合的东北军,便让岛国海军选择不战自退。
对于旅顺军港落入东北军之手,将军港租让出去的清廷,也忍不住埋葬小鬼子的不顶用。驻扎了这么多兵,还有一支舰队在那里,怎么退的这么干脆呢?
只有关注这场战事的列强,对于岛国做出这种选择,也很佩服这帮小鬼子的知进退。对岛国而言,如果他们获取不了陆战优势,占领旅顺的作用其实不大。
加上这次东北军展现出来的攻击力,让岛国方面更是大吃一惊。尤其那一晚半岛边境的突袭,更令岛国明白,就算他们能取得海战优势,那陆战呢?
如果说东三省对他们而言很有诱*惑力,那么已经殖民多年的半岛,对他们的作用就更加重要。若是为了占领旅顺,让东北军将半岛搞的一团乱,那就得不偿失。
实力不如人,那就只能暂且忍耐。这一直就是小鬼子的处事原则!
面对东北军收复旅顺军港,清廷上下自然是咒骂小鬼子无能。可对于驻扎在烟台的清军舰队而言,却是个无比巨大的震撼。这旅顺港,真的被一帮陆军给收复了!
实力自甲午之后便大损的北洋舰队,如今建制虽在,可相比早年的北洋水师,如今的北洋水师更多只是个摆设。甚至连舰队驻扎的军港,也只能选择条件不太好的烟台。
新任北洋水师统制萨镇冰,对于朝廷的无能,自然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如今的北洋水师上下。很多连饷银都经常短缺的状况,萨镇冰无疑很着急。
可他更着急的,还是各国快速发展海军人才跟打造新舰时,大清的海军却在原地踏步。甚至说的不客气点,海军的实力还在不断退步。
对于朝廷那些王公贵族而言。甲午战败之后,清朝水师已然名存实亡。目前北洋水师的几艘军舰,更多都是做做样子充充排场用。
若是想依靠这样的海军,去对抗那些强大的列强海军,朝廷觉得不太可能。甚至在签定‘辛丑条约’之时,就有人提议卖掉北洋舰队的水师。以证明他们的绝无对外备战之意。
要不是萨镇冰跟前北洋水师统领叶祖珪强烈反对,只怕北洋水师将彻底从清廷的建制中除名。北洋水师看似是保留下来了,可一应所需朝廷都拖延甚多。
海军,本就是烧钱的大户,本就军费紧张的清廷。每年拨付给海军的款项。只能说保证水师饿不死。但想添购新舰恢复北洋水师的实力,几乎是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将舰队大本营安置在烟台,萨镇冰对于旅顺军港的情况,自然也比别人了解的更多。先是沙俄强行租赁,后面岛国海军又卷土重来。
围绕着本应属于北洋水师驻扎的旅顺军港,这些外国列强跟串门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对一个有心振兴海军的将领而言,是件多么痛心的事情。
可实力不如人。他们也只能这样。想当初八国联军进攻大沽炮台时,北洋水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