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好,不要委屈她们。”

“嗯。”王涵喜悦地应道。她就怕王画不同意。

却不知王画心中正在想,好象现在自己性格变了,开始对后宫不太反感了?

如果这八名少女不处理好,难道自己真当超级种马?

与家中亲人说了一番话,王画将沐孜李与李红喊进房中,做了一些布置。

首先他这一回在朝堂上估计要呆很长时间,他可不想每一次早朝时,那样“坐”在地上,还不如跪在地上舒服。因此设计了一些家俱,比如沙发、太师椅之类现在还没有出现的家俱。第一个就是为早朝设计的,让李显坐在盘着九条金龙的高大师椅上,前面放着一个盘龙红木桌子,也与现在的桌子式样不同。象后来的办公桌,还有几个抽屉,好放一些奏折,桌面因为宽敞,还可以放上一个茶杯。首先得将李显安排好,必须得高高在上,才好做接下来的安排。

下面早朝大殿上是两排矮靠椅,这是让大臣真正坐下来的。不过非常简陋。而且为了映托李显高贵的皇帝身份,也十分矮小。可最少比现在这种坐在自己双腿上强。

还有为韦氏献上的带弹簧的沙发,席梦思。不然怎么办呢,只有让皇家先享受好,大臣们才能改变一些待遇。

但不能直接上交给李显,因为这些制度是几千年慢慢演变下来的,猛然改制,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估计清流大臣会强烈反对。而浊流大臣也会乘机弹劾。有可能此事不了了之。

这时候王画手中的力量就显露出来了。

他自己还留下七八十家作坊店铺,不过这些店铺都没有直接寄在王画名下,用了他人的名义买下来的。这是留作备用,预防万一。而且王画真要直接经商也不大好,墨海轩不同,那是文房四宝,还挂着为了制作九鼎,培养工人技艺的借口。瓷窑直接是产出,也不能完全算是经商。粮食更是为了国家平稳粮价,特例特办。

性质不同。

这一手做得很隐秘,就是这些店铺的掌柜都不知道这些产业是属于王画的。

因此,王画让在长安的一个作坊制做这些家俱,然后利用一些手段,让这个作坊的老板产生将图纸交给宗楚客手中求媚的想法。让宗楚客献上这些家俱,一是能讨李显欢心,第二他自己恐怕也不想每隔几天就来个早朝,“坐”在地上。以他现在红极一时,将这个阻力减少。

李红听完咯咯笑了起来,虽然早朝时那种坐的姿态很难受,可有资格坐在哪里,能有多少人?整个大唐又有多少人?不过现在王画是没有野心,否则大洋洲再发展几年,他自己就是不造反,也可以做一个逍遥的海外大国国王,而且有可能还会比唐朝都富裕。她立即拿着王画准备好的图纸去安排了。

然后就是沐孜李。

因为韦氏想帮助自己家族,与王画已经产生一些裂痕,尽管这好象与政治牵连不大,可裂痕已经确确实实存在。但对李旦父子王画更没有抱好感。这就造成了王画尴尬的局面,以后不能帮助韦氏,也不值得帮助,就是帮助了,王画都怀疑自己都能成为一个陪葬品。也不能帮助李隆基。可帮助谁?

在皇宫中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两年多后,李显一死,政局立即产生变化。

对李显的死因,大多数人持着韦氏与李裹儿贪权,韦氏给毒药,李裹儿喂胡饼。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显死于遗传性疾病,死因与李世民差不多,是一种心脏病突发死亡的。因为韦氏当时呼风唤雨,没有这个必要将李显毒死,还有她与李裹儿死后,也是以礼安葬的。《旧唐书》中的李裹儿传中也没有提及此事。因此这个说法是李隆基提出来的,为自己正名。

