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老衲还年轻-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妃青赶紧捂住妈的手:“妈,我们真的过得很快乐,我给你看个东西……”跳起来在自己的包里翻腾。

原来是她自己的结婚小相册,便携本的,邹姨还是周到,每个人都有三十二开小本,也有四开大本,外加六幅各种尺寸的大小挂画,材质都有不同,只是孙琴还多四幅,面积也格外大,水晶苹果,小相框之类的小玩意都装了一大盒。

徐妃青坐回母亲身边,开始翻开相册给母亲讲述:“这是我和伍哥去照的婚纱照,你看幸福不?我觉得很幸福,这套衣服是孙姐帮我选的,她是学服装的,很在行,陶姐是老师了,这套学生装也是她帮我选的,这套旗袍是米姐选的……”

美好的婚纱照是个正常女人都喜欢,何况还是自己最引以为傲的女儿,田淑芬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看得乐呵起来,本来婚纱照就极尽可能的美化,无耻的修改,何况伍文定和徐妃青本身底子就好,更是郎才女貌,而且从审美观来说,伍文定和徐妃青身高相差接近二十厘米,才是最般配的身高组合,无论小鸟依人,含情对视,幸福依偎都很合拍,当时就激发摄影师灵感,动作多多。

田淑芬翻一页小声惊叹一声:“真好看,大城市拍的就是不一样!”

徐妃青也认真重温:“全靠妈把我生得好看……”

田淑芬感叹:“真漂亮,真有夫妻相。”

徐妃青不谦虚:“有吧?我也觉得很有夫妻相,你看我和伍哥的眼睛都不是很大!”

田淑芬还附和:“对对对,我喜欢这张,可以拆不,我要留几张。”

徐妃青呵呵笑:“本来这本就是给你带回来的,家里我有大的挂着呢。”

田淑芬沉浸在美丽的画面中,好像暂时忘记了女儿的烦心事。

徐妃青看看母亲的微笑,就自己起身开始收拾带来的东西,还不少。

虚幻的终究是虚幻的,田淑芬回味了好久,扭头看着女儿不出声,终于慢慢把思维拉回来,站起来也去帮忙:“你还带什么东西,都让妈给你买啊,现在家里情况不同了。”

徐妃青介绍:“本来伍哥是要请他爸妈来的,上次米姐结婚也去了,可是上次孙姐和陶姐就有点不舒服,这次我想来想去还是算了,我都抢了先,别再刺激她们了,所以就劝了伍哥。”

田淑芬居然点头:“没来也好,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徐妃青指着拉杆箱打开:“可是伍哥他爸……嗯,现在我们都喊爸,说是要一视同仁,就准备了这些回礼封,说是只要来贺喜的都要送一封。”箱子不算很大,看上去装得满满的怕有几百封。

田淑芬随手打开一封:“是他爸准备的?”就十几厘米长,七八厘米宽的红色厚封包,上面烫金着双喜,还有伍文定和徐妃青的名字,摸起来鼓鼓囊囊挺沉。

一倒出来,居然是一支派克笔和一支银簪,都包装得很精美,一看就不是便宜货。

田淑芬吓一跳:“这得多少钱?有多少?”

徐妃青轻笑:“三百套,我不是打电话问过你二十桌么,多带点,有些是簪子,有些是手链项链的,钱你就别管了,那些是给小孩子的红包。”

每套三百多,按照钱姨的意思既然不能用车送,体积又不大,就干脆每封里面装几百块钱,伍钦还是有文人气,觉得放钱太俗,而且这样感觉对小儿媳妇家里也不好,就买点有气质的东西,所以说伍文定那点细心还是有遗传的。

田淑芬不吭声了,这半年来家里的经济状况确实好了很多,真心要说在街上去买套房子来住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在这边住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而且女婿有时打电话回来也有意无意提到,最好还是财不露白,免得招人眼,两口子本来就是能吃苦的人,现在不声不响的吃得好点就很满足了,别人以为他们女儿每月在寄钱回来,也没多在意到。

看着女儿满脸喜气的样子,田淑芬终于顺下那口气,伸手在小青弓着整理的头上摸一下:“妈就只能说希望你过得好了……要不要……要不要妈过去给她们说说好话?”她还真以为是旧社会了。

徐妃青高兴,跳过来搂住母亲:“说什么说,你是长辈嘛,她们真没欺负我,我有时还逗逗她们呢,我最后进门嘛,不过伍哥很疼我的……”

说到伍文定,田淑芬才疑惑:“你为什么一定更要抢着结婚?”

