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邢彪何等精明之人,听庞岳说完之后,便立刻知道了他的意思,眼中的感激当即又深了几分:“大人的信任,属下无以回报。日后大人若有差遣,请尽管吩咐,即便上刀山下火海,属下也绝不会有半点迟疑!”
庞岳笑了笑,道:“暂时还用不着你去上刀山下火海,你先好好地休息一下。大概明日我会让情报司总监马元成与你见上一面。与你相比,他毕竟还是个新手,情报司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还有其余的种种法法,你多教教他。”
说到这里,庞岳敛起笑容,语气有些郑重起来:“既然你加入了湖广镇,那你之前截获密信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不过,没有我的吩咐,你不得再单独行动,也不得再去刺探情报司的事情。若是被我发现了,以你对我的打探了解,你应该知道会发生什么后果。”
听到这话,邢彪也是一脸肃然,抱拳道:“属下记住了!”
“好,你先去休息吧,有事再叫你。”
看着邢彪离去的背影,庞岳感慨颇多。没想到在此局势紧张之际,居然还收了这么一个专业的情报人员,这对湖广镇日后的情报工作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只是,眼下看起来,此人的心机比较深,今后还得好好地驾驭才是。
在书房中踱了两个来回之后,庞岳又朝侍立在门外的卫远吩咐道:“去把马元成给我叫来!”
“是,大人!”
第三卷 王师百战 第七十四章 南去
第二天上午,清军没有发动进攻,但城外却有了新的情况发生。
早在凌晨时分,城外的情报司密探再次用信鸽向城中送去情报:清军的后续粮草大概会在今日中午运抵长沙。
果不其然,临近中午的时候,防守北门的王进才部官兵发现一支由大批马车和独轮车组成的庞大运输车队从北面的官道上进入了清军的大营。过了中午不久,又有一支满载的船队沿着湘江自北而来,与先前抵达的清军水师会合。看船上的旗号,是岳州水师和武昌水师的后续船只。
这时,何腾蛟在与朱大典进行了两次详谈之后也终于半信半疑地认同了朱大典的话:城外的清军可能绕过长沙直扑衡州,于是再一次召集长沙城中的武官前来议事,以制定相应对策。
由于清军昨天下午发起过一次进攻,城中已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大部分武将都走不开,因此军议的范围也大为缩小,仅限于各军镇的总兵。到场的武将除了庞岳之外,还有武冈总兵刘承胤、长沙总兵王进才、常德总兵马进忠、水师总兵王允成、督标总兵董英和抚标总兵曹志建六人。文官人数更少,只有朱大典、何腾蛟、章旷和傅上瑞四人,算得上是开战以来的一次最小型的军事会议。
由于局势紧张,当众人到齐之后,何腾蛟和朱大典也没有了多少客套,开门见山,先后向到场的各将阐明了形势:清军极有可能绕过长沙直扑衡州,而衡州是圣驾所在,附近的兵力却较为单薄,一旦被清军突袭得手,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长沙城中的兵马可能又要分成两部分,一部继续坚守城池,另一部则出城支援衡州。至于具体如何安排。还未确定,各位总兵可以先提出自己的看法。
虽然这一次何腾蛟和朱大典给了众将更多的选择余地,但当两位大员结束完开场语之后,七位总兵都没有立即开口。因为大部分人的心中对清军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畏惧心理,不大愿意冒着与清军野战的风险前去救援衡州。可这种话却又不好明说。毕竟。在皇帝有危险的情况下还推脱不去,那就带有一点悖逆的味道了。至于庞岳,倒不怕与清军进行野战,只是他已经习惯了先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
大厅中一时安静了下来,而朱大典与何腾蛟似乎也料到了这种情况,只是默默地等待着众人的发言,并没有开口催促。
过了一会儿,刘承胤扫了周围的其余将领一圈。迟疑着开口道:“督师、总督大人,末将也十分担心清虏会绕过长沙威胁圣驾所在,但长沙乃湖广重镇,也许谨慎防守,一旦有失,湖广局势也必将进一步恶化,日后若要收复更是难上加难。总之,此事关系重大,恕末将驽钝。实在难以决断,具体如何安排,末将谨遵二位大人的吩咐。”
听到刘承胤所言,庞岳不禁在心中冷笑了一声。这番话看似中规中矩,实际上却显露了刘承胤的真实想法:不愿意离开长沙城。冒着被清军主力攻击甚至包围的风险前去援救衡州。
有了刘承胤带头,属于何腾蛟节制的王进才、董英等人也纷纷结束了沉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一切听从朱督师与何总督的吩咐。
听完众人的发言。何腾蛟波澜不惊地捻须沉思。朱大典眼中却闪过一丝失望,一切听从吩咐。这种话说了也等于没说。他本来以为,前几次的胜利能够重新激起众将心中的勇气,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请缨,却没想到依然会是这个局面。
带着一丝隐隐的失望,朱大典看向了庞岳和马进忠,现在只有他们两人还没有开口。
“督师,总督大人,具体如何当然是由你们决定。”庞岳说道,“不过,末将代表湖广镇的全体将士在此表态,一旦清虏真的绕过长沙威胁衡州,我等愿出城前往救驾。”
“几位大人,圣驾安危关乎江山社稷,不容有失,末将与常德镇一万将士也愿前往救驾。”继庞岳之后,马进忠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好!”朱大典的语气平淡无奇,眼神中却多了几分赞赏与欣慰。
……
与此同时,城外清军大营
中军大帐中,一众清将皆是披挂整齐,神色肃穆地站立在两侧。首座前,多铎同样是披挂整齐,意气风发地看着下方的诸位将领,他等待这一刻已经很久了。
“盛志祥!”多铎朝左下方喝令道。
“奴才在!”一身白色铠甲的续顺公盛志祥出列应道。
“你率本部兵马、汉军镶白旗、绿营各部陆师以及岳州水师,作为后队,先继续对城中伪明军队施压,之后的行程皆按原计划进行!”