王画对两种说法都有点相信,后一种说法也有成立的道理,政治是最黑暗的事物,李隆基为了掩盖自己兵变的真相,是能做出来。前一种说法也能成立,因为当时韦氏得到大多数大臣的支持,李重福岁数又很小,容易控制。如果不是李隆基政变,她完全可以在掌权几年后,学着武则天,将李重福罢黜,然后称帝。

那一种说法是真相,王画不管了。但两年之后,李显肯定要死的。这就是王画的机会。他先让沐孜李将道教尽力发展到皇宫,吸引一些太监加入,这样就能获得第一手的消息。

然后等到明年与李裹儿大婚,扩建驸马府,或者公主府,这用的是自己的钱,也没有那一个大臣会在上面计较。但府邸扩大了,可以招纳更多的亲信进来。一旦李显死亡,可以立即带着亲信,杀入皇宫,对李显死因质疑,迅速控制京城,强行扶持李重福上位,架空韦氏的权利地位。而且现在王画有这个财力与手下。

唯一就是还要漫长的等待。这个也不急,王画同样需要时间。

但对沐孜李,王画没有完全说出来,会让沐孜李感到妖异的。

沐孜李的任务就是先将教派的力量发展到皇宫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王画隐约感到莫贺干手中力量的重要性。可莫贺干力量还薄弱了一点,地域狭小,物资不足。正好吐蕃牲畜瘟疫,如果李显是明君的话,王画这时候都会进谏不要联姻,乘机进攻吐蕃,有可能一劳永逸,将吐蕃这个大患消灭,最少能严重削弱。不过这是不可能的,李显也不会让他重新掌握兵权。

现在吐蕃也开始从唐朝进口粮食,毕竟粮食与肉类都是充饥的,但粮食价格便宜多了。

这就是一个机会,安排一个贴心的手下,掌控几个店铺,投入宗楚客与韦巨源门下,然后挂着他们名义,与吐蕃人大肆交易。有他们俩人的名义,任何官员都不敢盘查的。到吐蕃边境时,将物资偷偷运往鄯南一带。虽然这样等于白送了许多钱给这两个人,可却能将更多的物资送到鄯南。特别是粮食,现在对粮食盘查还很紧的,但自己粮食源源不断地运来,杂粮一出,再加上今年控制棉花种植,粮价有可能进一步下跌,粮食管理也就松懈了。这为名是将粮食输送到吐蕃,实际上是将粮食输送到鄯南提供了条件。

沐孜李不太明白王画用意,可知道王画增加血字营的力量,听了后很开心。

这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子,王画看着她兴高采烈离开的背影,无奈地摇头。

不过她也是为了自己好,不想看到自己受委屈。特别是自己数次大功于唐朝,但就是到现在,李显还对自己忌讳。

功高才能震主。王画不想辨,如果辨,她肯定会说,不震主,不想冤死,最好造反,自己当皇帝。

转眼除夕就来临了,与去年除夕不同,因为那个空中飞人,导致整个洛阳鸦雀无声。今年长安总体还是很详和的。特别无数的烟花,将夜幕下的长安染成了一个梦幻世界。

站在自家的楼上,观看着长安的景色,王涵拉着王画的手说:“二郎,这些烟花好美丽。”

说到这里,她有些骄傲,这是王画带来的。

其实早在几月前就有烟花出现在洛阳长安了,不过没有今天晚上密集。而钦江那次烟花盛会她也没有看到。虽然大夫说她病情一步步好转,大约是心病还需心来医吧,心脉开始恢复正常。对这脉搏玩意儿王画真不懂,也没有办法用科学道理说出来。搭脉搭出心跳还是能理解的,其他的任脉、督脉、手少阴心脉、三焦脉、小肠脉,王画真还不懂。更不要说用手往胳膊上一搭,就搭出各个脉象的变化。

但王画考虑到水土气温巨大的差异,还是没有同意让王涵来钦州。好在王涵自己也不大好意思,跟王画从滑州到汴州再到洛阳,还在中原转,转到岭南做得太公开了。尽管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可王画心中想法是事情水落石出,小姑娘自己反而不好意思了。因此,没有拒绝,一直留在洛阳,直到传出王画要回来的消息,才随王画一家来到长安。

