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慢走!”
离开骑兵的训练场地之后,庞岳决定去看看火枪兵的操练。这段时期军器局又仿制出了一批燧发枪并投入了使用,不知道士卒们掌握得怎么样。
来到火枪兵的训练区域,只见一排排火枪兵正拿着燧发枪或鸟铳在轮流练习射击。伴随着不断响起的铳响,一个个木制的靶子被打烂,成为伙房做饭的燃料。这两个队的火枪兵虽然分别隶属于刚锋营和陷阵营,但在训练时却没和营中的其他兵种一起,而是有着自己单独的训练区域。
此时,刚锋营火器队千总邓远鹏和陷阵营火器队千总谢文聪正在同康定恩谈着什么。最近,新一批燧发枪投入使用,为了直接地发现问题,康定恩便经常来到训练场上实地观察,并听取官兵们的意见。
“大人!”邓远鹏最先看到了庞岳,行礼道。
“大人!”回过神来的谢文聪和康定恩也赶紧行礼。
“不必多礼!我过来随便看看。邓千总、谢千总,这新一批的燧发枪效果如何?”庞岳点头致意之后便直截了当的问道。
“回大人的话,效果相当不错!无论是在射程还是装填速度上都比鸟铳强了不少!”邓远鹏面带喜色地答道。
谢文聪也是一脸的兴奋:“邓千总说得没错,这批燧发枪甚是精良,比上次那一批还要好一些!”
“好!”庞岳满意地点点头,又问康定恩:“老康,上次我跟你说的那些改良火药的办法如何?”
自从燧发枪投入生产之后,庞岳便一直在思考提高射程的方法。想来想去,他决定先从火药入手。努力地回忆了一下前世所读过的改良黑火药的方法,庞岳将所能想到的东西通通告诉给了康定恩,例如在**的时候调一下硝、硫磺和木炭的比例,大致达到75%硝、10%硫磺、15%木炭,并增加锤制、造粒、干燥等步骤,等等。由于以前没有刻意地去记忆这些东西,所以庞岳想得很费力,并且也不知道究竟有没有效果,只能将大致的方法交代给康定恩,让他去试验。
“哦,我正要向大人说起这事,那几个方法果然很是有用!”康定恩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从那日大人说起这改良之法后,我便让工匠们按照大人所说去**。第一批制成的新火药便让燧发枪的射程提高了将近两成!如果在让工匠们去摸索一段时日,恐怕效果还会更好!”
“那就好!”庞岳笑道,虽然没有出现他所梦寐以求的那种近乎痴心妄想的成倍增长,但只要不断地摸索、不断地进步,总会迎来质的飞跃。
“给我一支燧发枪,我也来试试!”庞岳一时兴起,想亲自去试试。
很快,一支崭新的燧发枪便递到了庞岳手里,枪身上传来的冰冷金属感让他很是惬意。装弹、举枪、瞄准,扣扳机,这一系列动作庞岳都做得很是熟练。
“砰!”随着燧石被打燃,发射药将铅弹送了出去。百步之外的木靶被打穿。
在一片“大人好枪法”之类的称赞声中,庞岳将燧发枪递了回去,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如果能生产出大量先进火器、练出一支强大的火器部队,建奴又能算得了什么?
正当庞岳想得高兴的时候,卫远来报,说是田世尊来了。庞岳知道田世尊平时都在教导营授课或是在总兵衙门替自己打理一下各种事务,若没有要事的是不会来到校场的,于是便赶紧过去与他见面。
“大人!情况有些蹊跷啊!”见到庞岳之后,田世尊眉头微皱地说道。
这下,庞岳也重视了起来,连忙问:“出什么事了?”
“今日,朝廷拨给我镇的粮饷送到了。”
庞岳有点不大明白:“这是好事啊,子敬先生为何觉得蹊跷?”
田世尊摇摇头:“大人有所不知,粮饷只有三个月的!”
三个月?庞岳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即便是平时,也不应该只有如此份额。”田世尊补充道,“我镇可是前不久还取得了吉安大捷啊!再者,这嘉奖文告也是迟迟不见动静,相关犒赏更是无影无踪。学生窃以为……”
“子敬先生不必说透!”庞岳苦笑着打断了田世尊的话,“我虽然只是一介武人,可对有些事也并非一无所知!不过,并非所有人和事都是我等所能掌控得了的,我等也无需太过在意。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做到问心无愧即可!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只要自身光明磊落,又何需害怕什么?”