“嗻!”盛志祥大声应诺。
“伊尔登、蓝拜、卓罗、孔有德……”多铎继续点了一大串人名。
“奴才在!”
“小王在!”
被点到的各旗主将以及三顺王纷纷应声出列。
“尔等各率本部人马,随本王作为前队先行,绕过长沙,继续南下!”
“嗻!!”众将一起应诺,气势慑人。
“如今,湖广南部的明狗兵力空虚且大都不堪一战!两广之地也已有大半归为大清治下!”多铎声若洪钟,语气中带着一种强大的自信,“我军只需拿下衡州,生擒伪帝朱聿键,湖广、两广之地将尽成我大清的囊中之物,天下一统,指日可待!届时,本王也会禀明圣上以及摄政王,为诸位一一请功!”
……
当夜幕降临之际,长沙城头的明军官兵发现了异常:随着连绵不绝的嘈杂声响起,大批清军列队离开了大营,绕过长沙城往南方而去,其中不仅包括战兵还有押运着粮草辎重的大队辅兵,长长的火把绵延很远。
这一情况很快便上报给了朱大典与何腾蛟以及长沙城中的各军镇总兵,继而传遍了全军。庞岳以及下午参加过军事会议的诸位总兵都不由得感叹,先前的预测果然成了事实。
由于黑夜情况不明,朱大典与何腾蛟担心清军会设下埋伏,并未下令立即出击。庞岳虽心中急切,但黑夜中贸然出击的确会承受极大风险,因此便只好听令行事。看来,多铎也活学活用,将前几日明军从万寿桥趁夜撤退的方法原封不动地还了回来。
看着夜色中那一片火把汇成的洪流,庞岳久久不语。
……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亮,城中的明军也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始了行动。
何腾蛟则率原来节制各军以及刘承胤所率的武冈镇主力,继续扼守长沙。朱大典督率庞岳、马进忠部以及武冈镇参将陈友龙的本部人马从南门出城,避开清军的行军路线方向,另择它途加紧赶赴衡州。
慑于湖广镇的威慑,城外剩余的两万余清军皆不敢阻拦,任其南去。
ps:(感谢“零五纵队”、“白云过隙01”、“halei001”书友的月票!)
第三卷 王师百战 第七十五章 内阁急议
ps:(感谢“dog章”、“逸仙”、“白莲教徒”书友的月票,感谢“dog章”书友的打赏!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作的莫大动力!
但我仍然要向广大书友说一声抱歉,最近由于思路问题,更新不准时,最新两章字数也有些偏少。但请各位放心,只要想到你们的支持,再大的困难我也会克服,坚持把这本书写下去)
三月初五傍晚,衡州行宫
隆武帝紧急召集诸位阁臣前来议事,大殿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就在不久前,朱大典派出的信使经过日夜兼程、跑死了多匹快马之后终于抵达了衡州,送来了清军主力已经绕过长沙南下的消息。在奏报中,朱大典强调了当前形势的危急,建议隆武帝做好准备,最好先行离开衡州前往他处暂避,并表示自己已率三万援军从长沙出发,日夜兼程南来救驾。
接到了朱大典的这一奏报,隆武帝不由得为之一惊,他的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崇祯二年后金兵绕过山海关从北部边墙破口而入直逼京师的那一幕。而且,眼下的情形似乎更严重,从长沙到衡州不过四百余里,可用之兵的数额也远不如当年。
得知这一消息的诸位阁臣也是一片哗然。本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还寄希望于凭借着长沙等北部城池逐渐地挫掉清军的攻势,却没想到清军重演了当年的长驱直入战术,直扑衡州而来。
面对着这样一种形势,那些在当初就劝隆武帝离开湖广进入贵州的大臣,如内阁次辅傅冠、刑部尚书周应期、工部尚书李陈玉等,再一次坚定了当初的想法。而那些当初建议隆武帝留在湖广的大臣也开始动摇起来,毕竟在这清军大兵压境之际,天子的安危才是第一位的。
隆武帝刚结束了开场之语,下面的众臣便开始争先恐后地进言,语气诚恳而急切,虽然显得较为嘈杂。但几乎每一个人的声音中都出现了“离开衡州”之类的字眼。
“诸位爱卿,安静!”隆武帝实在受不了那种你一言我一语的混乱,只得出口制止道。但他心中还是感到了些许欣慰,至少现在诸位阁臣还有话说,没有出现当初崇祯帝召集阁臣议事时的那种冷清局面。
“诸位爱卿不要心急。一个一个说。傅爱卿。你先来吧!”由于事先已经同内阁首辅黄道周交换过意见,隆武帝便直接点了内阁次辅傅冠的名。
“遵旨!”傅冠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还是最初的想法。东虏来势汹汹。为防万一,陛下还是应当先行离开湖广、暂避敌之锋芒。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