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为什么伤心落泪?”钟馗指着一个低头啜泣的哭鬼问。
“回禀大王,小人想念阳间的亲人啊!”那鬼魂哭道。
钟馗又问一个正在啜泣的哭鬼,得到的是一样的回答。这些鬼魂不是想儿女,就是想爱人或父母。他们因此终日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听说酆都山绝顶处的悬崖边能遥望阳间,便趁着黑夜跑上山来……
钟馗把所见所闻详细向阎王作了汇报,然后解下佩剑双手擎上:“阎王大人,臣不称职,请另派神明吧。”
阎王听了沉默不语。自己来到山崖边暗访,回来便召集地府文臣武将商议,决定修建望乡台,让亡魂在过奈何桥之前遥望自己生前的家乡,最后看一眼最想念的亲人。
“原来,这望乡台是阎王对亡魂的恩赐呀。”郝宇有些感慨。
“是的,阎王有威严的一面,也有慈悲的一面。”余秋菊说。
“不要挤,不要挤,一个个地过桥,掉到桥下的血水池里就不能超生了!”郝宇正和余秋菊谈论望乡台,忽听有人高声喊。他循声望去,只见走下望乡台的鬼魂正向奈何桥涌去,桥头上几个鬼卒正在维持秩序。
奈何桥是座石拱桥,桥身是用黑色理石砌就的,桥面光洁如镜,似乎经过精心的打磨。桥栏柱上蹲着一个个的理石怪兽。桥并不宽,也就20米左右。
桥头有个一米高的方形石台,石台上是一块魏碑匾额,写着“奈何桥”。
桥头有两个石柱,石柱上刻着:
无可奈何过桥去
似曾相识在人间
桥的护栏竟是两条胳膊粗的铁锁链。
“这就是传说中的奈何桥啊!”郝宇想着。
等待过桥的鬼魂排成了五排,长长的队伍向远处延伸。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鬼魂刚走到桥头,就发疯似地跑了回来。两个女无常抓住她,一前一后地把硬是她拽上了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奈何桥(三)
“我不能过桥啊,过了桥,我就再也看不到我那两个可怜是孩子了!他们一个才5岁、一个只有4岁呀,没有父亲,也没有其他亲人,让他们怎么活呀!”说着,她给拽她的两个女无常跪了下来,“求求你们,把我送回去吧!”
刚才在望乡台上她就哭得抽了过去。
“你阳寿已到,我们也没有办法。不然,你就会被黄泉路上的怪兽或怪树吃掉,那就连转生的机会都没有了。”一个女无常对她说。
听了这话,女鬼魂不再哭闹,极不情愿地向桥上走去。
“不!我不能过桥!我一生拼死拼活积攒了上百万家产,还没来得及享受,我不甘心啊!”一个刚刚年过半百的男性鬼魂索性坐到地上,说什么也不上桥。
黑白无常一商量,黑无常走到他身后,死死地搂住了他的两只胳膊;白无常乘机摘下挂在他胸前的铁钩子,往他肋条上一扎——“扑“的一声扎了进去,钩住了他的肋骨。这回,只轻轻一拽,他便乖乖地跟着上桥了。
在黑白无常带领下,郝宇跟着余秋菊向桥上走去。
“你可想好了,过了这座桥就是阴间了,你可有回不来的危险。为了去见一个鬼,值不值?”见郝宇的一只脚踏上了奈何桥,余秋菊提醒道。
“值,因为我是去见史婕!”郝宇说着,头也不回地大步走了上去。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余秋菊想起了金代大词人元好问的千古名句。“是啊,为爱情而生,为爱情而死,这样的人生多绚丽!还有什么值不值呢?”
