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的生长环境也有极大不同。
在伊那看来,言欢以前或许不出众,但突破瓶颈后晋级度这么快,放在哪个宗派里都是个宝贝。在瓦蓝山,阿爹、阿哥有时候也会给她定下难题,让她在期限内完成。但那只是一种考验,完全没必要如此紧张。
言欢自不会将其中的详情向伊那分说,没必要让她为自己担心。而且这些事,怎么说也是云鼎门内部的事。
战技演练结束后,伊那便回到木屋,言欢就继续在空地上开始他的行功。
这段时间里,言欢改进的通体化元法已经基本达到了他的预期,所用的心法也是十三种功法中最效率的,可以说能做的都做了。除非每天能多行功四到五次,再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想。
随着对心法运用越来越熟练,言欢每次行功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现在做一次行功,再加上做恢复体操,总共也用不了两刻钟的时间(注)。其它时间里都是在休息,等待身体的恢复。
(注:本书时间设定,一天十二时辰,一时辰八刻,一刻十五分,一分六十息。一息相当于一秒。)
对于急着完成某个目标的人来说,空有时间而不能利用,无疑是最让人心焦的,而且越是空下来越是着急。
言欢知道自己现在就有点这种心态。所以七天来行功之间的空隙,他就琢磨那另外两种刀法基础。在心中推演得当后,下午就花些时间来验证。这种演练和高强度的施展战技还不同,更多的是耗费念力运转心法,这正是他的强项,所以并不怎么影响行功的次数。只有晚间和伊那的实战演练,差不多相当于一次行功对身体的消耗。
现在另外两种刀法基础,他已经琢磨得差不多了,所差的只是实践。
所以这一次行功结束,他就完全空下来了。心想:“不如修习一下念力,如果能将念在力先的运息方式用于野球拳,那中试和人比试时,基本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个想法自然是极好的。一则修习念力并不消耗体力,对行功不会产生影响;二则如果当真能成,到时候以同年他们的修为,只要拉开了距离,只有他打别人,没有别人打他的份。
想法虽好,做起来却并不容易。那本念力笔记中,可是什么心法、功法都没有的,还是得从仙道入门功法入手。不过对于言欢来说,有事情做就很踏实。
仙道入门功法,念力的运用及修炼,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仙道修习的本质,便是以念力引天地灵气为己用。这第一境界的修习,如同武道的“炼皮”一样,也有一个名目,曰“炼气”。
念力笔记中提到,每十个人里差不多就能有一个人的身体条件适合修习武道,而每一千个人中却未必有一个人的念力能达到修习仙道的要求。可见拥有出色念力天赋的人很少。
大齐帝国人口过亿,以这个基数看,能够修习仙道的人还是相当多的,适合修习武道的就更多了。但事实上,不管境界高下,连刚开始修习入门功法的都算在内,仙武两道的修习者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之数。
这并不奇怪,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入门的机会和条件。就如读书科举一般,理论上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可以读书,虽然未必能中,这比修习武道的条件更为宽松。但实际上有条件读书的人,只是极小的一部分。
因为条件苛刻,所以仙道入门功法的开篇,并非上来就教人如何修习,入手的第一步,是测试念力的强度,看是否适合修习仙道。具体的方法,就是早先言欢习练双手刀时用的念力延伸心法。
这一步言欢已经做到了,自然跳过不提。接下来开始正式修习的第一步,名为“控念”,算是仙道入门的第一级。
“控念”的心法,是教人如何将念力向身体周围的空间延伸。这一步言欢曾尝试过。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个延伸达到最大能及的范围。
言欢在空地上盘膝坐了下来,闭目运行这一步的心法。不多时便将念力从紫府中涌出,向身体周围扩散延伸开去。
这“控念”心法和言欢之前学过的任何一种武道心法都不同。心法只有一套,却可以往复回转使用。运行一遍之后,只须从头再运行一次,念力延伸的范围便扩大了一圈。
念力天赋达到修习仙道的条件,其中仍有三六九等之分。控念心法若运行第二次时念力便无法再延伸,等于只有效运转了一次,便被称为一转天赋,是最差的一等。
按照这个对天赋评级,三转者为普通,六转者为良好,九转者为优秀。若是过九转,便是极为罕见的级天赋了。
言欢默运控念心法,一遍又一遍,运行到第十次时,念力还在向外延伸,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了。再接着运转,念力仍然在延伸。一直运行到第十四次,念力才不再延伸。按照仙道天赋评级,他这个属于十三转天赋。
………【第25章 第十级,仙道辅修!(中)】………
“我跟十三这个数字还真是有缘啊!”言欢收功站了起来,念力自行归于紫府。延伸时需要运行十多次控念心法,收回时只是一动念之间。
他自己忍不住盘算了一下:修习武道入门功法,练了十三种;改进野球拳,是十三式;此时测出的念力天赋,是十三转。
虽然对仙道方面所知甚少,但言欢也知道,这十三转天赋说出去怕是会很吓人呢。怪不得自己对体内元息的控制感觉毫不费力,原来是因为念力级强悍。只是事物反常必为妖,这么强的念力,是怎么来的呢,难道是因为早先元息逆冲紫府那一下?
