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暖有话说:
昨天的2章补齐了。今天的2更俺吃了饭再补。
第二卷 不可为妃 第六十六章 金殿(中)(求PK票)
第二卷不可为妃第六十六章金殿(中)(求PK票)【如果您手里还有犹豫不决的票票,如果您心爱的大神这月没有PK,请把PK票票赐给我吧……】
………………………………俺是求票滴分割线…………………………………………
平凉王简简单单两句话出口,震得拙政殿上下一片尴尬无语。
平凉王这一着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包括萧太尉,也包括姬檀与董太后。
我清楚地听见姬檀与董太后呼吸都沉了下来。哧一声玉碎,是姬檀捏断了什么东西。
不得不承认曲叔叔确实很阴险,口中虽说无须户部调拨粮饷,实则已经被南太平逼到了最后一步:要么你就老老实实把钱粮辎重准备好运到将军府来,要么你就眼睁睁地看着我任命董国丈府的小外孙为将军府长史。——将军府长史固然是个临时的职位,西南战事结束之后,将军府自然也要撤销,然而,倘若平凉王这一战又立奇功,身为将军府第一长史的青羡林能不进入论功行赏的行列么?届时还有谁能阻止青羡林在朝堂发迹?哪怕他没有一个文举武举的正经出身呢。以董国丈在朝中的势力,青羡林的起点又在将军府长史这么高的位置上,不出三年,只怕又是董氏的一大助力。
不过,左相南太平并没有着急开口,此刻仍是平凉王与姬檀君臣奏对,没人插嘴。
姬檀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他大概也在考虑此事的取舍:自从魏展颜讲述过青羡林在江湖上智计无双的经历之后,姬檀始终对居住在朝阳宫的青羡林很忌惮。如果可以的话,他当然不愿意董家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助力渗透至朝堂;同意起用青羡林的话,朝廷就可以借机损耗西凉的实力。曲星河与晏师姐说不清道不明的事酿成的后果,姬檀同样很忌惮,一个实力浑厚又心怀不轨的西凉对于新登基的皇帝来说,威胁实在太恐怖了。
好半天之后,姬檀才吞慢慢地带了点怯意地问:“老大人觉得呢?”
被问及的南太平缓缓出列,又停了一会儿,才稳稳地说道:“臣以为不可。平叛西南自然应该由朝廷调拨辎重粮饷。西凉边陲入我天朝版图不过十数载,历来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也不过稍微稳住民心,上下并不富庶。何况,以一地给养支撑举国之战,实为不智之举。”
姬檀顿时有些怒了,愤然道:“西凉一地支撑不起举国之战,户部就支撑得起么?先前是何人与朕说,句苍雪灾花费甚巨,北书房拟定辎重之数实在无力支付?!”听他的口气,似乎是很倾向于赞同平凉王的奏议,被南太平指为“不智之举”之后,方才恼羞成怒了。
外面南太平说的什么,我没顾得上仔细听,因为,董太后身姿一转,似乎是要移步。
我不知道她究竟是想离开,还是要往更衣所走,惊得我仓促之间掠上了浮雕彩梁。足尖轻轻落在横梁上,闪身就藏在了梁柱的阴影之后。设置在拙政殿后边的更衣所和皇帝的九龙椅原本就只隔了一扇屏风两层木板,殿上横梁都是通的,我才上了房梁,视野顿时开阔许多,将金殿之上诸大臣的姿态表情看得一清二楚。
我还是忍不住低头看了看下边的董太后,她没有往更衣所走,而是缓缓转身在后朝站住。并不像是要离开的样子,那……突然移步是为什么啊?正疑惑间,坐在九龙椅上的姬檀居然气冲冲地摔了袖子,掉头就往后朝冲了回来。
……这位董太后真不愧是自幼照看诸皇子的正宫皇后,对小皇帝的脾气摸得这么清楚。
事情还没有议定,也没有准许散朝,皇帝就这么气冲冲地冲下了后朝,金殿之上一帮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清楚地看见南太平侧目看了萧彤一眼,站在武官首位的萧彤神色平淡如昔,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倒是曲叔叔多年不见,风采依旧,他就站在文武队列之间,身后是空荡荡的宫门,身前是空荡荡的龙椅。我打量他的时候,他似有所觉地微微抬了抬下巴,惊得我顿时藏回了梁柱之后,连呼侥幸。我怎么就忘了,这位曲叔叔可是师从雾山的。
那边气冲冲下来的姬檀也有点蒙,烦躁地扯着腰间已经碎成两半的九龙佩,不过,紫麓替他佩在腰间的绦绳有些结实,他扯了半天都没有扯下来,险些弄散了自己的朝服。正烦躁的时候,迎头就撞上了站在不远处的董太后,满脸错愕:“母后?”
