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子腾不觉竖起了耳朵。

    保龄侯和忠靖侯也愣了愣。他们倒是没有觉得史湘云起了嫁给贾宝玉的心思,毕竟眼下的史湘云还小,今年也不过刚刚五岁。

    在保龄侯的眼中,史湘云根本就是嫉妒别人抢了自己的玩伴。

    忠靖侯也是如此。他是军功换来的爵位,人也比较直,不会有小女孩儿的弯弯绕绕,他当下就插嘴道:“方才我听着这方子的时候,已经被这琐碎给震住了,什么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一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一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一日的雪十二钱,啰啰嗦嗦的一大堆。哪里想到这些事情?也太折腾人了。如果不是被叫破了,只怕我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了。二丫头,你且告诉表叔,你是怎么想到这个的?”

    贾玖道:“让表叔见笑了。我也是开始学着打理祭祀的事儿才知道,雨露霜雪本来就可以入药、烹饪、制茶的。以前我以为做这些事情很矫情,如今才知道,祭祖的时候本来就要这些东西。宝姐姐这个药方不过是把特定日子里的雨露霜雪另作他用,也算不得什么稀奇。而且宝姐姐家的铺子开遍了大江南北,就是一处差了,别的地方也会弄到特定时日的雨露霜雪。不过是费些人力,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没了最初的惊讶,再来看这方子,自然就看见了一般情况下会被忽略的东西。”

    保龄侯插嘴道:“可不是。大嫂在的时候,隔三差五地就带着人在后花园里收集这个收集那个,我还觉得大嫂好闲情。等自己当家做主之后才知道,有些事儿看着不起眼可真真琐碎。有道是,风雅的人做庸俗的事儿在别人看来也是赏心悦目风雅得紧,庸俗的人做风雅的事儿依旧是东施效颦大煞风景。我这么个大老粗,也亏得我媳妇受得了。”

    屁股决定脑袋,就是保龄侯之前有多么的不成材,他也当了好几年的侯爷了,自然有他的一套生存法则。

    其实保龄侯跟贾政一样,都是次子。不同的是,保龄侯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更看重长子,对这个儿子也许有溺爱,但是绝对不会跟贾母这样变着方儿地掏大儿子的家底和祖宗基业补贴次子——当然,这跟史家这一代有三兄弟也不无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保龄侯也一度认为自己只要依靠着父亲和哥哥混混沌沌地过完此生就好。至于儿女,他们愿意争那就自己去争,只要史家这块牌子不倒,总有他的一口吃的。

    可是谁承想,他大哥结婚多年也没整出个儿子来,倒把自己的小命给折腾没了。然后自己的大嫂看见自己生了一个女儿之后郁郁寡欢,不久也没了。(未完待续)
14童言童语
    老小孩老小孩,越老越发像极了小孩子。

    贾母也一样。他年纪大了又担心小儿子这辈子没个好结果,越发想倚老卖老给自己的小儿子弄点好处。

    贾母的这种倚老卖老跟一般人的倚老卖老有些不一样。别的人,好比说跟小主子们倚老卖老的那些仆妇们是认为自己的是老资格其他人包括小主子就应该顺从自己,他们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能耐和资本,而贾母则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而选择利用自己的年龄和辈分。

    也不知道那些倚老卖老的仆妇们跟贾母哪一个更可悲一点。

    收生姥姥将婴儿收拾好,包裹起来抱给贾母,贾母也只略略看了看,就让奶嬷嬷抱了下去,又隔着窗子叮嘱了李纨一番就带着一串儿的人往前面去了。

    贾母的话说得漂亮:“珠儿媳妇这次可委实累着了,我们就让他好生歇歇,至于这孩子,才这么一点点大,也见不得风,就让他跟他娘多亲近亲近,我们且去前面吃酒。”

    清楚自家地位最低眼下也只能依靠贾母的薛姨妈当下便附和道:“可不是,这么点点大的孩子最是娇嫩,还是留在这里比较好。说起来前两天府上二姑娘又给老太太送来一坛子的蝦子吧?一只蝦子就是去了头也有手掌大小,也难为他怎么长的。我长了这么些岁数儿,也就吃过几回这样的大蝦子呢。”

    贾母道:“说起二丫头送来的那些东西。我也馋了。我原来说,那海蟹味道太重,比不得螃蟹吃着香甜。二丫头回头就用盐腌渍了一坛子的海蟹了。那个比我们吃惯的螃蟹还够味儿!就是太咸了,我这把年纪了,不能吃太多,宝玉和云丫头倒是喜欢这个。每回叫他们不要多吃,他们都不听,等晚上的时候就会叫茶,然后起夜好几次。第二天早上起来,两只眼眶子都黑黑的。结果第二次桌上又有了这东西。他们又是吃一大堆。真是,说多少次都不听。”

    史湘云拉着贾母的手道:“老太太,我在家里吃不到么。”

    贾母奇道:“咦,二丫头没有往你们家送么?”