余秋菊想起了《牡丹亭》的故事:太守之女杜丽娘梦中见一个书生前来求爱,两人幽会。此后丽娘一病不起,临终时要求母亲将其埋在花园梅树下,并嘱咐丫环将自己的画像藏在太湖石底。丽娘的父亲升迁时托人葬女并建梅花庵观。三年后,书生柳梦梅梦见一座花园的梅树下有位漂亮姑娘,从此常常思念。赴京应试时,借宿梅花庵观,在花园里拾得丽娘画像,觉得她容貌端庄,宛若观音,便移到房中夜夜拜祭,终于在丽娘魂游后园时,得以和丽娘的阴魂幽会。原来,丽娘阳寿未尽,是阴司误收。于是,梦梅掘墓开棺,丽娘复生,两人成婚。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把它编成了戏剧,一时名燥京城,千古留名。
“爱情可激发巨大能量,是什么力量也阻止不了的!”看着踏上奈何桥的郝宇,余秋菊充满了敬意。忽然,只见郝宇好像喝醉了酒,趔趔趄趄,随时都可能摔倒在桥上。
“宇,你怎么了?”她快步上前扶住他。
“我,我直觉得脚下的桥面在剧烈地晃动,好像大地震。”郝宇说着,赶紧蹲了下来。
“没事儿,你不用怕,阳寿未尽的人上了桥都是这种感觉。你要学会在阴间走路的方法,这样……”余秋菊一边搀扶着郝宇安慰着,一边做起了示范。只见她两脚不离地地向前蹭着走。
郝宇学着她的样子。
“还要这样。”史婕指指自已的腿和脚。她两腿略微弯曲,两脚向外撇形成“八”字。
郝宇学着,感觉稳当多了。虽然这样走路并不舒服。
“借光,借光!”一个年轻的男鬼魂慌慌张张地跑上桥来,好像要摆脱谁的追赶。
黑白无常追了过来。
“对不起了,求求你,让我先过去吧!”那年轻的男鬼魂边跑边嚷:“我要马上去见阎王,为我父亲伸冤!”
“还真有人愿意早归阴,抢着过奈何桥的!”郝宇十分不解。其他鬼魂也纷纷闪在了一边。
在余秋菊的陪伴下,郝宇一边在奈何桥上走着,一边四下里观察着,他决心用双眼当摄像头,用大脑当储存棒,把阴间的一切都记录下来。
他们来到桥头,走过桥头就过了奈何桥了。郝宇拼命地用目光搜索着桥两边的景物:“来趟阴间不容易,尽量多记些!”
“救救我!救救我!”忽然,桥下传来一阵微弱的喊声,声音不大,像从嗓子眼里憋出的那种。
他向河面望去。
可能是接近河岸的河底有无数的深坑,那里的漩涡一个接着一个,一个人正在旋涡里挣扎着,看样子,好像马上就支撑不住了。
郝宇脱掉外衣要跳进河里救人,余秋菊一把拽住了他:
“别去,那是勾死鬼!”
“勾死鬼?”郝宇不解,那明明是就要溺死的人啊!
“在阳间,有很多阳寿未到的人或被人*,或遭受意外而亡成为‘冤魂’,有些冤魂急于还阳,就来到这阴阳交界的血水池里抓替身,阳寿未尽的鬼魂若不明真相去营救,被他们抓住后,未尽的阳寿就被“冤魂”拿过来储存在自己的生死簿中返阳了,而那阳寿未尽的鬼魂却永远也回不了阳间了。”余秋菊说。
郝宇想起了他的邻居。
他叫他大哥。1969年3月2日上午8点,前苏联军队侵入乌苏里江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并放炮轰击中国巡逻队。中国军队奋起还击,爆发了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战后,前苏联在中苏边界陈兵百万,随时都可能入侵中国。毛泽东主席发出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哈尔滨等城市纷纷挖起防空洞,准备打仗。大哥当时在小学六年级,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挖防空洞夜战。那天半夜下雨,为保护防空洞口不被大雨淋湿,在老师的安排下,他爬到支架上搧棚布,不想支架折了,他大头
第三章 奈何桥(四)
朝下掉进了十几米深的洞口,摔成严重脑挫裂伤,十天不省人事,后来终于醒了过来。
“当时,他就是阳寿未尽的鬼魂吧,多亏没被勾死鬼勾去,要勾去了,也活不过来了!”
