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要牵涉到很多东西,韦氏会不会借自己之势,清除李旦与太平公主的势力。如果这样还不同意,那自己就会很尴尬,只好强行攻城,强行扶佐武则天上台。但武则天不是六十岁的武则天,她都八十一岁了,还得要立继承人,要么武三思、要么李旦李显,可自己将三个得罪完了,是不是真去大洋洲?

为什么莫贺干很反对他这次行动,也就是这个原因,不可预测的东西太多,纵然立的功劳再大,因为他的岁数也制约着他的升迁。不如呆在边关,坐看朝中的演变,不管不问,靠真实的军功一步步走到权利的巅峰。

甚至莫贺想,如果早知道有这次政变发生,不如早一点劝王画带着大军赶到鄯南去。

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太大,韦氏这个女人,王画几乎没有与她打个交道,但知道她是不亚于太平公主的一个主。再次进入京城,在无比谲诈的朝争中,能够平安地渡过,并且将皇太子的地位保持下来,后来政变时,果断地任用武氏,将张柬之等人排斥,利用这一点将李旦权利架空,韦氏可谓功不可没。

当然她失败了,失败的还有太平公主,她们都是达到权利的巅峰,开始不知所谓,才造成的。所以说创业难,守成更难。

可这个女人绝对不能小视,她也不会放过这次机遇的。

因此她会同意,可如何操作,这不是自己说了算,她还要斟酌,首先一点,肯定要与武则天沟通。有可能她是不会让李显放弃皇帝地位的,这又要看韦氏会给武则天什么,武则天会不会放弃什么。然后是韦氏又要给自己什么,自己又要放弃什么。总之很复杂,中间的利益牵涉得很多。至于李显,王画都自动疏忽了。

还有一点,虽然王画很不喜欢这个女人,可是自己与韦家来往密切,现在除了瓷器,还有航海的合作。从这一点上来说,韦氏应当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恶感。

想到这里,他又说道:“你对你母后说一声,我要求不高。只要辅佐你父皇平安将所有权利交接过来,我将你迎娶后,只要有一个驸马都尉之职在身,然后与你携手过完这一辈子,平时能弹弹琴,作作画,或者制作一些小东西就行了。”

说到这里,他看着李裹儿,眼里闪着浓浓的爱意。

“那就好。”李裹儿高兴地依偎在他怀里。

过了好一会儿,王画将她推开,现在不是亲热的时候。

将李裹儿送到城门下,士兵等到王画远远地离开,才将城门打开,将李裹儿接入城中。

转眼间就到了二月末,更多的军队来到了洛阳,除了少数军队打着勤王的旗号外,大多数军队只是打出自己的番号,没有表态。当然其中有一些想夹在王画后面捞点好处的,还有武氏嫡系部队,以及张柬之李旦等人调过来的军队,可畏惧于血字营军队的盛名,离血营驻地远远的,没敢有异动。

但在二十九晚上,一名黑衣人来到血营大营前面,要求见王画。

王画下令让手下将他带进来,见到王画后,这名瘦削的黑衣人说道:“仆奉陛下与皇后之命前来的。”

说话声音尖尖的,不用看喉结,也知道是一名太监。但他身上衣服湿淋淋的,头发还不断有零星的水迹流下来,王画想了一下,明白过来,这等机密大事,不可能象李裹儿那样光明正大的出城。

就是再托李裹儿出城,城中相王也会有准备的,反而坏了大事。

因此这名太监有可能从洛水潜出城的。可王画十分奇怪,洛水这几天也因为设防,将水闸关了。不过想了一下,还是会意,开城门难,可将水闸悄悄提高一点,还是很难引人注意的。

他单腿跪下,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臣领旨。”

这个太监满意地笑了起来,笑声就象一只公鸭的叫声,在宁静的夜里,十分难听。

笑完后说道:“陛下说了,让你明天晚上安排一些人到建春门外,但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了,三更时分,建春门会自动打开,你带着大军入城。”

王画说道:“臣领旨。”

太监又说道:“你起来吧,给某安排营帐休息,记住了,某前来血字营的消息千万不能走漏了。”

王画站了起来,不解地问道:“皇上与皇后还有其他的吩咐没有?”

“没有啦,记好了,到时候你带军入城后,听从皇上调遣就是,不要想太多。”

王画站在哪里发愣了,这也不合乎逻辑,将血字营放进洛阳,就是自己的天下了。难道韦氏这样相信自己?疑惑地将这个太监秘密安排下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画将军队结合,然后带着血营到各路前来洛阳的军队军营溜达了一圈。

到了中午时分,终于有一个将领看到王画耀武扬威的样子,斥骂了王画。于是王画带着军队一个冲锋,这个将领所率领的几千军队只是刚刚从各州征集上来的新府兵组成的,几乎没有战斗力可言。也只是一个冲锋,整个大营被冲垮,不过王画没有大开杀戒,但除了少数士兵逃跑外,其他的士兵都做了俘虏。

看到王画了凶焰,其他各路军队只是敢怒不敢言。

这一幕让城头上的宋璟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无论是张柬之,还是王画,在他心中的印象都极好,可这两个人为了各自的想法,都走向了另一个偏端。也不能说是张柬之做错了,事实上他政变成功之后,并没有大开杀戒,除去的也只是几个首恶大臣。

唯一让宋璟不满的地方,正如王画写的檄文里所说,是谁赋予了张柬之废黜武则天的权利?是李显,那是骗骗老百姓的,这已经超出一个大臣的职责范围以外。也如王画所说,以后任何大臣都用这个做借口,那么皇上想立就立,想废就废,国还成国么?

