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德五十年-第4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接给剿灭了。”

连子宁所说的,李铁都一一用心记了。

“第三。”连子宁说到这里,迟钝了一下,他拧了拧眉头,道:“吩咐你手下的第一局,提高对咱们武毅军军官的监督力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平日的举动,整理成文档拿到这里来,让我一一过目。看看他们,是更向着咱们武毅军一些,还是更向着朝廷一些!所谓见微知著,便是如此了。”

李铁浑身一震,大人的这等举动,他自然是能听出来是什么意思,这不但意味着大人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和朝廷翻脸的准备,更是昭示着,一场武毅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清洗,似乎就要到来。

见到他的神色,连子宁却是微微一笑:“你想多了,本官可比不得太祖皇帝雄心壮志,铁血手段,本官是从来不会对跟着自己起来的生死兄弟下手的,这点儿,你可以放心。你要做的,就是盯住!”

“要切记,切记!”连子宁盯着李铁一字一句道:“你要做的,就是盯住,除了盯住之外,什么都不准干!监督,乃是探听,而不是执行,更不是仗势欺人,也不是让天下震恐,一定要约束你的手下,莫要胡作非为,千万别把军情六处变成咱们武毅军的锦衣卫!否则,本官是要下狠手整治的!”

李铁深深的吸了口气,沉声应道:“标下,清楚了。下去之后一定妥善去做。”

连子宁嗯了一声,又道:“还有,第四件事,你下去之后,安排人手,在咱们能控制的区域内穷搜千里,筛选排查。我总是有种感觉,锦衣卫不是这么容易就被打垮的,他们隐藏在民间的力量非常之深厚,有的小民商贩儿,在此生活经营几十年了,看上去毫无异样,说不定也是锦衣卫的密谍,有的锦衣卫,甚至是太祖皇帝时候就离了京城,在某个地方一待就是几代十几代下去,除了他们自己,可能连锦衣卫指挥使翻遍典籍,才能知道他们乃是锦衣卫密探!这等底蕴,可不是咱们能比的,却是不可不防!”

他却是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些资料,锦衣卫势力之庞大,乃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组织,国朝历史上最大的情报组织,其显露出来的实力,不过是冰山一角。隐藏在下面的,着实是不可估量!

李铁听了悚然一惊,这些信息,哪里是他所能接触到的?

但是武毅军中人,对连子宁的话语实在是信服到了近乎于迷信的程度,由于连子宁的巨大威望,在他们心中,连子宁从来就是不会错的,所说的,所做的,永远都是对的。

他停止腰板儿,郑重道:“大人请放心,标下回去之后立刻便加派人手,细心去做这件事,绝对不会应付了事。只是……”

连子宁凝眉道:“只是什么?”

李铁略有些为难道:“只是现下第一局对内,监督百官士民,第二局对外,四面渗透,已经有不少渗透进阿速江将军辖地、辽北将军辖地、建州将军辖地以及朝鲜,如此一来,人手已经是颇为的不足。这一次行动,兹事体大,又是把在外的人纷纷抽调回来,各地经营的局面也都停滞,所以若是照您刚才所说的话,怕是力有未逮。”

“哦,原来是这事儿啊!”连子宁呵呵一笑,摆摆手道:“这事儿我还正想说来着,成,我就再给你一千个名额,准你军情六处从各卫精悍士卒中再挑出一千个忠心不二的吸收进来。正好,下一步的行动,也是需要你们军情六处出大力的。”

李铁赶紧谢过了。

连子宁靠在太师椅上,也不说话,书房里的气氛有些凝滞。

李铁沉吟片刻,小心翼翼的开口道:“大人,还有那包大同的事儿?”

“唔,包大同啊!”连子宁像是把这件事儿给遗忘了一般,想了想,淡淡道:“把真相告诉王大春,其他人,就别透露了。对外就说,那王大户乃是女真奸细,军情六处剿灭其过程中,后勤总部驻马桥镇千户所积极配合,功不可没,怎奈何王大户家中藏有女真甲兵百余,突然发难,包大同力战而死!传令下去,包大同家人抚恤白银千两,田产百亩,本应追赠其爵位,然其卧榻之侧有女真之奸细而愈年未曾察觉,堪称昏聩,功过相抵,便也不再追究了。去吧,去跟石大柱交代一声,让他张贴布告,发放全军。”

李铁心里暗暗感激,连子宁对待下属,向来是堪称宽厚,而这一次对包大同的处理,从纸面上看的话,是颇为的刻薄的,跟往日很不相符。而包大同这般处理,纵然是有些人不满,也是绝对不敢对连子宁有所不满的,这样一来,包大同之死,军情六处便是把自己给撇清了。

要知道,若是让那些作战部队知道一个千户被军情六处给生生逼死的话,他们第一时间看的不是起因,而是这件事代表着什么。到时候,难免又生出一些事端来。

现在这样,大人便是把所有矛头都揽过去的,军情六处得以安然。

提起这一茬儿,连子宁忽然想起来了现在武毅军还没有专门的宣传机构,一直都是石大柱代管着,是以这等事,是他所负责的。

交代完了这些,李铁也无事要说了,便自告辞,下去准备了。

走出书房,李铁长长的舒了口气,也是暗自放心,他本来还在寻思着,因为这一朝事,大人会不会对军情六处产生一些不满,却没想到,大人对军情六处的支持,反而是更加的大了。

允许扩充编制,这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

心情既然放松下来,便也有心思想别的事,他忽然想到,刚刚大人说的那‘接下来的大行动’,是什么大行动?

