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机词-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忙道:“徐大人不可如此说。妹妹在殿上放肆,是陆贵妃宽宏大量,不加怪责罢了。我这点微末见识,只好拿来抛砖引玉的。大人的见识胜我十倍。”

    徐嘉?道:“朱大人何必自谦。我回去仔细思想,觉得大人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只是对孔夫子未免偏颇了些。”

    我不想她要与我讨论孔子,不觉有些诧异。只听她接着说道:“冉有为鲁季氏将兵,与齐战于郎,克之。季康子问冉有道:‘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道:‘学之于孔子。’(注1)可见孔夫子于兵法并非不通,不然怎能教导出冉有这样的将才?我只觉得夫子并非不知治国也要刑法和兵事,只是他心中的大同之邦,是民皆贤德,讲信修睦,实在用不着这两样的。姐姐说是么?”

    我略略思量,只得说道:“徐大人说得很是。只是春秋乃是乱世,百姓处于困顿之中,衣食尚且不继,子女不能顾全,又如何让他们知道礼乐为何物呢?故当时的国君都知道夫子是个圣人,却又弃他不用。其实我和徐大人的心思是一样的,徐大人为夫子叹惋,我又何尝不是呢?”

    徐嘉?一愣:“原来朱大人是这样想的,前几日在殿上,是我失仪了,得罪之处,还请恕罪。”

    我忙道:“徐大人过谦了,叫我怎么担当得起呢?”

    徐嘉?道:“我辈本是女子,读书只为明理。只是我这人却有个呆心思,遇到书上的所说的事情,便爱穷辩,如此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还是改不了。让朱大人取笑了。”

    我不觉失笑道:“徐大人这个性子妹妹十分爱重。妹妹闲来无事也喜欢画几笔工细楼台与美人。只是画技差得很,也只乐在其中罢了。徐大人所谓的呆心思又何尝不是妹妹的痴心呢,彼此都是一样的。”

    徐嘉?踏着小径上落下的重重**花,微笑道:“朱大人原来喜爱作画。其实妹妹也会两笔写意。朱大人若不嫌弃,今后可一道切磋画技,互评互赏,好么?”

    我忙道:“自然是好的。徐大人无事可往我宫里坐坐,我们一道读书,一道作画,早该好好亲近了。”

    徐嘉?点点头道:“我是六月十五的生辰,未知姐姐芳辰?”

    我笑道:“我是三月初六。如此我年长三个月,便称徐大人一声妹妹吧。”一路语笑晏晏,到了长宁宫的西侧门,我便与她分手了。

    回到灵修殿中,我呆坐了好一会,扶着青瓷茶盏的手不由颤抖。芳馨道:“姑娘不若去眠一眠。”

    我站起身来,走到一对白瓷净瓶前。白瓷色如白玉,光可鉴人,只见我自己的影子被压扁了投射在瓶子上,眉眼挤在一处,十分滑稽。我不由叹口气道:“我怎么睡得着呢。”

    芳馨忙走到我身后道:“奴婢再说句不知高低的话。姑娘的年纪虽小,可心思也太重了。”

    我伸指甲弹了一下净瓶,发出叮的一声脆响:“姑姑,难道杜衡的话说得不是么?”

    芳馨道:“依奴婢看,姑娘小心应对是应该的。但谁做太子都是皇上的意思,哪能怨到娘娘们的身上,更与大人不相干。大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其它的,也不必理会。”

    我又走到香几旁,揭开洒蓝釉三足香炉的盖子,轻轻一嗅道:“点些醒神的香吧。”又放下盖子道:“姑姑难道没听过汉高祖吕后的故事么?”

    芳馨笑道:“奴婢没有读过书,这汉高祖吕后是什么人?”

