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午,黄清月闲来无事,叫胡昂教小石头识字,听着那边胡昂从《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开始,一字一句地讲给小石头听,不由得会心一笑。
听了一会儿,见胡昂的解说没什么纰漏,黄清月自己倒了杯清水(那种泛着泡沫的绿色汤剂也能叫茶?),来到书案前坐下。想到另一世的倪菲菲,心中对她说:“我安定下来了,终于不用再担心自己明天就会无立足之地、无片瓦遮身。你可能不知道,我容身之处这家大小姐,太像你了~~~呵呵~~~~~”
想到叶大小姐,既然她喜欢爱情故事,我那一世这么多经典名著,就再给她写点吧,走家属路线,向来就是一条捷径,要认真对待。想到此处,黄清月铺好纸,压好镇纸,磨罢了墨,提起笔来,在第一行写下了《罗密欧与茱丽叶》,然后换行写道:“故事开始于很久很久以前的,一个叫意大利的外海岛国上。意大利一个叫维罗纳的城市,归于一个名叫埃斯卡勒斯的亲王统治。城中最大的两大家族是世仇,分别是蒙太古家族和卡帕莱特家族。这天,像往常一样,因为一点口角,两家的仆人们当街厮打起来,重伤无数,还连累周边的无辜百姓要么损失财物,要么身体受到伤害。埃斯卡勒斯亲王出面维持次序,并声称混乱制造者罪该当死~~~~~~~”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那边胡昂已经停止了对小石头的教学,两人看见先生在书案上时而皱眉苦思,时而奋笔疾书,便同时放轻了手脚,悄无声息的来到书房。黄清月手边的水快见底的时候,小石头就轻轻添上,而另一边胡昂把写好的纸张小心翼翼的铺平放好。终于等到一池磨写完,黄清月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探起头来,才发现两人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不由问道:“怎么了?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小石头讪讪一笑什么都没说,胡昂却说:“先生,主要是你这个故事太好了,我们对你有些崇拜。”黄清月看着胡昂言不由衷的样子,笑着摇了摇头,抬头看看天色,说:“不早了,我们吃饭去吧。”
胡昂急忙说:“先生行动不便,不如还是让厨房送来吧?”
“不用了。”黄清月拒绝道:“坐了一下午,正好起来走走。”说着杵上双拐,在小石头的搀扶下起身,出门往厨房走去。
三人用罢晚饭,在黄清月的提议下,在院中慢慢逛了起来,黄清月询问了下小石头一下午学到多少东西,小石头讷讷地说:“认识了几十个字呢,而且胡大哥给我说了好多道理。”黄清月点点头道:“那就好好学,只要是在不忙的时候,我都让胡昂教你。”然后眼角余光注意到胡昂眼神里流露出不耐的意思,虽然马上收敛起来。
黄清月心想:“这个胡昂一味的媚上,对下缺乏包容良善之心,倒是要小心提防了。”口中却对小石头说:“不要怕吃苦,我也不指望你学成什么模样,起码还是要能识字读书,懂得做人的道理。”
小石头恭敬道:“谢谢先生教诲,小人知道了,一定好好学。”
走了几圈,看看天色擦黑,黄清月回到房间,已经有下人把30多位学子的课程进度送到房间书案上。黄清月坐下后,对胡昂和小石头说:“都回去吧,这边我自己可以。”
看着两人出去并带上了房门,黄清月用了一个半时辰看完了案上一摞纸,并按照年龄大小和学习程度分门别类放好,做到了心中有数,看了下时辰,还不到戌时(也就是还不到21点),不禁头疼地感慨起来:“这也太早了吧,难道现在就上床睡觉?这个没有网络也没什么业余活动的世界,叫人怎么活啊?”哀叹一声,黄清月整个人软到在椅子里。
网络~~~多让人怀念的名词啊,黄清月的记忆之河又开始缓缓流淌~~~~~~~
第七章
时隔二天后,用罢早饭,小桃来到黄清月房间,转达了知府老爷的召唤,黄清月心中道:“来吧,都来吧,一次性的解决,成败在此一举。”然后毅然起身,架上双拐,说:“小桃姐,请带路。”
在小桃眼中,这个刚刚还显得忧郁困顿的年轻人,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气势昂然,神采飞扬起来,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不过这样的斗志总是好的,于是轻笑着说:“是,公子。”
出了院门,黄清月看四下无人,对头前带路的小桃说:“小桃姐,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小桃姐解惑。”
“公子无需客气,”小桃甜美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奴婢自当自无不言。”
黄清月略一沉吟,问道:“夏先生走后,可有别的人来贵府应聘过西席?”
“自然是有的。”
“那为何贵府到现在西席还空缺?可是标准太严?或是别的什么?”
