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个女人演义`49-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在这种时候,黄大香接济了姜家,照应了姜家,她还真是积了一份厚德:从接生的水盆里捞救出一个女婴,那就是后来成了青石镇办事处主任夫人的姜银花。

  刚才,姜圣初明知吴枣秀躲在厨房里不肯出来,但到最后,他毕竟没有开口发话。按照姜圣初向来的说法,那是因为黄大香对他有过救命之恩。

  [想象]黄大香:姜家大嫂长期卧病,上不了织布机;吴枣秀不在,几个孩子尚未成年,烧茶煮饭,挑水劈柴,喂猪放鸡等家务事全都忙无头绪。

  [返回]黄大香劝导吴枣秀,她为姜圣初解释说:“你家大伯也是有些难处——那是生就了的性情呢,你还是别见怪他为好。”

  “不见怪,你不让我见怪,那我就不见怪好了吧,实在说,见怪也没什么用!”吴枣秀取来块破布围在孩子的脖颈上,准备喂药,“该给孩子喂药了——香姐,你还在想什么呢?”

  “我眼下实在是为了难啊——你手脚放轻点,慢慢儿试着喂吧,”黄大香回过神来,却仍在喃喃叨念,“孩子他爹出了远门,可那也说不得一准是死了呀。。。”                                                

  “喂药吧──”枣秀把孩子的头扶转过来,“你就别去想他那没良心的爹是死是活了。”                        

  药刚刚入口,孩子立即惊觉过来,使出所有的力气拚命地抗拒,把药吐了出来。吴枣秀连忙用腿夹住孩子的双脚,一手捏住孩子的鼻子,一手将药灌了下去,但孩子紧咬牙关,又将药喷出来不少。

  一时,孩子脸色发青,抽不过气来。母亲急忙推开吴枣秀的手:“歇歇,快歇歇!”

  “不吃药,病如何能好?这孩子。。。 唉!”吴枣秀端着剩余的半碗汤药站立一旁。

  母亲紧紧地把孩子护在怀里,脸色变成死灰一般。她慢慢地背转身去,又抽咽起来。

  幸亏孩子只是昏迷了过去。母亲向老天祈祷,“求各路神灵显圣,救苦救难啊。。。 ”

  “这药等一会再喂?”吴枣秀无可奈何地问。

  “把它倒了,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听天吧!”黄大香不忍心再见到刚才这揪心揪肺的一幕。

  这时,前屋的李松福已在门边呆立了好一阵。

  吴枣秀不高兴这个男人的畏畏缩缩,没好气地朝他说:“有事便进来,别在那里探头探脑的!”

  李松福便迈进门来,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黄大香知道他先前一直站立在门外,见他进屋来,才说:“李伯,你坐吧。”

  李松福给黄大香母子送来了一小包米。黄大香急忙推辞:“前些天借了你的米还没吃完,待吃完了再借吧!”

  其实,彭家米桶里已经没有米了,黄大香只是觉得她不应该过多地麻烦这个单身男人。

  李松福来送过两次米了,虽然每次都没有说什么多余的话,但黄大香却少不得有些顾忌。

  李松福把米袋放下,便转身退去,黄大香慌忙叫住他:“李伯,你听我说!”

  李松福只得站住脚,又回转身来。

  黄大香拿起米袋伸给李松福,觉得话不好出口,低头思忖了一下:“真的,我在对门张家也借了些米,还是等吃了再。。。 ”

  “这是‘百家米’,”李松福这才说明白,“听唱渔鼓的叫化子说,讨来的百家米能医治百病,我买下些给你送来,你就试试吧,也许真能管用的。”

