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天还没有亮,沈氏雇了马车送碧城走。她还来不及多看这个自己生活了十三年的地方一眼。
母亲,对不起……
“姑娘,去哪儿啊?”年迈的车夫问。
“京城。”
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京城大街上车水马龙,没有人注意到碧城站在路口的迷茫。
她一抬头就看见了“玉绣坊”的招晃。
“姑娘这是要买什么花样的绣品啊?”一个三十五岁上下的妇人迎上前来。
“我……请问这儿……缺人吗?”碧城问。
妇人立马换了一副嘴脸,上下打量着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
碧城想了想回答:“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
“宁城姑娘啊。看样子才十三四岁吧?”
“是,我今年十三。您……不知怎么称呼?”
“你叫我沈妈妈吧。”她不耐烦地引碧城入了后院。
沈妈妈招手一呼“婉儿”,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就走上前来。
“妈妈。”婉儿明眸皓齿,一副安静的样子。她用余光瞧了碧城一眼,柔声问道,“妈妈,这是新来的妹妹吗?”
“还不是。婉儿,你仔细考考她。觉得不错就留下来吧。这丫头叫宁城。”沈妈妈打着哈欠就回房休息了。
“宁城妹妹。”婉儿温尔一笑,“咱们开始吧。天色已晚,宁城妹妹就绣个字吧。”
碧城思索片刻,在一边画了花样子,正是“清”一字……她剪去最后一个线结,把绣布递给了婉儿。
“真是不错呢。原本我还想着若是妹妹不识字可要多心了。”婉儿笑道,“妈妈应该已经睡下了,今晚咱们就暂且挤一挤吧。”
“多谢婉儿姐姐。”
“对了。妹妹是从哪儿来的?看妹妹的举止仪态……也不像是家里过不下去的样子。”
“不过就是家道中落了。”
“是我冒失,触及宁城妹妹的伤心事了。”
次日,沈妈妈就让碧城去了另一间房住下。
“怎么……这儿的房间也个个是不一样的……”碧城有些沮丧。
“这位妹妹,你以为每一间房都和婉儿的一样吗?”其他三个姑娘中的一个首先开口,“我姓顾,名丹娘。明元六年三月的生辰。”
“我姓宁,单名一个城字,是八年九月的生辰。姐姐叫我阿城就是了。”
“那是我姐姐。我叫杏娘,六年八月的生辰。”
最后一个心不甘情不愿地开了口:“严品如,七年四月。”
四个半大不小的女孩子相互认识了,便闲聊起来。
“咱们玉绣坊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绣坊。还有一个与之齐名的,是欣绣坊。欣绣坊的朱妈妈与妈妈一直是不对付的。除了咱们这儿和婉儿那儿,还有三屋。有两屋和咱们一样是四人住的,还有一屋和婉儿一样是一人住的。那屋里住的是泠娘,咱们周国的第一绣娘。不过泠娘从不住在玉绣坊,只是定期派人来送绣品。所以她的屋子一直空关着。”丹娘介绍道。
品如却好像不高兴,道:“沈妈妈一会儿见你们在空扯,仔细不扒了你们的皮!”
第 008 章 会人心
丹娘脸上不怎么好看,只叫杏娘和碧城开始做事。
绣坊的重要绣活是由婉儿、玉娘、环娘、琯娘四人合绣的。正巧除婉儿的这三人又是亲姐妹。而碧城等四人因为绣艺比不得婉儿她们,只是接些不痛不痒的活计。至于那些寻常人家的活计,则由叫不上名字的绣娘来做。
婉儿领着玉娘姐妹把福儿画好的花样子细细看了几遍,又叫福儿改了几处。
“丹娘姐姐,婉儿姐姐她们在商量什么呐?”碧城小声问。
“是杨国公府老夫人寿宴要穿的衣服。”
“杨国公?”碧城心里激起莫名的涟漪,“是……杨琰吗?”
丹娘急忙捂住了碧城的嘴:“说什么呐?杨国公这样人物的名讳也是咱们可以时时挂在嘴上的?这位国公老爷是十二年前的状元郎,娶的是当今圣上的五公主呢。”
“状元郎……五公主……”碧城低下头,继续手里的绣活。
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大概是在九月初的一个早上。
“品如这些日子倒是愈发长进了。宁城,你来的时候婉儿说是不错的,如今怎么瞧不出来?”沈妈妈高声问。
“许是宁城懈怠了。”品如答道。
就此,碧城心里生了疑。快到夕阳西下的时候,碧城在绣布上用红色的丝线穿过,又打了结。然后,就假装和往常一样离开后堂回房。
“妈妈,这是我今日绣的。”品如拿起一块绣布递给了沈妈妈。
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再过两年,你的绣艺定会在婉儿之上的。对了。你的这种针法怎么和往日里不太一样?”
“哦。是我忽然想起来家母曾经教过这种针法。”品如从沈妈妈手中拿回了绣布。
碧城清楚的看到,绣布的一角上赫然是一根红丝线。
“阿城。”丹娘见逼成躲在一边,就明白了七分,拉着碧城回房。
品如一进屋,就看见了丹娘的一副臭脸:“做什么?你摆脸色给谁看啊?”
“不要脸!”丹娘腾地站起来,扬手就要打品如,“柳品如,你还要不要脸?居然拿着别人的绣布说是你自己绣的!”
