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延安爱情-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了这么长的时间,一点都没有被外界打扰,这真是伟大的苏维埃在给他机会。他还想接着谈,但是苏贞忽然拦住了他,问他走这么远的路,还有没有其他事情。王新语说今天是星期天,难道你还有事情吗?苏贞说她的工作要有所变动。原本她应该去马列学院学习的,可是上级来了新命令,让她到边区政府交际处去工作,所以她要处理一些事情,马上到新岗位去。王新语大吃一惊,劝苏贞应该找领导谈一谈,还是要去马列学院的。苏贞微微一笑,望着王新语替她惋惜的表情说,原来你也这样看。
  的确,当苏贞接到这个新命令之后,许多人都劝她还是应该去马列学院。因为马列学院是培养干部的地方,凡是从此毕业的学生,都是干部候选人,将有着光明的前途;而交际处呢,会陷在一片烦事之中,整天的忙碌,还看不出任何的成绩。这不是等于走下坡路吗?王新语劝她找领导,还是去马列学院。但是苏贞说她遵从领导的决定,下周一就去交际处报到。王新语的语调不再那样亢奋,听说是和关文波在一起,认为也是不错的选择。苏贞说就是关老师不在那里,也没什么,反正都是革命工作,到哪里我都会干好的。王新语赞赏苏贞的精神,一想到明天苏贞就要到新岗位报到,不应再耽误她的时间了,他站起来告辞。苏贞又一次问他还有没有其他的事情。本来王新语想把信交给苏贞,但是望着美丽大方的苏贞,想起刚才苏贞望着他时的在阳光下的美丽脸庞,再一想到彭登科写给苏贞的信里肯定会有一些火热的爱情词句,他感到受不了,于是低着头说,没有其他的事,就是过来看看,因为总是想起她。苏贞没有接他的话,像是梦醒了一样,赶紧送他出去。在窑洞门前,王新语又嘱咐苏贞一定要注意休息,还告诉她,每天早上煮点大米粥喝,对身体有好处,而且一定要睡好觉,不要累着自己。尤其是到交际处,杂事更多,更要爱护自己。王新语说得很仔细,苏贞心里很是温暖。于是苏贞也劝王新语对于写出大作这件事,不要着急,应该静下心慢慢来。王新语与苏贞握手,看得出,他舍不得松开苏贞的手,但苏贞主动抽回手,向他摆手告别。苏贞望着他的背影,觉得王新语真是一个有才气的青年,要是再……她忽然发现自己怎么想到别处去了,赶紧转回身,进了窑洞。王新语走出十几步,回过头来,他以为苏贞还会站在那里望着他,但是苏贞已经回去了。他心里忽然有一种怅然的感觉,用手捏了捏放在怀里的那封信,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不一样的战场(12)
苏贞回到屋里,脑子一时有些混乱,她赶紧收拾衣服,准备明天的行程。但是手脚忙乱,好几次拿错了东西。
  6
  第二天上午,苏贞来到边区政府交际处报到,见到了正在等候她的关文波。关文波很高兴,同时也对苏贞放弃去马列学院的学习,遵从上级领导决定,不计个人得失表示赞赏。苏贞好长时间没有见到关老师,发现他瘦了许多,看得出睡眠不好。关文波向她介绍最近的工作。苏贞这才知道,原来交际处正面临着一件大事——负责组织接待由*人士和中外记者团组成的参观团。关文波一边领着苏贞参观交际处,一边向她说明这次接待参观团的情况。
  交际处就是三排土房子,其中包括客房。最好的客房,有三间,称为特级客房。邓宝珊将军来延安,毛主席就是把他安排在这里的。特级客房比一般客房大,也要宽敞一些,但也都是土炕,炕上有一张小木桌,下面有几把椅子。关文波告诉苏贞,这里最好的茶是绿茶,最好的小吃就是酱油瓜子,还有就是延安的特产大红枣。
  关文波告诉她,这次参观团人员的组成,不仅有对*友好的*人士,也有国民党新闻界的记者,还有美国的记者。苏贞感到任务艰巨,刚到交际处,就要面临这样一件大事,心里没底。但一想到有关老师在身边,心就踏实下来。但是没想到,关文波告诉她,他因为工作太多,不能全程陪同,但苏贞可要全陪下来,这也是把她紧急调过来的用意所在。关文波耐心地告诉苏贞,对待参观团,实事求是回答问题,让人家看到我们的优点,也要看到我们不足的地方,要把一个真实的延安呈现给外界。同时还嘱咐苏贞,对于他们之中有些人的不友好的行为,也不要当面争吵辩论,一定要以礼相待,用事实说话。关文波简单介绍完情况,因为还要参加一个会议,急忙走了。关文波前脚刚走,严冬山来了。苏贞有些不解。因为当初在西安办事处的缘故,再加上来到延安后严冬山找苏贞谈话劝诫她远离彭登科一事,两个人之间算是有了疙瘩,所以苏贞每次见到严冬山,都感觉有些不舒服。严冬山好像倒没有苏贞这样的感觉,在他那永远都是不苟言笑的脸上,苏贞还真的看不出来什么。