董太后绷着脸没有说话,只是挥手让身边的太监宫女都退了下去。
直到后朝里只剩下帝后两人之后,董太后才缓缓说道:“皇上要懂得分寸。”
姬檀原本束手站在一侧,闻言不禁抬头,道:“母后何出此言?”他似乎在气头上,一贯对董太后的温柔孝顺也丢去了爪哇国,同样绷着脸冷冰冰地说道,“这里是外朝,是拙政殿。朕看孝宁太后才该想想什么是分寸,什么叫后宫不得干政!”气鼓鼓的样子就像是受了欺负满肚子怨气逮谁咬谁的小孩子。
“皇上大了,自然有自己的想法。哀家也不妨与皇上打开天窗说亮话。”董太后深邃的眼底连波光都不曾闪动丝毫,依然是不紧不慢地语调,“想必皇上也知道,朝廷最大的马场有两个,一个在东陵落日原,另外一个则是古齐云山西边的天子山。西南的马场乃是天佑年间朝廷用兵乌兰之后,与乌兰部共同经营的马场。朝廷这么紧张西南之患,归根结底在意的大半还是马场。”
“倘若平凉王仍是十一年前的平凉王,哀家并不反对皇上命他挂帅西南。”董太后说完这句话,稍微顿了一顿。看来曲叔叔和晏师姐的暧昧关系,这位董太后也是有所耳闻的。十一年前,恰好就是晏师姐去世的那一年。“曲星河在西凉养精蓄锐这么多年,部下精兵良将辈出。太平十三年,西凉陈兵七万于月河镇,倘若不是原将军急调西南三万精骑镇守住寒水关,西凉早就反了。曲星河为什么不打中原?因为西凉没有马场,他手底下的轻骑只有那么一两千。”
我看见姬檀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不知道,他不知道曲星河曾经打算高举逆旗,反攻中原!
第二卷 不可为妃 第六十七章 金殿(下)(求PK票)
第二卷不可为妃第六十七章金殿(下)(求PK票)【如果您手里还有犹豫不决的票票,如果您心爱的大神这月没有PK,请把PK票票赐给我吧……】
…………………………俺是求票滴分割线………………………………
“平凉王此去西南,自损兵力也罢了,倘若兵不血刃拿到西南马场,皇上以为西南六城还能正经八百回到朝廷的手里么?”董太后缓缓地说出了“兵不血刃”这个词,显然是意有所指的。她觉得乌兰部叛乱和西凉有关系?
姬檀被董太后轻描淡写几句话打击得一个字都说不出来,半晌才呐呐道:“那……母后以为……”
董太后淡淡道:“哀家知道,皇上不想让国丈府插手西南之事。”
就算曲星河意图不轨,难道国丈府就存着好心?打死姬檀也不可能点头。
董太后又道:“皇上觉得天风宿怎么样?”
本来天风宿确实是个好人选,除了年纪大了点。不过,被董太后这么一说,姬檀还敢用他么?