是很美丽,王画还调笑了一句:“再美丽,它也没有你们美丽。”

但说完了,他眉头皱了起来,这一夜长安放了多少烟花,恐怕难以统计,就是李显为了热闹,都采购了几千缗钱烟花,放在长安皇城的城楼上燃放。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热闹,喜庆与美丽,可少数人看到的却是巨大的财富。

放得越多,惦念的人越多。

想要平安渡过这两年多时间,恐怕很难啊。最好再来个钦州之行,只是自己这一回恐怕找不到恰当的借口了。

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完,王画到乾陵去了。

但果如王画猜想,宗楚客得到了图纸,立即派工匠加班加点将家俱做了出来,技术不难,花费也不是很高。难的就是改制,有的大臣立即反对。如果换作别的皇帝,还真不会同意。可李显是一个老好人,看到自己高大的龙椅龙桌,特别是自己屁股下面的椅子,做工华丽不说,很舒服。黄色的绸布里面塞住许多棉花,坐上去软软的,在这个天气更是很温暖。坐在上面,李显都不想起来了。

原来自己也是做着那个矮小的胡椅,大臣只好坐在腿上了。现在自己坐得更高了,也可以给大臣升升级,况且有许多老臣,这种坐姿是不那么舒服。竟同意下来。

宗楚客这才定了一口气。

这次得了图纸,逼问之下,也知道是王画订做的。不过王画去了乾陵,又是点名为武则天守孝的,这一去有无数繁琐的礼节程序,最少耽搁半个月时间。不然还真怕王画这个愣头青,所以得在王画回来之前,将事情搞惦。

搞惦了就不怕了,王画真不服气,随便一句,这是工匠将图纸给我的,我也不知道是你的想法,王画同样无可奈何。甚至还可以反问一句,为什么有了这个好东西,不立即献给皇上?

果然王画回来后,第一天上早朝,碰到他,愤怒地看了他一眼,宗楚客心虚地扭过头。王画也没有作声。不但没有找他麻烦,上早朝他也没有进奏。什么叫避韬养晦,王画就打算这两年内避韬养晦。

可是他安息下来,别人反而不这样想了。

到了二月,宫中的人说韦氏藏衣服的竹箱上有五色祥云升起,李显便派人画下来给文武百官看。宰相韦巨源大拍马屁,请求将这件事向全国宣布。李显竟然同意了,还下召赦免全国囚徒。

这个假造祥符的事就不谈了,动不动赦免全国囚徒更是不对的,诸葛亮特地向后主说过此事,轻易不要赦,这样使罪犯容易轻视律法。

可现在朝堂一片详和,居然没有一个大臣弹劾。王画也闭着眼睛,装作不知。

不但没有人弹劾,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胡臣迦叶志忠还进奏说:“当初大唐神尧高祖皇帝未受命时,天下歌《桃李子》,天皇太宗未受命时,天下歌《秦王破阵乐》,太后未受命时,天下歌《英王石州》。在太后受命于天的永徵末年,就有人传唱《桑条歌》,这是上天认为顺天皇后(韦氏封号)应当要做国母吧。因此臣献上《桑韦歌》十二篇,垦请陛下将这首歌编入乐府诗歌,让皇后在祭祀时演奏。”

太常卿郑都也随声附和,两人立即得到李显的赏赐。

看到李显高兴,赵延禧等大臣随即大拍马屁。

一时间,朝堂上屁声轰轰,王画都差点想捂鼻子。

但他现在坐在户部侍郎这个职位,很靠前,也十分显眼。

其实这一次王画回来,其他人有什么想法不得而知,李显还是十分高兴的,多次要给王画封赏。对封赏李显还真不在乎,这几年封赏的官职与爵位几乎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但王画就是不授,最后李显无奈,只好封了王画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