    保龄侯夫人扶着贾母往外走。口中却道:“姑妈亲自教养出来的孩子哪里会连这个都不知道的?重阳节前,府上可是着实送了老大一篓子的海鲜过来呢。只是这东西,我们家的厨下竟然没有人能伺候他。而且我们侯爷也说了,既然要归还亏空,家里也该俭省些个才是。那一篓子的海鲜,除了取了几样祭祖,绝大多数都被拿到外面去换了银钱。我们那里舍得腌渍一整坛的海蟹出来。”

    忠靖侯夫人笑眯眯地看了自家妯娌一眼,笑道:“姑妈,虽然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您是我们嫡嫡亲的姑妈,这里不是我们的亲小姑子就是小姑子的小姑子,都是自己人。不瞒您说。不止哥哥嫂子家是如此,我们家也是如此。我们侯爷之前还在羡慕大表哥呢,居然能够狠得下心来将那些欺上瞒下的奴才们都送进了官府。我们家就不成了。我们到底比不上大表哥有魄力。”

    贾母听见这最后一句,心中不觉咯噔一声,就是这脚下也慢了一步。

    他不能不多想。

    贾赦有魄力是不假,但是贾赦将那些奴才们送进官府那根本就是顺水推舟。贾赦真正有魄力的是,荣国府百年积攒起来的人脉。他能够说不要就不要、说断绝就断绝。

    别的不说,就跟王家跟薛家一样。如果不是自己作出姿态,如果不是王子腾的妻子是自己的亲侄女儿,贾赦根本就不会理会史家,也不会理会什么薛家、王家。他会当作自己根本就没有这两门亲戚。

    这样一想,贾母对史家得到的那两篓子的海鲜也不觉起了嘀咕。该不会之前自己大儿子在家的时候这府里根本没有往史家送过,而这次重阳节礼因为是自己的孙女儿安排的这才有了往史家送重阳节礼的事儿了吧?

    偏生这样的话,贾母也只能放在心里,脸上还要连一点儿风声都不出,可把贾母给噎的。

    史湘云明显地感觉到了贾母拉着自己的手一颤,脸上不觉露出疑惑的神色,却被一直在留心注意的薛宝钗看得清清楚楚。

    薛宝钗心中一动。

    叶落知秋、见微知著。很多时候,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容易露出马脚,别的不说,就史湘云当众抱怨在史家吃不到盐渍的海蟹的时候,就能够说明很多问题。

    且不说贾赦当家做主之后,贾家跟史家的关系发生了何种变化,刚刚史湘云当众抱怨,看着似乎是不满意自己在史家的待遇、认为自己的叔叔婶婶亏待了自己,实际上已经得罪了史家两位侯夫人。

    归还亏空这么大的事儿,贾家还闹出了这么大的一连串风波,就是贾家的奴才们都不止一次窃窃私语了,史湘云说不知道亏空的由来根本就说不过去。而且史家既然要还亏空,那肯定会在日常生活中露出蛛丝马迹,肯定俭省的不是史湘云这一个小姑娘,而是史家上上下下都要裁减人手、节约开支。史湘云公然抱怨,不仅仅是将家丑外扬的过错,还有不顾大局、对家庭的未来毫不关心等等在里面。

    在大家族里长大的女孩子,他们的生活待遇直接跟家族的实力、财力息息相关的。史家好了史湘云才能够好,史家不好了史湘云怎么也该跟史家人同甘共苦才对。可史湘云一个劲儿地往贾家跑不说,还逼得两位侯爷夫人当众诉苦,这里面固然是因为史家最近的确艰难,可是史湘云的抱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谁家家道下落了不是藏着掖着。甚至打肿了脸充胖子、靠典当过日子的?

    将史家两位侯夫人逼到这样的地步,这史湘云嘴巴上是痛快了,只怕这两位侯夫人心中存了心结。日后史湘云的未来也就那样而已。

    薛宝钗知道眼下自己的舅父家随时都有可能倾覆,而史家就是俭省些,却还没有倒塌的迹象,就冲着这个,他就应该讨好两位侯夫人,为自己家谋条后路。

    史湘云根本就不在乎的史家和史家的两位侯爷两位侯夫人,却是薛宝钗如今要想方设法还不一定争取得到的后盾。甚至薛宝钗连自怨自艾的机会都没有。这不知道他们哪一个更不幸些。

    不是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官二代官三代官n代的。薛宝钗只是一个商家之女,却混迹在官n代之中。有些事情注定了他要面对。

    端着恭顺谦和的笑容,薛宝钗冲着薛姨妈使了个眼色。

    薛姨妈秒懂,当即笑道:“老太太,说起二姑娘腌渍的海蟹。我这嘴巴里面就干了。正好,我那院子就在这拐角过去一点点。不如先到我那儿歇个脚,用点茶果什么的。我们比不上府里,只有这茶是我们打南面带来的新茶明前碧螺春,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孝心。”

    薛姨妈夫家姓薛娘家姓王,根本轮不到他来孝敬贾母。这话说得有些丢脸了。可在他们这样的位置,有的时候,这颜面该丢的还必须丢。也只有日后发达了,他们才有这个资格找回自己的脸面。然后一张一张地糊上去。

    贾母听说薛姨妈嘴巴干,就想起了方才在李纨的院子里,可是好些东西都不齐备的。李纨刚刚生了孩子。这几日昏昏沉沉的,贾母倒不好怪罪他,贾元春又被禁足了,也不知道贾元春给李纨院子的份例如何,这些琐事儿贾母当然不好当着客人的面儿过问,也只能当成不知道。就是那茶水不合口味,贾母也只能当成不知道。

    如今听薛姨妈这么一说。贾母就知道这次他是不能不去薛家的小院儿里坐一坐了。

    贾母笑道:“古有曹操望梅止渴,我们今日闻蟹舌干,也是一桩妙事儿。不如我们就过去坐坐?对了你家哥儿在家么?”

    薛姨妈道:“若是他能够懂事儿一点,我也就能安心了。这些日子以来,他天天往外面跑,也不知道外面是有金山还是银山在。”说着还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薛姨妈当然不会说他早早地就给了薛蟠一大笔钱,让薛蟠这两日都不要回来。

    薛姨妈也怕贾母下手整他唯一的儿子。

    贾母听见薛蟠不在家,瞄了一眼王熙凤,当做没有听到薛姨妈最后一句话一样,就举步往薛家如今住的院子而去。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把金银钱财放在嘴边,那才是丢了身份呢。贾母心想着,这位姨太太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怎么这么不讲究?还是在薛家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