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个女人演义`49-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妇女中间宣传革命形势,发动妇女支持农民协会;还可以讲男女平等,宣传婚姻自由等等,”姜信和在布置工作了,“反正到时候,我交你什么任务你就完成什么任务好了。”

  [场景4]妇女工作

  吴国芬的情绪顿时轻松畅快起来。她毕竟得到了关于张炳卿的一些消息。

  只是这妇女工作不知如何做起,让她不免有点发愁,不料当天傍晚就碰上了一件事。

  姜银花吃过晚饭,溜出了家门。姜圣初回来找不着人,便到外面去找。

  国芬想着很可能要出事,因为她吃饭时见李润南在门口串了几趟。果然,没多久,姜圣初一手推着姜银花,一手抓着李润南进屋了。

  他们两人是在河滩草丛边坐着说话时,被姜圣初逮住的。姜银花吓得脸色惨白,李润南开始倒无所谓,进屋后,见姜圣初那凶神恶煞的样子,也不敢作声了。

  姜圣初硬逼着他们承认出了事。姜银花浑身打哆嗦,只能简单地回答一个“没”字。姜圣初发火了:“你这蠢猪,叫你说有那种事你就说有!你不说,看老子今天不捶扁了你!有那事没有?还不肯说?你真是只蠢猪!”

  姜银花挨了一下,哭了起来。

  吴国芬实在看不过眼,也不知从哪里来了勇气,她大步走过去,护着银花,对姜圣初说:“伯,有事才能说,没事哪能乱说?你就别逼着银花了!”

  “没你插嘴的份,滚开!”姜圣初向国芬吼着,“你也不是个好东西!”

  “我哪儿不好?你倒说说,我有什么不好的?”吴国芬毫不示弱,“我劝你别逼银花也叫做不好了?你让她认了那没有的事,传到外面去,你姜家就好了?银花是你姜家人呀!”

  “你,你想找死么!”姜圣初没料到这个他眼见着长大,平时没言没语的丫头,这回竟敢冒犯他,便扬起手来,“看我不揍死你这要饭的!”

  吴国芬一步不让,大声说:“我姓吴,你姓姜,我没什么事碍着你!劝你一句,你就叫嚷着要打人,我看你敢!”

  李润南见吴国芬顶着姜圣初说话,也申辩了一句:“我们只在一块说了几句话。。。 ”

  “谁让你们在一块!”姜圣初横蛮地,“你勾引了我女儿还敢不承认!”

  “说几句话也算不上犯王法,”吴国芬很快找到了理论武器,“你没见这世道就要变了!男女婚姻自主,父母也不能包办。。。 ”

  这时,姜信和从外面回来,一看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他清楚父亲的用意:姜圣初逼着要女儿承认有那种事,是为了把生米煮成熟饭,然后再到李家大院去攀亲。

  姜信和走过去,横在父亲与李润南之间,对李润南说:“走,往后不准你再上姜家来,快走,走!”

  姜信和放了李润南,姜圣初面对着这个和自己一般高大的儿子,只得埋怨几句了事:“你放走这小子,你有能耐!往后这家里的事你管!”

  “这时候了,你还不知道他们李家是什么人么?是大财主,是共产对象,你还想着去巴结他们,这有什么好处!”姜信和拉过银花,“你也别哭了,以后再不要与李家人来往!”

  见儿子这么说,姜圣初的老婆也出来帮腔:“是呀,自己的女儿也不认了,亏你想得出,还真做得出来,唉哟!”

  姜圣初一听,便往外走:“好好好,你们全反了,我也不回这个家了!”

  姜圣初气冲冲地出了门。姜信和朝着吴国芬友善地一笑:“想不到你就管起事来了,还很有理论!”

