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唐-第7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画抹了一把汗,这还成了皇袍加身的翻版不成?

这一句话说出来,不但得到大多数人同意,包括回到大洋洲的陆二狗在内。

王迤是王画的父亲,李裹儿虽然没有与王画成亲,可都知道她与王画的关系,还有才到大洋洲的上官婉儿,一张利舌,让宋问与萧亚轩两人无法反驳。

在这几人哄抬下,萧亚轩与宋问权利立即被驾空。

现在大洋洲的主要事务,变成了王迤与李裹儿还有上官婉儿这三驾马车。王迤自己没有什么主见,但他身后还有那个小妾。这个女人原来萧亚轩他们都要不知道,才到大洋洲十分安份守己。现在走出了前台,才知道这个女人心智深沉到了极点。

三个女子一台戏,萧亚轩与宋问一看无奈了,只好悄悄让萧亚轩来到灵州,向王画求急。真悄悄而来,否则他们都担心会有生命危险。

王画说道:“不急,我来想想办法。”

不过他脸色不是很好看。现在帝制深入人心,所以王画慢慢用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制度,渐渐从家长制到议会制过渡。不是他马上采用议会制,而是让百姓切身感到能有一个当家作主的机会。

这份草图刚刚构画,而且效果也不错。但一旦帝制恢复,再想重新构画回来,就会发生严重的动荡。

他低着头,正想一个问题。

这件事总有一个始作俑者,肯定与自己那个老子无关,他好象还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壮志。

那么是谁?李裹儿?也不大象,她还没有从阵痛中走出来,应当在自己这几年有意的教导下,她对权利的野心没有历史上的那个安乐公主重了。不然韦氏多次表态立她为皇太女,她都没有妥协。

不过为了自己,她很容易被人蛊惑。

或者是上官婉儿?这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拥帝之功,自己没有将它看得那么重,可是在这时代,是一份极大的功劳。

难道是她吗?如果这上官婉儿,这就让自己十分失望了。

或者是那个黛姨?她真有这么深的城府?

但不管是这两个人中间的谁,都让王画十分不快。现在自己必须还得一年多才能回去,第一是九州之鼎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自己一离开,整个就停了下来。

第二还有西北许多要求离开的百姓没有处理。第三,虔化门政变还没有发生,不为太平公主,只为武崇宁在王画离开长安时,垂泪一瞥。但她是躲藏在人群后面,当时场面十分嘈杂,许多人为太平公主昵的举动震惊,没有人注意。还是王画上了战马才看到的。就为了这一眼,王画打算救她一命。为此,他已经做下了许多秘密的布置。

因此,自己必须等待,留在西北不能离开。

他心里说了一声,不省事啊。

这时候,沐孜李开了口,说道:“二郎,大不了你就称帝是了,大洋洲本来就是你的。”

“称帝啊?你知道汉献帝刘协的后人在哪里?曹操、孙权、刘备的后人在哪里?十六国的诸位君王的后人在哪里?南北朝各国君王的后人在哪里,秦始皇气壮山河,一统天下,他的后人又在哪里?如果称帝后,一百年或者两百年后,我们子孙又如何呢?”

沐孜李还要说话。

王画又说道:“还有,这几年朝堂动荡,难道还没有让你醒悟吗?太后的武家,有没有了昔日的风光?韦家呢?再说裹儿当初身为天下第一公主,今天又到了什么地步?有没有结束?还没有结束!”

这一句话让沐孜李无言以对。

王画转过头来,对萧亚轩说道:“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不敢,我与宋问也不是反对你称帝。这片地方确实是你创下的。”

一句话说得王画哭笑不得。

萧亚轩又说道:“但这件事第一是你似乎很反对,就是称帝,这么大一件事,也要经过你同意。而且我与宋问最担心的不是称帝,而是害怕此事被人利用。”

“利用?”王画再一次变了脸色。

他的根本不是西北,而是大洋洲,那一个有胆量居然将手伸到了大洋洲?

第一百四十三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来自从听说这件事时起,萧亚轩与宋问就想过,这件事是谁引起来的头。

肯定不是王迤,他们与王迤认识很久,虽然喜欢出一些昏招,可野心不大。因此想到了只有三个人,李裹儿与上官婉儿或者王迤那个美妾。

黛儿他们是放在最后一位的,毕竟她来到大洋洲很长时间,就是王迤也来到大洋洲接近三年了。只有李裹儿与上官婉儿来到大洋洲几个月,才发生了这件事。

如果是李裹儿,他们希望通过她对王画的感情,进行劝说。

于是萧亚轩见到李裹儿,劝说了一番,谁知道过了大半天李裹儿奇怪地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让王皇称帝?”

在李裹儿心中也很奇怪。

大洋洲现在人口将近七百万,来年还有几十万教民,加上每年又有几十万人口出生,还有每年从其他地方得到的奴隶,以及开拓地所在地区“归顺”的百姓,有可能两年时间不到,就能逼近一千万人。

在十六国时,有的人手上还没有上百万的百姓,就开始称王立帝。况且大洋洲这么多人口,这些人口数量还呈猛烈的上升趋势。

来到大洋洲后,她也十分满意,比她想像的好,除了她所在的首府东方城外,还有其他十几个城市在逐一新建。并且城市规模也在扩大,虽然有些人种让她看起来很怪异,但田里耕种的,作坊里操作的,大街上行走的,唐朝人还占了一半。再说东方城气候也与长安很相似,四季分明,甚至风景更好看一点,有大山也有大河,还有大海。加上临近海边,空气还比长安更加让人多了一份清新感,也没有象钦州那样炎热。

