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半仙文明-第7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有人会说还不到500米直径的小行星怎么会对地球造成致命威胁呢?那我们看看地壳厚度,最薄处仅有8。5公里(海洋),平均地壳厚度17公里,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公里。而地球直径1。2万公里以上!这个比例代表着什么?地球就是一个熔岩球,只有表层发丝一样厚度的一层岩石,一旦冲击力过大,岩石层碎裂,甚至引起熔岩波动,将有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的大地震……

    届时火山喷发,火山灰遮蔽天空几个月,寒冷统治地球……这就是现代科学证明的恐龙灭亡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不明买为什么地质学家会这样的悲观,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地球是一个真正的薄皮大水饺!

    而现在,阿波菲斯回来了,一瞬间华夏和印度也顾不得了,赶紧寻找解决方案,因为据估计有七千分之一击中地球,这在太空中已经是一个极度危险的数字了。

    一时间,原本全世界就因为太空竞技而紧张的局面,被有心人挑动了,世界末日再次来临了!

    不过有见识有眼光的人更多。

    联合国出面找到了高手公司,询问高手公司是否能摧毁这颗小行星。毕竟,高手公司可是摧毁过直径上百公里核心的彗星的。

    与其每年这样提心吊胆,还不如将小行星彻底毁掉!
 第三四五章 半智能机器人
    2050年的5月中下旬,世界上有些热闹,首先瑞士的太空之镜建设完毕,足足2。5万平方公里,让瑞士全境都过上了没有黑夜的生活;剩余的地方都是一些高山峡谷等等实在是不利于生存的地方。

    而当瑞士欢呼的时候,美国俄国还有德国巴西四个国家几乎不分先后的宣布,完成了自己国家的电磁轨道炮试射。而四个国家选择试射的地点就是月球。当天晚上,几十亿人通过现场直播等等再一次见证了轨道炮威力。四颗一千克重量的弹丸,在月球表面形成了四个直径百米的陨石坑。

    这一刻,标志着世界再一次进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强大的华夏终于不再是唯独拥有轨道炮的国家了。

    而不到三天,英国和日本、印度、伊朗、法国等国家也宣布轨道炮研发成功,但不会试射。

    而就在同一天,高手公司宣布开始为德国建设太空之镜,预计需要建设3万平方公里,就算是如今进入爆发期的高手公司,也依然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运输能力跟上了,但是太空作业人员依然不足。

    更别说,随着太空之镜建设的越来越多,太空遮阳计划也必须要执行了,否则引发地球阳光照射能量失衡,后果也有些严重。首先第一点,能量富集后,风暴会增多。

    不过现在这所有的信息都不能让高手公司高层们去关注了,因为高手公司期待已久的研发任务终于见到了曙光。

    智能研究在日积月累的探索下,终于完成了!不过,确切的说是完完成了一半。真正的智能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而现在研究团队却研究成功了一种半智能:具有简单地逻辑处理能力。

    智能研究不是什么轻松简单的事情,加上了方青山和刘妍霞,添上李长兴和黄菲菲四人,加上张敬元时不时的开小灶,依然进步坎坷;而这里的直接主要负责人向允东和高手实验室当初的核心成员,那些当初就已经有四五十岁的老学者、科学家们,经过十年的废寝忘食,终于成功了——一半。

    “老师,您辛苦啦。”张敬元看着向允东,六十多岁的人了,就算是张敬元给开了小灶,终究是太老了;而这些年来研究更是耗费了太多的精力,头发已经全部花白。

    科学的进步,除了那些偶尔一闪的天才想法之外,更多的是大量的科学工作者在默默地奉献,让那些天才的想法在一点点的优化、完美、升华,甚至在一点点的丰富曾经的科幻假想。为此,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啊,科学工作者在默默地奉献、摸索;有的时候甚至要承受那些不解的目光和难听的言语。

    当普通人在享受科技的时候,却往往不会考虑到那些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艰苦努力。有时候,为了精益求精,甚至需要将曾经的研究推倒重来。

    而现在的向允东教授,就已经为了手上的智能研究项目,付出了几乎全部的精力。

    原本,向允东仅仅是研究“能”方面的专家和教授,但是随着张敬元那种利用磁场计算的芯片组诞生后,向允东带领着当初高手实验室的专家团队开始了对新的智能进行攻关研究。利用的是十维十进制技术,利用的是新的磁场技术和原理,模仿了人类思维过程中的磁场、电场活动与变化。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新兴的领域,都是极为细微的领域,需要耐心的、反复的研究和考证。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在有生之年研究成功人工智能,这一辈子也满足了。”向允东格外的开朗,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解决一个世界难题,领先于整个世界,也许就是最大的荣誉。哪怕有些技术无法公开,只能做无冕之王。

    跟随者向允东,张敬元来到了实验室内部,第一眼就被一个两米高度的仿真机器人给吸引了。

    这个机器人现在还没有蒙皮,只有闪烁着幽光的金属架子,全身的结构和人类几乎相似,只是都格外的粗大,腰部也不是只有一根孤零零的脊柱,而是一些类似于板甲一样的结构,胸口的位置安置了大理的电池和控制系统,而大脑中安置的就是一个用36枚钻石芯片制作的芯片组,可以看到淡蓝色的光芒闪烁,这个机器人其实正在工作中。

    周围的科研工作者正在进行测试,而作为负责机械机构的王庆伟同样在场。

    “老大,我们做到了!”看到张敬元,王庆伟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们研究成功了关节轴承驱动机,研究成功了智能核心,研究成功了。

    关机轴承驱动机扭矩在借助了超导线和6000伏电压后,可以达到1000公斤的扭矩(不科学的表示法,仅做参考);1000公斤啊,都可以用来驱动汽车了!”