    我叹道:“吕后是汉高祖刘邦贫贱时的原配妻子。后来高祖有一阵子执意要废去嫡子,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皇后费了好大心思,才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之位。高祖驾崩后,吕后毒死赵王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芳馨惊叹道:“奴婢今日才知道。说起来,如今的情势到和当年有几分相似。他们恐怕受到牵连,故此日夜担忧。”

    我重新坐在案前,望着殿外一丛紫色的丁香花道:“但愿我们都白忧愁才好啊。”

    注:

    1,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玉机词(一七)
    四月初八一早,从皇后处请安回来,宫人们便将二皇子的东西陆续搬到长宁宫来。午后,我亲自到守坤宫去迎接二皇子。

    我带着芳馨、白?、红叶等,沿着东一街往南缓缓而行。太阳半遮在灰白的云朵之后,有些气闷,比前两日陡然热了许多。我一早便换了藕荷色纱衫,但不过走了一会儿,便隐隐有了汗意,不觉笑道:“想不到天气这样热,今早应换单衫才是。”

    芳馨道:“午间自然热,早上却凉,大人起的又早,穿少了,该着凉了。”红叶忙为我打扇,我方觉好些。

    不一时到了守坤宫的正门口,守门的小内监见了我,忙行礼。我转过照壁,见院内插烛似的侍立着十来个宫人。只见一个梳双丫角的七八岁小姑娘笑道:“朱大人来得早,皇后正和二皇子在后花园里散步呢,奴婢领姑娘去。”

    我见这小姑娘虽然尚未长成,但皮肤白皙,五官标致,将来是个美人无疑,不禁好奇道:“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是服侍二皇子的么?”

    她笑道:“奴婢今年七岁,叫做芸儿,服侍二皇子有一年了。”说着领我从角门走出,穿过右侧的抄手游廊,通过垂花门,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小小一方花园,奇石林立,水流清澈,但凡裸露出来的土地,都种了各色的牡丹。过去我在长公主府,也曾见过各样名贵的盆栽牡丹,但像这样使人只觉浮游于五彩花海的阵势,我还第一次见。我身旁一簇景玉正迎风怒放,雪白的花瓣似重重鲛绡,包裹住花心一点羞涩而娇艳的绛紫。真可谓清雅到了极处,又富贵到了极处。我想,若将周贵妃比花,这景玉当真再合适不过了。我微笑吟道:“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注1)

    红叶笑道:“姑娘又念诗,还把自己名字给念进去了。”

    我沉醉于这片花海,笑意更浓:“这句话,虽是咏梅花的,但形容景玉的风姿,也很贴切。”

    我缓缓前行,眼前一片姹紫嫣红,楼台亭阁,一概不见。几簇姚黄与魏紫,夹道相对,花朵伸到小径上,仿佛两只手努力的伸向彼此。皇后带着着二皇子坐在花间的白石条上,王嬷嬷和另一个奶母带着十几个宫人侍立在旁。远远的,皇后便看到了我,向我招手。

    我忙走了过去,向皇后行礼。只见皇后穿了一件荼白色长衣,头上簪了一朵景玉,二皇子身着绿地八宝团龙袍,母子俩都十分清爽。皇后笑道:“玉机你来得这样早,本宫却舍不得将二皇子交给你呢。”说着,示意我坐在她对面的一块大石上。

    我欠身道:“臣女不敢迟误。”

    芸儿机灵,忙掏出帕子扫了扫大石,请我坐下。我见她伶俐,又知道她将来必是跟去长宁宫伺候的,不由多看了她一眼,却见王嬷嬷瞪了她一眼,她只低着头。

    皇后向二皇子高曜道:“皇儿,这位朱大人,这两日早晨都见过的,还记得么?”

    高曜一张圆脸,双颊饱满,唇色嫣红,仿佛女孩儿一般,只听他稚嫩的声音说道:“儿臣记得这位朱大人。”

    皇后道:“以后母后不在你身边,便是这位朱大人照料你。快去向朱大人行礼。”

    高曜被抱下石凳,走到我面前,规规矩矩向我行礼,我连忙还礼。只听他脆生生的问道:“朱大人会说故事给孤听么?”

