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命运的抉择-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紫轩的一席话说得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就连一旁随行的倭国文官也不禁纷纷点头称是。被抢驳了一番的阿部忠秋狠狠的瞪了一眼龚紫轩忍不住想要拔刀但见对方傲然的眼神又放弃了这种想法。当下哈哈一笑道:“哈哈,厉害,厉害。天朝来的使者果然玲牙利齿。让人好生佩服。”说罢又取出一份文书一鞠躬递给龚紫轩道:“这是我德川将军给贵国孙首相的回信。”

龚紫轩接过了文书看了一眼只见上面赫然些着“复南明首相书”的字样。那个“南”字在龚紫轩眼中显得异常的扎眼。饶是一向稳重的他也不禁有些愤然。不过龚紫轩很快的就遏制住了心中的怒火当下从容回道:“在下一定会将此信转交给首相大人的。”

阿部忠秋见龚紫轩收了回复便又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龚大使上船吧。德川将军有令请龚大使在接到回复后即可起程回中原复命。想来我等就此一别难有相间之日了吧。”

“阿部将军客气了。或许我们很快就又能见面了呢?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龚紫轩说罢一个抱拳头也不回的带着随从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海船。眼看着龚紫轩消瘦的背影一旁的一个家臣则在阿部忠秋耳边悄声进言道:“将军,我们是不是要早做打算啊?”阿部忠秋听罢脸上又露出了轻蔑的神色,只听他轻声慢语道:“怕什么。就算那女人收到回复打算即刻发兵。从中原出发到九州这一来一回少说也要花上个一年半载。更何况现在还没高丽人的帮助。”说到这儿阿部忠秋象是想起什么似的又补充道:“家藤你立刻派人打探朝鲜和中原沿海的动静。一有明军动向立刻回来禀报。”

“嗨咿!”家藤点头领命道。阿部忠秋满意的看了看自己的属下,又回头看了看远去的帆船。不由眯起了眼睛冷冷的说道:“哼,唐人都是只会耍嘴皮子的懦夫。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真正的武士吧!”

而在另一边站在甲板上的龚紫轩任凭着海风吹拂起他的官袍,静静地看着渐渐消失的港口。在他的身后随行的文武官员正急切地等待着他的命令。待到船队使出江户湾后龚紫轩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残忍的微笑。只见他转身从容地命令道:“传令!张副使率庆荣号和福生号先行回中原复命。其余船只即刻随本使转舵去琉球!”

“是!”众人兴奋的齐声领命道。整个甲板上顿时变得忙碌起来。有的忙着收帆,有的忙着转舵,有的忙着向周围的船只发信号。与此同时六只训练有速的信鸽也迅速朝着西南方向飞去。

在中国东方的太平洋犹如珍珠般散落着大小七十余个岛屿。这些岛屿组成了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岛国——琉球。据说早在公元12世纪,琉球群岛上就出现了南山、中山、北山三国,分别在琉球群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给琉球的中山王察度下达诏谕后,琉球的北山、中山、南山三王就开始向明朝廷朝贡,自此琉球便成为中国的藩属国。宣德四年琉球中山王尚巴志征服北山和南山两国,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而琉球与中国的关系也更加的密切,至此琉球每代国王均由明朝皇帝册封任命。

琉球虽与中原多有往来又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可其偏远的地理位置以及明朝长期的海禁政策使得琉球更多的只是同中国维持着朝贡关系。然而这些年随着明朝海外贸易的发展,琉球作为东亚海上枢纽的作用也日渐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人开始定居琉球。香江商会更是在琉球王的准许下于崇祯十七年时在琉球的那霸港建立了自己的商务馆。出于孙露的个人原因一直以来她对琉球的经营都十分看重。于是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那霸港在香江商会的大力扶持下迅速成为了东亚著名的商业港口。以其方便的水路、开放的港口、良好的市场秩序博得了世界各地商贩的青睐。再加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被德川幕府列入了锁国令的黑名单。这些国家的商船大多会选择现在琉球停泊补充补给后再通过香江商会托运或是假扮成琉球的商船走私去日本。