王画更加让宋璟不满,虽然张柬之做法偏激,可造成的朝政动荡,如果没有王画参与,并不大,朝政很快就恢复过来。可就因为王画的参与,使得国家前景不明。

可能怪王画么?武则天对王画的宠爱,他不得不为,而且张柬之在事变之后,对武家没有过问,可将王家上下抓捕,同时还提议将参与反抗政变的血营士兵处死。这一点,张柬之是逼迫王画做出今天的事了。

然后他就看到王画将这一支俘虏押到长夏门外,不管不问,继续带着军队向东游荡。

不管出于什么立场,都是大唐子民,不能就这样捆绑着,不吃不喝,要不了几天活活在城外渴死饿死。并且其他军队畏于王画的雌威,还不敢营救。宋璟只好等王画的血营大军行远了,才打开城门,小心翼翼地将这群俘虏接进城中。还要逐一审问,防止王画借此将间谍夹中俘虏中。

等他再次上城头时,发现王画带着军队进入邙山了。

王画也没有办法,这个太监说要悄悄于三更时分进入建春门外,可是他的军队主要屯集在洛阳城南开阔地带。本来洛阳城南人烟密集,现在又来了许多军队,几千军队从城南开赴到建春门道路都不是很困难。可想让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到时候只要用一个人一支笔,写一封信,用箭射进城头上,自己行动就走露了。

只好借着示威,示到傍晚,没有回营,而是进入邙山。

进入山区,就是有心,也不敢对血营跟踪,到时候从邙山接近两更时杀出,三更正好到建春门外,也好遮人耳目。

宋璟在城头上看到后,莫明其妙。

对军事他不懂,可是王画懂啊,于是只好吩咐城中守军加强防守。

也只好这样了,但愿早一天这种噩梦结束吧。在政变之初,国家虽然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没有出现严重的失误,物价也很平稳,虽然没有达到太宗时一斗米五文钱的地步,可平时也只在十几文二十几文上下浮动。可血字营围城半月不到,米价上涨到近三百文,其他菜肉价格更是飞天上扬。

东都什么时候米价有过这样的,也只有在永淳元年,也就是高宗死的那一年,先是关中大旱,高宗带着群臣与大量百姓到洛阳就食,米价从三百降至二百二,然后洛阳连下了二十三天大雨,西京可是水深四尺,于是米价再涨至三百文。

三百文是一个什么慨念,意味着许多百姓家中买不起米,那一年从关中到洛阳道死不绝于路,人相食。而现在城中有许多百姓家中买不起米,已经开始卖儿卖女了。

现在宋璟不管张柬之与王画谁对谁错,只要他两个人早点将这场争执结束就好。洛阳百姓承受不起了。

王画没有管宋璟的想法,这次政变中他只是一个枪头,政变之后,许多人都将他自动遗忘。王画到了邙山后,让这个太监将李显的口谕再次说了一遍。

大家听得愕然,怎么连皇上也同意并且主动放血营进城?这大出了他们的意料之外了。

但这是好消息。

本来血字营就是奉武则天的密旨行事,现在更奉了李显的品谕,等于不管是那一个皇帝,都是支持血字营行动的,这说明了他们师出有名。

休息了片刻,转眼二更到了。

王画将军队集合,向建春门杀去,到了建春门外,正好是三更,城头上静悄悄一片,但是城门大开,让人觉得很诡异。当然张柬之不在这里,否则身体都会吓软的。

连王画也没有大意,他先让一千部队进入城中,还是静悄悄一片。看到没有事后,哥舒翰挥了一下手,王画这才带着大军一下子涌入城中。

终于洛阳震动了。血字营进城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许多人炸营了,王画首先冲入大理寺,将他的家人以及关押的几百名原来血营士兵释放出来。不过看了他们一眼,无论这些士兵,还是他的父母以及三凤,还有小九以及大凤,都安然无事。看来老张虽然心眼小,可不是那种心眼歹毒的人。

王迤还在询问王画怎么回事。

王画叹了一口气,这个父亲,他是没辄了,原来老武到长安,他也到长安,老武回洛阳后,他在长安呆不下去了,也回洛阳。如果这回呆在长安,怎可能受此牢狱之苦。

他说了一声:“你们都回家吧。”

还有很多事要做,没有时间与他们解释寒喧了。

再次带着人抓捕张柬之等发动政变大臣,可是他们从建春门迂回进城,大多数参与政变的大臣都逃进了皇宫。

王画也不急,进了皇宫,等于还是瓮中之鳖,于是大开南城门,放入一些让他信服的军队入城,并且将城中的军队收缴军械,安抚治安。

在一片嘈杂中,天就亮了起来。

张柬之等人还躲在皇宫,到现在为止,他都不知道王画是如何入城的。

太阳出来了,他站在皇城的城墙上,看着星津桥(洛阳洛水天津桥南端为中星津桥,两个沙洲中间才是天津桥,北沙洲到皇城是东西黄道两桥,百官从东黄道桥入宫早朝。向东是东西旧中桥与新中桥以及会通桥,这是沟通洛阳南北的所有桥梁)。

王画已经带着近半士兵站在桥南,不过没有强行过桥攻打皇城。

李显假惺惺地派出亲信太监责问王画。

王画也假惺惺地跪下回话,说他没有反意,只是来勤王与诛灭谋反乱臣的,并且要求谒见则天皇帝。

到了这地步,张柬之知道大势已去,主动将罪责全部承袒下来。不过当他看着太监们将武则天从上阳宫扶出来,他终于在激愤之下,一口鲜血喷出,昏厥过去。

这头猛虎放出来,又不知增加什么变数了。

武则天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桓彦范等人,几乎每一个被她用视线扫过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