小桃听闻这个问题,停下脚步左右看了看,轻声对黄清月说:“奴婢姑妄言之,公子听听罢了。根据奴婢观察,前来应聘者多是有真才实学的,至少之乎者也不离口。可是都不得我家老爷欢心,嗯~~~~~或者说王老爷子在其中占了极大的比重。公子你想啊,我叶家乃是当今7大家之一,把学问做到圣人的地步又有何用?在太平年月还罢了,在乱世嘛,还是要学些能致用的东西,总好过文章花团锦簇,其余一窍不通吧。”
黄清月不禁对小桃刮目相看,这样的见识也就是在大家门阀里了,外面别说是小小的弱女子,就连以前的那个黄清月不也是不甚了了嘛。在翻看以前那个黄清月的记忆里,当世的民间读书人大都对乱世的形成看法片面,只知道门阀割据,中央政权任人唯亲,小人当道,觉得出一圣人就可海清河晏,天下自然垂拱而治。当然,现在的黄清月是不会这样看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立国之初制度的漏洞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抱着祖宗成法不变,跟不上形势,渐渐被既得利益群体绑架,再加上从皇帝到大臣缺乏有效的监督,把监督体制大都寄托在官员的个人品德上,王朝的毁灭简直就是必然的,不灭才叫没天理。想黄清月前世,那么多灿烂一时的国度,不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衰亡,最终轰然倒塌的吗。
黄清月边想着心事,边不紧不慢的走在小桃身后,眼看着又看见上次那道偏门,才知道叶老爷还是在外书房见自己。跟着小桃来到门前,等待着小桃唤门的时候,黄清月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下紧张的心情,随着里面一声:“进来吧。”跟在小桃身后走进了那间古朴、大气中尽显奢华的外书房。
黄清月还是像上次那样,在外厅中间站定,向居中主位而坐的叶知府施礼,然后起身看了看站在叶知府身后的王管家,最后把目光停在叶知府下巴处,即不显得失礼,也不显得怯懦。
时隔10多天,叶源再见到黄清月,拆除了缠头绷带的黄清月越发显得风姿不凡,站在外厅中间神色淡然,给人安心的感觉。叶源回头看了看王佑行,见他也是面露欣赏,边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元贞啊,坐下说话。”等黄清月坐下,吩咐上茶后,接着问:“听说你想应聘本府西席?为什么突然有了这个想法?”
黄清月毫不犹豫地说:“小人承蒙大人救治之恩,再加上如今已是无家可归,想在大人府上谋个生路,”顿了顿又说:“小人有自知之明,手无缚鸡之力一书生尔,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唯有帮助大人扫除后顾之忧。小人虽然书读得不多,比起当世大儒远远不如,但是请大人相信,小人必然尽心竭力,必不负大人恩德。”
叶源想了想,本家的信息还没有传来,暂时让他有个事做也好,待会儿要是让自己满意了倒是不妨就让他教教府上那帮不成器的东西,要是不满意~~~那说不得,还是从底层做起,磨练出来再说。
于是略一思考,先问个简单的,开口道:“元贞怎么看待‘大道之行也’的观点?”
黄清月心想来了,这是要先验验货啊,要是放在以前肯定是抓瞎了,好在现在的自己只要是以前看过的东西都能记得分毫不差。
于是黄清月组织了下语言,不慌不忙地开口道:“此说出自《礼记。礼运》,实乃后人托孔丘之名所做,原文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但是这只能作为一个最高理想,要想实现这个理想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说到这里,黄清月想了想,接着说:“往后一千年都不可能。”语气很坚定。
“哦?”叶源好奇地问:“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人性”黄清月解释道:“以前的大同社会,是民智未开,只要统治阶级管理得当,不难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现在民智已开,再让民众回到过去那种其民淳淳的状态是不现实的,只能等到全天下的人们都可以把思想境界提升到相当的高度,再加上丰足的物质条件,毕竟不能让人饿着肚子空唱理想。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大同盛世。”黄清月只能选择泛泛而谈,这样的问题没法说的太深,受到时代本身的局限性,不被理解还是好的情况,被看成异端赶走就得不偿失了。
叶源“嗯”了一声,不置可否,接着问:“元贞读《老子》吗?”
黄清月见叶知府对自己前面的回答显得并不感冒,决定这次简短一点,于是回道:“读过,《老子》五千言微言大义,太过艰涩,蕴含至理。小人只悟到一点皮毛。”然后黄清月定了定神,轻咳了一声说:“老子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他所言无为,非不为也,乃不乱为也,即不要胡乱作为,以致干扰客观规律,甚至与客观规律背道而驰。他所言之道,就是指的客观规律。他所言之天然,也是指的客观规律。”
这个观点让叶源惊咦了一声,看了黄清月好几眼。黄清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小人见识浅薄,让大人见笑了。”
叶源缓缓说:“你这样解说《老子》~~~~~却是前人所没有的。到也不是全然没有道理。当今世上,谁又敢说能把《老子》解通呢?”停下喝口茶,继续问黄清月:“元贞,你怎么看法家?”
黄清月一愣,心说这什么意思啊?考核范围也太广了吧。想起上世有人对法家很精辟的总结了12个字,也只好对叶源说:“以法治国,时移而治,中央集权。”
这次叶源倒是点了点头,然后沉吟不语,显然拿不定主意。黄清月顿时大急,看来知道点后世的知识就想在这个时代吃得开,有些想当然了,自己果然不是吃军师这碗饭的料啊,看样子要下点猛药了。
黄清月喝了口茶,对叶源说:“知府大人,草民有些想法,不知当不当讲?”
“说吧”叶源道。
“草民认为,给贵府公子小姐教书,对典章的传授不是最重要的,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