至于那霸的海关当然是由香江商会完全控制的。为了安全起见明军还在此建立了要塞并驻扎有一个团的兵力。除了负责那霸港的安全外还连带着帮助琉球王训练御林军以及卫戌王城。而孙露在成为明国首相后也以隆武内阁的名义减免了琉球对明的朝贡。改为由明政府代理琉球海关并同琉球中山王四六分帐。但在琉球王的一再坚持下又改成了三七分帐。明政府拿大头并负责管理那霸港。不过固执的琉球王虽然被免去了朝贡但他依然会时不时的向明庭进贡些琉球土特产。东西虽不贵重却代表着琉球人的一片心意。琉球王每次进贡时还会特地留出一份专门送去首相府以感谢孙露一直以来对琉球的照顾。

不过这几个月来那霸港却有了一些异样的味道。平白间来了不少荷枪实弹的战舰。外海也经常有不明国籍的船只来回游荡。这些都使得平日里温顺胆小的琉球人揣揣不安起来。若不是看着有明军的要塞保护琉球人还真怕会闹出什么事儿来呢。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源于位于琉球东端“大岛”上的明军海军基地。

此刻在名濑海军基地的碉堡上身着白色儒服的琉球王世子尚质看着底下海湾中整齐划一的数十艘战舰不由感叹着说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国,竟有如此强盛的舰队。这次定能狠狠的教训倭人一番。也好为我等受倭国欺凌的海上小国出口恶气。”

“世子过奖了。这次还多亏琉球王肯让出大岛给我们做海军基地。否则的话从吴淞直奔九州光是补给就要令我们的后勤们愁白头了。”第二舰队提督李海爽朗的大笑道。东亚海域本是第一舰队的辖区。但这次的对倭行动孙露却坚持要李海等中国将领指挥。为此她还临时对第一、第二舰队做些不大不小的调整。

“那里,若不是大明出兵帮助琉球赶走了萨摩藩的强盗。我琉球子民此刻恐怕还要受那些倭寇的欺凌呢。大明对琉球可谓是恩同再造。况且天朝还准免了琉球的贡奉。琉球上下无以为报。这点小忙又算得了什么。”尚质激动的说道。原来在万历年间丰臣秀吉率军侵略朝鲜,并趁机派萨摩藩诸侯岛津氏向琉球敲诈钱财。在遭到琉球国王的拒绝后岛津氏遂率军攻打琉球,俘虏了琉球国王尚宁,逼其写下誓文,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而孙露在得知此事后遂在建立琉球商务馆的同时派了1000义勇军以雇佣军的身份协助琉球王摆脱了萨摩藩的控制。

“世子这话可就见外了。你中山王室历经坎坷依然能忠于我大明实属难得,本因犒赏。如今大明和琉球又签定了盟约。相信两国的友谊一定能世代相存的。”这次说话的是明礼部右侍郎朱舜水。

“啊,是朱大人啊。小臣一直仰慕中原文化。朱大人是儒学正宗,还望朱大人能点拨小臣一二。”尚质恭敬的说道。

听这位柔弱的琉球王世子称自己为“儒学正宗”朱舜水当然是有些得意。但他也不敢就此托大当下谦逊的说道:“世子谬赞了。这儒学正宗朱某可万万不敢当啊。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中原乃是藏龙卧虎之地。世子既然仰慕中原文化何不去南京国子监就读呢。若是不嫌弃的话在下倒可以带世子修书一封于首相大人。”

“如此甚好。尚质就此先谢过朱大人了。”尚质当下感激的叩谢道。转而又感叹地说道:“那倭人据说从唐朝时便向中原派遣了不少谴唐使。怎地就没学到中原的半点礼仪廉耻呢。”

