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清-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的简单,可号声响起之后。除了距离比较远的进攻官兵,能够顺利的撤下来之后。进攻到百米范围的沙俄士兵,几乎又迎来一轮死亡风暴。

    痛打落水狗,在任何时候都是战士所喜欢的。既然沙俄士兵准备撤退,那自然无心做反击。而这个时候,就是步枪手们发挥的时候,一发发催命的子弹,收割着老毛子官兵的生命。

    在正面阵地碰了钉子,其它两侧阵地充当佯攻的部队。虽然伤亡比较小,却也没能讨到便宜。这意味着,沙俄军首次进攻,便以失败甚至惨败而告终。

    望着整整一个营四个连队,近五百人的队伍,撤到阵地下方只剩三百多一点。这位中校指挥官的心情可想而知!这意味着,他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

    面对眼前这支所谓的民团,拥有机枪跟坚固防御阵地。中校很清楚,这次他只怕要无功而返了。仅凭手中的武器,想攻破对方的防线,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未完待续。。)
第五十章 两军阵前遇
    随着徐三炮有点阵前叛变的举动,本身就有些失魂落魄的凤翔,也没阻拦这些部下做出的选择。至少他现在也一样很迷茫,不知道毕生付出的忠诚到底值不值。

    等到武器全部上交之后,莫拉乎立刻命令,警卫排带着这些清军,往最近的塔河镇走去。路过塔河守备营一连阵地时,不少清军都显得非常好奇。

    可这种好奇,很快随着莫拉乎乘坐的汽车出现给吸引。那怕凤翔也很好奇的道:“莫大哥,这是什么玩意?怎么还有几个黑呼呼的轮子呢?”

    面对凤翔的好奇,莫拉乎很快道:“这是汽车,兴华那小子搞来的。你先前不是好奇,为何我们这里一直在修路。为的就是,方便这种东西通行。

    等下,你军中那些受伤的官兵,都可以乘座这种汽车往塔河镇上送。至于其它官兵,则需要步行了。不过,我已经命令塔河营,给你们备好饭菜跟衣物了。”

    在说着话的时候,警卫排的士兵,将带来的担架全部取了下来。将那些受伤严重,却没被丢下的士兵,全部抬到了汽车之上。

    为了让这些士兵安心,莫拉乎还让凤翔派了个营官陪同前往。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莫拉乎便下令道:“警卫排去一个班,沿路注意安全警戒,你们先回塔河基地。”

    说着话,汽车连的官兵很快发动汽车。听着汽车的轰鸣声,不少清军士兵都下了一跳。而这种情况。让莫拉乎非常清楚,这就是他们与沙俄军的最大区别。

    这种汽车,在沙俄一些精锐的军队中同样存在。看到这种东西。相信沙俄的士兵,根本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奇。而在大清,这恐怕真是稀罕物。

    随着汽车启动离开,一众清军更觉得神奇。这样一个钢铁般的怪兽,竟然能跑动起来。而且看速度,只怕不会比战马慢多少。这玩意,确实看了眼界啊!

    可更令士兵们好奇的。则是那种三轮摩托车。尤其不少士兵,看到那些乘座跟骑赞乘摩托的警卫排士兵,更是觉得这兵当的才叫痛快啊!

    相比士兵们看新奇。凤翔望着冒烟离开的汽车,忍不住道:“有了这东西,平时打仗运送部队跟物资,只怕更加方便快速吧?这玩意。比老毛子火车更方便啊!”

    也许就是这种对汽车使用不同的理解。才更能说明将领跟士兵的不同。闻听此话的莫拉乎却笑着道:“这玩意好是好,就是对路要求太苛刻。

    如果不是这近一年的时间,兴华花钱让百姓把路修宽压实。这大家伙,只怕同样没什么用处。就算瑗珲城外的官道,有些地方这汽车同样没法通行。

    以前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费心思修路。总以为,他是为了让百姓找到活干,能讨口饭吃。现在才知道。这小子走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眼下我们部队的物资补给。都是由这种汽车输送。那怕百姓私下来往,有了这样宽实的道路,也方便快捷许多。用兴华的话,安民旅地盘扩大到那里,路就会修到那里。”

    为了照顾凤翔一些军官,莫拉乎让人牵来了十几匹战马。相比普通的士兵步行,他们这些军官则骑在马上,一边聊天一边缓步朝塔河走去。

    有不少从瑗珲转移来的百姓,得知今天瑗珲的守军会进镇。有子弟在里面参军的,都显得非常期待,守在镇门口等待,希望看看自家子弟是否在活着的人群中。

    在塔河居住一段时间,他们真正感受到这块地方的新奇。每个人,不用为吃饭的问题担心。也不用担心,走到道路上,受到不知名的威胁跟杀戮。

    虽然如今的塔河镇,没有昔日的直瑗珲城繁华。可这些百姓,觉得非常享受现在的生活。每天早出晚归,为一家人的生计而忙乱。没事听听广播,倾听一下天下大事。

    随着汽车首先进城,听到上面有失伤的清军士兵。不少围观的百姓,都很担心是自家的子弟。这年头,打仗受了伤,是件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

    伴随城里的守军,将车上受伤的清兵抬下。随车过来的清军营官,尽管觉得屁股有些生疼。却很享受,他是第一个乘座这种钢铁怪兽的人。

    等到他一下车,有来自瑗珲的百姓,便上前道:“许大人,我家小伍,这次回来了吗?”

    望着一对站在面前的中年夫妇,姓许的营官愣了一下,很快道:“你是伍三成的爹娘?”