现在她反而盼望着王画早一天离开那鬼朝廷,来到这里。

一句话问得萧亚轩哑口无言,敢情说了这么多,她没有听进去。

但是李裹儿这一问,让萧亚轩感到明显不是李裹儿首先提起这件事的,于是询问她,是谁先提起这个话题的。

李裹儿便回答道,是王画的父亲王迤向她说的,还征求过她的意见。

但肯定不是王迤想起来的,可萧亚轩不好问。

虽然他们所认的主人是王画,但王迤却是王画的父亲,就是萧亚轩与宋问劳苦功高,也不得不考虑这一点。

因此,与宋问作了一个假设。

如果是上官婉儿提出来的,还要好一点。

无论是她先想起来的,或者是她受到鼓动的,都能理解。拥立大功嘛,特别她这样经过数次宫变的女子,更会看重这一点。

虽然有违王画的意思,但总是为了王画着想的,也顺便为自己着想的。

可不会有野心,她现在大洋洲,除了王画能仗依外,其他的人不会买她的账。没有产生野心的源泉。

他们最害怕是最后一个人,虽然看起来象是不可能。在黛儿强行送到大洋洲,十分老实,当然她是王迤的小妾,四凤的母亲,也没有人敢慢怠。后来王迤来到大洋洲,在她的央请下,萧亚轩他们派了人暗中帮助了一下,找到她许多亲戚,然后接回了大洋洲。后来也主动替这些人安排了一些事做。

王画皱了一下眉头,这件事他也才听说的。不过这都是小事,所以萧亚轩他们没有汇报。

现在粗放制式的管理,大权还是集中在宋问与萧亚轩手中,也不是他们手中有多少大权,而是王画给予了他们这个权利,一切还得听王画的调动安排。因此,现在管理模式,还是等于大部分是家臣制式的管理。只不过与唐朝其他殖民地不同,多了一些朦胧的民主色彩。

也可以说宋问与萧亚轩有很大权利,也可以说是没有,就看王画给不给了。

可一旦立帝,有了帝制就有了各种官职,但王画不在大洋洲,这个权利便拢在王迤这个“太上皇”手中。

可是王迤自己见识也好,智慧也罢,十分不足。那么有可能会受黛儿的鼓动,让她各个亲戚担任要职,宋问与萧亚轩已经被驾空。那么有可能大洋洲会被这个别有用心的女人夺下来。

所以萧亚轩找了一个借口,说是到美洲大陆去一趟,实际上悄悄来到灵州。现在不知道啊,这个女人手上控制了多少人。毕竟还是有许多人有野心的。

听到萧亚轩的话,王画也不敢肯定,他叹息一声说道:“那么她也未必如愿以偿。”

就是她有野心了,也未必会得逞。

因为就是勾心斗角,无论这个女人有什么想法,她也不会是上官婉儿的对手。

鼓动父亲,拥立自己为帝,也许上官婉儿会支持。可是将宋问与萧亚轩逼得如此困窘,恐怕她现在也在思索做得对与不对。短时间想不出来,也许在挑唆之下,反而认为宋问与萧亚轩有其他的想法。但一旦看到黛儿的苗头,她就会清醒过来。就是牵制也会将黛儿牵制一段时间。

立即派人将朱仝喊来。

不是犯愁百姓不好撤离吗?

现在是做出决定的时候,那些部族迁移,那些部族留下。这些部族不但是百姓,还有子弟在血营里面。

出了这件事,可以公开用这个做借口,先将军队撤出西北,到达大洋洲。因此让朱仝再次一次细致的调查。但士兵撤走了,部族也要想办法转移。

朱仝一会儿过来,他说道:“正好我也有一件事,要向你禀报。我得到消息,听说吐蕃这一次向南入侵,掳获了大量百姓与财产,还有粮食。不过死了不少战士。”

王画愣了一下,向南也就是天竺诸国。不过随着他眼睛一亮,与朱仝相视一笑。

这一次南侵,恐怕吐蕃人自己也不情愿,毕竟天竺炎热的气候,对他们不适应。但之所以这样做,一是需要大捷鼓舞士兵与百姓,二确实他们穷了。吐蕃人以战养战,胜战士士气更高。一旦败了,财政物资都吃不消。况且失去了积石山与大非川两个重要的地区。

这是一次机会,如果吐蕃困窘如此,现在西北还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布匹,可以买通他们,让他们让出道路放行。

朱仝看到王画眼睛亮了起来,知道王画想到其中奥妙了。于是说道:“我已经派了人与他们谈一谈。”

“未必能谈好,等会我写一封信给哥舒翰与郭虔瓘吧。”

吐蕃也有人才,必须做好两手打算。

两个都是聪明人,没有多说,朱仝就立即离开了。大洋洲是王画的根本,不能出现差何差池。

因此,朱仝立即做了一些普查,结果让王画很是头痛,虽然有一些部族经过规劝留了下来,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部族,经过反复考虑后,反而加入了迁移的大军。

要求走的人非但没有少起来,反而似有了多起来的趋势。

就是吐蕃人答应,这么多人走,也是不可能的。

但朱仝先办了另一件事,必挑出了三千士兵。这件事耽搁不得。

王画向朝廷禀明了理由,然后让萧亚轩带走。

不但让他带走三千军队,还让李红、王涵以及李雪君一道离开。

带军队,是害怕真如萧亚轩所说,被黛儿暗中经营,有了一些力量。李红她们离开,是害怕萧亚轩镇不住场子,如果李裹儿继续被他们鼓动下去,就是有军队,到时候也很难处理。因此,连李雪君都被一道安排前去了。这是加重砝码的。

同时又写了几封信,斥责陆二狗、上官婉儿以及其他一干人等。

但这三千军队不仅是镇场子的,而且严查是谁开起的这个头。在上官婉儿离开时,王画写了一封信,让萧亚轩他们指导着,让上官婉儿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