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啸和云连生更是多了一个包袱。
从步云县到巩县中间有三百多里路,离开大营后,五十个斥候便分成了六队,正好是六派人,这六队人便分散开。
华俊雄领着四个心腹手下,再加上云连生和云啸,一共七个人,走走停停,用了一天时间,赶了两百里路,随后在一片树林里,潜伏下来。
云啸和云连生换上了破衣烂衫,涂上灰土,弄乱头发,身上不携带一丝一物,拄着树枝当拐杖,把马匹什么的都留在树林里,由华俊雄等人照看,便向着巩县方向出发了。
这一路上只见断壁残垣,荒芜的田地无人耕种,许多的水塘也干涸了,露出皲裂的塘底。可以说是赤地千里,荒原上的大路上,不时可见逃难的人群,都是赶往巩县的。
这可好,混入人群,这些真正的灾民成了云氏父子的最好的掩护了。
一百多里路,全靠脚走,逃难的队伍迈着蹒跚的脚步,缓慢地沿着大路向着巩县的方向而去。
云啸问一个逃荒的老者,“老伯,你们为什么不去下邱城呢?那里要近些呀?”那个脸上的皱纹像松树树皮一样的老头道:“小伙子,你们从哪里来,不知道下邱城已经被孙大帅放弃了!纵火焚烧了全城,现在那下邱城里连个活的老鼠也看不见了。”
云啸和云连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惊讶,想不到孙不二竟然如此狠辣,为了收缩兵力,竟然不惜焚城,坚壁清野。
※※※
路上,云啸问那老者,“老伯,这去了巩县,就能有吃的吗?我看这投奔孙大帅的人可不少,孙大帅哪儿来那么多的粮食?”
那老者左右看看,低声道:“孙大帅纵兵劫掠富户人家,据说所得粮食无数,已经先期运到巩县了,据说啊,够几十万人吃十年的!还有啊,那抢来的金银更是无数,听说也运到巩县了。”
云啸和云连生兴奋地相视一眼,还没到巩县,就得到了几条有用的情报。
首先是孙不二坚壁清野,准备死守巩县。
其次是孙不二粮草充足,准备打持久战。
其三是巩县,下邱城两县富户的金银珠宝的去向。
父子俩走在一块咬耳朵,云啸道:“老云,咱们入城后,须找到储粮和存放财宝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至于孙不二嘛,显然是要死守了,自然不虞会搞什么伏击了。”
第108章 入城
() 逃荒的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不过女的不论大小,一律灰黑抹脸,看不出丑俊。这也算灾年的一景吧。
云啸待的这群逃荒的,约有几百人,有推着独轮车,载着家里的锅碗瓢盆,被褥的,也有背个包袱,扶老携幼的。
远远的,巩县城出现在了视野里。
赶路的众人齐齐吁了一口气,人群中间有几个梳着朝天髻的小孩,虽然饿着肚子,但一样在欢呼雀跃,奔跑打闹。
巩县城池高大,共有东,南,西,北四门,城内有主要的街市十几条,原有常驻人口五万,自大赵东部发生饥荒以来,周围陆陆续续的有近十万人涌入了巩县,现在难民cháo已接近了尾声,但每天仍有上千人来投。
只因为人们口口相传,去巩县,孙大帅哪里有吃的。
到了巩县的北门外,门口已经排了长长的一队人,足有上千人,城门口同样穿着西里古怪的一百多号人,勉强可以看出是兵。
只因为这一百多号人,穿什么的都有,穿着露出棉絮的破棉袄的有,裹着一身绫罗绸缎的有,只是那绸衣上隐隐可见的暗红sè污渍,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这些人的头上都缠着一根黑带子,手里拎着刀,举着枪,还有拿木棍的,人群里还有几个配有箭壶,硬弓的。
再看城头上,旗帜招展,同样的头缠黑带子的兵卒,一排排地站在垛口后面,弯弓搭箭,举枪执刀,一片肃然。
北门门口,一个看似头目的汉子,大声道:“不要急,不要急,进了城,无分先后,都有白面馍吃,有肉汤喝,咱皇帝孙大帅有令,全天下的穷人百姓,到了咱这大汉国,是有衣同穿,有粮同吃,有房同睡,有女人嘛……哈哈”
一百多号乱兵发出轰然大笑。
赶来逃难的排队人群里,也有笑的。
这城门口的乱兵并不仔细检查,拽过来一个,看一眼,问:“哪的?”来人答了,便放进了城。所以,入城的队伍缩短地很快,不久就轮到了云连生,云啸父子。
那城门口的乱兵还是一把拽过云啸,瞅了一眼,道:“毛还没长齐的”周围乱兵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轮到云连生,那兵痞看了看个头有自己那么高的云连生,道:“哪的?”云连生和云啸先时看那兵痞排查人,都是问一句“哪的?”于是,俩人一嘀咕,就想了个村名,这村子需得在赵国发生灾荒的地带,离这巩县,下邱城还不能太远,还得比较冷背偏僻。
那兵痞问:“哪的?”云连生有些没见过世面地颤颤巍巍地道:“小叶村的。”说完,还咳嗽了两声。
那兵痞不知发了哪门子的心思,回头问身后那一百多号人,道:“有小叶村的吗?”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良久一个声音道:“俺家住在小叶村五十里外的陈家洼。”
那兵痞问:“见过这人吗?”那人犹犹豫豫地道:“我也不很肯定,很少去小叶村那么背的地方。”
“这小叶村说个你认得的什么人?”云连生答道:“云三婶”,那兵痞回头问:“小叶村可有此人?”那犹犹豫豫地声音道:“听说过。”
这句话一出口,满场的紧张气氛就缓和了下来。那兵痞拍拍云连生的肩头,道:“进去吧。”云连生又咳嗽了几声,拄着拐杖,缓慢地走进了城门洞的yīn影里。
云啸刚才也是做好了准备,一旦事情出了岔子,他便要带着爹爹杀出重围,因为不能再爹爹面前使法术,所以只能寄希望于孙不二的乱兵里没有骑兵。
否则,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进了城,拐进一条小巷,云啸好奇地问云连生:“老云,云三婶是谁?”云连生道:“是我的远房表姑,小时候见过几面,后来便断了联络。”
俩人都庆幸刚才的侥幸啊!