    “哦,我看看。”张敬元来了兴趣。先前智能机器人有两个方向卡住了高手公司的研究,一个就是智能编程,另一个就是关机轴承驱动机。

    传统的机器人动作,都是通过电机产生驱动力,然后通过皮带、齿轮、液气压传动、连杆等等带动关节动作。

    但是这样的机器人传动系统无法满足高手公司高端的指标。高手公司的机器人可不是简单地机器人,将来是要向传说中的机甲进步的。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驱动!传统的驱动不仅仅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反应迟钝——这一点在军事上绝对是要命的事情。

    现代已经有的机器人要么是小型的,反应很快速,但是力量不够、动态稳定性差;要么就是大型的,反应就很慢了。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让各个国家列装机器人武装的梦想一直无法实现。

    高手公司要求的驱动系统要:简洁、高效、可靠、精巧、大扭矩、便与维修更换等等。通过这些,要让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自由的活动、能够抗冲击、反应要比人类更灵活。

    很明显的,传统的机器人电机、伺服驱动器等等,就已经无法满足高手公司的需要。所以,高手公司的机器人技术,其实已经是另辟蹊径,提出并立项研究一种全新的机器人技术。从控制系统软件到动力系统和传递,都完全的不同。也许,与传统机器人唯一相同的就是:依然需要电力。

    眼下的机器人正在进行测试,工作人员只给了它一个命令,走到最前面,其余的就不再去管。剩下的全都需要自行判断。尤其是这个机器人使用了超过78个关节轴承驱动机,能耗高达每小时2000度电。尤其是关节在瞬间启停、转向等,都需要爆发强大的电力。

    这边王庆伟在骄傲的介绍自己的发明,关节轴承驱动机采用的是十字交叉滚子技术作为外套,里面是一个相对应的半球形高强度磁铁,一端有一个伸出去的连杆。带有轴承的外套中,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线圈,填充在轴承的空隙之间。一个拳头大小的关节轴承驱动机,竟然有上万个这样的小线圈。这些线圈会将电流转变成强大的磁场,和包裹中的半球形高强度磁铁发生作用,产生一种电机的驱动效果。

    仅仅这样的一个关节轴承驱动机竟然有6万个零部件,最高持续输出扭矩可以达到1000公斤,足以驱动眼下的机器人。另外,为了满足机器人的极速运动,这种驱动机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瞬间可以爆发高达万斤的扭矩,但是为了不烧毁驱动机,只能维持0。3秒,而后需要一分钟左右的冷却时间,让驱动机降温。

    “哦哦……”这个时候旁边竟然传来猛烈地欢呼。

    张敬元扭头看去,也是惊讶了。原来机器人测试的时候,特意没有充满电,而现在机器人竟然自己拔出插头,要给自己充电!最重要的是,现场可是有十几个插座,只有一个有电,这需要判断。而现在机器人竟然知道挨个试试,直到找到那个有电的。

    “庆伟,这已经是智能机器人了啊,为什么老师却说只能算是半智能?”张敬元不解。

    “哈哈,我来回答,”李长兴的导师王岩刚正好听到了张敬元的话,这个可是曾经负责电子方面的教授,“之所以叫做半智能是因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旦断电,系统就会重启,虽然资料会累积下来,但是系统本身已经是另外的状态。

    第二,现在的核心仅仅具有简单地概念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低于人类的抽象思维;它更像是本能的一种升级。

    第三,它虽然具有学习能力,但是却没有人类的那种举一反三的思维,只能简单地通过大量的计算去辨别。这依然是一种建立在计算基础上的智能;而不是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智慧。

    因为有了这三点,所以才被说成是半智能。当然了,眼下的情况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为了防止那什么机器人反叛的情况,我们也就只能去研究半智能,而不会去研究真正的智能,那是对人类的不负责任。尤其是,半智能已经足以满族人类的需求。至少在可以预见的百年内,足够了。

    机器,不需要太聪明,真正的思考,应该有人类来做决定。至少,现在情况下,我是这样认为的。去研究真正的智能,出力不讨好。”

    “谢谢老师,这个顾虑很对。任何有智慧的生命,都会有追求自由的想法。所以,真正的智能,真的是不能去研究。”

    “哗哗哗……”响亮的掌声响彻这个研究室,原来机器人按照竟然真的自己前进到了终点。研究室中,用桌椅摆放的通道很复杂,而现在的机器人除了双眼,别的所有的感应元器件都没有安装,甚至除了基础软件外,别的软件同样没有安装,而机器人却自发的完成了这个运动;最重要的是,检查核心发现,机器人竟然自己完成了一个简单地编程,是如何翻越障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