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亮以前-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香蕉船被我三下五除二的一顿风卷残云,看看天色于是便跟他告别。

  “明天这里见吧,我会做好一个足料的香蕉船给你放着。”他说。

  “好的,那明天见……”我收拾好包包,离开冷食店。

  第二天我没有去冷食店,自然也没有吃到他为我特别为我准备的足料香蕉船。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其实,直到我离开这座城市为止,我都没有再次去光顾那家二十四小时都开张的冷食店,也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喜欢逛水族馆漂亮而且害羞的男店员。

  临行的时候夜幕初降,我坐在公交车上途经冷食店所在的那道街。算算日子,他应该正轮到白班儿,那个时候大概早已下班回家了。他写给我的电话号,还好好的夹在钱包里,只是我一次也没有打过电话给他,想必他也很失望,或许还会有些怅然若失吧。

  这里的香蕉船虽好,但是终归也有说再见的时候。在别的城市的香蕉船可能味道会略有不同,但是应该也是十分的美味吧,我想。

  
  六月于思绪万千中

  SL

1。
敏君:

  七月的天气,燥热的令我抓狂。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令我不能容忍的,除了炎热之外我暂时还想不到别的。

  幼年的时候,拜一种被称为“毛囊角化症”的皮肤病所赐,全身自脖颈以下全然不能够排汗。说来滑稽,不知道世上何以会有如此怪异的病症。这个病症折磨了我好多年都不能够彻底治愈,由于身体不排汗的缘故导致所有的汗水只能经由头部排除,天气稍一炎热或是剧烈活动之后,我往往会大汗淋漓,整个头部便如同遭水洗过一样,同时会因为头部温度过高导致我经常有眩晕的感觉。由于此种原因,使我极度讨厌炎热的夏天,也不喜欢能够导致我体温升高或是大量排汗的一切因素。

  好在多年以后,或许是身体长开的原因,皮肤病稍有好转,身体排汗的情况也渐至正常,但是内心里却依然对炎热的天气没有好感。

  话说回来,南方夏末的天气确实令人不敢恭维。天空整个白哗哗的一片,根本甭想看清楚太阳的准确位置。日间充足的光线使本来有微弱近视的我视力大幅提高,但是唯一遗憾的是,四周过热的空气将我紧紧包围,倘若吸一口气进肺里,竟然会觉得没有一丝的真实感。

  简单的说来,就是空气这一感念在身处炎夏的我的脑海中已然不存在了。我所能做的就是在街头像犬类一样吐出舌头,大口大口的喷着气息。或是整天整天的呆在有冷气放送的商场或是书店里,借以躲避骄阳的淫威。

  然而幸运的是这种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天气对我的压迫和折磨最终以我找到了一个最佳避难所而告终。

  在十字街尽头被高大的梧桐所掩映的地方,有一家专卖古旧唱片的店面。我偶然在这里驻足,被悠扬悦耳的爵士乐和浓浓的咖啡香气,以及店里清凉的冷气和整座店所散发的古旧气息所吸引,竟然再也不愿移开脚步。

  说这里是一家唱片店其实有失偏颇,这也是我进来店里观望许久之后才发现的。卖古旧唱片只是店内业务的一部分,因为店里的四壁还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旧书籍和过期的期刊杂志。因此,就这家店的成分而论还颇有些复杂。

  店中有四五张造型简洁但却十分实用的小方桌,每张方桌都配有两张同样材质和做工的木头椅子。桌椅看上去倒像是木器店里临时加工的半成品,没有油漆,裸露着木料最原始的性感。

  四周的书架——也许是货物架——所用的木料以及做工和桌椅像是出自同一工匠之手,看上去有说不出的和谐统一。架子上密密麻麻的罗列着各个乐种的唱片和各个年代的书籍和期刊,它们被分门别类的依次排列,虽然破旧但是看上去却出奇的精神。

  这里倒像是一家小小的音乐茶座,上帝啊,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理想所在。

  唱片店老板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子,鼻子很高但目光炯炯。他总是窝在宽大而坚实的木质柜台里面,对进来或是出去的客人毫不在意。若是有客人选好了旧书或是唱片请他估价,他才会勉强坐直身子然后随口说出一个价钱,客人若表示认同则会付了钱转身拿起属于自己的东西离开,于是一次交易便告完成。

  这里一切物品的固有价钱都已延期失效,新的价钱完全是临出门时由那身为老板的中年男子随口报出。至于物品是否值得这个价钱,则完全取决于客人对手中的书或是唱片的喜爱程度来决定的。客人喜爱的程度不够,则会嫌贵放下。若是爱不释手则会大方付钱而去,而且再次提醒老板有新货到的时候一定尽早电话通知。

  店内的桌椅可以由客人随意使用,甚至可以拿了书和杂志坐在那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翻看,前提当然是还有空着的桌椅。店内所放送的音乐大多是狄西兰爵士乐(这一点我是后来才知道,其决定性因素在于老板的各人喜好),店内的所有书籍皆可以随意取拿翻看,只要离开时放回原处就好。这其中唯一收费的是咖啡,每杯五元,是有本店的老板亲自磨煮,所需方糖如果在两块或是两块以下的话则统统免费。

  如此这般,这就是这家古旧唱片店的基本状况。 。 想看书来

2。
我随手在架上抽了一本大约有八成新的过期《摇滚》杂志,和72年8月第一版的《简明摄影知识》,如此便老老实实的在唱片店呆了整整一个下午。我从来不知道翻看旧书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乐趣,当真有一种时光倒流的奇妙错觉,那些现在已经老去或死去的明星或伟人,好端端的以最巅峰的状态活在不同的书中,一些现在早已沦为滥觞的理论或技术,在书中仍保持刚被引进过来的模样,煞有介事。

  或许我不是第一个光顾这唱片店的人,但绝对是当天走的最晚的客人。

  晚上九点钟的时候唱片店关门,店中只剩下那戴黑框眼镜的老板和我两个人。我走到柜台那里,从钱包里掏出了三张一百元的钞票递给老板。

  “东西在哪?”老板不见我手上拿有别的东西,看着我递出去的钱有些莫名其妙,“三百元,拿来要买什么?我都还没说价钱。”

  “不买任何东西。”

  “什么?”老板笑了笑,“白给我?”

