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军嫂有空间-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宋慕雯想的却是高考的事情,这个时候阅卷是比较严格的,因为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阅卷,又因为宣布恢复高考的时间那么晚,所以浑水摸鱼的多,乱七八糟的答案也是多,要严格把关。而且高考录取通知书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够寄到,所以大学开学恐怕要等到下半年了。
  如果是这样,岂不是要闲上大半年了?
  宋慕雯觉得应该要早点事情干才是啊。
  宋慕雯蓦地想起来,今年年底的时候,不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要改革开放么,明年就是改革开放年啊,要为明年做准备了,这可是一个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的年代,虽然是充满风险,但是同时也是充满希望和机会的时代。
  宋慕雯越想越觉得真的是很有必要了,于是她跟杨桃儿说了,要回娘家。
  “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宋慕雯道:“没什么,就是有点事情要交代。”
  虽然这是好事儿,但是还没有影子,宋慕雯不想这么快就说出来。
  “让二猛子陪你回去吧!”
  宋慕雯答应了,新婚夫妻当然要常常呆在一起了。
  余二猛问宋慕雯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宋慕雯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你看,特殊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而且国家也要慢慢发展起来了,既然已经恢复了高考,那是不是也是要恢复发展经济了?”
  余二猛一想,觉得也是这个道理,不过他一直呆在部队,所以这些事情倒是知道的不多,但是如果有心要去打听的话,还是能够知道一些的,毕竟政军两界难分家嘛。
  宋慕雯继续道:“既然是这样,咱们就要抓紧机会跟紧时代啊。咱们现在什么都很落后,所以什么都要发展,所以是处处充满机遇的,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是无法避免的,咱们只是要想办法尽量把事情往好的方向引导。当然,这不是咱们的工作,而是国家的工作,而咱们这些小人物,只是顺应时代的号召去做自己的贡献。”
  ……余二猛觉得有些晕,干嘛说这么多大道理,他都懂啊。
  “所以我要回去跟几个哥哥商量一下,怎么抓紧机会啊,当然,主要是要看国家的政策是怎么样的。但是政策会如何制定,我还是能够猜出一个大概来的。”
  余二猛点头。
  “那能不能带上我家?”
  宋慕雯一巴掌拍在她的脑门上,道:“难道你我不是同一家人?”
  余二猛嘿嘿笑,一把把媳妇搂进怀里,道:“当然我们是一家的啊,你是我的我是你的。”
  宋慕雯拱了一下他,道:“说正事儿,这个我当然不会忘了你们家,主要就是你几个弟弟,但是事情要怎么做,我还没想好,我们家都没有成本,只有干爸有些小资本,所以咱们还是得搭他的顺风车。”
  余二猛想了想,道:“这个别担心,成本什么的好说,要是国家真的出台了政策,以后大家要干也大多是小打小闹,不过咱们比别人好点儿,我和我哥在部队上都有关系,而且干妈娘家不是也挺有能耐的嘛?到时候大家加在一块儿,力量肯定大,团结就是力量啊。”
  宋慕雯点头道:“那是当然,不过这涉及到钱的问题,还是要小心一点吧,不要混得太厉害了,容易出矛盾,到时候成了仇家就亏大了。”
  余二猛点头,事情确实是这样,不能太一厢情愿。
  两个人回了宋家,余二猛骑着自行车,车上挂了不少的东西。
  一进家门,家里就热闹起来了。
  “囡囡回来了!怎么今天来了,有什么事情吗?”
  “没,就是来看看,有点想家了。”
  宋老太见孙女婿还在场,急忙道:“你这孩子,出嫁了就要想着婆家,不要老想着回娘家啊!”
  宋慕雯道:“阿奶,我才出门多久啊,您老就不要我了?”
  宋老太面色一僵,道:“哪能啊……”
  余二猛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宋老太,道:“阿奶您别担心,我妈让她回来的,我要回部队了,当然要陪她走走。以后囡囡也要去大学上学了,见的时候也少了,现在还不抓紧时间来看看您啊?”
  这样的解释让宋老太觉得安心了一些。
  在家里热热闹闹的吃了饭,因为还过年,几个哥哥也还在家,都在等通知呢。
  吃晚饭,宋慕雯就去和哥哥们商量改革开放要到来的事儿。
  宋慕雯一说,宋慕轩就道:“我信囡囡的,囡囡说国家可能会恢复高考,可不是一瞧,就恢复高考了?”
  宋慕雯道:“那都是国家领导英明,跟我有啥关系?但是这个机遇确实是很重要,咱们家要抓紧了,大学里不仅仅要读书,更多的要实践,学着怎么用知识,就是大学里跟以前读书不一样的地方。”

☆、第190章 要发展


     “那咱们应该做什么?”宋慕武问道。
  宋慕雯道:“主要是回来跟你们商量了,昨天二猛哥也说了;咱们缺本金;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咱们要做生意?”
  宋慕雯道:“不然你们以为呢?”
  真是单纯的人类啊,难道就是为了要给国家作贡献所以才读大学?想的太简单了;人的第一要务是生存,人的本能驱使人求生并且努力生存的更好。
  宋慕轩道:“以后会真的可以做生意么?”
  国家的政策限制了这么多年,做生意就跟传说中的事情一样;做生意的人都是社会的毒草毒瘤,专门占社会主义便宜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所以猛地听说要做生意;大家还有些接受不了呢!