徐妃青脸红,不做声,田淑芬探头:“有什么事?”

徐妃青嗫嚅:“我们要结婚才洞房的……”

田淑芬理所当然点头:“是啊,本来就是啊……”小地方现在还没那么混乱和新潮。

徐妃青小咬牙:“她们仨早就洞房了,米姐孩子都几个月了!再拖下去不知哪年哪月了!”

田淑芬终于相信电视里面看见的古代妻妾争斗的事情真发生在自己女儿身上了,思来想去,不由得担心万分:“那怎么办?是不是很危险?”

徐妃青愕然的看着妈:“危险?”

田淑芬赶紧讲讲她在电视里看到的场景:“不是要大打出手,还要下毒争财产的?”

徐妃青哈哈笑,笑得很欢,搂住母亲使劲笑。

田淑芬看女儿这么欢快,愣了一阵才开始觉得自己是想得太天马行空了,也一块笑。

伍文定蹲在楼下和厂区的工友们聊天也很带劲。

得益于大茶缸子这个很亲和道具,他又一个劲的发烟,笑眯眯的带点贵州口音和大家聊天,很快就融合进去。

“明天你们徐家就办婚礼了?早就说好了,都去朝贺一下!”

伍文定笑:“一定来,多喊点亲戚朋友来,热闹点,酒席不够就再加。”

“你姓伍吧,伍娃子你是做什么的?”

伍文定介绍:“我和小青是一个公司的同事,效益还不错……”

“真是恭喜你们了,小青从小就苦,不过现在眼睛好了,真是天大的喜事,你们结婚就更是喜事,确实双喜临门呢。”

伍文定赶紧道谢:“是是是,小青真的很好,我娶她做老婆是上辈子的福气呢。”

正热火朝天的聊着,有个拿手肘撞撞伍文定:“过来那个穿灰西装的看见没,四楼戴家小子,戴阳,也是大学生,以前很照顾小青呢,你别在意啊,小青估计都不记得他了。”这八卦得。

伍文定还好奇:“大学生?毕业没,还是放暑假回来的?”

另一个取下嘴里的烟:“毕业了,专门要求回到县里来工作呢,说是什么上山下乡?这不是我们以前那一套么?”这位岁数怕有五十多了,估计是那一拨上山下乡的知青?

伍文定还认真打量:“看上去还不错,挺端正的。”

戴阳一个人过来的,走近了还打招呼:“陈叔,王叔,赵叔。小王叔……聊天呢?这位是?”本来打算直接上楼的脚步因为看见陌生人还是停了下来。

还真有多事的介绍:“二楼老徐家女婿,伍娃子,明天办婚礼呢,你去不去?”一群人乐呵呵的盯着看有什么热闹没。

伍文定站起来伸手:“戴哥吧?明天一定来喝两杯?就在街上的如意酒家。”

戴阳个子在贵州人当中也算高的,一米八,略微有点瘦,戴一副眼镜,但也不太文弱,看得出来还是有点惊讶,伸手握住伍文定的手:“恭喜恭喜……明天一定去!”

第302章 混乱

洗完澡,换上夏装裙子的姑娘们打算上街再逛逛。

陶雅玲还是要周到点:“小青那边需不需要去帮帮忙?”

孙琴扭脖子:“不用吧,多奇怪的。”

米玛慢悠悠:“明天去不去?”

陶雅玲想想:“还是可以去看看,人家小青的重要时刻嘛,是个熟人就要参与,何况我们还算……亲人吧?”