“倭人虽然受我中原影响由来以久。可却未曾出现过真儒。一是日人岸然自高,枵然自是,见学於人:二是日人不安其分,好高骛空;三是日人愚蔽他端,老死不悔。”朱舜水喃喃地析道。

朱舜水懂日文与不少倭人有过接触。这也就是为什么孙露会选中他这个内阁大臣来随行这次的军事行动。说实话朱舜水在到达琉球之前只知道孙露让礼部写了份很“过分”的国书去斥责德川幕府。可一到这儿着实被吓了一跳。他绝对没想到在那份国书的后头还如此庞大而又疯狂的计划。以他对倭国的了解倭人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倭国虽小可民风强悍,遥想当年的蒙古远征。十几万的蒙古大军竟被几万倭人给打败。想到这儿朱舜水又开始为首相大人的疯狂计划而担忧起来。正当他想提醒李海时,一个年轻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对话。

“报告提督,龚大人来信了!”身为大副的郑森敬了个礼严肃的报告道。

李海和朱舜水立刻紧张的问道:“上面说什么。”

却听郑森面无表情的吐出了一个词:“盛宴!”

第8节 盛宴(三)

九月的骄阳下,本州岛东南部深蓝色的相模湾宁静而又安详。海面上零星起伏着几艘不起眼的小渔船。自从德川幕府于永宽十年颁布锁国令后。不但禁止外国的船只往来日本列岛。更是严禁本国的百姓贩海营生,违令者往往会被幕府处以极刑。只有某些胆大的渔民才敢铤而走险跑到更远的深海去谋生。不过他们更多的是沦为了走私贩和海盗。而相模湾周围的渔民一般都会安分守己的留在海湾内捕渔。随着渔民们一声声沉闷的号子声响起沉重的渔网被拖了上船。一旁的两个渔民正蹲在狭小的渔船里挑拣起海鱼来。并不时的将一些海草等杂物抛入海中。渔民的生活简单而又乏味。每日看着日头从海面上升起再从海面上落下相模湾总是一如既往的宁静。倒是两个月前突然经过此地的明国使船让这些没经过什么世面的渔民们津津乐道了好长时间。人们纷纷议论着来自天朝的船队是如何的华丽庞大。有的说是用黄金镶嵌而成的,有的说明使的船队足足有一千艘船。每个人的版本都不同但每个人都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一切都是他们亲眼所见一般。

当最后一网鱼被拉上船后,渔民们喘息着蹲在渔船的甲板上歇息起来。他们互相开着下流玩笑,吹嘘着自己的奇闻逸事。忽然坐在船尾的几个渔民激动的站了起来,只听他们地指海的另一边惊恐的尖叫道:“快看啊!那是什么?!”

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渔民本不想就此起身看什么海上奇景。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周围渔船的渔民们也在手舞足蹈着惊叫。不由好奇的回头一看。却看见了一副让他们终身难忘的情景。只见海天一色的相模湾上突然间出现了一支庞大的舰队。那白色的风帆层层叠叠被季风吹得鼓鼓的。红色金龙旗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雁翅型一字排开的九艘战舰犹如海上的骑士一般齐头并进着踏浪而来。

倭国的渔民们何时见过如此众多的三桅杆以上帆船同时出现相模湾。人们惊恐万分的看着这些比普通渔船要大上十几倍的庞然大物朝着他们气势汹汹的冲来。顿时傻了眼的渔民有的尖叫着调头就跑,有的呆站着不知所措,还有些人慌不择路地就此跳下了海。

“报告提督,海面上发现数十艘渔船。是否清除?”旗舰志远号上身着白色军装的郑森垂手站在李海身后询问道。

“上尉,让他们去吧。我们的目标是江户城。估计用不了多久德川幕府就会得到消息了。传令全队全速向浦贺港前进!”李海放下望远镜从容命令道。

“是,”郑森敬了个军礼转身对身后的传令兵耳语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