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常理来说,李重俊甭想出城了。

可偏偏不可思议的一幕出城了,李重俊的手下冲上了城楼,可能因为李重俊是皇太子,让城楼上的士兵感到忌惮,或者原本就有李重俊布置下来的后手。居然稍做抵抗,就让李重俊打开了三扇城门中的左门。李重俊立即带着手下,扬长而出,奔向了茫茫的邙山。

但这一次为了出城,李重俊能带出城的士兵更少,大约只有四十几人出去,其他的人要么战死,要么被俘虏,包括李千里的儿子李禧,被生擒活捉,押到大理寺,重兵看守。

李显听到这个消息,勃然大怒,命令刘景仁带领一千精兵,进入邙山捉拿李重俊以及众党羽。

毕竟还是大过年的,才在初四,李重俊也逃出了城,所以洛阳八门打开了四门,但进出盘查甚严。

这与王画没有关系,而且现在的局面对王画十分有利。与韦氏他并没有抓破脸皮,况且还有李裹儿从中周旋,虽然用调动粮食为借口,将船舶抽了出来,但瓷器还是交给了宝林斋,也就是韦家的产业代理出售。因此来往密切,相互仇恨不深。

李旦那边现在遇到这件事,相信他潜伏得更深。暂时也不会对自己构成危胁。武三思还有许多党羽留了下来,可武三思这个大树倒下了,猢狲也就散了。以后他们有可能被韦氏收拢,但问题也不大,最少在他们没有丰满之前,拿自己不敢怎么样。

所以以后很长时间,他都会处在一种悠闲的状态。

他想的却是另一件事,武崇训死了,李裹儿等于是“寡妇”了,该用怎样的借口,让李显将李裹儿下嫁给自己。

只有一件事,本来王画打算在正月初八,将墨海斋开张的,可因为这次政变,不得不推迟日程了。出了这件大事,他还来个开张大吉,到时候远不是给人留下一个玩物丧志的恶名。

但问题也不大,这个开张的日程并不是很重要。倒是因为李裹儿与自己的结合,已经无限的接近,让王画心中一份欢喜一份忧,坐在椅上子怔忡地想着心思,可另一只手儿却将李裹儿紧紧抓住。

李裹儿与王画心思差不多,两个人拉着手不说话。连李红与沐孜李在一旁看着,心中都有些发酸。

就在这时候,外面下人匆匆忙忙地进来禀报,说皇后来了。

韦氏来了?王画听了眼神迷茫。现在虽然危机解除了,但皇宫中有许多事要处理,李重俊还有许多亲信要捕捉。这个韦氏怎么跑到自己家中?不敢怠慢,来到门外迎接,而且从轮椅上站起来,做了一些走路艰难的样子,来到韦氏面前行了大礼,将她迎入自己家中。

倒是李裹儿十分高兴,扑过去将韦氏抱着,摇着她的胳膊肘儿,又是哭又是笑地说:“母后,儿臣看到母后平安无事,儿臣十分高兴。”

韦氏脸上也带着笑意,将她轻轻地推开,说:“进屋说吧,在这里,让人看了笑话。”

王画瞅眼看着她脸上神情,虽然还能看到她带着劫后余生的表情,但看到李裹儿高兴的样子,不象是伪作。看来韦氏对这个女儿是十分地喜欢。这倒也是一个异类。或者说,对子女的歹毒程度,这一点韦氏比武则天做得更好。

进了客厅,王画让下人上茶,然后看着韦氏说道:“且不知皇后前来微臣府上有何指示?”