  “以后我大概每天都会来店里,这三百元就当是您允许我呆在这里所需的费用,可好?”我说。

  “啊?”老板有些失笑,“有客人光顾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怎么能因为你在这里站一站就跟你收钱呢?世上还有这么古怪的事?”

  “我可是每天要在这里呆很长的时间,也许时间长了你会觉得有些困扰,因此付了钱我大可心安理得的在这里呆下去,直到最后离开这座城市。”我将钱放在木头柜台上。

  “那也无所谓,你来就是了,这里每天都有人坐在那里看好半天的书呐,你如果觉得过不去,不如离开时买本书或是唱片,岂不更好?”

  “我就是想安静的呆着,不想买什么东西。”

  “这个啊……”老板皱着眉,“还真是头一次遇到你这样的客人,该不会是消费者协会的间谍吧?”

  “何至于?”我装好钱包,对他笑了一下。

  “那……”老板踌躇说,“我还是不能收这钱,你只管来就是了。”

  “就这样吧,你大可从今天开始算日子。明儿见吧……”我转身出门。

  “那优惠你一天,从明天正式开始吧……”老板喊。

  “随便吧。”我走进热烘烘的街上,连头也没回。

3。
于是乎,我花了三百元便可以在整个七月天气最为炎热的时间里,整天整天的呆在古旧唱片店里吹着冷风翻看杂志,值得一提的是唱片店老板大约觉得不好意思,因而提出一天可以免费赠送我三杯由他自磨自煮的咖啡。

  室外的天气晴朗的令人发指,气温大约已有三十七八摄氏度。查看新闻不时能够看到何地又有户外作业的工人因高温致死,读来令人瞠目结舌。

  翻看各类书籍和喝咖啡之余,我会在装满唱片的木架上仔细翻找,挑拣出来自己比较中意的黑胶唱片,当然不是为了买它,而是拿去请唱片店老板换换曲子。

  “为什么总是听狄西兰爵士乐,偶尔也要换别的来听。”我将一张维伐尔第的名为《四季》的小提琴协奏套曲的唱片放在他的面前。

  “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你知道,并没有人像你这样拿一张别的唱片来要求我换换曲子。”老板高高的鼻子皱了皱,“你是第一个。”

  “我是想也许你自己也听的有些厌烦了吧……”我说。

  “狄西兰爵士乐吗?”他问。

  “嗯,这种几乎已被淘汰的爵士乐种。”

  “怎么说呢?对它完全是一种格外的偏爱。”他笑了笑。

  “何如干脆就听纽奥良传统爵士乐?狄西兰爵士乐不是说就是扭奥良传统爵士乐的一个分支么?”

  “可以这么说,但是因为它的不够繁荣所以才对它格外偏爱一点。”他说,“三十年代末期的时候,有人想要复兴狄西兰爵士乐只是后来好像不了了之了。”

  “那即是没有生存价值的乐种,抑或是离了母体便不能够独自存活,喜欢上它也意义不大,毕竟已经式微。”我说。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他这时已经在电唱机上换好了唱片。“为何选维伐尔第的作品?喜欢还是?”

  “以前上音乐课的时候,听说过的。所以想听来看看。”我说。

  “这可怜的家伙,”他说,“他出身于威尼斯的一个音乐世家,并且有着很好的名声。据说他一生都很富裕,但是1741年7月的时候死在了维也纳的一个寡妇的家里,那个时候他一贫如洗。”

  “可这跟他音乐上的成就无关,没有记错的话是他首创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就是天才如德国的巴赫,也从未敢轻视过他。巴赫改编过维伐尔第二十多部小提琴协奏曲。”我说。

  “我不喜欢维伐尔第,但不否认《四季》这套曲子是他所有协奏曲中最出色的一套。”他重新看了看唱片的封套,“是安妮·索菲·穆特演奏的,天,我怎么不知道店里有这张唱片?”

  “不至于如此的糊涂吧?”我问。

  “古旧唱片太多的缘故,只有别人拿到我的面前时我才能仔细的看一眼。”他耸了耸肩。 。 想看书来

4。
套曲中《春》的第一乐章开始,我回到小桌旁仔细聆听。它是以回旋曲的形式写成,主体欢快而洒脱,显然带有欢快的春天的气息。

  这支回旋曲里被维伐尔第安排了四个小插段,中间以春天的主题相连接。全部是以小提琴独奏和乐队琴声来表现的,运用各种技巧来模仿群鸟的名叫以及各种声音和情景。

  在演奏第三个小插段的时候,要表现出“天空乌云笼罩,电光闪闪,雷声怒号”由于局限于乐曲的乐队编制(这里没有任何管乐器或打击乐器),因而这段音乐不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或者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中描写的暴风雨场面那样气势磅礴,但就其演奏效果而论也是颇具威势。它是以乐队低沉的三十二分音符同音反复和独奏小提琴的一连串三连音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