  严冬山进屋后,主动跟苏贞打招呼。苏贞大方回答。严冬山说这次参观团来,他负责安全保卫工作,所以有些情况需要和交际处的人沟通一下。苏贞告诉他,关处长刚走,等他回来一定转达。没想到严冬山坐下来,卷起了烟卷,苏贞见状,朝外走,严冬山喊住了她。严冬山说苏贞同志,关处长早就交代过了,一些具体事情,由我向你布置。严冬山没有说“商量”,而是讲“布置”,完全是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苏贞从心里厌烦严冬山,倒不是针对他这个人,是看不惯他那种工作方式。苏贞清楚,关老师肯定不会使用“布置”这个词,一定是严冬山自己想当然的。但苏贞还是顾全大局地坐下来,一副静听高明的表情。严冬山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苏贞看见上面写得密密麻麻的,还有许多圈儿和钩儿。严冬山说这次参观团一共有二十一个人,是人数最多的一次。自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国内以及国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从一九三七年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第一个来到延安后,又先后来过美国作家斯诺,还有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贝特兰,另外还有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人士。严冬山特别强调说,这一次来的人数最多,与过去不一样,必须制定一些章程。接着,严冬山看着手里早就拟好的文字,非常具体地提出“工作指南”,譬如不能让参观团随意参观、随意拍照,不能轻易接触百姓,采访时必须经过我们的同意,怕百姓觉悟不高,有不好的言论出来,影响我党和延安的形象,同时让每个团员都要戴上“来宾证”,走到哪里都要出示。苏贞拦住严冬山的话头,认为让参观团的来宾戴上“来宾证”加以行动限制,方法不妥,应该让参观团对延安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既然我们请人家来了,就要显示我们开放的胸怀,不要藏掖,那样子显得太小气了。严冬山马上提出异议,要是出了事,谁来负责。苏贞态度真诚,认为这不是谁负责的事,如果那样限制人家,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严冬山让苏贞在安全保卫这个问题上,应该毫无条件地听他的安排。苏贞认为这是交际处和保安处在共同商量,不是谁听谁的。没想到严冬山固执地认为,就应该听他的。苏贞非常生气,站起来说:“等关处长回来再说吧。”说完,就要走出屋子。但被严冬山拦住。严冬山领教过苏贞的脾气,也不想搞僵,主动说关于“来宾证”的问题回来再商谈。苏贞也不好讲别的,只好坐下来,接着听严冬山讲。但是讲着讲着,苏贞就发现严谨细致、对工作无比投入的严冬山,不断越职提出自己的意见,譬如严冬山拿着交际处写好的招待标准,又提出来饭菜不能太粗,应该更好一些,不能让外界看不起延安,建议打报告派人到西安采购一些饭食。这下,苏贞忍不住了,她一点不留情面地告诉严冬山,不应该打肿脸充胖子。随后开始向严冬山摆起事实、讲起道理。自从一九三九年初国民党颁布《防治异党活动办法》之后,这几年延安多么艰苦呀,大家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抗日的。国民政府定好的粮饷,不是克扣就是推迟,一年压一年。太冷的时候,好多人身上没有一点棉花。大家每天吃的什么呀,就连孕妇都吃不上一个鸡蛋。受伤的八路军战士,连每天喝上一碗大米粥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严冬山站起来,打断苏贞,责怪苏贞说得太远了,不是谈工作,是在作报告。苏贞毫不退让,说她在讲事实,这次饭食的安排,是延安招待客人最好的食物了,应该让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延安,看到在如此艰难困苦下共产党人抗日的决心。严冬山看着苏贞,很长时间没见,他发现苏贞身上的“刺儿”好像比过去更多、更硬了,语言也更加有力。严冬山不想和苏贞争论下去,于是以苏贞火气太大为由,站起来离开了办公室。苏贞一句客气话也没说,任凭严冬山走了。
  后来,关文波回来,苏贞把她和严冬山的争吵如实作了汇报。关文波沉思片刻之后,首先表示,这件事苏贞做得对,但又告诉她,无论怎样,严冬山也是为了工作,应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该和他争吵。见苏贞不说话,关文波知道她和严冬山的矛盾还没有解开,于是语重心长地劝解苏贞,不要把过去的矛盾带到现在。同时还婉转地告诉苏贞,应该善于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合作。苏贞望着关老师,她又想起关老师和许大姐的爱情,他们俩一个雷厉风行、干脆利落;一个沉稳持重、少言寡语,他们是怎么相处的呢?她想到曾经和彭登科的相处……大概她的走神儿,关文波看出来了,伸出一个手指,在苏贞眼前晃了一下,问她想什么了。苏贞一愣,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事后,苏贞还是担忧因为和严冬山的争吵,会影响这次接待任务。关文波让她放心,至于后面如何安排,他来和边区保安处协商。苏贞非常感激地朝关老师笑了笑。
  关文波说:“能够不计个人得失,放弃去马列学院的学习,单凭这一点,苏贞,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呀。”
  关老师的话,反倒让苏贞不好意思起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