李裹儿哼了一声说:“二郎,这个家还有我一半呢,母后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王画捏了一下鼻子不能作声,论现在的建筑面积,不但一半,而是一大半是李裹儿花钱买下的,又动用了国库,重新建设。还好,在王画约束下,没有穷奢极欲,花费并不大。加上朝堂风云变幻,王画又为国家贴补了许多钱,所以连清流大臣,对此事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只是现在王家算是王府还是公主的府邸,很让人犯难。

韦氏说:“裹儿不得胡闹。王卿,今天孤前来,是听说了那个孽障,居然带兵冲到你家,想劫持裹儿,所以孤感到很担心,前来看一下。”

似乎也在情理当中,无论李显或者韦氏,对李裹儿的宠爱,朝野上下皆知的。但王画不是很相信,李重俊被自己吓退的消息,应当她也听说了。现在乱后事情还有很多,明知道李裹儿安然无事,还放下手中的事务,刻意前来。这条理由不成立。

王画没有点破,连说了两声:“侥幸,侥幸。当时如果皇太子真敢犯难,微臣因为腿伤没有好,还真有点危险。”

“孤听说了,但我前来还有其他的事,要问一下王卿。裹儿,你先退下。”

李裹儿不知什么事,退了下去,王画也让下人退了下去,宽大的客厅只剩下他与韦氏两人坐在这里。但王画心里犯疑,自己现在只是一个昭文馆的学士,手里也没有兵权,在朝中威望更不足与老魏等人相比,她刻意找自己,不知有什么事。

韦氏说道:“这一次孽障谋反,王卿,你有何见解?”

王画想了一下答道:“我也担心皇上与皇后的安危,在皇太子谋反时,派了下人出去打听了消息。虽然皇太子用了清君侧的名义,但他是谋反,这是无用置疑的。”

听王画这样说,韦氏略略有些满意。

王画又说道:“但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皇后,微臣知道皇上与皇后任用德静王,自有道理。但不知皇上与皇后,有没有想过一点。德静王与许敬宗李义府他们不同,他是武家的栋梁,而且也一度是与陛下皇太子有力的争夺者。德静王现在遭遇不幸,人死了,微臣不去评价他的是是非非。但皇上与皇后对德静王信任有加,这几件大案连在一起,可是德静王安然无事。于是朝中许多大臣成为他的附羽。就是德静王没有野心,但谁能保证德静王的手下没有野心。况且这些大臣本来就是莠大于良。如果放任他发展下去,皇上与皇后能不能将他掌控呢?国家之本,犹如育树,干粗叶茂,树木才能高大挺直。如果枝大于干,这棵树会成什么样子?就象大江上游,都认为岷江是大江主流,其实有几个人知道岷江全长才一千六百里,而牦牛河与泸水(金沙江上游和下游)全长几达近五千里,这才是大江的真正主流。为什么呢?因为岷江比泸水宽阔啊。这一次皇太子兵变,杀害了德静王。对与错,臣不知,但只知道他为皇上与皇后剪去了这一根变形的杈枝。”

如果是武则天,因为惧于她的才智,王画说话十分小心。但对韦氏,王画应付得很从容。

他口口声声挂上了皇上,虽然李显不在这里。但话外之间,一旦武三思纵任发展下去,就是你同样也掌控不了。

韦氏听后,只是笑笑,没有作任何表示。她笑完后,却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王画面前说道:“王卿,这里有一封信,相信你看了会感到兴趣。”

王画看了看信面,上面写着几个大字,重大机密,转交皇后亲启。

什么重大机密?王画将信打开,信上的字小得多了,可与信面上的字一样,写得歪歪扭扭的,很不中看,但也勉强让人能认出来。但王画看了信后,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

信上字并不是很多,行文更是粗劣,但说了,今天皇太子兵变,正是王画在幕后推动的,从王画请求李重俊到滑州共同赈灾,就有意挑动李重俊与武三思反目成仇。而后回到洛阳,故意让手下人将他射伤,嫁祸给武三思,让五王弹劾武三思,而王画自己却做起好人,转移视线。接着又放出谶言的事,让五王与武三思开始真正决裂。最后逼武三思做下榜文的事,击垮五王。但王画再次翻出榜文案,使武三思声名狼籍。接着又将兵器埋藏在武崇训的府上,暗中派人通知李重俊的幕僚,翻出兵器案。再制作了除夕之夜的空中人像。一步步将李重俊引到谋反的道路上。王画所做的这一切用意,只是借李重俊将武三思除去,好迎娶公主。