透过木头格子的窗棂,望着窗外已经明亮的天空,连子宁幽幽的叹了口气。

对于包大同这件事,他早有心理准备,作为一个见惯了无数组织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现代人,他很清楚,随着一个组织的不断壮大,人员的不断增多,官僚体制的不断完善,存在的时间越来越长,其内部,肯定会慢慢的变得腐朽,变得官僚主义,贪污腐化那都是小打小闹了,更多的问题也会逐一的出现。

历史上这些案例不胜枚举,任何一个朝代在刚刚建立的时候都会相对来说政治比较清明,官员整体素质也是相对较高,皇上也较为的励精图治,而旧的体制,旧的陈规陋习已经被打破,新的陈规陋习还没来得及建立起来,所以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往往每个朝代刚刚建立初期,都是其高速发展时期。

如前汉文景之治,后汉光武中兴,隋朝开皇盛世,唐朝贞观之治,乃是于是大明的仁宣之治,莫不如是。

而在这个时期过了之后,就是渐渐地腐朽、僵化、保守,王朝也开始走下坡路,当然,由于整个王朝前进的巨大惯性,这个衰败期也是长短不一,短的像是隋炀帝那个败家玩意儿的大业十四年,长的像是大明,就能从嘉靖一直拖到崇祯才灭于李自成之手。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小到一个乞丐窝子,这种规律都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特权,有了诱惑,有了获得这种诱惑的能力,乃至于是有了专门想着让他们上套的那么一群人,于是出现这种情况也就是理所当然了。

连子宁也很清楚,武毅军已然建立了两年,出现这种苗头很正常。事实上,在他看来,武毅军已经是足够的纯洁了,如果是其他的组织,定然已经是不知道腐朽成什么样子。

毕竟,这是人类的天性,任何制度,任何监督,都会有漏洞,都不是万能的。连子宁也从来没把自己抬高到一个能建立大同社会,完全把这些事情给规避掉的程度,他所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把这种事情压的尽量低,尽量少。

包大同这个案例,却是给他提了个醒。

是该采取一些措施了。

刚才让李铁做的那些准备,不过是其中的一条而已,想要让队伍保持着纯洁清明,一个完善并且庞大细密的监督体系是绝对不能少的,而毫无疑问现在军情六处就是连子宁手中最为有力的监督手段。

而另外一条,就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诚然,所有的制度都会僵化,都会变得呆滞、古板和教条,也会有及二连三的漏洞被发现,但是连子宁现在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尽力而已。

大不了,当一种制度不行的时候,就再换一种。

他摇摇头,把心中的烦恼放在一边,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来,展开,细细的读了起来。

这封信,便是俄罗斯求援的信件,经过白鹰峡转到镇远府来的,信在第一时间便送到了将军府之中,琥珀知道这些情报的重要性,所以把这一段连子宁不在的时间所有呈送过来的信件文书都摆放在了书桌上的显眼位置,以便于连子宁能第一时间看到它们。关于信件的内容,她一眼都没看,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知道什么是自己该插手的。事实上,也许是连子宁的幸运,他目前为止所有的女人都有插手内政的能力和机会,但是却偏偏她们都对这个没兴趣。

这是扎赫雷夫的求援信,里面的内容让连子宁很是惊诧,这里面提到了俄罗斯军队的困境,提到了那个可怕的完颜野萍,更是着重写了希望连子宁尽快发兵救援。

昨天他就已经粗粗的看了一遍了,不过没什么想法。

俄罗斯军队在女真面前遭遇的窘境,早就在连子宁的预料之中。这个年代,十五十六世纪相交的时代,如果放在世界军事史上的话,正好是一个衔接点,在这个时代之前,在亚欧大陆这片广袤的大陆上,东方的军队在西方的军队面前是吃尽了便宜,占尽了上风的。

当年武帝挥戈北指,数十万大汉军队横扫匈奴不顾身,霍去病封狼居胥,卫青连战连捷,最终是把匈奴给打的大败亏输,丢盔弃甲,狼奔豕突,连老祖宗留下来的地盘儿都给丢了。被卫青霍去病给打的在东方混不下去的匈奴人向一路向西,结果却是又把整个欧洲给打的大败亏输,东罗马帝国由此而彻底消亡,无数的欧洲文明都会在这些他们口中的蛮族的手下。

这些汉人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惊恐的把匈奴大军称为‘上帝之鞭’,由此可见,在它们心目中,这些匈奴人是何等的恐怖。

而二百多年前的蒙古西征,则是东方军力远远地凌驾于西方之上的一个最典型的案例,也是最煊赫的辉煌,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骑兵彻底的将东方军人的强大展现给了整个欧洲,让整个西方世界为之颤抖失声!

蒙古建国之后,先后三次西征,第一次成吉思汗亲自主导的西征到里海为止,和欧洲关联不大,但是饶是如此,也是把隶属于欧洲范畴的东欧诸王公给打的大败亏输,而之后的两次西征,正是让整个欧洲战栗甚至是绝望!

第二次西征,蒙古大军在拔都的带领下,一路势如破竹,兵锋直指多瑙河畔,维也纳城下,在两个月内以十二万蒙古人消灭了六十万欧洲诸国联军,杀的多瑙河水为之变红。

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成为了钦察汗国的附属国。

而第三次旭烈兀的西征,则是使得南部欧洲以及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面的统治秩序彻底崩溃,被纳入了伊利汗国的统治。

这三次西征,让整个欧洲为之颤抖,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称为征服者。

而这,是东方军队的巅峰,也是东方军队对于西方的最巨大的辉煌,当然,也是最后的。

在此之后,由于欧洲军队普遍使用火枪火炮,并且引入了长矛长枪长戟方阵的战斗阵列,使得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