  宋慕雯道:“咱们来看看现在国家的情况;全是国营的企业;就是县里的小商店小饭店都是国营的,这样子,大家都是为国家打工,做不成老板,老百姓致富的空间就被限制了,如果是这样,哪里还能够发展起来呢?打个比方,就像咱们爸妈出工挣工分,要是大家各干各的,种多粮食种少粮食全看自己的本事,国家规定了一个量上交,交完了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你说是现在这种情况收的粮食多还是我说的情况收的粮食多?”
  这个有点脑子的人都想的明白,当然是自己为自己干活的时候干的努力干得多啦!
  “那样子……一家人也吃不完那么多啊……”
  “所以就要开放市场啊,农民要卖粮食,就得有人买啊。城里的人要吃粮食吧?所以就要有人做这个中间商啊。”
  这样子说,大家就明白这样一个体系了,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来做的,如果没有人来做,那就是空谈。
  国家的改革政策,就是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商业上也是,这个行业如果全是国家垄断,国家力量只有那么大,走出来的路只有那么宽,但是如果普通老百姓也能去走,那么这条路会越走越宽,越踩越平整。
  “你是说,咱们去贩卖粮食?”宋慕辉有些弱弱的问。
  宋慕雯摇摇头道:“这个不好说,这个要看农村政策,要是继续像现在这样,那肯定做不起来。”
  “那你刚刚又说……”
  “我刚刚说的是其他的情况啦,比如说,国家说,普通人也可以开饭馆啦!于是我们就可以开饭馆去啊,不代表粮食可以收啊,国家掌握着粮食,到时候谁开饭店不是要从国家手里买啊?”
  一想,果然是这样,于是大家成功地晕了。
  宋慕雯道:“我说这个,就是说,经济政策和农业政策是不一样的,你们不要混为一谈,但是一个地方要发展,肯定是要走商业化的道路的。”
  后世就是商业化太严重,很多东西失去了本真,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得太多了,几个人还有些没消化掉,宋慕武道:“那囡囡你说说,你觉得咱们做什么好?”
  宋慕雯想了想,道:“我自己想弄一个小小的印刷厂,这跟我的专业有关,排版、纸张等方面的知识也很重要。不过,到时候国家就是一个大市场,但是要真的发展,不仅靠国内,还需要靠国外,国外的技术和市场都是我们需要的,所以地理上十分重要,我猜沿海将会是重点发展的地方。”
  大家有些将信将疑:“大家都是一个国家的,怎么能够重点发展一个地方,其他的地方不管了呢?”
  宋慕雯又头疼,这里除了自己懂一点所谓的经济知识以外,其他的人都算是“文盲”。
  “这个解释起来很复杂,总之就是,沿海发展了,咱们靠里面的也能跟着发展,人家要发展,总是要资源的吧?最简单的,那边的人肯定要吃饭啊,所以要从咱们这边买粮食吧?还有啊,人家要发展,就需要很多人力,到时候靠里边的人也能够去那边干活挣钱啊。这不是什么不公平的事情,这是政策倾斜,没办法的,要是全国一起发展,动起来太困难了,还不如先动部分,后续发力带动,就简单多了。”
  尽管先富带动后富有一定的弊端,可是她的好处还是很大的,利远远大于弊。
  宋慕雯一想起那创新性的政策,就对邓爷爷佩服的很,这样的点子,一般人他想不到啊!要不是邓爷爷这些政策,想想隔壁的金三胖子家,可能那就是咱们的未来哟。
  大家似懂非懂,此时的宋慕雯无比想念崇世华老先生,要是老先生在,人家肯定听得懂,虽然人家不是这方面的人才,但是人家有那些知识做基础啊!
  “印刷厂……这个……咱们印什么啊?”
  这年头除了教科书和《毛*主*席语录》,少见其他的类型的书籍了。
  宋慕雯道:“我以前不是编过一本小学知识重点解析么?去年不是弄了那么多学习笔记么?都可以印刷出来去卖啊。现在大家都想考大学呢,资料书肯定卖得好!”
  这下宋家几个兄弟也都佩服起自己的妹妹的头脑了,人家这脑瓜子,哎呀,还真是拍马难及。
  所以说,见识决定眼界啊。不是他们脑子不行,而是因为没有那些见识,很多东西就没有办法理解了。
  宋慕雯道:“等我回去找找,给你们找点书看看,你们除了自己的本专业,还有很多东西要学!特别是经济方面的东西。”
  大家深以为然,刚刚妹妹说的那些东西,他们就有些茫然,还不是因为读书没有妹妹读得多的缘故?
  对于以后发展战略的问题,大家还是支持宋慕雯的,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跟不上时代的人只能够被抛弃,所以以后不能用以前旧的眼光和看法去想事情看问题了,大家都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宋家就靠他们兴旺了。
  尽管大家都觉得做生意这种事情比较遥远,但是听二妹说的头头是道,就觉得很有希望啊。
  78年,是徘徊的第二年,这一年,一切工厂和商店都是国家的,所以宋慕雯要弄一个小型的印刷厂很难,可能性等于零,没办法,这就是现状。这一年也不能完全不做事情啊,所以宋慕雯就想着,自己要把空间里的东西给整理一下了,等到什么时候要把空间里的书都拿出来,集中放在一起,自己大哥知道自己有空间的事情也需要解决一下了,不是宋慕雯不信任自己的大哥,而是因为人心善变,大哥总要结婚的,他的妻子和孩子才是他以后最亲近的人啊!
  想到以后那些亲亲热热的兄弟不再是把自己看成最重要的小妹,他们会各自有需要他们全心全意付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