人的各类天赋,根本无从解释。他这只是瞎猜一番,而且找不到人去证实。谁也不会搞一次元息逆冲紫府去验证他的臆测。
这时他感觉身体已经恢复了最佳状态,便开始第十级的行功。行功之后,又回过来研究仙道入门功法的第二步:感灵。
所谓“感灵”,就是用延伸出去的念力,去感受天地间的灵气。
何为天地灵气,言欢还从未接触过。按照仙道书上的说法,天地灵气无处不在,不仅是空气当中有,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凡是承受阳光雨露大地滋养的,都有灵气。换句话说,除了动物,任何物体上都有。
他依然盘膝而坐,准备试试这仙道第二级的修炼。
修习仙道功法时,并没有特别的姿势要求,坐卧均可。但有个最佳姿势,便是五心朝天盘膝而坐。五心者,手心、脚心、头顶心是也。
言欢现在是菜鸟入门,自然按照最佳推荐行事。他先将“控念”心法运行十三次,这心法也是越熟练越快,这一回比刚才用的时间少了许多,效果没有分别。
接下来便是运行“感灵”心法。随着心法的运转,他感觉身体周围出现了些小小光点。起初还只是零星的几个,随后越来越多,渐渐的成了大片的光亮。
这所谓的光亮,只是他的念力感觉到的,并非用眼睛看到。可他却感觉得仿佛置身宇宙中,身周被繁星包围,当真赏心悦目之极。
到了这一步,言欢顺势而为,开始第三步的心法:引气。
他初次修习,心法转运很慢,却并不着急。只觉紫府中亮光一闪,这是他念力所感应到的一点灵气在紫府中的映射。
随后越来越多的灵气在他紫府中产生了映射,最后身周的繁星全都投影到了紫府当中,虽然非常多,却丝毫不乱,言欢能清晰地分辨出每一对映射的联系。这种感觉,和落日残刀在紫府中产生的投影极为相似。
全部的映射产生后,接下来便是引气的关键。每一对映射联系,都宣示着言欢对身外那一点灵气的控制权。
他引导着这些灵气向自己的五心汇拢,这和武道入门功法中的“化元”有些相似。这些灵气将在他的五心之中炼化为五行之气。
五行之气金、水、木、火、土与五心之间不存在必然性的对应关系。修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排布。言欢就随意选择了一种。
炼化五行之气,须得同时运转五种不同的心法。对于修习到武道第十级七心同炼的言欢来说,这个难度还不算大,只是心法过于生疏,做起来就慢了。
费了一番工夫,终于在五心中炼化出了五行之气,言欢很想再顺势修习下去。不过考虑到今日晚间的行功还差了一次,便任由五心中的灵气散去,收功而起。
回味了一下“引气”时那种奇妙的感觉,言欢突然心中一动,照着“引气”心法中的念力控制方法,右手一展,身边不远处的落日刀便跳了起来落入他右手中。
他心头暗喜:“果然不白练,竟然还有这种妙法!”接着又试了几下,现只要在一丈远的范围之内,便可以将落日刀以念力拉入手中。
虽然在修习“控念”心法时,他是闭着眼睛的,但感觉念力延伸的范围怎么着也不止一丈。而且哪怕隔得再远,他也能感觉到落日刀在紫府中的映射,可过一丈便怎么也拉不动它了。或许是这入门功法中的“引气”心法还不够给力,也有可能是刀过于沉重。引天地灵气时,可是感觉不到它们的重量的。
放下这个念头,开始这一日的最后一次行功。结束之后,照往日就该洗洗睡了。但他决定再试试仙道功法,反正修习这个也不损耗精力。
这一次言欢先在脑中仔细推演了一下,然后才盘膝坐下,准备试一试到底能进行到什么程度。
起始的“控念”心法,他只用了一转,念力延伸出身体一圈。接着便是“感灵”,由于范围小,感受到的天地灵气就稀疏了很多。再到“引气”一步,五心中炼化的五行之气比刚才要稀少了百倍不止。
接下来的一步,是“冲玄”,五心中的五行之气沿着经脉汇往前后二心。
言欢相信,对于仙道修习者来说,这一步是很有难度的。
他先前以十三转的念力延伸范围,引来了极多的天地灵气,在五心炼化成五行之气后,虽然相当浓厚,却透着一股淡然宁静的意味,远不如武道修习中炼化出来的元息那般生猛。以那些透着淡泊意味的五行之气冲击玄关,难度想必会相当大。
仙道入门功法中,在“冲玄”篇章中,除了心法之外,还写入了相当多的诀窍。比如五行之气各有特点,当一种属性的灵气无法顺利冲破玄关时,可以考虑调整五心炼化五行之气的对应关系,换一种属性的灵气来冲击玄关。这也正说明这一步之难。
这“冲玄”一节中,由五心沿脉络运转灵气冲击玄关,相当于五步。这有点像武道修习中的分肢炼化。但武道修习中,每炼化一肢的皮膜热流,便能存起一份元息。仙道修习中,却必须要将五条脉络全部贯通,再完成下面的“化灵”、“归一”,才能开始在玄海中积蓄灵息。
言欢武道已经修习到第十级,几处脉络自是早就打通了。这“冲玄”于他来说,完全没有难度。接着便行“化灵”一步。
………【第25章 第十级,仙道辅修!(下)】………
言欢将五行之气引导至胸前正心和后脊背心,调整两边达到平衡,做这个他也有经验。之后就是将正心的五行之气炼化为阴属灵气,背心的五行之气炼化为阳属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