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机词-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门口站着两个内官,见来人是太**里的,忙向两边一让。里面早有一个年长的掌事宫女将我们迎了进去。迎面是一大簇凤尾竹,冠如雉尾,向两旁伸展,算是影壁。其后便是一个小小的园林,山水石亭,乔木花草莫不齐备。两道阶梯长廊从两旁直通主楼三层,栏杆上雕着姿态各异的玫瑰。中间还有一处观景平台,八角玲珑顶上垂下几串白瓷风铃。微风漫过,玲玲轻响。

    沅芷早便从楼上望见我们,忙从长廊上跑了下来。见是我,微微错愕,愣了好一会儿方才行礼:“不知朱大人来了,奴婢们多有怠慢,望大人饶恕。”

    沅芷曾是个微微丰腴的女孩,如今却消瘦许多。不过二十许人,眼角便淡淡扫开几条细纹。往日的骄傲与明丽全然不见,面上笼了一层灰败之色,连看人的目光亦是闪缩不定的。

    注:

    1: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卫国左氏人,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用吴起为将,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对他有所怀疑。吴起由于渴望当将领成就功名,杀了自己的妻子,表示不倾向齐国,史称“杀妻求将”。

    2,张敞,字子高,西汉大臣,河东平阳人。为京兆尹,朝廷每有大议,总要博引古今,朝中公卿莫不佩服。他不拘小节,往往穿上便衣,摇着扇子,在长安街上溜达;有时早晨起来还提笔为他的夫人画眉毛。这些事被皇亲国戚据为话柄,在宣帝面前告发他行为轻浮。宣帝亲自询问他有无这些事,他回答说:“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宣帝听后笑了笑,没有办他的罪,但始终也没有再提拔他。

    -----------------------

    立刻获得了真话当假话说的好机会哦~演员的最高境界,就是本色出演~

    亲们请果断收藏、砸票哦
玉机词(六〇)上
    沅芷并没有要将我请进屋的意思,只是微笑道:“朱大人驾临漱玉斋,不知是为什么事?”她脸上的笑容万分勉强,像是从龟裂的土地上长出的一根青黄小草。主人与皇帝僵持,若是不能缓解,奴婢的性命便如在火上烧烤,在油中煎熬。

    二楼的东厢开了一扇窗,一抹倩影正侧身梳理万缕青丝,正是升平长公主。我笑道:“玉机是专程前来向长公主殿下请安问好的。”

    沅芷看了看我身后太**中的小内官,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忧愁道:“大人有心。只是我们殿下说了,今日谁也不见。”

    我上前一步,在沅芷耳边轻声道:“我有宫外来函,殿下也不肯见么?”

    沅芷一怔,现出惊异的神色:“待奴婢上去禀告殿下。请大人稍待。”

    沅芷走后,我仍在原地站着。左面是一个玫瑰花圃,右面是一带清流环绕着一方山石,玉茗堂前种了广玉兰和桂花树,还有簇簇兰花和秋海棠等我叫不上名字的植株,中间摆着一方刻着棋盘的石桌,打磨得光溜溜的。玫瑰花圃的西面是一架秋千,缠满了绿萝与薜荔,垂累可爱。

    冬天的园子,还是荒凉。再抬头,便见沅芷站在升平长公主身后低声说着什么,长公主停下手中的檀木梳子,转头向楼下看过来。她探寻的目光最终落在我的身上,隐含三分锐利,三分怀疑和三分冷酷,平日的青春艳丽如晨岚散去,露出她阳光下的本来面目。升平长公主素来以美貌与娇宠著称,我从未见过她绽露出这般如剑锋芒,心头仿佛被刺了一剑,微微眩晕起来。

    听闻先帝的长女安平长公主高思谨熟知骑射火器,性情也似先帝那般坚毅,先帝颇为宠爱,常叹这个长女不是男儿之身。后来安平公主跟随同胞长兄废骁亲王高思谏谋反,死在隆隆炮火之中。先帝的次女便是熙平长公主高思语,心思深沉,阴重不泄。那么,先帝的幼女升平长公主高思诗怎会是一个富贵闲人?

    不多时,便见沅芷走上前来道:“殿下请朱大人将信件转交给奴婢,殿下要看过了才决定见不见大人。”

    我早料到如此,便命芳馨揭开手炉的盖子,我一面从锦袋中拈了一块素炭出来,一面微笑道:“殿下若不肯相见,那玉机只得将信烧毁,免得落人口实,大家都不干净。”说罢将炭往手炉里一扔,仍旧扣上盖子。

    沅芷一怔,忙道:“奴婢再去请示殿下。”不一会儿又从楼上下来:“殿下有请大人。”说罢将我引进玉茗堂的西耳房,却见升平长公主已经背对我坐在南窗边,几个小丫头捧了铜盆沐巾、头油梳栉等物站在一旁,梳头娘子正在铜盆中洗手。

    沅芷道:“殿下,朱大人来了。”

    我忙上前行礼。长公主微微侧身,回头看了我一眼,问道:“信呢?”容色秀美绝伦,双唇苍白干燥。

    我将信双手奉上,回头看一眼芳馨,芳馨忙带着红芯和另外两个小丫头退出耳房。升平长公主接过信的双手有些颤抖,双颊晕红,胸口起伏不平,我站在离她四尺远的地方都能听见她的喘息声。前两日我不过是猜测升平曾出宫与人幽会,如今见她这样,便更加肯定。只见升平将信笺和信封翻来覆去对着阳光看了好几遍,仍是一无所获。一番狐疑之后,顿时大怒,将信封和信纸抛在地上,质问我道:“朱大人这是何意?”

