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玖道:“然后呢?朝廷缺银子缺钱粮,就是军饷也欠了好几年了,这样的情况若是不能好转,再过几年,只怕连文武百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了。万岁宫里已经裁减了数次开支,如今宫里的开销已经精简得不能再精简,就是万岁的勤政殿里用的蜡烛和灯油,也是卡着数目的。万岁的日子尚且如此,道门却占据了大量的良田,还不用纳税,万岁的心里会怎么想?还有那些世家、勋爵权贵们,他们也占据了大量的良田一面交着极少的税一面锦衣玉食,国家却是国库空空。长此以往,我大齐会变成什么样子?两位道长可曾想过?那些权贵们可不介意把道门推出来做靶子呢。”

    颜洌道:“你为什么这么说?你是如何想到的?”

    贾玖微微一笑,道:“很简单啊,我们家会变成那个样子,说不定就是有人想做那鹬蚌相争之后的渔翁。除非能够解决渔翁的困境,否则,谁都逃不了。我们家也只是首当其冲而已。”

    那两位老道冷哼一声,什么都没有说,倒是颜洌道:“师妹,你会这样说是因为你已经有了盘算?可否说来听一听。”

    贾玖道:“很简单啊。因为上等水田跟沙滩地、山地的税率是不一样的。上等水田的收成只比次一等的田地多出三成的收成而已可是他的税率却足足多出了七成,根本就不划算。如果是我,我会把水田卖出去,然后多多地买山地。在别人眼里,那些都是荒山,可是道门有的是杏林高手,这荒山摇身一变,就是遍地都是药草的宝地。药材和粮食哪个贵还用我来说?偏偏缴纳的还是荒地的赋税,收入多出了不止一倍,可是这付出去的,却足足少了一多半。就是不知道道门有没有这个魄力和行动力了。”

    边上的离尘道老刚刚还在吹胡子瞪眼、各种不爽呢,听贾玖这样一说,倒是觉得这孩子还有几分良心,不过这嘴里还是哼哼唧唧的:“我等本事出家人,原来也不用纳税,如今却……”

    贾玖道:“是啊,既然要把道门当成凡人要求道门纳税,那么朝廷颁布的各种福利,道门也应该跟普通百姓一样享受。别的不说,我记得六十以上的人不用纳税,还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无论男女都是国家养的。医疗、药材都是国家出的不说,国家每个月都要给零花钱。道门不是收留了很多孤儿和流民么?这些人本来是应该由朝廷安置的,可是朝廷没有做到,道门本着慈悲为怀收留了他们,那么现在朝廷要对道门收税了,道门很可能因此没有那么多的财力养着这些人。朝廷是不是应该接管这些人呢?”

    原来两位道老还在生气呢,听了这样的话之后,都回怒转喜,对着贾玖,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不错不错,真是一个有良心的孩子,既然能这么想,自然是站在我道门这一边的。他既然有心,又心向我道门,更是《九阳天诀》眼下唯一的传人。如果他能通过考核,自己就是将他的待遇再提一提也是无妨的。

    虽然道子们的待遇有一定规格,但是离尘道老和了凡道老都是负责打理道子们的事情的人,要在私底下行方便,自然是容易的。(未完待续)
30恩赏
    “打劫!平手!庄家通杀!赌注拿来!”

    跳上岸的贾玖将名剑金锋背好后的第一句话就是对着开赌局的两个人大声嚷嚷,边上的姑娘们都纷纷取笑他:“财迷!我看你是故意的吧?”

    “罢罢罢,方才还以为能够打得这么漂亮的,怎么也该是个世外高人才对,却没有想到会是一个小财迷!”

    “被孔方兄给迷昏了头吧?”

    ……

    贾玖道:“少来!就是高人也要吃饭的!下了赌注的把赌注留下!”