董太后轻轻叹了口气,说:“哀家该提醒的也都提醒了,该怎么拿主意,皇上自己看着办吧。”顿了顿,又语重心长的说道,“皇上,西南六城与马场都是祖宗流血拼杀方才留下的基业,不管谁坐在那张九龙椅上,寸土有失都是洗不净的千古骂名。自己家人闹些家务,在京中清算干净也就是了,犯不着闹到西南去。皇上觉得呢?……三思啊。”
这话说完之后,董太后就转身从后朝离开了,那背影怎么看怎么倨傲。
对,她是有倨傲的本钱。整个天朝上下,但凡是领兵打仗挂着武职的将领,八成都是董国丈府的门生。董攸董国丈是什么人?天佑朝中第一风流的玄机院主,如今天朝资格最老的两位将军都是从前他帐下的亲兵,东陵、南星、北漠、九央、京畿五大军系中,提起董攸,谁敢不尊称一声老爷子?——当然,不一定完全受他节制就是了。
如今姬檀要挑选挂帅西南的人选,首先,姬秀留给他的人马绝对不敢动。东陵营和南星营的将军态度都很暧昧,西南一仗打下来,没准儿就给打变心了。九央营必须留在京畿附近,否则,董英奇随时都可能扑上来把自己吃了。那么,朝野上下除了西凉的曲星河,还有什么人是他可以用的呢?……没有人,除了董系,再无旁人可用。
董太后就是吃定了姬檀无人可用,才会走得这么干净利落。要么你就冒着西南决裂的危险起用曲星河,要么你就老实用我董家的将军。……她能不倨傲么?尤其是在战场上,董家有着可以绝对倨傲的本钱。
……
董太后离开不久,姬檀重新回到了金殿之上。在南书房时可以责备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南太平,此时也不敢在朝议上指责皇帝的愤然离去。姬檀气冲冲地离开,阴着脸回来,金殿之上诸大臣也只是低眉顺目地站着,假装根本就没有皇帝忿而离去这回事。
姬檀半晌不说话,金殿之上就空荡荡地压抑着尴尬紧张的气氛。
许久之后,才听见姬檀略带着青涩的少年声气,干脆却笃定地回响在大殿上:“朕看平凉王的奏议很好。马上就是雪季了,户部还是准备好句苍赈灾之事,西南就不必多操心了。朕命平凉王曲星河为征讨乌兰将军王,北书房参机要事天风宿为随军督军,平凉王府长史青羡林为征讨乌兰将军王府长史。钦此。”
清清脆脆的“钦此”二字出口,所有人都知道此事断无更改之理了。
这里是拙政殿,是百官朝议之所,不是书房,坐在九龙椅上的皇帝说了话,那就是一定要算数的,谁要是胆敢对“钦此”有异议,喏,转头看看东北边丹墀下边,那里站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他叫江寒,他的职位是御史大夫。等着他弹劾死你吧!
金殿上所有人都不知道姬檀在后朝与董太后说过话,更加不可能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古怪,大约是觉得皇帝又入了左相的套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左相是不想为西南战局支付粮饷的,刚才假惺惺地反对也不过是为了撩拨撩拨处在叛逆期的小皇帝。哪晓得姬檀就真的上套了?
被姬檀点了名的曲星河和天风宿都上前领命,青羡林根本就不在册,自然不提。事情就这么快刀斩乱麻地解决了,意外的是,董系人马居然半点异议都没有提出来。——还是说,现在董系在朝堂上已经唯萧彤马首是瞻了?……我想得稀里糊涂的,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
前边已经散了朝,我从房梁上下来,走出更衣所时恰好撞上下朝的姬檀。
“阿丹?……哦,你刚才躲在里面?”姬檀明显有点心不在焉,从前望着我的眼神都是闪闪亮亮,很专注的。他第一次没有等待我说话就转身匆匆离开,走了两步,又转身回来抓住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