云连生道:“现在干什么?”云啸道:“填饱肚子!”云连生道:“去哪里呢?”云啸拉他出了巷子,问一个路上急匆匆走过的麻布衣服的老者,“老丈,去哪里有吃的?”“县衙!”甩下这两字,那老者便急匆匆走了,好像一点都不愿逗留似的。
又问了几个人,问清楚了去县衙的路。
父子二人便赶往县衙,一路上不断有新进城的难民加入进来,大家都是去的县衙。再观看两边的房舍,虽然没有招过什么烟火的样子,却是门可罗雀,门厅冷落,几乎所有的生意,店铺都打烊了,门板一挂,旗帜摘下。
云氏父子混在在人群里,穿街过巷,就来到了县衙。这县衙刚刚粉刷过,红墙绿瓦,高大的门楣,石刻的牌坊,县衙正门前是一个十几亩大小的广场,眼下黑压压的都是攒动的人头。
空气里弥散着一股熟肉的香味。不少人已经数rì连干粮都没得吃了,如何闻得这肉香,纷纷咽着口水,不少人像是忍不住了似的,一个劲儿往前挤,这人群就有些乱。
县衙正门外,一根数丈长的旗杆上一面新做好的旗帜飘舞,上书大汉孙三个大字,倒也有几分气势。
一百多名穿着打扮一如守城门的乱兵般的士卒,姑且叫士卒吧,人人头上一根黑布带子。手执兵刃,正有条不紊地发放着白面馍和肉汤。一人一个馍,一碗汤。人人都在赞孙大帅的仁义仁慈。
只不过这肉汤都是用木桶从县衙里抬出来的,云啸有些好奇,施了个法术“穿墙术”,一墙之隔的县衙内,却如修罗场似的。
地上满是乌黑的血渍,数具被砍了头,脚,刨了肠肚下水的尸体,被扒光后,扔进沸腾的大锅里,那一桶桶源源不断地肉汤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那些从尸体上扒下来的衣服,一看就都是有钱人穿的绫罗绸缎,也没有浪费,被等候在一边的乱兵一阵乱抢,便披挂在了身上。
一旁的签押房里还关着一百多人,不过里面这些乱兵在宰杀这些人时,把他们都叫作“两脚猪”。这些“两脚猪”大部分已经被惊骇地处于半昏迷状态,一付任人宰割的样子,地上除了血渍,就是扑鼻的屎尿臭味,这是被吓出来的。
县衙里不知从哪里来的十几条野狗,相互争夺着地上的下水,血红的眼睛证明它们已经吃了不少人肉了。
这些乱兵也不管,只在这狗妨碍了自己做事时,才踢上一脚,那狗便低声咆哮着退到了一边。
云啸冷冷一笑,拉了云连生一把,两人便悄悄地退出了人群,说是退,其实是有说道的。这么多的人都是来吃喝的,人人争先,你若后退,便是很显眼了。云氏父子装作体力不支,被后面挤上来的人群给挤到后面了。
等出了人群,云啸拉着云连生又拐进了小巷子,云连生问:“小云,哪里出了问题?莫非咱们被发现了?”
云啸有种作呕的感觉,含糊道:“这么多人,那点干粮不够分的,老云,我带你去找好吃的。”
随后,二人上了街,开始瞎踅摸。云啸和云连生可是走了一百多里地呀,现在肚子已经咕咕叫了。
云啸带着云连生来到一处地方,比较僻静,街上的杂人少,这是个二层砖石木料的楼房,临街的一面的铺面挂上了打烊的门板,酒旗也摘了,但依稀可见原来是一家小酒馆。
云啸一敲门板,里面没有回应,云啸再使劲敲门板,“咚咚咚”,高声道:“军爷查铺了!再不出来,便放火了!”
里面立刻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道:“军爷,莫放火,莫放火,我这就开门。”说着,里面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随后门板便被一一摘了下来,里面露出个三十来岁的男人。
只见这男人一身的灰白麻布衣衫,头发挽着发髻,略略有些络腮胡,身高七尺有余。此人摘下来几块门板后,迟疑地望着云啸和云连生。
云啸一拍这男人的肩膀,道:“不用犹豫,大哥,我们父子不是乱兵,是逃难来的。”
那男人听了,脸sè稍霁,道:“对不起二位,咱这小店关张打烊了,现在不对外营业了。”云连生道:“小哥,行行好,我们走了半天了,还没吃过东西,随便给点吃的就行,我们付钱。”
那男人看了看云氏父子的衣着,脸上露出一丝不屑,道:“对不起了,实在是店内的存粮几乎消耗殆尽了,就算你们付钱,我们也没粮食做给你们。”
这时,街角那边传来吆吆喝喝的声音,似乎是在喊:“宵禁了,闲人速速回家,滞留街上的,一律以细作论处。”
云啸不待那男人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