  黄大香不说话了。吴枣秀把那包“百家米”接了过来,见黄大香此刻心烦意乱,也无话好说,只直直地站立在一旁。

  李松福竟不敢正视这两个女人,他远远地望着奄奄一息的孩子,那一向愁苦的脸色更显忧郁,更显木讷笨拙。

  就这样,几个人默默然呆愣了一会,李松福才慢慢转过身子去,拖着迟缓的脚步回前屋了。

  [场景3]唯有神灵在

  十多天过后,孩子躺在一条长竹椅上,仍一直昏昏迷迷,只有鼻孔底下还留着一丝微弱的气息。常说病急乱投医,黄大香是病急广求神。她日夜守护着儿子,口里不停祷告,祈求诸路的神明圣怪能够立刻显现灵通。

  [解说]中国的宗教文化是一锅大杂烩:天地祖宗,如来玉帝,阎罗龙君,观音关圣,全都神通广大,再加上山川湖泊,灶房土地,人妖怪兽,古树奇石,它们都可以是割据一方,各自为政的圣灵,真是请不胜请。

  有时候,一场恶梦,一种祸兆,让黄大香心惊肉跳,无限惊恐;有时侯,某种幻觉,某种巧合又会带给她不少希望。也只有这些才使她感到自己生命的存在。

  黄大香每天用“百家米”熬成些清淡的米汤,耐心地、不时地、点点滴滴地喂到孩子的嘴里。偶尔,孩子也能吞下一星半点。

  [解说]也许是母亲的细心调理见了功效,也许是她那诚心感动了神灵,也许是孩子有过强的生命力,不管怎样,奇迹出现了!孩子出窍的游魂终于被母亲殷殷的期盼召回,他睁开眼睛,又在这个苦难的女人心里投入了一线光明。

  孩子的病情日渐好转,他居然又能够呼唤妈妈了。姜圣初卖布回来,从门前经过,也大为高兴。

  “怪事,真是怪事,看来,这次大磨大劫是躲过去了──”姜圣初又俯身对着孩子说,“你说,是不是一个白胡子老头领你回家来的?”

  孩子见姜圣初笑起来也是一脸横肉,粗声大嗓,便喊叫“怕、怕”, 赶忙躲进了妈妈的怀里。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那次没被大石块砸死,后来也没有病死、饿死,这阵子可好了,身子骨越来越硬朗,眼见着日子就要富起来,不活上个八十、一百的才怪,”姜圣初向来就是个自鸣得意的人,“我说香嫂子呀,那你就把孩子过寄给我吧,保险他再也死不了啦!”

  黄大香免勉强地笑了笑。

  [解说]黄大香并不愿意把儿子过寄给别人,更不用说过寄给姜圣初。但她向天地神明许下的愿心已经够多的了,该怎样报答这浩荡神恩呢?她此时的心绪无法安顿,想着自己命薄,孩子不过寄给别人,总担心招受不下。黄大香这心思不便跟谁都去诉说,一直深埋在心底里,苦恼着自己。

  [场景4]善解心头结

  小镇上有个叫张仁茂的人,他却能体察到社会低层人物的心理。昨天刚回来,他今天便上黄大香家来了。

  张仁茂系一条兰大布围裙,头上盘一卷青色的长头巾,约五十来岁,是个无师自通的竹器匠,技艺却十分不错,夏秋两季常去外地作些上门工夫。

  张仁茂进门,他把头巾向上推了推,露出过早谢顶的光头皮。不论冬夏,他的额头上总是热气腾腾,似乎比别人要热得多。

  因为是常来常往,他也不打招呼,径直走到这母子俩的面前,用手探了探孩子额角的温凉,对黄大香说:“放心吧,这回算是熬过来了。”

  “是啊,全靠天地神明护佑。”黄大香把枕在孩子头下的手抽出来,起身去给张仁茂倒茶,“孩子玩了一会,刚才睡下了──你那工夫好做?”