    我微微一笑,上前捡起信笺,仍旧折好了放在信封里:“长公主息怒,来人确有信带给长公主,只是个口信罢了。事关机密……”

    升平还只涂了一半头油,便命众人都退了下去。从南窗望出去,白玉栏杆外的一处山石下,一丛水仙开得正好,洁白的花瓣裹挟着蜜色的花心,十分清新动人。晨风微动,送来一阵馨香,与头油的淡淡的茉莉花香和在一起,清远宜人。

    我轻声道:“采薇传信长公主殿下……”原本升平的目光是疑虑中带着不屑,但听到“采薇”两个字,便浑身一颤,双目霎时间有了光彩。我本来要将那封撕毁的信背给她听,但看到她如此神色,又想起周贵妃的嘱托,便迟疑着没有说下去。如此呆了片刻,直到升平催促了两声,我才续道:“采薇说:我很好,请放心。”

    升平凝神倾听,待听到只有这六个字,欢喜的神情如烛光泯灭:“便只有这些?”

    我低下头,微微垂下眼皮:“回殿下,再没有了。传口信么,哪里能说这样多。”

    升平呆了许久,终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我继续说道:“周贵妃命臣女捎句话给殿下,说是:不恶吴起杀妻,但讥张敞画眉。”

    升平听见“周贵妃”三个字,顿时警觉起来,冷冷道:“她还说了什么?”

    我只看着她脚上的玫瑰绣花鞋尖的一粒明珠,恭敬道:“回殿下,娘娘只说了这些,再没有了。但臣女还有一言要说。”

    升平微笑道:“罢了,看在你为采薇和本宫传信的份上,再准你说一句话。”

    我忙道:“多谢殿下。臣女只知,人三日不饮或七日不食,便会死去。殿下万金之躯,富有四海,又正当大好年华,何事如此纠结,竟与皇上僵持?”

    升平笑笑,也不与我多说,只是怅然说道:“朱大人年纪还小,是不会明白的。”

    我亦一笑:“臣女知道,殿下向来不将这天家富贵看在眼中,便如太**中的那柄绝世好剑,自有其锋利之处,任何繁杂富丽的妆饰都是多余的。殿下只向往天然的一段真情。”

    升平微微惊异:“这是谁告诉你这样说的?”

    我恳切道:“是太后与周贵妃告诉臣女的。死是极容易的,纵然殿下并不在乎自己与他人的性命,但也当知道自己是不是死得其所。天下男子,视身家性命,功名前途甚于身边的女子。吴起杀妻求将,吕不韦与春申君献姬(注1),汉武帝谴杀钩弋夫人(注2)……殿下何不留着性命,以观后效?只有活着,方才知道谁是谁非,值不值得。请殿下三思。”

    听闻情郎无恙,又有周贵妃的说辞在先,若如此都不能打动升平长公主,我也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毕竟,我要装作对一切都不知情,便一句也不能多说。言及于此,已是极限。

    升平身处热恋之中,自然听不得吴起杀妻之类的事情,当下反驳道:“这些男子哪有真情?”

    我淡淡一笑:“或夫妻多年,同甘共苦。或宠冠一时,生儿育女。哪里会真的无情?惟愿殿下求仁得仁,无怨无悔。臣女告退。”升平仍在发呆,我低头退了几步,转身出了耳房。

    出了漱玉斋,便去济慈宫复命。到了午膳时分,忽见济慈宫的佳期姑姑亲自送了一套文房四宝过来,说是升平长公主虽然仍是不肯出漱玉斋一步,但已经肯喝水用膳了。接下来几天,一切平静无事,也没有人来探寻我究竟和升平长公主说了些什么。

    二月里,采薇的哥哥谢方思迎娶了少夫人,升平长公主方才解禁。事过境迁,我听启春说,是理国公亲自向皇帝出首,揭发了长孙谢方思与升平长公主的幽会之事。皇帝不忍苛责已经告老的功臣,便准他自行料理家事,只将升平长公主幽禁了事。升平长公主听闻情郎娶妻,只得亲自向皇兄谢罪。

    三月初六是我十三周岁的生辰,各宫都有贺仪,唯有漱玉斋比别处更为丰厚。接着皇帝下旨,为表示与北燕休战议和、永结为好的诚意,将唯一适龄的宗室长公主——十八岁的升平嫁于北燕的皇太子萧云平为妃。萧云平是周贵妃的姑舅表弟,年纪大了升平十岁不止。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远嫁,太后是很不愿意的,但升平自己却并无异议,于是这件婚事便这样定下来了。

    四月初二,封若水和苏燕燕被封为从七品女巡,进宫服侍义阳公主和平阳公主。

    注:

    1:吕不韦和楚国的春申君都曾将自己怀孕的姬妾献给自己的君王,以博取长久的富贵。

    2,汉武帝晚年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止太子生母钩弋夫人将来祸乱朝纲,便找了个借口杀了她。
玉机词(六〇)下
    春去秋来,寒暑易过。自从升平长公主出嫁后,宫中太平无事已有两年。陆贵妃在咸平十二年冬天又生了岐阳公主,因为难产出血,身子亏得厉害,足有好几个月下不了床,到了十三年春天方才恢复元气。咸平十三年新年刚过,皇帝宣布又要亲征北燕。太后提议早立太子,于是下廷议,群臣举奏,立了周贵妃之子高显为太子,同日封高曜为弘阳郡王。我十五岁的生辰刚过,陆贵妃便被立为皇后,举行了隆重的册后大典。因为慎媛多年来服侍太后恭敬勤谨,晋封为慎嫔。

    十五岁的春天来得特别早,四月里时气温暖,花房里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