虽然过程没有说,可前因后果就象是这个写信的人亲眼所见一般。

这是谁写的?王画心中的第一个想法。真正清楚自己安排的人,只有一个人,沐孜李。就是李雪君都不能完全清楚,至少除夕之夜的那个热气球,让她到现在还在困惑。

但沐孜李是不可能写下这封信的。如果她想要反水的话,现在韦氏不是将这封信拿给他看了,而是带着重军,将自己家中抄家灭族了。

况且自己没有好的下场,对沐孜李有什么好处?她毕竟出身于教坊,谁能给她更好的地位?也许别人会犯这个傻,但沐孜李不会犯这个傻。还有,沐孜李没有一个真正的嫡系亲人,可以让敌人要胁。

韦氏等他将信看完,重新拿了回来,将它叠起来,塞进怀里,脸上也没有愤怒,也没有高兴。还带着微笑说道:“以前,孤在皇宫中,听到你繁畤一战,羊肠岭一战,孤觉得十分不可思议,有时候常想,就是太宗手下战神李卫国公(李靖)在世,也不过如此。但还是疏忽了你的智谋,你的机心。难怪上皇在位时,对你器重有加。看到孤真的轻用了你,轻视了你。好机心,好谋略,好手段!”

就是王画都听不出来她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

第四十一章 太子,走好(三)

但王画一点儿也不紧张,至少表情上看不出来任何紧张。

不知是谁授意人写下这封信的,这个人的才智令人难以想像,仅凭一些蛛丝马迹,判断离真相到了十分吻合的程度。

王画又想到了那个闲居在家的相王殿下。

也只有这个人,才有这份智力与资源。光有才智不行,整个唐朝聪明的人不知凡几,所以得有力量,得到各种消息,再通过这些普通人看不到的内幕消息判断,才能猜出事情的真相。

这两者结合起来,也只有李旦一个人。韦氏同样不行,不是她力量不行,而是她的智谋跟不上去。

李旦啊李旦,你何苦相逼太急!

王画心中暗叹了一声,徐徐说道:“皇后,难道你当真以为这信上写的是真的?首先说兵器案,如果想潜进皇宫,微臣没有这份能力,但潜进驸马府中,不但微臣,微臣家中最少有四五个护卫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进去。可这不是谋杀,而是在地面上挖下一个大坑,将兵器埋进去。如果闹出这么大动静,驸王府上的下人还不知道的话,皇后,你会相信么?”

“王卿,勿要狡辨,当时大臣都犯了糊涂,事后德静王家中的幕僚发现,是有人挖出地下道,进入驸马府上的,然后将兵器埋藏进去,嫁祸给驸马的。”

王画微微一失神,看来武三思府上也有能人,这么快就看到破绽。他还是不惊慌,又说道:“就算有人挖地道嫁祸的,但微臣从哪儿得到这么多兵器。如果是弓箭,皇后,你也可能知道一点,因为海外风险巨大,我家的船队上都配了一些弓箭,可是数量有限,仅用来船队自保。这几个月来,为了收集粮食,都感到武器缺乏。就算臣不顾下人安危,将弓箭带到洛阳。可那两百来把陌刀呢?”

唐朝在历史上最有名的武器就是陌刀,重达五十多斤(隋唐每斤220克,也就是说相当于现在二十多斤)。别以为这不沉重,至少还没有王画的一柄铁锤重。但它的长度达到三米,这也正是它让人恐怖的地方。当敌人骑马奔来时,步兵将它举起,形成一个刀墙,什么马腿碰到刀尖上也受伤了。因此这小小的三米,成了敌人骑兵的死亡地带。

可唐初还比较流行,后来渐渐消失,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