  “闲不下──”张仁茂说,“你坐吧,要喝茶,让我自己来。”

  “唉——”黄大香叹了口气,她还是起身倒来了茶,递给张仁茂,“都说这孩子命大,可我的命薄,就怕再有个闪失。。。 ”

  “穷人的命都大,不经九磨十难不叫做穷,九磨十难能留得下人来就叫命大。”张仁茂喝了口茶说,“这次算是老天爷睁开了眼,可也说不准他眼皮一耷拉又不管事了──他有时得打瞌睡,还贪玩耍──你可真闪失不得,孩子没有全好,得留神打点照应才是——家里还有吃的吗?”

  “米还有一些。。。 ”黄大香不想老是麻烦人,她的心思不在这里,“只求老天爷不责怪我才好。。。 我许下了好些誓愿。。。 可我命恶命苦,还真是怕招受不住这孩子,那反倒会害了他!”

  说话间,黄大香的脸色忧郁,愁眉紧锁。张仁茂寻思着:“你的意思是说。。。 ”

  “要是有位积德积善的好人,能答应把这孩子寄拜到他的名下便好。。。 ”黄大香终于说出她思量了许多天的话来。

  “你肯把孩子送给别人?”张仁茂不免惊异地问。

  “不是,我只是想托个名。。。 要不,姜家老大说,只好把孩子送到庵堂里去当和尚,你说那样好吗?”黄大香左右为难,“反正,得不让孩子再遭受这种灾祸才好啊!”

  [寻思]张仁茂:看来,黄大香为儿子许下的誓愿不少了,她在担心神明也会前来索债。可眼下活口难糊,只有叫命苦命恶的份,她怎能报答得了这赫赫神恩?

  张仁茂也很作难,他思索着,眼睛突然一亮,主意出来了:“是该寄个名呢──不过,我看你把孩子寄托给谁都不如寄到对面山头那左青石的名下,谁能像那石头一样天长地久,福德无量?听说那石头灵性得很呢!”

  “左青石的灵性听是听说过。。。 ”黄大香心里却有点疑虑:能这样了事?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传说左青石是我们的老祖宗所化,这地方的人全都靠他保佑。不信?你想,玉皇大帝、如来佛祖哪肯管那么多事?就像这人世间,你与我的生死还能让皇帝老子操心吗?有他手下的大小官员点头发话就够了。有一点你该相信:我老爷爷小时候寄拜在左青石名下作干儿子,后来活到了七八十岁。我看你把儿子寄托给这扇大石头不会有错──不过,”张仁茂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有点好笑,“只是我老爷爷,我这小侄子都算左青石的干儿子,不知你我算什么了!”

  黄大香同样感到有点荒谬:“那该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就这么办好了。人么,老老少少都是一条命、一口气。以前老百姓称自己是皇帝子民,也没分出什么爷民、孙民、曾孙民来,只要左青石圣灵在上,大家磕头作揖,托他的大福大德求个平安便好。”张仁茂又自圆其说。

  黄大香信服了,也只能这样。于是,她的眉结终于解开,心里高兴起来:“仁茂伯,真这样的话,孩子就托你的福了!”

  张仁茂又起身冲了碗热茶,喝完,用手指勾出碗底的茶叶,边嚼边说:“香嫂,我说人生在世,要紧的是活下去。你知道我,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险都历过,既然老天爷让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就不肯急急忙忙去叩拜阎王爷。。。 你有儿子,那就更有盼头!” 

  张仁茂是开导黄大香朝宽处想,而黄大香则以为他是在感叹自己的身世,便安慰他:“你有侄子、侄女,将来他们会待你好的。”

  “我那侄子,眼下看来不算坏胚种子,不过,也难说能成什么角色;侄女长不长得大,只能靠天,我这后半生是为他们活着。但把话说回来,没有他们我就不活了?你能知道我这个人,心性脾气生得怪,我总想把这世道看个究竟!有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是,嘿,这话恐怕不会灵验了,明年的皇帝还轮不到你和我──可眼下还真不是个太平世道。。。 依我看来,这人世间的穷愁富贵,卑贱荣华总是会变化的,你就信我这话吧!”

  [插叙1]早年,张仁茂结交下一些绿林好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