“顾丹娘,我怎么了?我想过得好一点儿有错吗?你以为你很高尚?这个世道从来就是笑贫不笑娼。宁城被我利用,怪谁?只怪她傻!”
“姐姐,品如,你们别吵了!”杏娘劝道,“让别的屋听见多不好。”
“小娼妇,滚开!”品如一把推开杏娘,骂道,“顾杏娘,你和顾丹娘又不是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还一口一个姐姐的叫,真叫人恶心!”
碧城直视盛怒的品如,不由分说,就给了她一个耳光:“柳姐姐,我不想这件事闹大,我想,你也是。”
次日
“柳品如,妈妈叫你过去。”福儿得意地扬着下巴。
四人面面相觑。
很快,品如回来收拾东西。碧城要出门买丝线,就和她一起走了一段。
“柳姐姐,你日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品如苦笑一声,“我才十四呢。要是去大户人家做个丫鬟或是小妾还不晚的。”她强挤出一个笑容,“对不起,阿城。”
“没事。就像柳姐姐说的那样,你只是想要自己过得好一点儿。”
“我走了。这一走,也不知是不是永别了。”
“柳姐姐,我们一定会再见的。”碧城目送品如离开后,她却失了方向。
站在路口,碧城犹豫这该往左边还是右边走还是直走。
突然,一匹骏马向碧城笔直地冲来。
“吁——”马上的少年急忙勒住缰绳,马的前蹄高高抬起,比碧城还高出许多。
“沈公子?”
原来马上的少年正是沈颀。
“是姑娘你啊?”沈颀欣喜地从马上下来。
“嗯。我……我现在叫宁城。”
第 009 章 巧思量
“沈公子是京城人氏?”碧城与沈颀并肩而行。
“没错,因为父亲的官邸在京城。”
“嗯。沈公子姓沈,应该和沈国公府颇有关联吧?”碧城问。
“只是同族。”沈颀问,“宁姑娘问这些做什么?”
“没什么。”碧城避开沈颀的目光,“公子既是高门大族的子弟,也就不要和我一介民女再见了。”
“宁姑娘,你知道我去莲城是为了什么吗?”
碧城摇头。
“我是去看叔祖父的。而我看到你叫叔祖父外公。”沈颀平静地说,“你是我的表妹,不是什么不相干的民女。”
“沈公子,这层关系你我知道就好了。请公子不要和杨氏诸人说。”碧城欠身道,“我是父亲认为不详而丢下的女儿,原本就不该再出现的。”
沈颀陪她买了丝线,又送她回了玉绣坊。
“宁城,这是谁啊?”福儿凑上来问。
“一个不相干的路人而已。福姐姐,外头风大,进去吧。”
自从品如走后,沈妈妈也愈发看重起碧城来了。甚至,沈妈妈让她参与为杨老夫人绣衣服。而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婉儿开始忌惮碧城了。虽然婉儿一直隐忍不发,但只差一个绝好的时机,一举赶走碧城。
而这个时机,很快就有了。
“宁城,你想干什么?”玉娘因为愠怒而站了起来,“这是送去给杨老夫人的,你怎么能……我早就叫你好好修修指甲了,你听了吗?”
“对不起……”碧城看着被自己一不当心划出一道口子的衣料。
“这可怎么办呐?”环娘坐立不安起来,“要是杨家怪罪下来,咱们可吃罪不起。”
婉儿蹙眉道:“宁城,你也太不小心了吧?还有十天就是最后期限了,怎么来得及重绣啊?”
原本做着别的活的绣娘们也纷纷围了过来。
“婉儿姐姐,咱们一道绣,总会来得及的。”丹娘提议。
“不妥。”婉儿摇头道,“不说别的活也要耽搁,绣出的成品不精致,杨老夫人脸上也没什么光彩。”
丹娘又问:“那要是如实跟杨家说呢?”
婉儿再次否定:“也不妥。要是杨老夫人寿宴上没有穿咱们玉绣坊的成品,那等于是在打国公府的脸。欣绣坊那边就占了大便宜了。”
“要不……”碧城小心翼翼地建议,“既然如此,让我试一试罢。”
晚上回了屋,她想了许久。按原先的花团锦簇的样子绣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只有改得越简单,才越有可能在限期内完成。
“阿城,吃东西啦。”丹娘和杏娘笑呵呵地端来一碗长寿面。
“你们……怎么知道我今天……”
杏娘不紧不慢地回答:“我瞧见你手帕上绣了茱萸,但旁边又绣有一行小字——遍插茱萸未诞城。”
“这是你娘绣的吧?绣的可真好,婉儿比不上你娘二分之一呢。”
十天后,碧城把这些天日日辛苦所绣铺在了绣架上。
杨家管家安校的妻子玉珠来取衣裳时也有一刹那的惊讶。
“玉珠姑姑,这就是了。”沈妈妈道。
“嗯。”玉珠并不多说什么,取了衣服就走了。
过了几日,玉珠再次来到了玉绣坊:“宁城姑娘,我家老夫人请你过去。”
由玉珠引着,碧城来到了杨国公府老夫人的住处——长秋苑。碧城见一蓝一粉两个女孩朝这边过来,急忙低下了头。于是,她便跟在两人的侍女身后进了长秋苑。
一进门,便听见杨老夫人的笑声:“阿洛越发会哄祖母开心了!”
“祖母万