大哥说,那年他住院时,有个姑娘煤气中毒,抢救无效死亡。她母亲不相信女儿会死,把她放在医院楼下,用土埋住了身子,却把脑袋留在外面。三天后,那姑娘竟奇迹般地活了过来!现在看来,她也是躲过了勾死鬼这一劫。
郝宇还想起了爷爷讲的一件事:
一天,爷爷挑着一担子大枣,带着秤去集市卖枣,路过一座木桥时,不小心把秤砣掉进了河里。爷爷放下担子,正准备下河去捞那秤砣,奇怪的事发生了——只见那秤砣沉到水底后,又慢慢地“浮”了上来。爷爷马上想,秤砣怎么会浮上水面呢?一定有……于是爷爷对着河水大声喊道:“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秤砣,就是一块黄金,我也不会下去捞的。”爷爷的喊声刚落,“咕噜噜”一声,那浮起的秤砣便重新沉入河底。
郝宇想,那是爷爷用智慧战胜了勾死鬼。
郝宇打消了“救人”的念头。
“记住,无论什么情况,你都不要进入这条河中,连河边也不要去。你只要沾上这条河里的一滴血,就永远也不能返回阳间了。”看着沉思不语的郝宇,余秋菊把着他的两只胳膊,边摇晃边着急地说。
郝宇从沉思中醒了过来,见余秋菊着急的样子很是感动:“谢谢你,秋菊,阴间的事全靠你指教了!”
“扑通”一声。
他们循声望去,有个过桥的人跳进水中救人。只见那个冤魂一把抓住了跳下去的人,拼命地往水下按着。几经挣扎后,那个人没了力气,沉入水底不见了。而那个冤魂却从河里飞了上来——他可以还阳了!
“这就是抓垫背的!”郝宇想。
“据说阴间是很主持公道的,为什么还允许冤魂抓替身呢?”郝宇问。
“按理说,这些冤魂应该到阎王那里去伸冤等待昭雪,重新返阳。可是有些冤魂急于求成,便在这里等待机会。阴间不管他们,是因为凡是过阴的人都有探知阴间秘密的危险,这些冤魂的存在等于为阴间增设了一道保守秘密的防线。”余秋菊解释道。
“可是,这些冤魂抓到替死鬼返阳后,不也一样带走了阴间的秘密吗?”郝宇还是不解。
“不一样。凡是进了这条血水池的鬼魂,就会自动丧失在阴间的全部记忆。”
“哦——”
“好人呐,求您替我办件事吧!”他们正要下桥,一个白发苍苍、步履艰难的女鬼魂“扑通”一下跪在了郝宇面前。
“老人家有事请说,千万不要这样。”郝宇快步上前扶起她。
“您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只要我能办的,我一定办!”
“我那阳间不孝的儿子把我的骨灰弄丢了。阴间有条规定:所有的鬼魂在阳间的遗体或骨灰必须妥善安葬,否则就成了孤魂野鬼,阴间就不会给他们安排住处,我现在就成了无家可归,到处流浪的孤魂野鬼了。
“你回到阳间后,麻烦你到我儿子家去一趟,让他想办法找到我的骨灰盒,如果实在找不到,就让他找些我穿过用过的东西,堆个坟头立个牌位,也好让我在阴间有个安身之处哇。
“这是我儿子的住址。”白发女鬼说着,塞给郝宇一张黄色的纸条。
郝宇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衣兜里:“请老人家放心,我一定给您把信儿捎到!”
“这回可好了,我要有家了。”白发女鬼千恩万谢地走了。
郝宇望着那白发女鬼的背影问:“你不是说在阴间鬼看不到人吗,这位老人家怎么能看见我,还要托我给她办事?”
“这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