    诸位姑娘们嘴上这么取笑着,却也不会吝啬一件两件首饰。聪明的女孩子也知道这次簪花会不简单乘机将今日得的花簪丢下,脸上却是作出一副无奈的模样、摇着头扶着丫头们的手走了;也有的女孩舍不得花簪,另外丢下了玉佩、手镯、弯刀匕首之类的首饰玩具。

    很快,贾玖的面前就堆起了一座小山。

    贾玖道:“宝姐姐,你的斗篷借我。我的斗篷变成碎片不能用了。”

    薛宝钗啼笑皆非,却还是解下了自己的斗篷,并且跟鲁静芝一起帮着贾玖将地上的这些东西包起来。就在他们忙着打包的时候,边上有人问道:“小丫头,没想到你这么贪财,能告诉我原因么?”

    贾玖一抬头,见识皇帝,连忙跪下了。还留在这边的几个小姑娘也跟着跪下,口称万岁。薛宝钗也连忙跪了下去。他一面高兴自己居然有机会见到皇帝。一面又在担心皇帝对自己的印象。如果没有留下印象,薛宝钗就心塞了,可要是留下了坏印象。那薛宝钗只会更加痛苦。

    心乱如麻间,只听贾玖道:“万岁,臣女能不说么?”

    皇帝道:“哦?为什么?”

    “因为臣女不想撒谎。”而且撒谎也骗不了人,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说。

    这句话在薛宝钗看来,不但有吸引皇帝刨根究底的嫌疑,还有三分跟皇帝撒娇的模样。薛宝钗不禁为贾玖的大胆而吃惊。

    有同样的感觉的,可不止薛宝钗一个。

    只听皇帝故作严肃地道:“不行。朕想知道。”可是那语气里却真真实实地带着几分宠溺,让薛宝钗不得不再度估量起贾玖在皇帝心中的份量。

    只听贾玖道:“好吧好吧。反正我们家的那点儿事瞒不过人去,就是我不说,万岁也会知道的,那我就直说好了。很简单。我缺钱缺首饰使唤了啊。如果仅仅是我一个人,反正我年纪小,父亲又只有我一个女儿,那些人也不敢太过分。可是谁让我还有两个侄女儿呢。以前父亲在家的时候,父亲就常常给我带首饰啊摆件啊之类的小玩意儿,现在家里除了老太太就我辈分最高,当然是由我来照顾弟弟和侄女儿们了。对了,现在的税率是多少?”

    皇帝一愣,道:“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就定下了十中取一,……”

    皇帝还没有说完,就看见贾玖唰唰唰地把手里的斗篷打开将那一堆金银财货分成了十份。

    只见贾玖一面往皇帝的面前推。口中一面念念有词:“田赋取一,丁税取一,各种捐输(杂税)取一。”将其中的三份推到皇帝面前,把剩下的卷扒卷扒,拢成一堆,用薛宝钗的斗篷包好。往背上一抗,道:“税我已经交了。剩下的天皇老子来了也不给。”说着还歪着头道,“我还以为要上缴过半呢,原来只要缴这么一点就够了,真是太好了。”

    说着一边高叫着“梁家姐姐,等等我!”一边却是身形极闪,几个起落就不见了。

    其实皇帝刚刚还想说:“……后来高祖皇帝将之降至十二取一,太上皇时期则降到了十五取一……”可是贾玖不等他说完,就把那一堆财货三七分了,还蹿得比兔子还快,让皇帝反应不能。

    梁鉴等跟着皇帝来的官员都知道,其实女子是不要缴纳丁税的,跟贾玖这样甚至就是完全不给皇帝也不会有人觉得意外,可是他偏偏给了,反而让诸位大臣都说不出来。

    户部侍郎郑靖第一个反应过来,道:“万岁,臣原以为贾家对家里的孩子教养皆是不上心的,如今看来传言有误。微臣家里的几个孩子就不知道收成要缴税,也不知道至少要缴纳田赋、丁税两种主要税种和各种捐输。不过这孩子也太心急了,那是成年男子应该承担的赋税,可不是他这样的小孩子需要负担的。”