  吴国芬并没有想到这就是在做妇女工作,但她感到姜信和这几天特别舒心似的,对她也十分热情,甚至还有些讨好的意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突然,她想起早晨周小莲在河边洗菜时,没来头地问了一句:“国芬,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国芬问她什么事该怎么办,周小莲又不肯说了。

  这时,姜信和也来码头挑水;国芬瞥见他们两人彼此传递了一个眼波,想到他们那旧情还在着!

  [插叙]吴国芬马上记起姜信和的话来:“你作妇女工作,到时,我的事情还得求你管呢!”

  [心语]坏心眼,原来你指望我给你去劝说小莲!

  [解说]国芬希望张炳卿与周小莲离婚,但却不愿见到周小莲嫁给姜信和。这中间的原因,国芬也说不清。

  吴国芬不理睬姜信和,转身上了织布机子。

  [解说]张仁茂同样有个情绪上的问题:如果周小莲走出张家,可能的去向便是姜家,这也是他迟迟不肯向小莲提及离婚一事的原因。

  入夜,小镇人常有唱几句山歌来抒怀解闷的习惯。张仁茂喝了几口酒,靠在门边的小竹椅上也哼了几句随口而出的无名腔调,那声音深沉而低回:

  “天上要起云,

  地上要刮风,

  世界上的事情天生成。

  岩鹰捉到窝里不下蛋,

  黄牛水牛配不拢。

  斗死了牛,

  飞走了鹰,

  竹筐子挑水一场空。

  各人生来自有路,

  你当初何必瞎操心!

  [场景5] 遭遇强敌

  这天,姜信和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在锅里抓起两个荞麦饼,连咬几口,一转身又急急忙忙出了门。

  姜信和是去找张炳卿。有个农民协会的人报告, 几个大兵买了只鸡,弄来了些酒,正在他家借锅借柴弄饭吃。

  那个守在门口的大兵还用外地话问他去小镇的路有多远,怎么走,更让他犯疑的是,那些人身上都藏着短枪。

  张炳卿一听这些人带着枪支,很有些动心,但估摸不准这是些什么人。

  姜信和说:“这肯定是被打散的国民党军队。他们带着枪支,是想去找部队,要不然就是要打劫百姓; 反正不会是好人。”

  张炳卿同意了:不管怎样,先把枪缴过来再说。

  于是,他们简单商议了一下办法,带上十几名武工队员急忙赶去。

  当他们来到周家山坳的时候,那些人还没有出门,守在门口的那个大兵正低着头在啃鸡腿。

  武工队的人对这里的地形十分熟悉,十多个武工队员便从隔壁邻居家,从菜园后门潜入屋里,一声大喊,突然逼近了那些人。那些人用听不懂的外地话骂骂咧咧,大概是说他们既不是土匪,也不是逃兵,没作多大反抗就让武工队员下了枪。

  武工队员七手八脚用绳索把这些人全捆了个牢牢实实。其中有一个像是为头的,他一点不慌,脸上还带着笑,比画着,朝张炳卿说了一通话,总算弄清了那意思:“误会了!知道你们是这里的民团,你们可以把枪扣下,我们是正规部队,只借路过境。我们的部队就在山那边造饭休息,是长官令我们前来与你们联络的。。。 你们现在就可以去见他们!”

  其所以出现这种可笑的情形,是这家主人谎称,小镇的民团正维持着这一带的治安。

  张炳卿听了,便立即组织撤离。

  武工队一下子就夺了七八条短枪,无疑是一个大胜利。他们决定从小镇经过,显显威风。

  一路上,看热闹的群众聚近来,拉成了一支百多人的队伍。武工队一进街口,便朝天放了两枪。

  听说武工队打了胜仗,街道两旁的人都引颈观望,有几家店铺还放了好几挂鞭炮。

  彭石贤放学回家,迎面碰上了这列威风十足的队伍,而且,一眼就看到张炳卿走在队伍旁前后指挥,张炳卿还朝石贤笑着拍了拍腰间挂着的短枪。

  在彭石贤眼里,炳哥无疑是一位光芒四射的英雄人物了。

  彭石贤欣喜若狂地跟在后面,一直来到街尾上。

  这时,留在周家山坳监视敌情的人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他对张炳卿说了句什么,张炳卿点点头,让队伍停下来。