    我一笑,蹲下身来道:“殿下若爱听,臣女日日说给殿下听。”

    高曜侧头想了一想,说道:“李嬷嬷说给孤的故事,总是《孝经》上的那些,孤都熟读了,朱大人能说些别的么?”

    我心里暗笑,说故事给小孩儿听,正是我过去在长公主府日日都要做的事情,这孩子还比柔桑还要小两岁,只把过去说给柔桑的再说一次,一点不费心神。我忙笑道:“臣女这里有的是故事,殿下只管放心。”

    高曜道:“那请大人现在就说一个给孤听,孤要听你说得好不好。”

    皇后嗔怪道:“皇儿不可这样无礼。”

    我微笑道:“既要说故事,还请殿下坐好。”高曜点点头,回身让王嬷嬷抱起他,重新坐在皇后身边。

    我思量片刻道:“既然身处这牡丹园中,就说个牡丹的故事好了。相传汉时有一位少年砍柴郎,叫做黄喜。”我本要说,这黄喜每日辛勤砍柴,养活老母,但想到二皇子不爱听孝子的故事,便将这句话咽下了肚,接着说道:“黄喜每日上山之前,都要给山脚的一株紫色牡丹花浇水,对它说话。过了些年,少年长大了。一日,他累倒在山石上,忽然有一个紫衣姑娘走了来,帮他将柴火挑回了家。这位姑娘自称紫姑,从此便在少年家中,帮着操持家务,照料母亲。只是这少年再上山时,就再没见过那株紫牡丹了。后来黄喜与紫姑结为夫妇,恩爱一生。待到紫姑先去世,黄喜又在山边见到了那株牡丹花。他这才明白,原来紫姑便是这朵牡丹所化。待黄喜离世,他便在紫姑身边化作一朵黄色的牡丹。后来两株牡丹都被花匠掘取,黄色牡丹被洛阳城中一个姓姚的大户人家买走,紫色牡丹却去了一个姓魏的人家。因此后人便将这两株牡丹取名为姚黄和魏紫。”(注2)

    高曜听得入神,良久方道:“母后,儿臣将来也要和紫牡丹化成的姑娘结为夫妇,这样才能好好孝顺母后。”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皇后爱怜的将高曜抱在怀里,吻了吻他额头,说道:“是,这满园子的魏紫,我儿随便挑一个姑娘吧。”

    高曜一本正经的道:“园子里的魏紫不能化为紫姑,须得山脚下的花儿才好。”

    众人又笑了起来。我微笑哄他道:“殿下说得很对。日后殿下在山脚下见到无论什么花儿,都记得要悉心养护,说不定便变作一个姑娘,嫁给殿下呢。”

    高曜十分眷恋的望着皇后道:“她要十分孝顺母后才好。”

    皇后将他搂在怀中,满意的看我一眼,说道:“好了,既然故事也听了,皇儿该随你玉机姐姐去了,不要误了迁居的吉时。”

    高曜自皇后怀中抬起头来:“父皇在做什么呢?怎么不来送儿臣?”

    皇后眸中闪过一丝黯然,即刻如一点晨星淹没于天光之中,脸上满是慈爱的神情:“你父皇在谨身殿与群臣商议大事,今日不能来送皇儿了。”

    高曜有些不高兴,踢着两只小脚道:“儿臣已经许久不见父皇了。”

    牡丹花蓬勃盛放,仿佛要将稀薄的**自尽头挽回少许。皇后转过头去,努力驱散凝涩的神情,回头笑道:“你父皇忙于国事,十分辛苦,皇儿若想看到父皇,就多去前面给父皇请安。”

    高曜道:“儿臣今日下了早课便去仪元殿给父皇请安。只见到陆娘娘在里面,说不必请安了。儿臣只好回来了。”

    皇后震惊,忙问道:“那会儿皇上刚下早朝,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