    简单一句话,那就是,贾玖的税多缴了,也白缴了。因为他的年纪还不到缴税的年纪。大齐朝纳税的最低年龄是十五岁,十五成丁,只有满十五岁的男子才需要缴纳丁税和各种捐输。女孩子的话,如果领了户籍就要缴税,如果没有户籍或者是别人家里的奴仆也不需要缴税,或者税额要比良民低许多。至于田赋,那是名下有田的人才需要缴纳。贾玖是个小孩子,名下没有田地,自然是不用缴纳田赋的。

    梁鉴摸着胡子笑呵呵地道:“话虽如此,不过想他一个八岁的小孩子,能够时时刻刻记着国法、处处以朝廷为先,也难能可贵。”

    皇帝一愣,继而想起了贾玖的许多好处来。别的不说,就这最近的三个月来,贾玖有意无意地为朝廷弄了多少好处,别的不说,就说今年拈花法会上的那次捐赠可是为朝廷大大缓解了军饷危机。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居然没有顶住压力,把贾赦贾琏父子两个弄到边关去了,弄得人家一个小姑娘带着幼弟和两个侄女儿惨兮兮地还要被人欺负。

    皇帝心软了。

    裴士诚素来是很会揣摩皇帝的心意的,看见皇帝的迟疑,心中立刻明白了七八分,当下就与皇帝道贺:“恭喜万岁贺喜万岁。”

    皇帝道:“裴爱卿,这喜从何来?”

    裴士诚道:“万岁,有道是民心所向、众志成城。如今如此一闺阁幼女尚且知晓律法为国分忧,不是一个大大的好兆头么?我大齐兵强马壮,万岁又是民心所向,此时不成文治武功更待何时?”

    皇帝大笑,道:“好好好。如此,便加封一等神威将军贾赦之女为二等县君,赐皇庄一座、食百户。”

    户部推官丁淮马上道:“万岁,今日若非梁家小姐,臣等也不可能与万岁能够亲眼目睹如此精彩的武斗。更何况,今日更有不少外藩使节在此,看到如此精彩的武斗,只怕此刻他们心中已经胆战心惊,担心我大齐有更多的底牌了。说不得今年与来年的边关战事也会消停许多。万岁既然表彰了贾氏县君,是否也该给梁家小姐一个公平?”

    皇帝对贾赦一家子不过略感歉疚而已,如今表示过了,这歉疚之心便淡了。但是梁鉴是皇帝的宰相,不但是皇帝的心腹也是皇帝离不得的左右手。皇帝当然不介意给梁丽华抬一下身份,也不介意给梁鉴一个面子,尤其是当他知道贾玖拿着那一包袱的财物跟梁丽华分却被梁丽华婉拒之后,越发觉得梁丽华品格可贵,如果不是梁鉴推辞,又表示为了公平,自己的女儿也不能超过贾玖太多,只怕他就封梁丽华为县主了。可饶是如此,皇帝还是册封梁丽华为一等县君,赐皇庄一座、食两百户,还特地赐了一个封号给梁丽华,瑞安。

    别看县君和县主只是一字之差,可这里面的区别可大了。

    大齐朝对未嫁女子的封爵以公主为尊。正一品的公主为国公主,像封号是蜀国公主、徐国公主的,这样的公主都是从皇后肚子里面爬出来的,自然这身份上要高人一等。从一品的公主一般以美好寓意的词汇为封号,就好比端荣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都是这一类的。

    第二梯队自然是郡主,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为正二品,一般都是亲王的原配嫡女,以地名为封号;第二等为从二品,一般是郡王的原配嫡女;第三等为正三品,大多都是亲王和郡王继妃所出的女儿。从二品和正三品的郡主自然是只能跟从一品的公主一样,以某个词为封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