    对于自己统领的士兵,似乎还有所了解,许营官也很快说出士兵的名字。而这对中年夫妇,立刻欣喜的点头道:“是啊!大人,他回来了吗?”

    面对中年夫妇的询问,许营官却显得有些不知如何回答。这种犹豫,令中年夫妇表情一下僵硬,略显颤抖般道:“大人,难道我家小伍,,,,,”

    后面的话没说,可在场的人都清楚是什么意思。望着这些百姓同情的眼神,许营官咬牙道:“对不住,三成在开战之后,没多久便被老毛子的炮给炸死了。

    不过,你放心,他跟其它战死的士兵尸体,都被我们埋在城外的大山。我们给他立了块碑,等下次有时间,你们也可以去祭奠一下。他是英雄,是我对不住你们!”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许营官同样觉得非常惭愧。原因是,如果他们的功绩能得到朝廷认可。那么伍三成这种阵亡的官兵,多少还能得到一些朝廷的抚恤。

    可眼下,他们成了朝廷眼中的叛军,这抚恤又怎么可能有呢?人家把子弟交到军中,现在尸骨未寒,却什么都给不了。这多少让许营官觉得,心里有些羞愧难当。

    有了第一对夫妇的询问,其它有子弟在瑗珲军中的百姓,同样围着许营官询问情况。那怕很多百姓,不太清楚自家子弟到底加入那个营,也朝许营官询问。

    就在许营官,看着流泪痛苦的伍三成爹娘,不知道如何安慰时。一队安民旅的士兵,很快出现在围观的人群中,将这位许营官给接了出来。

    望着这些期盼的百姓,带队的班长很快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都很担心,自家子弟的情况。可有些事情,许营官并不清楚,也没法一一给诸位做回答。

    现在,我们莫副旅长,已经带着凤翔都统在来镇里的道路上。等到我们安民旅与其做出统计之后,会将所有出身瑗珲的士兵情况予以公告。

    另外,只要还幸存的士兵,都可以返家陪伴家人一段时间。至于战死的士兵,如何处置,也要等我们莫副旅长跟凤翔都统商议后再定。乡亲们,还是先散了吧!”

    在镇上居住过一段时间的移民,多少清楚安民旅对于阵亡官兵家属的待遇。现如今,瑗珲官军撤退到这里,朝廷能不能给予抚恤,是个很值得考虑的问题。

    那怕有些百姓觉得,他们不贪图朝廷的抚恤,更希望自家子弟活着回来。可送子弟参军那天起,他们就必须做好这种心理准备。毕竟,当兵是会死人的啊!

    被安民旅士兵解围的许营官,听到这些话也显得稍稍有所期待。希望安民旅,除了安置他们这些撤退的官兵外,也能给予那些战死的官兵一个安慰。

    只是他清楚,安民旅本身就是民团。让一个民团,承担阵亡官兵抚恤,还不是他们民团的官兵。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一时间,先前还觉得徐三炮做事太冲动的他。突然觉得,象他这种老军伍。如果离开部队,又能去做什么呢?继续给朝廷卖命,又真是个好选择吗?

    可让他放弃好不容易当上的营官,从一个新兵做起,他又怎么可能舍得呢?这种复杂的情况涌上心头,让许营官也觉得。或许真的应该为将来做打算了!

    当莫拉乎一行,终于抵达塔河镇前时。追击而来的沙俄部队,也正式抵达了一连负责防御的阵地前。对于阵地上打起的旗帜,沙俄军指挥官也觉得非常意外。

    塔河守备营!

    这个称呼,让负责接收塔河的沙俄指挥官,觉得这应该是个民团性质的部队。这样的部队,敢抵挡他们接收塔河,未免有些太可笑了吧!

    只是想到,如今大军抵达这里,负责先遣追击的骑兵连一人未见。多少让他觉得,前方那个半日便能抵达的塔河,似乎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为了摸清守军的情况,命令部队做好进攻准备的沙俄指挥官。派遣一个士兵,骑马上前准备喊话。告诉这些防御的清军,要认清现实不要进行无谓的抵抗。

    就在这位士兵,骑马走到一连守军的阵前,准备进行劝降之时。负责镇守阵地的一连长,抄起身边一杆步枪,站在战壕之上仔细瞄准。

    当这位士兵,刚喊出‘上面的人听着’的话,便听到一声枪响。顿时眼前一黑,坠落马下。这举动,无疑让沙俄指挥官非常生气,明白这些清军怕是打算顽抗到底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九章 弃官与投军
    当寿山依然坚守城池,与入侵的沙俄大军对抗之时。已经被沙俄侵占的盛京跟吉林两省,沙俄同样在做着法理上的入侵。逼迫群龙无首的清廷,签定一些不平等的条约。

    让东三省清军,放下武器不许挑衅沙俄军队的电文,并非出于朝廷之手。可现如今,慈禧跟光绪都逃到了山西,尚不敢返回京城,处理朝廷事务的都是一群软脚虾。

    面对这种情况,沙俄政府一边威胁代理朝廷事务的王公,一边诱惑盛京将军签定卖国条约。而莫拉乎所说的情况,其实更多都是沙俄想尽快侵吞东三省的把戏。

    但不管如何,这份通电是以朝廷跟盛京将军的名义发出。如今吉林跟盛京两地的清军,都按照这个通令执行。至于黑龙江,则因为战事持续,通电并没太大效果。

    见凤翔非常震惊并且有些不信,莫拉乎很快朝身边的警卫员点头。这个警卫员,很快从随身的挎包中,拿出一张电报专用的翻译纸张,递到了莫拉乎的手里。

    接过电报文的莫拉乎,很平静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