孙琴撇嘴:“我可真难得想象,还有谁像我这样,参加过自己男朋友三次婚礼,才轮到自己结婚。”

陶雅玲忍不住笑:“那也少有米玛这样,挺着大肚子还要参加自己老公两三次婚礼的吧?”

米玛不觉得有什么,吃吃笑。

孙琴郁闷:“走走走,上街去看看。”

听见敲门声,陶雅玲站起来:“多半是小青……”

果然,徐妃青笑吟吟的站门口:“刚才给我妈说清楚,她到楼下去看菜单去了。”

陶雅玲帮她把忙乱了的头发拨开点:“明天就在这楼下?”

徐妃青解释:“小地方嘛,就这么几家,也难怪你们也会住这里了。”

孙琴和米玛也出来:“走吧,一起走走?”

徐妃青点头:“我其实也不太熟悉,以前都看不见嘛,可能闭上眼睛走还好点。”

孙琴乱出鬼主意:“要不我们四个装四个瞎子?”

其他人都呸她,徐妃青看见她们的裙子:“你们还去照顾了生意的?”

米玛笑:“照顾常大姐……也给你买了件,要不要换?”

徐妃青摇头:“去走走吧,晚上一起吃饭不?我给我妈说清楚了,就我们一起吃,叫伍哥陪我爸。”

陶雅玲无所谓:“只要你摆平了就好。”

于是一块在街上走走,感觉是在给轻绯夜雨的服装打广告,孙琴是穿的黑色短袖印花裙,今年的主打系列,长腿展示无遗,却配了双运动鞋,陶雅玲也是收腰的裙子,不过是青花瓷图案的端庄不少,也配双运动鞋,米玛就只能穿宽身裙,民族风图案有绣花,束胸的,下面宽宽的裙摆完全不束缚,照例还是运动鞋,看上去三位姑娘总有点怪怪的。

徐妃青就笑,她倒是T恤冲锋裤加运动鞋:“为什么不换了鞋子?”

孙琴笑着打算盘:“这起码也是买家里的东西,鞋子还真没看得上的,将就穿嘛。”

陶雅玲就容易被小镇街道吸引:“小青,有什么历史典故没?说来听听?”

徐妃青还真得闭上眼睛琢磨一下:“走这边吧,这里是新修的,那边有两条街道是老的青石板路,房子也都是旧的,还值得看看。”

是值得看看,川贵地区的老石板路和江浙一带的就不一样,没有那么精致,到处都体现出一种山野气息,粗大的柱子也没有漆面包裹,就是直直的杵在一个个石墩上,墙面有篾条敷灰的,也有木板的,很少青砖,到处都是梯步,没法用车,石板一块块的都很巨大,真不知道古时候是怎么搬运来的。

孙琴还装知识分子给米玛介绍:“看见那石板上的小窝窝没,这就是水滴石穿的来历……都是屋檐上的水……”

米玛不耐烦:“别以为我们草原上就没有屋檐,庙子里面多得很呢!”

孙琴才捂嘴:“嘿嘿……也对。”

走到一处用青砖砌成,墙面斑驳得厉害的大院外,徐妃青扮导游:“这里就是安家大院,据说解放前是我们这里的首富,现在就是个宗族祠堂了,直系的都跑国外了,可以进去看看。”结果门口还有个老婆婆边纳鞋底边收费,一人两块钱,徐妃青赶紧掏钱请客。

建筑做工确实就精美复杂得多,陶雅玲越俎代庖当导游:“这还是比较典型中式明清时期建筑形式,基本都是对称的,属于砖木混合的结构,喏,这种斗栱是比较有特点的,还有这里能看见的那种挑檐,很有特色吧?”

徐妃青崇拜:“陶姐,你懂得好多……伍哥也什么都知道。”言下之意就是孙琴啥都不懂。

孙琴听得出来:“我学服装的,和他们俩学大杂烩的不一样。”

陶雅玲还是得意:“我们确实什么都要学点,就是不精啊。”

米玛注意力飘忽:“咦……这里还有口井!”

做工还挺细致的八角井,全是石砌石雕的,井口很小,四个姑娘凑在上面啥都看不见,黑咕隆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