  张炳卿从容不迫对在场的人说了几句话:“乡亲们,我们武工队是顺便来小镇。现在,一支国民党军队就跟随在我们的后面,他们是被共产党的大部队追赶得走投无路才到这里来的。这说明离全国的解放不远了!如果他们胆敢在小镇作恶,自有清算他们的一天。如果他们要找武工队,我们就在附近的山头上。”

  吴国芬在人群里见到了张炳卿,很想追上去说话,但张炳卿用眼神制止了她。

  国芬在这心事万端的时刻见着张炳卿,却不能上前说话,眼见着张炳卿离去的背影,感到鼻子阻塞发酸。她赶忙跑到避人耳目的墙根下蹲了好一会,才直起身来。

  
  19

  [场景1]大兵过境

  傍晚时分,果然来了大队人马,弄不清到底有多少人。彭石贤从门缝里数着过往的大炮小炮,枪支车辆,不免为他的炳哥担起心来。

  这支败退队伍,名为待命,实为观望。部队在小镇驻扎了七八天。传言说,因为武工队抓了他们的人要血洗小镇,人们陷入在极度的恐怖之中。

  当天晚上,张仁茂与七八个农民被起来吊在姜圣初家染布房的横梁上,几个国民党兵对他们轮番进行严刑拷打。

  隔壁的黄大香搂抱着孩子,紧张极了,听那些人在追问张炳卿的去向,又问农协会什么人为头。可听不到张仁茂的回话,也很少听到他哼叫。

  [心语]这次,恐怕再硬的汉子也难逃性命了!

  黄大香在心里暗暗地祈求着神灵的保佑。一直到后半夜,那刑讯才渐渐地泠落下来,最后停息。

  在同一时刻,小镇的头面人物聚在李家大院欢迎这支军队的司令长官,还捐赠了一些劳军物品。

  在酒宴上,李寿凡说了些应酬的话。罢席之后,李寿凡又与这位司令长官在内室进行了交谈,至于交谈的内容,外人自然不得知晓。

  关于这件事,后来的传闻差别也很大:一说由于李寿凡出面求情,小镇才免遭血洗;一说李寿凡密告了几户“暴民”,使被抓的人当中有三个断送了性命,因而欠下了一笔血债。

  人们见到的情况是,当这支部队准备开拔时,李寿凡等出面以全体市民的名义请求保释小镇被捕的八个人,司令长官答应了,但当晚回到家里的却只有四个人。

  第二天,部队离去以后,才有人从河滩上的沙堆里发现了三个人的尸体,八个人中,唯独张仁茂死活不知。

  [场景2]张仁茂脱险

  正在人们叨念猜测的时候,张仁茂却回来了,只是走路时,腿有点跛。他说话依然乐观风趣:“大家愣着作什么?阎王爷不肯收留我,说我那荞麦粑粑还没有吃到头,不能就这样图清闲自在。阎王爷老不高兴地说,‘快去快去,也还有些穷光蛋在叨念你的’,我这不是又回来了么!”

  这时,大家都高兴起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算你张仁茂命大!”

  “是啊,不是这么穷,就不会犯这么大的傻气;没有这么大的傻气,也遭不到这么大的磨难;不遭这么大的磨难,还不知我这命有多大呢!”张仁茂一边笑着说,一边解开衣服,露出遍体的伤痕。大家看了,都不免皱眉咋舌。张仁茂切齿骂道,“想不到这些狗入的整起人来,法子还真不少!”

  [叙述]张仁茂:天晚上,我被打得死去活来,直到打的人累了才歇手。快天亮时,我顺着烟窗翻上房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