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田世尊也是一声苦笑,缓缓地点了点头。
第二卷 初展身手 第五十三章 烽火再起
庞岳的气定神闲让田世尊在钦佩之余又有着一丝担忧,心说这位总兵大人还是年轻,不知朝堂斗争的险恶。但身为幕僚,田世尊也只能提提建议,在具体的决策上却不好越俎庖。
不过,情况似乎也并不像田世尊所想的那样严重。三天后,隆武帝发出的嘉奖诏书和犒赏银两终于还是送到了赣州。在诏书中,隆武帝盛赞了庞岳以及赣州镇全体将士守卫吉安、击退清军的忠勇之举,并按照庞岳之前报上去的名单对相关的将领进行了封赏。如庞岳加授护军勋阶、奉国将军,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张云礼授上轻车都尉、昭勇将军、世袭锦衣卫千户,石有亮、卢启武、崔守成、施琅四人也都被授予上骑都尉、明威将军、世袭百户。
只是这犒赏银两却与歼敌五千余的战果有点不大相称,只有一万两。对此,赣州镇除庞岳之外的一众将领们多少都有点失望,粮饷只发了三个月也就罢了,可一颗清军脑袋居然还值不了二两银子,这实在是让他们想不通。
对此,庞岳却早已心知肚明,知道这恐怕并不是隆武帝的本意,一个力图恢复江山的君主是不会在赏银和粮饷上吝啬的。但庞岳也知道,目前朝廷的财政来源并没有真正掌握在隆武帝手里。因此,唯一的解释便是某些把持着隆武朝经济命脉的人在从中作梗,想在暗中敲一闷棍。这些人究竟是谁,多了几百年预知的庞岳即便不用去打探也能猜个**不离十。
面对着这些小动作,庞岳暂时并不想去计较,眼下清军很快又要大举南下,抓紧发展实力、做好迎战准备才是第一位的。再者,只有自身强大了,才能最终让这些暗地里的小手段失效,正如后世的那句名言“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浮云”。
*********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形势也在急剧地变化着。五月初,率军抵达南京的建奴贝勒、征南大将军博洛已经调齐粮草、做好了战前的准备。一时间,周边地区清军云集,既有自北京南下的八旗兵,也有奉命集结至此的新附绿营,总计有五六万之众。江浙一带又是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未几,清军的攻势正式发动,锋芒直指浙东的鲁监国政权。
五月十五日,博洛率军经苏州进抵杭州。五月二十五日,清军又兵分两路,一路从杭州六和塔、富阳、严州一线涉水过江,另一路为水师,由鳖子门沿海而进。两路军队于二十九日东西会合,全线出击。
面对清军的凌厉攻势,鲁王手下大将、镇东侯方国安组织的钱塘江防线只坚持了半天便土崩瓦解,各路明军损兵折将、狼狈逃窜。当晚,鲁王朱以海在张名振等人的护卫下连夜逃出绍兴,经台州逃亡海上。次日清晨,渡过钱塘江的清军在博洛的指挥下继续进攻,鲁监**队兵败如山倒。六月十一日,清军占领绍兴,鲁王宫眷、世子皆被俘,方国安率军降清,先后跟随降清的还有新建伯王业泰、“内阁大学士”方逢年、谢三宾、宋之普、吏部尚书周祚、兵部尚书邵辅忠以及弘光朝兵部侍郎阮大铖、太仆寺卿姜一洪等。
与隆武帝较了大半年劲的鲁监国政权在清军的首轮攻势中被碾得支离破碎。清军所到之处,生灵涂炭,无数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击破鲁监国政权之后,博洛继续挥军南下,进攻福建,隆武朝廷也是岌岌可危。
对隆武朝廷,博洛采取了军事行动和政治招降并存的策略,在挥军南下的同时派出大量细作携带密信诱降隆武廷文臣武将。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在此国难当头之际,隆武朝中许多人的态度开始暧昧起来,与清军信使暗通曲款。
*********
六月二十三日,延平府行宫
隆武帝正面色铁青地在御书房里来回走着,一众阁臣皆低头不语。
“谁能告诉朕,湖广的迎驾兵马为何到现在还未进入江西?!为何要如此拖延?!”狂躁地踱了几圈之后,隆武帝大声吼道。
一向温和的隆武帝当然不会无端动怒。不久前有消息传回,何腾蛟派来迎驾的两路兵马居然到现在还在湖广境内,连江西的地界都没有踏入。如果这是在太平市节倒也罢了,可眼下博洛率领的清军正气势汹汹向福建推进,形势可谓瞬息万变、险象丛生。在如此凶险的一种情况下,迎驾兵马居然还是如此拖延,这就让隆武帝无法保持克制了。
“陛下息怒!”黄道周出言劝道,“福建与湖广山水相隔,其间路途遥远,迎驾兵马一时未能及时赶到也属情有可原。”
“路途遥远?”隆武帝冷哼了一声,“早在两个月之前,朕就遣路太平与杨守明前往长沙传旨,让何腾蛟尽快发兵迎驾。难道两个月的时间还不够吗?!”
黄道周一时也无言以对,沉默了片刻之后方缓缓答道:“何总督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不会置陛下安危于不顾,迎驾兵马迟迟不至,恐怕是因为其他原因耽搁了。陛下可再发一道谕旨,让迎驾兵马加速前行即可。”
“元辅大人所言极是!”傅冠、黄鸣俊等人附和道。
听到这话,朱大典却是暗自叹气,路振飞、苏观生也是眉头微锁。他们早已从迎驾兵马的“神速”中猜到了何腾蛟的用意,只是碍于情面不便说透。
“陛下!”朱大典想了想,向隆武帝说道,“清虏随时可能兵至福建,眼下之局势可谓险象环生!因此,老臣窃以为,陛下并非一定要等待湖广迎驾兵马的到来,由其他兵马护送前往湖广也未尝不可!”
听朱大典如此一说,隆武帝也觉得在理,从赣南、粤北调部分兵马护驾可能比坐等湖广迎驾军还要稳妥些。不过就在他考虑的时候,大学士黄鸣俊却发出了不同声音。
“朱大人,”黄鸣俊说道,“陛下既已让何总督发兵迎驾,若仅因迎驾大军稍延误时日便另寻兵马护驾,岂不是表明陛下对臣子的不信任,让臣子寒心?”
“黄大人!”朱大典的声音提高了几分,“需知眼下清虏已大举南下,当务之急便是让圣驾安全前往湖广!其余之事难道比圣驾安危还要重要?”
“朱大人此言差矣,”黄鸣俊也反驳道,“圣驾安危固然重于泰山,可圣人有云……”
“好了好了,”隆武帝皱着眉头打断了黄鸣俊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